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天祭月 焚天祭月
关注数: 3 粉丝数: 5 发帖数: 56 关注贴吧数: 1
三生石--梁祝 犹忆当年一相逢,万世此心与君同。   三生石上,已刻下我们的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   其实世人都错了。身化彩蝶的,并非他和我,只是我一缕痴念。   而他,已恩断情绝。   他认定是我辜负了他,悲愤而亡后,他在三生石前立誓,永生永世,再不涉足情爱。   然后,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   忘了我,忘了草堂结拜,忘了两情相许。   我经过三生石,看到了他留下的话:   我与你,生不同时,死不同代。   我心胆俱碎。   山伯,你竟不信我?   你竟这般恨我?   你教我情何以堪?   我知道我应该选择舍情断爱,同他一般无情无心,才可以不被伤害。   可我做不到。他可负我,我却不能负他。   我定会去找他。不再乞求他的爱,只为告诉他,我真的并未负他。   明知,他必伤我。   我求那位高僧以咒语封住我的记忆,保存在心底深处。那么来世,我仍能记得今生的一切。   我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   我手里还握着他临终前的血书,八个大字触目惊心:   卿何负我?   卿竟负我!   我泪如雨下。   我慢慢长大了。   今年,我已十八岁。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一对翩飞彩蝶唤起了我的记忆。   这份记忆,已开启了十九次,又埋葬了十九次。   已是十九世轮回,我从未遇上过他。   他在人间时,我在冥界;我在人间时,他在冥界。   山伯……他真的好狠,竟真与我生不同时,死不同代。   时与空,一切都已错开。   我只有等待。默默坐在忘情崖上,看着他的十九世轮回。   他曾是一名书生,因父母逼婚而情愿自尽。   他曾是一名侠士,铲尽天下不平事,却独独辜负了他的妻。成婚第二天,他便出家为僧。   他每一世各不相同,惟独同样不沾情爱。   他已没有心。   而我,依然在等。   这一世,该等到了。   千年了,桑田也该化成海。   我们该相遇了。   我们相遇了,在第二十世。   而他,已不叫山伯,也不姓梁。   相遇之后我才明白,我错了。   生不同时,死不同代。若相遇,则必死一人。   我知道定会是我。   因为,我不让他死。   而,我至少要与他相见,告诉他,我并未负他。   我成了一名乐者,而他,是我的主人。   初见时我便知道,他认出了我。   原来他并未忘记。他也如我一般,牢牢记了二十世。   他的惊愕一闪而过,依然冷漠如常。   我看惯了那个温柔儒雅的他,不习惯他现在的冷酷和淡漠。   他却不再看我。   我抱着琴,在他面前躬身为礼,恭顺的询问他想听什么曲子。   化蝶。他冷冷的声音没有丝毫温度。   琴自我手中滑落,砰然而裂。   他的手下请示如何处罚我。他没有抬目,淡淡的说,让她下去。   我心里不知是喜是忧。   山伯,你不屑罚我,还是仍有不舍?   他时常召我去弹琴,却不再提及《化蝶》。   我知道他在回避。我也在回避。   只是,两个知道前世的人,彼此面对却偏要刻意忽略,并装作不在意,会是何等的痛苦?   你在出神。他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我惊觉,发现自己已出神许久。   他什么也不问,我却想对他说什么。   你可知道三生石?我问。   他漫不经心的回答:据说是轮回台上一块顽石,我不相信有这东西。   不相信,为何还要在石上立誓?   我没有。他否认得太迫切,以至太不可信。   我凄然一笑:生不同时,死不同代。   他的脸色有些阴沉:我召你来是为了听曲子。   我不再多言。   曲子……有一支曲子,是该给他听了。   化蝶。   无论冤或缘,莫说蝴蝶梦。   换你此生此世,今世前生,双双飞过万水千山去。   他倏然立起,拂袖而去。   我无语。   琴声仍在响着,响着。   犹忆当年一相逢,万世此心与君同。
