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飞2004 路飞2004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35 发帖数: 3,680 关注贴吧数: 74
说说一些个热门塞子的听感,rockies,nott,天蓬等…… 感谢耳机美学线下巡回沈阳站,带来了量大管饱的耳机试听。 带的设备是V14,Turii,M18i,从设备也能看出本人是中正素质流听音观,以下听感基于本人听音喜好。听的时间不多,耳塞帽也不见得合适,不准确处见谅。 废话不多说,上听感。 rockies:均衡,中正,干净,无染。多单元硬素质发挥的相当不错,在这个价位算是上游的。喜欢。 nott:大体也是均衡的,中频略凸出,但中低频并不肥。声场大,延展好,有一定流行氛围的混响感,但总体仍是通透的。硬素质层面在这个价位并不算突出。比较适合流行人声。 vulkan 2:跟rockies一样属于均衡中正的,但高频仍有达音科特色的线条感,中低频倒是意想不到的宽松。 3001BD:典型达音科式的强结项,强线条调音,动态好,瞬态快,一耳朵的素质感。也是大体均衡的,高频有点毛刺感,低频略少一点点。 以上四个2K~3K左右的塞子,rockies最全面均衡百搭,nott最适合人声流行,3001硬素质最强。 天蓬:三频分布略偏中下盘一点,整体有着多单元旗舰级别的密度感和解析力,有一定的流行混响感,或者说氛围感。是一个素质优秀偏流行调音塞子。 QoA马天尼:rockies的全面进阶版,依旧是均衡,中正,干净,无染的风格。但整体硬素质更强一些。跟天蓬比,声音更中正,干净,分离度解析力更好一些,相对的,流行氛围感也少一些。 AFUL 5+2:很激情的调音,声场不大,动态很猛,三频均衡,硬素质不错。我觉得是千元级很有特色的调音。 AFUL cantor:不知道是不是没佩戴好,这塞子声音有点怪,中低频是很有密度感和醇厚的,但中高频又很锐,有点儿薄,整体声音有一些割裂感。 辉夜2:是一个偏中上盘走向,中频带点女毒染色的声音。它有着越级的硬素质,大声场,高瞬态,超旗舰级别的解析力,分离度。如果你想要一个调音偏女声流行,偏小编制,硬素质又高的塞子,这个差不多接近顶点了。(辉夜2本来是没摆在台上的,听说我想听,特意从箱子里翻出来的,感谢DC。) 暂时就想起来这些,想到什么再补充。
简单说说手里三个不同价位小尾巴DC04Pro,UA6,M18i 三个都是自购自用,测试耳机V14,两张渣图仅代表有图有真相。 三个都是各自价位好评度比较高的,实际听起来也都还不错,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听感。 对比着来说吧,04P和UA6的三频走向和音色有点相似,都是中正,干净,中频微微凹,基本无染色的素质流声音。UA6素质更高一些,有着更高的解析和分离度,更好的透明度,更大的横向声场。整体音色比04P更亮一些。有些人说UA6听起来有点细碎,估计就是高解析+稍亮一些的音色的缘故。 再来说M18i,从UA6换到18,声音变化就比较明显了。前面说04P和UA6中频微凹,那么18就很真正意义的中正了,中频不凹了,两端能量感也没有明显的强化。整体音色也稍暖一些。但18并不算是暖声,只是和UA6相比要暖一点点。然后,整体的声音动态要明显强出一块,声场也明显更大,纵向感也出来了。打个比方,从UA6换到18,有种从播放器换成台机的感觉,就是声音的动态和框架感一下子上来了。所以18也是这三个里最适合推大耳的尾巴,只要不追求极致,除了800s那种难推的,大部分大耳都可以推出不错的效果。 声音上大致就这些。 再说些声音以外的使用感受,M18i是带电池的尾巴,也有双C口。但它的电池续航不太行,估计也就两三个小时。第二个C口也并不是飞傲那种大耳模式,而是供电模式。估计旷世也知道续航不行,所以给了三种供电方案。一种是只用电池,不消耗手机电量;一种是消耗手机电量供电,同时也给18充电。这两种都是小尾巴直连就好,开关控制切换。最后一种是不消耗手机电量,用第二个C口供电,同时也给18充电。电路设计比较好,我切换了几次,也没听出三种模式的声音区别。哦对了,18还有蓝牙模式,声音也还不错,但那个续航…… 至于04P和UA6,就是普通直连小尾巴,04P耗电很快,发热也大,UA6这两方面都要好一点。做工嘛,18和UA6都不错,很精致,04P就塑料感很重。 大概就这些,都很满意,都留下。
