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哥萨克骑兵A A哥萨克骑兵A
关注数: 31 粉丝数: 356 发帖数: 7,716 关注贴吧数: 14
『经济论坛』 做了十八年的民营企业,今年撑不下去了《转帖》 看到有朋友说广州的企业在微利的情况下关厂,深有感触,这里我也说一下我们的情况。   工厂由我父母在94年创立,地处长三角一个经济水平极高的城市。   主营业务是机械加工。   94年创办的时候固定资产约在两百万左右,没有自己的厂房,但这个行业的机械价值很高,200多万几乎都是机械价格。   父亲以前就是国营企业副厂长,业务能力极强。从94年建厂到2006年,每年保持15%的增长率。 2006年企业达到发展高峰期,规模为150人,年营业额2500万,毛利润在30%左右。   那个时候父亲有了产品线更新换代的意识,开始积攒资金准备更新生产线。 一条进口的自动线大约需要1000万左右。 我爸当时空余资金大约有500万左右,原本考虑在07或08年上自动线。   06年的时候当地政府对工业园区重新规划,需要我们搬厂房。当时江浙各地都在争相新建工业园区,然而县镇财政缺乏足够的资金,所以他们就采取了一些今天看来是十分无耻的策略:   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搬迁进入工业园区,然而工业园区里是毛坯厂房,既不符合工业厂房的标准,更无任何装修。地方政府当时承诺的是,各厂以租赁的形式搬入新厂区,自己支付厂房改建和办公区装修的费用,地方政府将在第一个租赁期(5年)到期后以便宜的价格将地皮卖给各个企业。 而如果不搬迁的话,有什么麻烦自己看着办,传闻市政府要用原先的土地建立环湖景观工程。   说这话的是当地政府一把手,几十家企业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迁入工业区。整个搬厂,厂房改建,厂房装修,耗去了大约500万资金。企业原先十几年的慢慢积累几乎化为乌有,更新生产线计划无限期搁置。
见证一个东莞中小企业的兴衰。。。一个员工的口述。。 一个2004年成立的韩资企业,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加上供应商过激的催款方式,这个公司的老板,仓促间离开了东莞。   当地政府接管了这家企业,法院正在破产处理中!   这个公司04年从零开始,我一直见证他的发展。   04年,那时美元的汇率为8元多,而现在汇率仅为6元多,就汇率损失就少了30%;04年的最低人工为410元,而现在的最低人为1100元,可见人员成本也上涨了不小。   刚开始几年,公司年年有的终奖,一年举办一次全厂旅游,月月举办员工生日晚会,办公室职员每月至少一次会餐,那时,在这个公司上班,真的很充实,很开心,很快乐。   开始,我在这家公司管理人事、总务、财务,那时的员工、职员对公司很忠诚,有时车间生产任务重,办公室职员忙完了手头的工作,经常上车间帮忙,职员晚上基本上都自觉上车间加班2-3小时,职员加班可是没有加班费的,同事们没有怨言。   那时,有时我小孩不舒服,要请假带他去看医生。总经理说:不用请假,带小孩去看医生吧,派公司的车送我,说爱家的人也一定爱公司。因此,我也是死心踏地为公司干。   06年5月份,那个总经理出去开厂了。08年年初,应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邀请,我离开这了家公司。因我对这家公司很熟悉,所以我离开,这家公司的报税工作由我兼职。
家装市场生意冷清 装修公司惨淡度日 :“我年前和年后两次去建材市场,结果发现整个卖场没几个顾客。店老板们都说,因为现在房子不好卖,导致最近装修的人特别少。” 近日,市民张先生在逛家居建材市场时,发现家装市场生意冷清。 “年前的一个月里,一整天都来不了几个顾客,有时候干脆一人未见。”近日上午,在城郊建材市场某品牌瓷砖的专卖店内,店员小王说,瓷砖销售一般有半年的旺季,以前,春节前的一段时间销售情况还不错,春节后一段时间也还可以,但是像今年春节前后这段时期这样差的行情真是很少见。“根据我们统计的销售量,1月份比去年同期少了近三成。” 