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ORI♀
YAMAPIKA
愿往生二次元,得一女儿身。
关注数: 93
粉丝数: 327
发帖数: 16,307
关注贴吧数: 1
考古博物馆 个人不推荐前去。
天主教圣母会上义师范学校黑山扈校区旧址 没想到这座被住宅楼层层包围的建筑会有那么多故事。
阴云下的地坛 第一次觉得阴雨天拍古建也不错,特别是这次还能进到斋宫。
今年春节去拍的,天气实在太好了。
都说这里怎么拍都会有感觉,但是......难道是我没有艺术细胞?
粮食店街第十旅馆旧址 好像这里以前是《大保镖》里的会友镖局,不知确切情况。
真没想到前门附近还有这么个地方。
神秘的白塔庵塔 曾经只能远观不能近览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万寿寺重开 自己家后院一样的地方。
接着自己帖子的内容,贴一贴本人眼中的少战最终章(三) 终于找到了,先感谢下朋友们,虽然清晰度不高。 再小小地提醒下,看帖子可能要有些耐心,也别在乎可能出现的事情。
【翻译】小梓队长的奋斗史 一楼兔子组
这个时候居然还能进到这里,真是不容易。
新年新开的地铁站 就在家旁边,再也不用跑两里地去坐地铁了~
斜阳下的历代帝王庙 天气不太好,但时间所带来的氛围不错。
清水院十喵图 人少了喵就多了,都不知道拍哪个好了。
显谨亲王衍璜园寝 三环内还能找到完整建筑的王爷坟,只有这个了吧。
找到且拍到,却没有想象的意境。
偶尔知道了关于这座大楼的信息就去看了。在这座城市还有类似它的建筑,会继续去找。
清华园火车站 老车站已经不见,老老车站却还静居小区一隅,这就叫“大隐隐于市”吧。
学宫里的猛兽 孔庙和国子监经常有猛兽出没,而且难以拍到近景,今天终于有一只可以供我一览了。
海淀区法华寺 保存尚好的寺庙,只是被改成了幼儿园难得深见。 不过是过路的还是长住的,少有人会看上它一眼,因为谁能想到这里有可能是百年前“夜访袁世凯”这场大戏的发生地?
喧闹而寂静的慕庐 百万庄大街边上的这座石头房子,即使看着和其他建筑完全不一样,也很不引人注意。 也难怪,现在太少人知道建造它的人是谁了(我也曾把他和与他同姓的人混淆)。
京城十三仓现存的旧迹,除了南新仓、禄米仓和北新仓外,还有一座南门仓。把能找到的老物,一并拍了来。
四九城里的城隍庙 京城地区范围的城隍庙,应该有15座,其中城区里的有6座。除了不开放的紫禁城城隍庙、被圈在小学里的皇城城隍庙以及难寻踪迹的宛平县城隍庙,余下三座的遗存应该就是这些了。 都城隍庙仅存的寝殿,很多人都熟悉。
北大旧址走拍 北京大学的老房子,主要位于景山东北边的一大片区域中,我能找到的包括校部和图书馆(即红楼)、京师大学堂、地质馆、图书馆和女生宿舍。现在除了红楼对外开放、女生宿舍作为住宅单元楼可以进入外,其余的不是圈在大院里,就是闲人免进。 红楼现在还没有开放,我用的是前年拍的照片,不多。
北京水准原点旧址 地形图、各种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管网以及各等高程控制点,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高程,而作为高程的起算就是水准原点。 北京水准原点是计算测量北京地区(实际上是华北地区水准点)最原始的基准点,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导测至此,其水准原点高程为48.85688米。旧址位于西城区府右街北丁字路口、西安门大街1号,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医院院内,其建筑于1915年设计建造。
下载的旧杂志上看到的 真是没想到,国内的军事刊物上会介绍剧场版,大家看看吧。