XD05Pro的R2R模块声音测评 好久没写测评了,感谢乂度给的测试机会。 测试机器是XD05Pro电池模式高功率档位,耳机为800s,ARYA V2,QDC V14,模块为9039,R2R,罗姆,运放用的是MUSE02。我觉得MUSE02比49720有明显更好的声音动态。 一些渣图,仅代表有图有真相。 大体上,R2R依旧是乂度一贯的中正大气流,健康的三频分布,没有什么明显的声音染色和异化。整体声音是变暖了,声音线条更圆润了,但并不是暖厚声。提高了中频人声在三频的存在感,但人声口型并不肥大,贴耳。 硬素质层面,肯定是9039更好,拥有最好的动态,解析,不过既然看R2R了,想必也没人追求极致的硬素质吧。 三频方面: 高频解析力不错,没有比9039差很多,依旧是通透干净的,不hufi,只是暖,并不糊。 中频人声是重点,相对于高频低频的能量感,中频的能量感最强,或者说存在感更强。打个比方,如果说9039的三频分布为10:10:10,R2R大概是7:10:7。不过相对于9039,R2R人声质感更好,更圆润,并不厚,距离感也没有更近。 低频动态要比9039小一些,量感和泛音也要少一丢丢,但差别没有太大。 横向声场比9039要稍小,纵向嘛,总体声音的距离感要远一点点。 底噪方面,用塞子V14测了一下,白天安静的室内并没有听到可闻的底噪和杂音,好评。 总体上,R2R是一个在声音中正大气,干净无染,同时有着不错硬素质的基础上,调音更暖更圆润,人声更凸出的这么一个模块。这三个模块里,作为素质党,个人最喜欢的依旧是9039,拥有最好的动态、通透感和解析力;其次是R2R,最适合人声流行;最后是罗姆,罗姆人声口型最大最近,但动态不太好,声音软,高频还有些刺。个人觉得R2R听人声为主的音乐,听感要明显好过罗姆。
不严谨聊聊爬塔武将实力排名。 不联机刷了也有几十把真武了,随便聊聊。没有严谨的数据对比,就凭个人感觉随便说说,大家不用太当真,欢迎讨论和指教。 限制范围是禁三天,斩,DLC神器和DLC属性附件。带真武,满转满级。 我这个排名,主要依据是清兵清将的速度和便捷度(按键速度和动作时间),其实带真武,又可换神器,大多数武将都能轻松爬塔,差别只是爬塔的速度和无脑程度。 第一梯队:盖亚,雅典娜。 这俩人物输出爆炸,范围广,打法简单,清兵打将基本都是秒,且不需要神器起手拉怪。 简单说打法,盖亚JC流,只要起跳就是秒,而且JC自带大范围强制聚怪;雅典娜神器改,蓄力神术后直接马A。 第二梯队,阿瑞斯,宙斯,神农,悟空,女娲,混沌。 第二梯队这六个人,阿瑞斯是特例,全程C4或C5,C技动作快,大范围高伤害,无需神器聚怪。其他基本都是平A流,足够强力,兵将几乎都秒,但都需要神器起手聚怪一下,推荐都带镰刀神器。特殊点的是宙斯需要C1爆气,然后JA;神农需要C1上buff后平A。剩下三者基本上镰刀聚怪后,平A三四下就清场了,悟空数据伤害很高,完全不需要固有配分身。 第三梯队,双蛇,玉藻前,哪吒,隼龙,应龙,杨戬。第三梯队的人,跟前两个梯队主要差别在于速度,主打C技,虽然没有平A几下简单迅捷,但仍可迅速清场。远吕智用C1,真蛇用C3,玉藻前C2(走纯数据流,玉藻前C2不带属性,但数据伤害爆表,尤其无双伤害溢出严重),哪吒JC或者C3C4,龙哥C1或C2C3都可,应龙C2,杨戬JC。说一下杨戬,看似很多C技包括马C都很厉害,但其实DPS最高的是JC。 第四梯队,众多可以聚怪后一套C技清场的武将,太多了,比如关羽,九尾,贞德,本多等等,不一一列举。跟第三梯队的差异主要是C技的速度,可以看出第三梯队的C技大多是JC或者C1C2C3,而且招式速度快,时间短,而第四梯队的武将,C技招式略长。 不细说佩戴属性了,总之就是那些,十个孔位怎么带都够。注意JC或者招式在空中的带上空击。 大概这些,不严谨,而且我还有很多没细玩的武将,欢迎讨论和补充。
