阿放╰つ 阿放╰つ
关注数: 60 粉丝数: 62 发帖数: 2,233 关注贴吧数: 7
{转}湖北鄂州3岁女童随奶奶拾荒卖钱为父治病(图) 詹鑫宇每天跟着奶奶出来捡废品 爸爸一年前遭遇车祸不幸重伤几乎成了植物人,妈妈外出打工杳无音讯,为筹集爸爸针灸治病的钱,3岁半的女童詹鑫宇每天跟着奶奶上街拾废品。她说:“捡瓶子卖钱,就可以治好爸爸的病,爸爸的病治好了,就可以送我去幼儿园读书了。” 祖孙俩起早贪黑捡废品养家   23日下午5时许,在鄂州市隆泰一处生活垃圾固定堆放点旁,一位头发灰白的老妇人带着一名幼女正弯腰捡拾废品。两人一丝不苟,不一会儿,蛇皮袋子就塞满了矿泉水瓶子和废纸。   附近的米店老板詹先生称,一老一幼是祖孙俩,均系梁子湖区涂家垴镇人,老人姓谢,今年63岁,女童就是詹鑫宇,现在3岁半。每天中午或晚上,詹鑫宇都跟着奶奶在隆泰附近捡废品。“小女孩很懂事,整天跟着奶奶一起,照顾身体一级残废的父亲。”一家副食店老板娘陈女士说,如今这个家基本上没有收入来源,只能依靠祖孙俩捡拾废品,换来微薄的收入支撑。 一家三口蜗居在5平方米小屋   谢婆婆称,去年11月11日,儿子詹险峰从黄石下班回鄂州租住地,骑摩托车至燕矶路段时,因避让一辆自行车不幸摔倒。事故发生后,詹险峰被送至鄂州市中心医院做开颅手术,术后在重症监护病房重度昏迷40余天。   经鄂州**鉴定,詹险峰负事故全责。为了给儿子治病,谢婆婆夫妻俩四处举债,治疗费用花去了14万元。出院后经鉴定,詹险峰一级伤残,不会讲话也不会行走,像个植物人。   见儿子病情加重,今年年初,儿媳妇外出打工,之后就音讯全无。   听说庙鹅岭有一处私人老针灸,为给儿子治病,今年7月初,谢婆婆带着儿子、孙女来到鄂城区,一家三口租住在庙鹅岭村一间5平方米的小屋里。  “爸爸病好了就能送我去上学”   在垃圾堆旁,詹鑫宇将一个矿泉水瓶装进奶奶手上的塑料袋子。“捡瓶子卖钱,就可以治好爸爸的病,爸爸的病治好了,就可以送我去幼儿园读书了。”詹鑫宇稚声稚气地说,围观群众沉默不语。   谢婆婆称,见到其他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幼儿园,孙女多次哭闹着要去上学。每次都哄她称,爸爸的病治好了,就能送她上幼儿园,她这才不闹。“多亏小孙女懂事。”谢婆婆说,她患腰椎病多年,每次搀扶儿子相当费力,孙女就会在另一边拉着爸爸的衣角,祖孙俩扶着詹险峰锻炼走路。
贺州一村子路边长一超大凤尾菌 揭"神菇"面纱(图) 第一个发现“神菇”的人是住在距它对面5米远的村民李倡英。“今年农历七月半(俗称“鬼节”)那天,我一早起来去干农活,路过的时候就看见了。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大,只有三四片。”李倡英说,那是他干活的必经之路,但以前却从未见过这个蘑菇。两个多月后,“神菇”越长越大,一层一层、一片一片地叠起来,成了一个巨大的蘑菇群,远看如一个白色宝塔。 记者拿尺子量了一下,“神菇”直径约60厘米,高约50厘米,周长达2.5米。它的根部已经有些枯萎,上层的颜色也已经开始发黑,还有部分已经长出了霉点。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几天前,“神菇”还是新鲜白净的,这几天被阳光照射得多了,就有些枯了。 记者看到,在“神菇”前,已经堆积起了两堆10多厘米高的香灰。记者在“神菇”旁站了10分钟,就有20多人前来烧香。他们中有些是当地的村民,有些则是从别的地方专程赶来的。 铺门镇农技站的技术员李堂水到现场查看过“神菇”后,认为这是由凤尾菌基因变异引起的。由于这里的土地肥沃,加上天气的影响,就发生了变异。李堂水说,以前那块土地下有个树根,也许是树根里有菌丝,所以就长出了凤尾菌。 据了解,凤尾菌是一种常见的菌类,在冬天生长,适宜生长温度在10~30℃之间。正常的凤尾菌一般是单个生长,只有一层,巴掌大小,生长周期半个月左右。李堂水说,像这么大的凤尾菌,还是很少见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