重温时想到的一些 自从B站有了柯南可看,就一直在重温,看的时候觉得,无论柯南在初始时设定的篇幅是怎样的,有一些重大失误是在一开始就犯下了,严重影响后来的剧集,这里把它们列出来: 1、高中生变身小学生并担当主角。这也就是柯南最根本的设定了。我想青山先生在构思这部作品的时候,一定是很费思量的,因为少年推理漫画已经有金田一这个珠玉在前了,所以为了不在形式上重复,他想了这么个设定。乍一看很不错,一个高中生名侦探变成小学生不仅有反差萌,而且要一边解决案件一边寻找恢复的方法,还要想办法尽可能隐瞒身份,这就有不少的故事可以写了。可问题跟着就来了,先不说一个小孩子成天遇上各种案件并且调查破案这符不符合常理,柯南的故事可不像金田一,它有一条非常明确的主线,而且这条主线要想完成非常困难,他即使身为高中生也难以一个人完成,更不要说是小学生了。尽管为了让故事进行下去,青山先生又是给柯南各种装备,又是加大红黑阵营的排面,但这样带来的结果不仅使篇幅无限拖长导致情节松散、人物太多而属性化,单说这样的故事还是 “名侦探柯南”吗?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还是这个“外表看似小孩,智力却过于常人”的万年小学生吗? 2、毛利兰的设定。小兰可以说是柯南这部动画,或者说日本动漫作品中很少的接近完美的少女角色,除了稍微有点喜欢用拳脚发泄情绪,基本上找不出毛病。可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女孩子,青山先生却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让她完全脱离主线。我不知道有多少动漫作品,敢于让主角脱离主线剧情,因为这绝对是个大忌,会让这个角色的存在感慢慢降低,一些可能的故事情节也不会出现。也许有人会说,小兰和柯南也有不错的互动,不断试着找出柯南身份的剧情也不错,而且这也是为了保护她。但是我要说,第一,小兰和柯南的互动随着剧集的拉长,观众早晚会有审美疲劳;第二,小兰试图证明柯南就是新一的努力在前期有不少,后期则不多见,这当然可以理解为她心里可能清楚真相,可是也不能不说是青山先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剧情模式的结果;第三,按照设定,小兰既然和新一这样一个想做侦探的男生交往,内心不可能没有身涉危险的准备,她绝不是那种被关在城堡里等着白马王子来救她的公主类型的角色,青山先生这样写,倒是更有轻视女性的嫌疑。 3、那个黑色组织。为了方便还是称它为酒厂好了。作为主角的对立面,酒厂的设定可是相当重要的。必须承认青山先生在一开始通过自己的描写,让酒厂在观众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组织规模庞大、行事狠毒干脆、身份扑朔迷离,特别是初期只有少数角色的时候能带给人这样印象很难得。可但是但可是,故事的篇幅一长,问题就来了,组织内一大堆的卧底叛徒和立场不明的成员,而且基本上都是基层干部和普通成员,中高层则不见踪影(至少身份不明确)。当然这可以理解为青山先生拖稿的需要,不过即使反面角色露脸,也可以安排他们在与正面角色不深刻接触的情况下有自己的剧情,这并不矛盾;而且酒厂的规模越大,也就让主角想要解决它的难度越大,甚至不得不借助不相干的力量,这就和第一点对上了。 想到的暂时就这些。有人说,柯南反正已经都这样了,说这些也没用。不过我觉得,总结一部作品的得失,不管是对作者还是读者都是应该的,我说的这些如果和其他人重复,请各位原谅。
广源闸俗称豆腐闸,建于1289年,是通惠河上的二十四座水闸中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闸上的桥原为木桥,1979年改建。 这是我第一次把镜头对准这处我从小到大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古迹。
云酷咖啡厅
南岗子天主堂 还是出不去,只好再发老照片。 这也许是市内最小的天主堂,历史也不长,但是却有一种亲近感。