山灵up2和小米四单元蓝牙耳放的对比测评 小弟前两天写了一个小米四单元的音质测评,承蒙厚爱http://tieba.baidu.com/p/6335924981?share=9105&fr=share&see_lz=0&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0.3.8.19&st=1573701951&unique=80B466697065242973195E1C0B12132E 看到有人对自带的蓝牙耳放好奇,正好今天山灵up2到了,就做个对比测评。既然是测耳放,我就没选择测试小米四单元耳机时的Z5和水月雨A8,而是选择灵敏度更好的塞子还有一个大耳。 测试设备mate30pro 5G,山灵up2,小米四单元自带耳放(下面简称小米),17版um50pro,ananda。 渣图仅代表有图有真相。 外观对比就那样,小米小一些,但两者体积都算小巧便携的。都是type c接口。需要注意的是小米自带线夹,山灵的线夹是在随机赠送的保护壳上。都能接挂电话,暂停,切换曲目。山灵额外支持音量调节。 功能上两者都支持ldac,可以同时连接手机,正好方便对比。 额,我测试小米四单元耳机时,说过蓝牙耳放没底噪,但今天换上低阻高敏的um50pro,还是听到了一点点底噪,不大,也不影响听音乐,但确实算是有底噪,up2则听不到底噪。 说音质对比吧。 小米音质并不渣,正常欣赏音乐没有任何问题,或者说,你如果习惯手机听歌,那么这个蓝牙耳放的音质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但是跟稍微HiFi一点的up2对比来听,还是有一点差距。up2的声场比小米略大一点,人声略远一点,解析力相差不多,重要的是up2的声音明显密度更好,而且有着山灵擅长的柔和,微暖。相比较之下,小米蓝牙耳放跟小米四单元耳机一样,声音干,硬,不顺滑,延展不太好。 换上大耳机ananda的话,up2的功率优势就明显一些,声音的动态起伏更好,如果听耳塞,所谓的“推力”这方面倒是没什么太大区别。 最后我必须要说,前端的音质差异远小于耳机本身,别看我说了这么多,但实际听感上差异并不十分明显。或者说,如果资金有限,那么升级耳机比升级前端的声价比好很多。 就这些吧,有问题就问。
说说小米四单元耳机音质 上个图,只代表有图有真相,开箱贴网上不少,看美图的去网上搜一下吧。 先说一下佩戴,腔体小,浅入耳,舒适度很不错,即使侧躺也无压力。绕耳戴法比直插更牢固也更舒适。 蓝牙接收器好评,体积小,支持ldac,无电流声无底噪。 type c线mate30pro可正常使用,无电流声和底噪。 接下来说说音质。 可以负责的说,音质不坑,买配件赠耳机的说法可以无视了。 我手里和小米四单元价位最接近的塞子是2000多的Z5,所以音质对比可能不太公平。对比耳塞还有更高一级别的水月雨A8。播放器是U8。 首先声音走向是略偏流行的调音,也就是略偏中低频一点,声音偏中性,直白,没有明显的染色。 相对于Z5略闷的氛围,小米四单元略通透一点,但仍不算是通透的耳机。声场不大,人声略贴耳。 解析力是亮点,即使跟2000多的Z5比起来,解析力方面也不会相差太多,这点要表扬。但是能感觉到在高频某个位置,为了突出解析力,被刻意拔高了一点,但不会太过,不会有很刺耳的感觉,齿音也不明显。 声音结像的分离度中规中矩吧,不会乱,但也算不上分离度高,略输Z5一点,但应付大多数流行和小编制都没问题。声场不大,比Z5要小。 三频方面,低频下潜,量感,弹性都比Z5要差一些,中频人声比Z5要贴耳一些,口型更大一点,高频方面,顺滑感明显不如Z5,延展也要差一些。 如果跟更高一级别的的A8相比,素质会有明显的差距,解析,结像的分离和定位,声音的通透感都有着一耳朵的差距。 总的来说,我认为小米四单元的硬素质很不错,虽然没有价位相近的耳机做对比,但根据和Z5的对比,我觉得600+的价格,素质属于相当不错的。单说解析和定位,跟Z5相比也不会有明显差距。缺点在于声音不高级,整个频段的泛音,动态和延展性都不足,音色很硬很干,不够润。 总结,600+,这个声音素质,这个配件,俩字,超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