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5NZZG馃惥
-
关注数: 4
粉丝数: 1
发帖数: 942
关注贴吧数: 0
世界上至少有10种东西是你不知道的 1.虾米的心脏在头部。 2.老鼠和马不能呕吐。 3.据说猫的尿液是夜光的。 4.世界人口50%的人从来都没有接过电话。 5.人的心脏可以产生把血液喷出三十尺高的压力。 6.你永远不可能用你的舌头舔到你的手肘。 7.打喷嚏若过于强劲,会导致胸腔破裂,但是如果你想要将这个喷嚏强行忍住,却会导致你头或者是脖子中某个血管破裂,睁着眼打,说不定还会把你的眼球给一起打出来。 8.打火机是比火柴更早发明出来的。 9.据说,在你睡觉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你会吃入70多种虫子和10多只蜘蛛。 10.据说,70%的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试图进行过同一个动作,那就是用自己的舌头舔自己的手肘。你舔了吗? 舔了就回个帖吧
笑话 医科学生:“爸爸,我想专门学心脏外科。”老于世故的父亲:“人有多少心脏?” 学生:“只有一个。” 父亲:“有多少颗牙齿?” 学生:“32颗。” 父亲:“那你还是学牙科吧。”
发几张以前照的照片~~~ 首先是三元的城隍庙
中国古代10大美少年 弥子名瑕,卫之嬖大夫也。弥子有宠于卫。卫国法,窃驾君车,罪刖。弥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弥子轿驾君车出,灵公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异日,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馀鲜灵公。灵公曰:「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轿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者。」评价:不注意保养容颜,不在乎加强学习。伴君如伴虎,只凭少年美色,略显修养不足,但是卫灵公如此娇纵余桃君,看来其俊美程度足以胜过美女貂禅。魅力指数:6.5
好久没来了,有人在没?
历代名人----春秋
中国古代官职简介-----改良版~~ 远古尧时期 司空 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 掌管农业的官员 工师 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 虞 掌管山泽的官员 典乐 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秦 郎中令 掌管宫殿门户(秦) 督道仓吏 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秦) 御史大夫 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秦) 汉、三国时期 太史令 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 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 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 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 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 皇帝的侍从 都尉 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骑郎将 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 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 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 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 汉时杂号将军之一 骠骑将军 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 大将军的秘书 建章监 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 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 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国相 相当于太守 常侍 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典军校尉 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一 御使中丞 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 兰台令史 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太守 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唐 观察使 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 礼部侍郎 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京兆尹 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防御使 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招讨草贼使 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 监军判官 监军使下的副职 行营都统 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侍御史 负责纠察的官员 右卫将军 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左神武大将军 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校书郎 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尚书右仆射 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长官 率府率 太子东宫侍卫长官 金吾大将军 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尚书左右仆射 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刺史 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折冲都尉 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 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队正 一队之军事长官。有兵五十 车驾检校官 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 转运租庸盐铁使 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禄卿 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将作大匠 负责营造建筑事务的长官 兵部尚书 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司农卿 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鸿胪卿 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虞部郎中 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 民部尚书 主管财政的最高政务长官 吏部尚书 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尚辇奉御 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中郎将 正四品 郎将 从五品,地方府兵将领 子将 从五品下 中书令 即内史,最高辅政官 右拾遗 咨询建议官员 宗正卿 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右补阙 咨询建议官员 前锋游弈使 前哨巡逻官 左散骑常侍 议政官之一 宋 通直郎 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承信郎 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 成忠郎 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
2006年月历桌面 [一月] 拉萨/大昭寺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476年这三百六十几年诸侯的力量逐渐强大,周天子已经徒有虚名,无力控制各诸侯了。这段时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恰好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所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 722年到前481年,与这段历史的时间大致吻合,所以,历史上就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 春秋后期,各诸侯兼并吞食,到三家分晋时,主要只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诸侯国。此后,七国间的兼并征伐更加剧烈、频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而最后统一,战争才逐渐停止。因此,后人就把兼并征战十分剧烈的这段历史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称为“战国”时期。
周怎样灭商 周怎样灭商 盘庚迁殷,原想纠正贵族的堕落腐化,可是武丁以后,他们腐化更甚,到纣时达到最高程度。他们一般的生活,是淫乱好色,是打猎游玩。他们荒废耕地,让糜鹿禽鸟生长。他们想出各种残酷的刑罚,榨取财物。他们招诱别人的奴隶,供自己使用。特别是日夜酗酒,照周公《酒诰篇》说来,商整个统治阶级沉溺在酒里,腥秽上冲,连天都发怒了。商统治者提倡畏敬鬼神,但他们甚至偷祭神的牺牲来享受。《微子篇》说“小民方兴,相为敌仇”,奴隶和下层百姓起来反抗贵族,方兴未艾, 商王国显然非崩溃不可。 周文王的政治,与商朝正相反,他禁止饮酒打猎;他施行裕民(使民富裕,《康诰篇》“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的政治。所谓裕民,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家有些蓄积,发生劳动的兴趣。《尚书·无逸篇》载周公训戒成王说,文王勤俭,穿着普通人的衣服,到田地上劳作,借以知道农夫的辛苦(“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文王亲自种田,与“不知稼稿之艰难”的商王,恰好成显著的对照。他又针对着殷纣招诱奴隶,为其他小国所怨恨的形势,定出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左传》昭公七年)的法律,就是说,谁的奴隶归谁所有,不许藏匿。据春秋时楚国申无宇说,这是周文王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很明显,这条法律的制订,并不意味着周文王维护旧存的奴隶制度,只不过是用来争取与国,孤立商王纣的一个手段。而且必须承认,在封建社会里,仍有很多奴隶存在的事实。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