接着自己帖子的内容,贴一贴本人眼中的少战最终章之二 我知道我的这个帖子肯定有不少人期待~
评点少战人物(续) 最终章第二集还是看不到,大家先看看我的新帖子解闷吧~
重开的徐悲鸿纪念馆 这也是几个月前的照片了。 徐先生自定居北京后,就一直住在东城区的东受禄街16号,1953年他去世后这里被改建为纪念馆。可惜仅仅过了十三年原址就因为修地铁而被夷平,直到1982年才在十年前就选好的新街口北大街的这个地方建立新馆。2010年,纪念馆闭馆整修,直到又一个十年后。 个人不喜欢这个新馆的外貌,看上去并不像纪念一位文化名人的场所,倒像它旁边的那些商业中心了。
家庙-故居-书苑 前几天去北极阁三条原本是为了拍宁郡王府,却因为维修吃了闭门羹,甜品就成了主菜。 雍正八年也就是1730年,十三爷英年早逝。四爷为了奖励他的这位好兄弟,不仅将十三爷的怡亲王升格为铁帽子王由其第七子弘晓承袭,还施恩封其第四子弘皎为宁郡王,在如今的北极阁三条71号建府。 同时,这位皇室新贵还将这条胡同里的一座小寺庙缘庆寺改为家庙,规模没有大变化但从细节都能看出与普通寺庙的不同。 时间到了民国,这里迎来了北洋大佬陆宗舆,他在这里一直住到去世(他的墓就在百万庄路,希望有时间可以去寻访)。 现在这座只剩下一座大殿的寺庙成了社区图书室,这对于那些古迹来说,实际上是个非常不错的翻新选择。
新的燕墩公园 既然出不了门,也就只能翻翻老照片了。 燕墩是我曾经露过无数次远观、但都找不到地方近览的古迹,偶尔有天在新闻上看到了这里被开辟成了街边公园,赶忙过来看看,可结果还是只能远观不能近览,唉,哪怕找个房子好好介绍下这老北京五镇仅存的幸运者也好啊。
昔日的风花雪月之乡、烟花柳巷之地,现在却很难找到一点痕迹了。 不断地改变甚至消失,确实是所有事物都不能摆脱的宿命。
辛亥滦州事件纪念园 发一些去年夏天的照片。 也许是京城唯一的与辛亥年事件有关的纪念地,不仅历史价值很高,就连那些石刻也是难得的珍品。但它却藏身在一处医院的院子里,来此寻访的人估计不会很多。
不会产生过敏的猫,有没有? 家里以前养着一只英短,后来掉毛太多家人怕过敏就送出去了。有没有那种不会产生猫毛过敏的猫?如果没有的话,应该怎么样避免过敏。
有段时间没发帖了。 虽然因为值班不能去外面拍雪景,但是自己的单位里也很漂亮。
剧场版感想 这应该是是在本帖的最后一篇文章了。 我发现我不管什么都是比别人慢了一步,LLS的剧场版已经出了这么久,我却刚刚看到。接下来就来说说个人的看法,如果和其他的帖子重合了请原谅。
拜谒大明景皇帝之陵 终于来到这里了。 早就听说这座有些特别的明帝陵居于香山附近的金山口,但也早就知道这里被圈进了一个大院里且有门禁,所以一直在纠结到底去不去寻访。今天抱着“行则入,不行则去”的心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跟着一群大爷大妈走进了那座小小的角门。 进门后沿着坡道走不多远,就看见绿树花丛之中隐隐透出的帝陵建筑。虽然重檐黄瓦红墙的碑亭看上去颇有些气势,但是后面那座三间灰瓦硬山顶的享殿还是露出了真章。毕竟这里的墓主虽然还被承认是皇帝,但他后面的皇帝跟他都只是旁支关系,能够做些象征性的修葺已经不错了,至于清朝,呵呵...... 地上现存的建筑除了宝城院墙,保存得还算完好,但是个别细节还是透露出年久失修的窘境,加上已经成为门球场的宝顶遗址,真希望这里的管理者能多关注些。 一位还算是有责任有担当的皇帝,因为自己的病秧子身体和缺少足够而有力手段,最后只能勉强维持着身份。尽管对于这座城市他有属于自己功绩,但身前身后,却总让人唏嘘不已......
寂寥的耕织图景区 前几天去颐和园,直奔早想去看的耕织图景区,毕竟是有过那么丰富历史的地方。可是不知道是去得太早,还是没人对这里感兴趣,游客寥寥不说,就连展厅也只开了一半。特别是那珍贵的“永和”号小火轮,蜗居院落一角的玻璃棚里积攒着锈斑,除了我几乎没人理它,仅有的几个大爷大妈对着那些新的盆景一通狠拍,不知道该说什么......