在该市场内,记者发现整个建材市场顾客寥寥无几,店员们都聚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不少店员表示,从以往经验来看,很多家庭在春节长假期间或长假一结束的时候,就开始逛建材市场,准备装修新房,但是,今年春节之后,市场仍然“冰不动水不响”的。一家品牌地板专卖店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店里已经连续十多天没有开单了 。 在一家卫浴用品专卖店内,只有一对夫妻在挑选商品,由于顾客较少,四五个销售人员围着两个顾客,采取“人盯人”的策略来进行促销。顾客少,销售人员多,场面颇为尴尬。装修公司惨淡度日不仅建材商们生意惨淡,装修公司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城南一家装修公司的吴经理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装修市场行情就不景气,旺季不旺,淡季惨淡,到了去年年底,更是一个月都没几单生意。” 据了解,去年我市婚房装修数量与往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而由于楼市前景不明朗,一些新楼盘都大打促销牌,导致想要购买“改善型”住房的市民持币观望,换房装修的市民家庭很少,装修市场自然也就无声无息了。同时,装修公司不仅要面临订单大幅减少的窘境,装修的人工工资和材料费还在上涨。“2010年之前,一个普工工资也就100元一天,现在已经涨到了180元,部分有点技术的熟练工价格更是涨到200元以上。这不,最近公司也没什么活,春节前后不少外地装修工人要返乡过年,我干脆给大家放了个长假,有的工人到现在也还没复工,反正也没啥活可干。”吴经理无奈地说。商家放下身段猛促销家装市场的不景气,让不少商家动足脑筋来吸引客户, 家装商家们纷纷放下身段,抛出各种大力度的促销活动来刺激消费。在建材装修市场内,记者看到不少商家都打出了“买建材送礼品”的广告。在某品牌橱柜的回馈活动中,给出了全场8.5折的优惠折扣,同时还提供了山地自行车、电烤箱等礼品。除了打折、送礼品等传统促销方式外,不少建材商和装修公司还联手推出团购会。城中一家装饰公司的负责人说:“团购会,其实就是我们商家‘抱团取暖’,给出团购低价,希望能够吸引一些顾客。”
『经济论坛』 谁说农村养猪挣钱,我打谁的脑壳。。《转载》 我家是地道的农民,在湖北崇阳县桂花泉镇。现在村里养猪的人是很少。即使养猪也是养一头自己吃,就是吃家里的红薯藤,红薯,米糠等食物。这头猪就是不算成本,自己图个猪肉吃。农村毕竟有很多剩菜剩饭。 我家隔壁邻居,年纪大概50岁左右,一年出栏20头。就是到小镇上买玉米粉,油糠,再就是到村里不养猪人家收来的剩菜剩饭。这也是要付出报酬,杀猪的时候要送几斤肉。   去掉直接成本,一头大概收入是200元。还要保证20头猪不死一头。20头猪的收入就是4000元。如果算上人工,两个人在家,一年就是4000元。一个人2000元。月平均收入是180元。这叫挣钱吗?   所以,现在农村60岁老人都愿意去建筑工地做小工,前提条件是能找到这样的工作。   我父母前天抓了2头小猪,25元一斤的猪仔。一个小猪500元,两头就是1000元。这可是要直接付出现金。如果中间死掉,就自认倒霉。   我父母抓两头,是我可以帮家里把猪肉做成腊肉卖掉,熏腊猪肉的价格是45元一斤。1斤新鲜的猪肉可以熏6两腊肉。这样猪肉收入就划算一点。   即使这样,我也只要父母抓两头猪,多了,就没有食物吃。就要买食物,不划算,人也很累。父亲在家还喂了蜜蜂, 这是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土蜜蜂没有直接的成本。只是要付出劳动。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添加到专辑
