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bir hobir
关注数: 6 粉丝数: 81 发帖数: 2,190 关注贴吧数: 17
十几年飞龄,历经多款大疆无人机的心得总结 从精灵3开始,买过精灵4,精灵4 2.0,御2变焦版,御2Pro,Air2S,御3C,御3Pro,Air3。 小机器(mini系列)和旧款机器就不说了,我也没用过mini小机器系列,说说这两年的新款:御3和Air3。 御3C和Pro,其实就摄像头多2颗和少2颗,其余几乎完全一致。主摄都是M43传感器哈苏色彩方案,支持D-log。 如果你说御3C给个小把控我就不说啥了,毕竟“廉价旗舰”,但是畅飞套价格都来到近2W的御3Pro还是那个卡的飞起的小白控,这真的太坑了。特别是新的mini4Pro和Air3发布以后,新系统下,旋转跟随功能更加丰富,4G模块开打下也同样支持框选目标跟随,并且飞行中可以直接开关4G。然而作为旗舰的御3Pro,这些都是不支持的,如果你要打开4G,你需要再起飞前开机状态下等4G模块正常启动并联网后再才能打开,飞行中不支持,4G模块如果打开后不论是不是处于4G模式下,都不支持目标跟随功能,还有每次规划航点,那小白控真的想直接砸地上,太卡了。什么玩意。大疆吃相太难看了。 再说说AIr3,Air3的体验比御3Pro要好上不少,我说的是飞行操控体验非摄像头画质。4G模块可以随时开关无论飞行中还是没有起飞,即便是4G模式下也可以跟随目标;环绕跟随的操作图示交互更丰富多样。小白控2代也比御3Pro那个垃圾小白控好的明显。Air3可谓是完美。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所以还得是大疆,吃相真的难看,Air3的设计我估计是有问题的,拍摄的延时摄影几乎全不可用,画面晃动厉害,夜间还会出现飘逸和自动旋转,这玩意,真的无语。 所以,现在想买大疆无人机的,介于大疆这种精准到让人十分恶心的刀法,我个人建议直接买个二手Air2S,如果追求画质,上御3C+普控+手机。其余的,都不值得买!!!! 当然,如果是纯土豪,可以直接买RC Pro + 御3Pro,我想说即便是这样的组合,他的飞行软件功能依然不及新款的mini4Pro和Air3,差距明显。
AirPods Max 真实坑爹耳机,没买的不要买了。进来看为什么 说说他的几个缺点: 1、重,戴久了耳朵难受且里面会有水珠,长时间佩戴耳机内壁水珠多了会导致进水引起故障,请各位知悉! 2、用过几款蓝牙降噪头戴耳机的各位应该知道,很多头戴降噪耳机都提供除了蓝牙之外的有线连接,苹果的AirPods Max也不例外,但是让人震惊的是即便是你用官方那个3.5转闪电线连接AirPodsMax以有线模式连接,耳机内部的那些智能芯片仍然继续工作,依然会检测你摘下和戴上等动作,你可能觉得这更加高级,那么问题就来了,很多用有线模式连接的各位大佬一般用来连接非苹果设备(比如PC),他就会有如下问题,比如你戴上打游戏或者听音乐等操作,突然需要摘下它(接打电话或者上厕所什么的)然后他的智能芯片就工作了,就关闭耳机的发声单元,如果你段时间取下然后再戴上,可能声音会立即恢复(这个要看缘分了),如果摘下时间过长,比如你上了个厕所回来,那么耳机就进入低功耗模式了,这个时候你再戴上,基本上是不可能恢复声音的,太看缘分了。者设计真是脑*瘫设计,蓝牙连接或者有线模式连接非苹果设备都一个鸟样。垃*圾。 3、没有关机设计,摘下几分钟后就会进入苹果所谓的低功耗模式,苹果官方宣传说装进耳机配套的磁吸套子里可以进入超低功耗模式,但是经测试,装不装进去耗电水平几乎一致,***就尴尬。比如你今天充满电,放哪里没听,过一两天去听很有可能就没有电了。。。。。。只有1% 最后总结,这耳机太苹果了,做工、设计、用料都堪称业界顶尖,什么都好,就***鸡肋。像极了苹果的电脑,什么都好,就是买来没啥用。