今天到玉东公园闲逛,正在苦于此地没有什么文物、静明园又远在天边不得尽览的时候,路边忽然露出了两座石牌坊,上前看到名牌时想起在博客上曾经看到过对它们的介绍,真有一种“转角遇到爱”的欣喜。
图书馆和借阅处,假古董和真文物
关于格兰特的详细情报 照现在的情节,小梓成为美穗接班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她的战车自然会成为赛场上让人瞩目的焦点,如果不更换别的战车的话,格兰特的性能就很重要了。 可惜的是格兰特似乎不是那种属性很强的坦克,也缺乏进一步改得更强的可能性,这些从它那些可笑的外号上多少能看出一些来。机动性算是不好不坏,防御力装甲不够而且车体太高,尽管有两门火炮但偏偏没有有力的反坦克炮。 本人算是个德粉,对这方面的了解不是很够,请懂行的人来详细说说,格兰特的实力到底有多少能被发挥出来,它有哪些改进型可以增强,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说说未来大洗可以使用的战术就更好了。
看到通话想到的两个问题 昨天刚刚看完,确实是从里到外美美的百合佳作。但是看过之后有两个疑问,还都是因为其中的那个童话故事而来,希望懂行者赐教。 第一,这个童话故事究竟是原本就有,还是专门为了这个电影编的?关于青鸟的童话故事只记得有一个,就是莫里斯·梅特林克写的《青鸟》(樱战系列里有这个的舞台剧),但是这两个故事的情节完全不一样,很明显没关系,那么这个故事的原作者又是谁呢?
重开的广福观 虽然名为什刹海文化中心,但感觉没啥可看的东西,开放时间也很奇葩。
连着几天阴雨,看看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香山吧。
拜谒西山三座名人墓:佟将军、梅先生、马老板 唯一的一座雕像镇楼。
关于纸模型 昨天在一个叫什么纸工场网站上看到有少战的纸模型,还有其他一些二战坦克的模型,这个倒是挺有意思,就是没有怎么做的说明,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网站?
三拍清净化城塔 实在是非常喜欢西黄寺的这座塔,怎奈前两次到这里都没有赶上好天气,今天终于得愿以偿。
各位是怎么看巴尔克的? 最近在有声书里听《帝国骑士》,里面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但也有些人感觉陌生,甚至之前就没听说过,巴尔克就是其中之一。一路捋下来感觉他是个不错的装甲战术家,只要不是让他担负过于复杂的情况就基本上可以胜任,为什么如此不为人知? 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这几点:二战德国此类人才太多,他的军衔又不高并不显眼;性格耿直,个性强韧,不愿意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处关系,特别是和党卫军简直水火不容;早年没有接受足够的参谋训练,无法承担高度复杂合成的部队的指挥任务;晚年过于低调,不像其他人热衷于抛头露面。 大家认为如何呢?
现在德国对于二战前后的国防军究竟是什么看法? 党卫军就不说了,二战中的国防军虽然也有战争罪行,但在各个国家历史专家中的评价并不算低。那么德国人自己对国防军是怎么看的,是不是都把他们看成帮凶这一类的?
电影《坚不可摧》里的故事有没有真实背景? 在搜索新片子《T-34》的时候,搜到了这部片子,看起来和前者类似。这也是根据历史真事改编的吗?具体事件是什么?
猫和狗到底能不能一起养 家有英短大肥猫,从小就被爸妈抱在怀里带大,后来朋友有一只泰迪狗不想要了强塞给了我们,自此以后猫就十分不爽的样子,前段时间还得了场病,不知道是不是有联系。 猫和狗真的就不能一起养吗?现在这个状况会不会让猫的寿命缩短?
一切作品转手游? 少战出了手游,飞行队出了手游,青春波纹也有手游了,更不要说那些跨次元的企划了,一个个都有手游? 难道现在的动漫作品不管人气高不高,都会有手游吗?这算是新常态吗?
如果故宫的景点全部开放,大家想去哪些以前不开放的区域呢? 我个人想去雨花阁和倦勤斋,太想见识下传说中的藏密坛城和仿真天顶画了。
有人只看动画不关注三次元的活动吗? 如题。
为什么不做短文了呢? 是没有人写?还是不想做这种太短很快就结束的了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