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缘 红楼一梦缘
关注数: 38 粉丝数: 124 发帖数: 2,720 关注贴吧数: 38
我写的红楼作文,来看看,能得多少分! 好书很多,群雄争霸的《三国演义》,豪气冲天的《水浒传》,人妖斗法的《西游记》……..可能因为我是女生的缘故吧,我特别钟爱《红楼梦》,大观园的姐妹让我痴迷。说起我读红楼梦,还真的感谢我爷爷。 记得小时候,我就喜欢读书,不少中外名著我都翻开过,就是《红楼梦》我未曾阅读。爷爷说《红楼梦》是本非常好的书,我不看会后悔的。还送给了我一本青少版图文并茂还带拼音的《红楼梦》。于是,我极不情愿的翻开了《红楼梦》。 不想《红楼梦》竞像一位魔法师,一下子就迷住了我。大观园的美景令我流连往返,红楼女儿们更是令我感叹不已: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端庄稳重的薛宝钗;阳光开放的史湘云;才华横溢的贾探春……一个个都是“花招绣带,柳拂香风”。我终是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大观园,与姐妹们“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 不久,青少版《红楼梦》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我尝试着去读原著。爷爷翻箱倒柜的找出来一本老版《红楼梦》,我打开一看,我晕!密密麻麻的繁体字弄得我晕头转向,不带注释的情节也把我搞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什么书啊!!!!!!这时救兵从天而降——姑姑拿给我一本新版带注解的《红楼梦》。真是如鱼得水啊!我一头扎了进去。“元春省亲”、“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湘云醉卧”、“探春结社”……精彩的情节让我憾慨万千;“未卜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句句,一首首女儿们不亚男子的诗句让我惊叹不已。通过原著,我对《红楼梦》的了解更深了。 自此我成了“红迷”,只要我一有时间,就会捧起《红楼梦》美美地阅读。终于有一天,引起了老妈的恼怒:“好好看你的课本!!!考试不考《红楼梦》!!!!!没收!!!”哇~《红楼梦》进“监狱”了!我仍不死心,背着老妈把小屋翻了个底朝天。上天不负有心人,我与《红楼梦》相见啦!!!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茫茫书海,独钟红楼。曹老先生的文笔让我五体投地,从对它视而不见到爱不释手,从对它一知半解到对它了如指掌。我简直似个“小红学家”,和红楼结下了不解之缘……
各位小姐评价她们的丫鬟 黛玉(紫鹃):老太太派她服侍我这几年,我就把他当我的亲妹妹。 分析:黛玉和紫鹃远远超出了主仆之谊,是一对好姐妹 宝钗(莺儿):难道爷还赖你的钱?还不快放下呢。 分析:宝钗虽然很爱自己的丫鬟,但是为了不得罪贾府的上上下下,只好...... 迎春(司棋):我知道你犯了什么大不是,我要留下你,岂不是连我也完了。 分析:迎春的性格是怯弱的,所以对丫鬟的态度是若有若无 探春(所有丫鬟):我的丫鬟倒不许你们搜阅,要搜就来搜我。 分析:探春是最爱护自己丫鬟的一位小姐,句句护着丫鬟 惜春(入画):嫂子要打她,带出去打吧,我听不惯的。 分析:惜春的入画服侍惜春很久了,可惜春不想几年的情谊,冷的...... 王熙凤(平儿):所以知道我的心的,只有她还知道三分罢了。 分析:凤姐得罪了不少人,只有平儿忠心耿耿的跟着她 湘云(袭人):我时时刻刻都想着你,不信你问缕儿。 分析:湘云和袭人的感情也非常深厚,不然不会说出这句话 以下是宝玉 ———————————————————————————————————————— 袭人:好姐姐,好亲姐姐,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 分析:宝玉袭人试过云雨情后,宝玉待就与袭人与别人不同 晴雯:只是去了第一等的人 分析:宝玉的丫鬟中,宝玉最欣赏的就是晴雯了 芳官:只是芳官还小,实是我误了他 分析:宝玉对芳官也非常喜爱,经常和她玩 ———————————————————————————————————————— 说完了,请评价,还会再发丫鬟说小姐的 ——————————————————————————————————————-—
帮帮小妹妹 有几个题,关于秦可卿的,请教大家一下 1可卿仙子与可卿是什么关系?是一个人?是两个人? 2张友士医生说可卿之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自小说中何处可看出她的这种忧虑? 3书中写秦可卿:“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秦可卿在贾府中的辈分是最低的,这里说“下一辈的”指谁? 4焦大骂道:“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的”指谁?“养小叔子的”又指谁? 5宝玉在听说秦可卿死了以后,“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贾蓉是秦可卿的丈夫,自己的妻子死后,无动于衷,宝玉却吐血,什么原因? 6第十三回写道:贾珍“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钦天监”是皇宫中主管天文气象的机构,贾家只是一个公的后代,有这种资格吗? 7文中说:“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按书上的说法,为了超度亡魂,召来了三拨僧道:一拨在大厅,一拨在天香楼,一拨在停灵处的会芳园。作为一个公的后代,其孙媳的殡仪可能有如此大的规模吗? 8秦可卿所用的棺木,“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不必说像秦可卿这样贾家的孙媳,就是贾蓉的五世祖宁国公,在等级制度十分严格的封建时代,也是不能使用这种棺木的,为什么秦可卿能用这种棺木? 9书中写道:“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所谓“白漫漫人来人往”是指穿孝的人非常之多,而且在祭吊的四十九天里天天如此。按照中国的传统,只有小辈人给老辈人穿孝,而秦可卿在贾府辈分最低,那么这些穿孝者是何人? 10书中还写道:“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花簇簇官去官来。”所谓“花簇簇官去官来”是指穿官服来吊唁者非常之多,而且这四十九日天天都如此。但是官服是不能随便穿的,只有正式场合才答应。贾珍只不过是个三品爵威烈将军,为什么这些官员纷纷来为一个爵位并不高的官员的儿媳妇穿着官服进行祭吊? 11为秦可卿送丧的还有公侯伯子男各级贵族成员,东西南北四路王爷都有祭棚,秦可卿丧事的规格为何如此之高? 12贾蓉是秦可卿的丈夫,但当秦可卿去世后,里里外外进行张罗的是贾珍,后来又让凤姐来协理,贾蓉几乎就没有怎么露面,原因何在? 13第十四回写道:“贾政听说,忙回去,急命宝玉脱去孝服。”这说明宝玉原本是身穿孝服的,但宝玉是秦可卿的叔叔,哪有叔叔给侄媳妇穿孝的? 14 第十三回写秦可卿之死,她托梦给凤姐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最后又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秦可卿会预知未来福祸,以后所发生的事,与她预测的一样,先是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就有了贾元春省亲的壮观场面。而后一句,她又预知未来贾府的灾祸,其中“三春去后”指的是三个春天过后,又暗指元春、探春、迎春三姐妹(除惜春出家外)死或失散后“诸芳尽”。而“诸芳尽”与“群芳髓(碎)”同一样,暗示金陵总三十六钗,这三十六个女子在贾府衰败之后,死的死、散的散,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秦可卿为何有这本事,又是一谜? 回答请注明题号,O(∩_∩)O谢谢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