M15 r2 ---> M17 r3 ---> 51M r2 2019年初14300购入的白色 M15 r2 国行,9750H + 1660Ti + 16G + 512G 白色。 优点1、做工不错,键盘手感不错(略微偏硬)。 优点2、稳定,性能释放不错。 缺点1、半年就黄了,整个机身发黄。 缺点2、温度高的一批,稍微干点啥,CPU就100度!!! 2020年7月,16500购入M17 r3 美行,10750H + 2070S + 16G + 256G 黑色。 优点1、散热比M15 r2稳一点。 缺点1、做工比上一代M15 r2差,明显粗糙,A面摸起来有颗粒感,感觉漆面不均匀。 缺点2、键盘手感比上一代M15 r2差,而且有轻微塌陷感,部分按键在正常打字中存在异响。 缺点3、屏幕颜色巨黄无比,黄的一批,惨不忍睹,奇美 144Hz屏幕。 2020年8月,22399购入51M r2国行,10700K + 2070S + 16G + 1T 黑色。 优点1、整机做工十分扎实,明显比M17 r3好上几个档次。 优点2、键盘手感回来了,比上一代M15 r2的键盘手感更稳(还是老问题略微偏硬)。 优点3、散热更稳,比M17 r3还要好的散热,CPU满载居然能90度甚至90度内,比之前的100度好多。 缺点1、太厚了,绝对大砖头,健身必备!!! 缺点2、双电源,特别是那个330W的电源,堪比一大块砖!!! 外加一个180W的电源直接劝退一大帮人。 总结:个人觉得51M才是这一代外星人的“完全体”,不论外观还是内在,尽显扎实用料,而且做工也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准,如果没有特别强烈的移动需求,或者不在乎双电源的麻烦,51M是这几款里面最值得入手的。
时隔4年,重回SurfacePro,这次购买了SurfacePro7 我买的第一个Surface产品就是Pro4代,i5+8G+256G的 用了一个月左右,机身略微弯曲,屏幕莫名出现暗斑;然后返厂给换了屏幕,没多久就卖了。那时候的Win10对高分屏优化也不好,所以不好用,质量也不行。 后来买过SurfaceBook2 15寸,心想这么高端的机器而且更新迭代过了不会在那么垃圾了吧,同样的不到一个月,机身也弯曲了(屏幕部分),然后转轴那个地方的铰链可能也有问题,合上屏幕始终“合不拢”,需要找东西压住。。。。。 这质量真是醉了。后来忍痛出血闲鱼甩卖了。从那以后对Surface只敢远观。 这段时间,本想入个iPadPro,主要是偶尔要画点东西,构思一些产品外观设计,iPadPro的手写体验肯定比Surface全系列都好,但是细想iPadPro除了画图比Surface好以外,其余好像就没啥用处了,我又不记笔记,也不追剧(没时间),更不打游戏。。。。。。所以忍了,然后又想起了Surface,在买之前讲道理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不过买完之后还是给我带来了惊喜,我买的7代i5 8+128的(256的贵2000感觉特不值得),质量好不好不知道,毕竟才到手几天,做工比以前要好一些,主要在一些细微之处,比如接缝,比如机身平直程度(斜着用眼睛看机身线条的平整度)都比以前我所接触的SP4和SB2好,但是也好的不多;给我惊喜的是性能,我感觉这次的10代i5低压很不错,性能我非常满意,我装了个第三方的录屏软件,以前在ThinkPad X1E 上录制掉帧太严重了,在SP7上非常流畅,特么X1E还是标压8代6核。不知道是X1E太垃圾了还是SP7性能太优秀。总之目前为止还算满意,希望后面不要让我再次失望。
M15 r2 性能不错,超出我预期 之前买的X1隐士翻车了,一个月换了风扇,换了主板。。。,品控和质量也是醉了。 然后果断出掉。 想买标压CPU、性能好点的GTX独显、15寸轻薄便携,同时外观沉稳的工作用笔记本,思来想去,看过雷蛇灵刃15,虽然各方面都符合,但是性能一般般,可能薄的关系,之前用过,性能和X1隐士相比也就略微好一点点,可能为了更好的散热或者说散热压不住CPU发热后降频挺厉害的。但是比X1隐士略微好点。X1隐士降频更厉害。 然后看了新款外星人M15r2,说实话,刚开始我觉得外观很一般,特别是屁股冒出来一点有点丑,虽然也很薄,所以我感觉可能和X1隐士和灵刃等一样套路用降频来散热。。。 看了几圈实在没得买,不敢再买ThinkPad的电脑了,那质量是怕了,然后灵刃15也种不了草,最后脑子一热,干脆就M15 r2。 拿到手后,看了一下材质,也摸了一下,两个字:特么真香! 装上我的经常使用的工具,满载跑了几圈,性能出乎我意料,虽然也降频,但是没有隐士那样厉害,性能杠杠的,而且也很薄,不比X1隐士厚,而且也是窄边框,这样机身就小了很多,只是屁股冒出一点点,完全满意。 目前使用相当稳定,不像以前的X1隐士偶尔还会蓝屏。。。 另外GTX1660Ti的性能秒杀X1隐士的1050Ti Max-Q。非常满意。 目前唯一心虚的是这机子CPU满载厚温度就奔着100度去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