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波丽影 澄波丽影
关注数: 21 粉丝数: 64 发帖数: 8,920 关注贴吧数: 5
15万存入邮政储蓄银行3年半 取钱时只剩1分(图)   15万存入邮政储蓄银行 取钱时仅剩1分   2012年7月16日上午,驻马店上蔡县西大街邮政储蓄银行门前有两人手中举着“还我儿救命钱”的牌子进行**,旁边聚集了众多围观群众。   举牌**的是上蔡县百尺乡苑店村小刘庄村民刘双喜,他年仅14岁的儿子刘亚磊2008年发生车祸后获死亡赔偿金12万元,2009年3月29日,刘双喜和弟弟刘红喜将12万元的赔偿金存入上蔡县邮政储蓄银行。2009年7月17日,刘双喜又将3万元积蓄存入该账号。   2012年3月25日,患有脑梗塞的刘双喜需要用钱看病,弟弟刘红喜到西大街邮政储蓄银行取款,发现卡里竟只剩下一分钱了。   刘双喜在银行几次询问刘红喜是不是取走了钱,刘红喜果断地坚持自己没有动过这笔钱。刘红喜为了证实钱不是自己取走的,当场拨打了110报警。由于涉案金额较大,接到报警的上蔡县公0安局南街***将案件移交到了县刑0警大队。   银行方面提供的对账单显示,2009年3月29日刘双喜存入现金金额不是12万元,而是11.4万元,4月21日一次性取走了12万元。对于另外的6000元银行没有任何记录。2009年7月17日刘双喜存入的3万元,在当日同上次存款产生的利息27.61元一并被人取走30027.6元,余额只有1分。两次取款的方式均是用存折取走。对此,刘红喜坚称,当时自己存款时根本就没有办理存折,而只是将钱存到了银行卡上。   法院已开庭审判但未判决,银行方称早期视频资料已覆盖   “法院已经开庭审判了,但一个多月过去了,也没有判决。”刘红喜说,“我怀疑邮政储蓄银行所开的发票及存款凭证或为假造。”刘红喜称自己已经拿了一些票据做鉴定。   驻马店上蔡县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崔东方告诉记者,“对方告上法院是他们的权力。”当记者提出能否调出当时的视频监控辨别取款人时,崔东方表示,邮政储蓄银行的视频监控资料最长只能保存三个月,三个月后早期的资料就会被覆盖。“如果能看视频监控,真相当然会一清二白,但可惜时间已经过去太久了。”   据早前上蔡县人民政府关于该事件的回复称,“上蔡县公0安局刑0警队采集了客户的笔迹,并于5月11日将取款笔迹和现场采集笔迹送交驻马店市检察院进行笔迹鉴定,认定取款笔迹和现场采集笔迹一致。经过国家公0安部笔迹鉴定结果认定,发生在3月27日邮储银行上蔡县西大街支行储户反映的“15万元存款丢失”事件终于尘埃落定:取款人系客户本人。目前,当事人所涉及的有关问题公0安部门正在依法处理中。”但刘氏兄弟对该回复中的笔迹认定结果并不承认。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数名律师。律师表示,“由法院指定的鉴定机构一般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对比材料仅仅是被告当场书写的应该还不够,最好是被告之前所书写的存放在第三方的材料,例如人事档案等。”
“破鞋牌”胶囊,今天你吃了没有?  央视称厂商用皮革废料所产明胶造药用胶囊。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调查称,在浙江省新昌县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厂家圈内,大量的白袋子明胶通过地下链条暗中销售和使用已是公开的秘密。这种白袋子明胶就是国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原料的工业明胶。此种明胶易出现重金属铬超标。   “吃老酸奶和果冻等于吃破皮鞋”的争议尚未平息,药用胶囊再陷工业明胶门。工业明胶走红,一点都不出人意料——这么好的高科技产品,怎能不被“勤捞致富”的黑心商家委以重任呢。不知道还有多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由工业明胶制成,不知道工业明胶每天戕害了多少消费者。   “破鞋牌”老酸奶和果冻曝光后,相关企业和有关行业协会纷纷站出来“辟谣”,宣称产品没有问题。有专家更是表示,老酸奶中的明胶成本非常有限,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省不了几个钱,“对于高档酸奶来说,即便劣质明胶不要钱,也不值得添加它来牟利”。然而,媒体调查的结果却是“工业明胶比食用明胶便宜1半”。两者的说法大相径庭,让人分不清谁在说实话谁在放臭屁。现在,药用胶囊也陷入“破鞋门”,不知道下一步会有何方神圣站出来为之“辟谣”呢?不管是哪个大神,我都向他贡献一个绝佳的“辟谣”辞:病人吃“破鞋牌”药用胶囊就像喝白开水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病人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赶紧为“破鞋牌”药用胶囊“辟谣”吧,否则后果将非常严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