[经济杂谈]开店的已经全线奔溃,心里也全盘奔溃了《转载》。 这是怎么了吗?开店开铺子的现在不是对顾客特别热情就是特别不耐烦,动不动就上火! 今天去市区的装饰城买个台灯灯泡,转了一圈偌大的装饰城居然真没几个人,真是太萧条了,可以说顾客没有店铺多,货物堆的成山成堆的,又灯具,五金,小机电,文具,日用小电器等等,我随便问问什么,多数店主都非常热情(也许真的是没有顾客的原因吧)可是哥也只是随便问问,还有些店主没事干,几人一堆在那打扑克,还有就是玩电脑,还有在打毛线,缝十字绣的,带小孩的。   去卖灯具的那,我说‘又这种台灯的灯泡吗?’店主赶紧说‘有’给我拿了一个过来,我问‘多少钱’   ‘10’我想这台灯灯泡都要10元?   ‘这个要10块’   ‘这是好的,要便宜的有,这个7块,牌子不一样‘   虽然是算热情,但摆着个脸的   我说‘这个能不能便宜点’   这时店主突然就奔溃了,‘这个还要还价啊,我根本就没要价,你看今天这有人吗?我还会乱要你价吗?’   哥听后也奔溃了,就拿这个吧。。。。。。。。。   现在生意是难做了,可不是哥的错啊,你对哥崩盘,干什么?现在生意人动不动生意不好就来火,这得引起多大的社会问题啊,哥真的表示害怕了。。。。
『经济论坛』 谁说老板不是屌丝?——一个家具厂商的酸楚之路(转  我,一个出生在天府之国——成都的普通市民,从刚刚踏入社会时就有着自己当老板的想法,因为觉得只有自己当老板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给别人打工就等于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那还有什么自由啊?   开始,我开过超市、水果店,搞过个体营运......至于感觉嘛,现在真是什么都难做,竞争太激烈了!好在有朋友和亲人肯帮助我,我成为了一个品牌家具的代理销售商,并在刚进入我市的大型家居卖场租下了一个铺子,开始做起了家具代理销售。   最初的时候,那感觉别提有多爽了,身边的人赞许的目光,我一看就精神焕发。每当看到一叠一叠的销售单,那心情是相当兴奋啊!我代理的品牌因为产品价格实惠,质量可靠,常常遭到疯狂抢购,品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很快就登上了品牌“金字塔”的上端。 谁知道好景不长,几年的时间里,家居卖场疯狂扩张,可这扩张正好就是我悲惨命运的开始。这租金,就像吹气球一样飞也似的上涨,有时赶上淡季,营业额连交付租金都困难,常常没钱给员工发工资,就算是旺季,挣得的利润都要大量的白白交给卖场。产品价格高了,人们也不愿来买了,每天面对的,就是如何交给卖场这样那样的费用。这还不说,有时节假日,正是卖场促销火热的时候,我作为入驻品牌代理商,不做活动怎么行?这一优惠,吃亏的是谁?就是我自己啊!那顾客,还不是认为我们利润很高,从中会赚暴利?可是找谁说理去?   我真是不知所措,一脸茫然,怎么办?放弃?那就是原地等死。接着做?挣了钱还得白白交给“地主”,付出带来的回报都要被别人剥夺。真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这什么世道啊?   无奈,我只好强打起精神,继续苦苦坚持,由于我自己刻苦钻研,终于找到了一条门道,生意又好了起来,本以为艰苦的日子就要到头了,谁知道卖场这该死的“地主”,在我这一次的租约即将到期的时候,竟然对着我的面说要拍卖该铺位的经营权,租金一下子又上涨了一倍之多,要是交付不起,那唯一的选择就是退出。我心想,这哪里是当老板啊?分别是给卖场这个房东打苦工的债奴!还不如那些普通的打工者,他们怎么说还没有受到如此“压迫”啊!谁说当老板就好呢?这苦衷谁能体会啊?当再次到达租约的时候,我终于因为实在无力交付昂贵的租金和各项费用,忍痛告别了我的铺位,结束了我的家具代理销售生涯。
制造业的过剩与商业的普遍的萧条--------北京几条主街商业的考察 制造业的过剩的危机,我想用老郎的判断来提示大家:“大概到2015年,制造业过剩的危机,将导致中国的经济崩盘”!   最近,我走访了北京的几条主要街道,王府井,西单,前门,国贸一期二期底商。我还走访了白沟,采访了大概100左右的商户,大概情况如下:   王府井:步行街客流很大,但是形不成实际的购买,我寻访了东方新天地、新东安市场、王府井百货大楼的部分商户,他们都说成交量极低,基本到了硬扛着的程度!老北京人理解这点不难,回忆他们小时候,谁家买东西,可能都要去百货大楼!几乎所有的老北京的家庭,都有在百货大楼购物的经历,而现在,他们又有谁还仍然去百货大楼、新东安市场购物?那里摆放的玲琅满目的商品,他们还能买得起吗? 改造后的王府井步行街,基本成了旅游团拍照摄影的地方,而商业的功能不在,我想这是东城区主张建设豪华市场的领导者们始料未及的事吧。   而出了步行街的乐天银泰等大型商场之外,人烟稀少、门可罗雀!