梁祝故事 越州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於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杭州念书的芜州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义结金兰,一同前往杭州。 在杭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沉吟至今 从今起,我死。  我不是我。  我残,我无手无足,我不行走。失去眼,我不视物。失去耳,我不听。失去舌,我哑,再不发爱的声音。天是上,地是下,天地不仁,万物无色无香,你我为刍狗。你与天地不仁,我为刍狗。  从今起,你死。天地间有我没你。你没有名字。你消失。你不在东西南北,你不在此世,名唤你的这团物质,我再不认识。  从今起,我下地狱。苦海无边,纵横一万由寻,有八热,八寒,孤独等我。请勿接近,请勿言语,请勿好意垂询试探,抑或擅自揣测,我今日淬火,请勿触摸。  从今起,我将平和了。我喉间梗着刺痛难咽,呼之欲出的泪一万年,但我按捺,坚铭约束,我眼角唇边始终有桃花为帜,笑此后春风。  从今起,我与人寰隔绝,与爱恸免疫。我与幸福错身,我再不稀罕。  从今起,我没白天,我没明天,我没晴天,我没春天。一些顿止了,一些则尾随而来。  从今起,我静默,我将热血倾尽,换冷脸铁石心肠,眼底流星陨落,我划身边左右各三寸地为牢,我拼去此生将牢底坐穿。  从今起,人世喜楽再与我无相干,我永堕万劫的地狱不复,受永火的刑罚,我永无生还。  我还当,欢情终会渺渺,总有恩情仍可迢迢。无论山长水远,有你,总是天青日头白,现世是安稳,岁月不起惊涛。  原来不是。  我还当,一粥一饭举案齐眉是严谨,贫病困苦榻前相伴是信望,即使无爱亦有亲——亲是亲,吵是亲。聚是亲,别离是亲。争是亲,让是亲。你挂住我是亲,我念系你是亲。笑是亲,泪是亲。肌肤相亲是亲,心头怨怼是亲。我还当,惟你与我总是亲。  原来不是。  我还当,我心总可换你心。我擎金漆团花托盘承之,上及天,下及地。女心虽小虽谦卑,日月或可为我昭。原来不可。  我还当,你心总可知我心。我对你有责有任,我必重你,敬你,容你。你必不负我,践我,弃我。原来不可。  因为我爱你眼眉,你眼眉好看了。  因为我爱你口,你口甘甜了。  因为我爱你凡俗,你必不致劳累了。  因为我爱你,你光明了,你具备一切好的德行。  一切因为我爱你,你方是现今的你了。  我今才知,这世间有件事,从来不是对,从来亦未错。  我今才知,这世间有件事,再再不得了清,从来不得了清。这样不得了,那样亦不得了。唯有不了了。  我今才知,这世间有件事,我谋不来,求不来,等不来,牵不来,呼唤不来,招手不来,张看不来,寻找不来,呕心沥血不来,粉身碎骨不来。  我今才知,这世间有件事,叫做因果,叫做报应,是我永远不会知。  从今起,我生。天地初开,莲花化身。我见血光,孽得以洗净。我见灾难,罪得以救赎。  我是我。  我再不是我。简单思路:���有道是:爱之深,恨之切。一个爱过的人,被形容为一团物质,已经水火不容。爱的如此惨烈,如此悲壮。���如此说来,没有恨意的爱就不是爱了,或者说根本就没爱过。如果这样,那些失恋的朋友们,如果你对爱的他/她都没有恨意的话,还忧伤什么呢?���又或许可以说,你爱的比她幸福,比她甜蜜。在如此爱恨交错的文字里,幸福的人就甜蜜的笑笑吧!又或者,可以对自己说,我的爱还是比她幸福的,虽然没有恨意,但是真的爱过。爱的惨烈并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她的这文正好证实了分手即陌路。陌路,不再是朋友,甚至到了仇人的地步。这样的爱,是该庆幸还是该不幸呢?沉吟至今”的出处:子衿(诗经·国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短歌行 魏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