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上的草莓 安静的Mr_
关注数: 125 粉丝数: 148 发帖数: 17,741 关注贴吧数: 66
关于讨论女歌手号召力远低于男歌手的问题 看到这样一则回复,吧友们有没有其他观点。 其实不是女歌手不行,也非消费群体差异,而是单纯的华人女歌手不行。 没错,不论国内外,现在进入所谓“女力消费时代”,在娱乐产业中女性消费力远超男性,但这并不意味女性歌手就不具票房号召力,看看现在屡创演唱会纪录的泰勒丝、BlackPink,还有日韩女歌手或团体,一点不虚男歌手,甚至部分更为出圈、更有号召力。 而当前华人女歌手不再具有号召力的根本原因在哪?其实是现在女歌手无法成为流行icon ,更无法带动流行。背后牵涉整体的音乐创作力与创新、产业结构,以及更深层、更重要是背后传达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营销,不仅是女歌手,整个华语音乐圈都缺乏这样的土壤,也就是再也无法造就出巨星的深层原因。 不若男性只要有颜值或某个特点就可吸引女性消费者,基于天生同性相斥,要吸引女性消费者就需要更为突出的特点,不只在外型、或音乐,更重要是否具有鲜明的特质,成为追随的“旗帜”。从过去欧美的玛丹娜、碧昂丝、日本安室奈美惠、滨崎步,到现在的BlackPink等,除了音乐外,其背后代表的女性挣脱传统价值束缚的叛逆、自我意识映射、甚至离经叛道,这些才是被女性同性追随,进而成为流行icon的深层原因。 过去女歌手可以在音乐形式、造型、MV及整体概念,不同层面的抄袭致敬欧美日歌手,成为带动流行的“女帝”或“女王”,但随着互联网盛行,过去主打信息差及音乐藩篱的路数已经越来越难玩的转了,毕竟有原版可追,谁还要追克隆或山寨版,加上华语乐坛本身创新能力不足,所以现在女歌手越来越没有号召力、、、 至于,依中国产业一向从抄袭、模仿再超越的套路,加上广大的华人市场,为何在音乐产业无法复制,这就是另外另外一个大课题了、、、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