那里的商家都在赔钱!乐天银泰西边对面的一家大型商场索性几年来都没有开业,那里,大概已经招不来商户!   这一定让老北京很伤感,想当年,倒退20年,王府井一条街,从东单一直到美术馆,人山人海,比肩接踵,干什么什么赚!而今天,赔不起也输不起,不为了打品牌广告的商户全部淡出了!他们扛不起高额的地租。   前门的萧条情况与王府井相同,所不同的是,前门没有知名品牌的进入,平行主街的西街小胡同里,退化成假冒伪劣品的第二市场,在那里骗子招摇揽客,我访问商户,他们说地租成本较低,尚可维持,看来在北京的前门,做正常生意已经不能维持,而兜售伪劣,招摇过市还能刚好混得下去。   西单的萧条情况好些,虽然光景不再,但据西单的商户反映,生意尚可维持,老北京们大概还能比较,20年前后的西单,与20年前后的王府井相比,落差虽然很大,但是,仍然不至于达到今日的王府井的萧条。看来,西城区改造西单的定位,拿捏得更准确一些,起码设计者明白我的“豪华市场带来萧条”的理论。心里没有百姓这个庞大的群体,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做什么都是瞎掰!   国贸地区情况更加糟糕,沿着通惠河开车往北看,所有的底商基本都空着!而且空了至少3年了,因为3年前从这里经过,我特别留意过。大北窑长安街两侧写字楼的底商,人丁稀少!南侧至赛特一线,底商十之八九都空着!根据业内人士经验,一般一个地区商业,3年没有起来,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也就永远不会起来了,因为那是人们会形成了购买习惯,不再关顾萧条的地方!   白沟: 河北的白沟与头几年比,大大地萧条了。 小商品的批发市场几乎门可罗雀,商户比客流多,布匹生气尚可,但是我观察了一下,8成以上都是伪劣产品! 勤劳的河南人在乐此不疲地经营着,,据商户介绍,这里的服装,内衣,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北京的木樨园、百荣、西单等商场。如果全世界各地都在享受着MADE IN CHINA, 那么很多北京人或者外来北京人都在享受着MADE IN HENAN,河南人以他们的辛勤的劳动,遍布了世界各地,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河南人正改变着中国和世界。   市场的被豪华和改造,并不能带来商业繁荣,在豪华和改造过程中所附加的各类商业成本和贪腐,都要通过价格来实现,只有收入高端人群不因价格而改变需求,广大的老百姓是会用实际行动来投票的!   河南人成功,就在于他们找到地价最低的地方吃苦耐劳,他们确实理解了价格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添加到专辑
有国没有家,她把队副杀!(转载) 今年27岁的张全秀,10年前随丈夫到浙江打工,在工厂里做五金活,一个月挣1000多元。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共同生活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房内。   虽然紧巴巴地过日子,但据亲戚回忆,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除去女儿读书的费用和各种日常开销外,他们攒下了近10万元。 去年11月18日,为了省下买煤做饭和烤火的钱,她丈夫上山砍柴,不幸被木头砸中,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张全秀带着女儿回到老家。几年前,她和丈夫在烂泥湾这里花钱向人换取了一小块地。因为迟迟得不到审批,建房的事就一直搁置着。这次返乡后,她决定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先把房子盖起来。   张全秀的房子已经被“强制执行”了4次。最近的记录是今年的4月9日和4月22日。   所谓“强制执行”,是指执法队员在现场“没收建房工具、拆掉支撑房屋的木头柱子,但不能强制拆迁房屋”,德江县国土局的官员解释道。   正因为如此,每次强制执行之后,张全秀的房子并非完全坍塌,而是垮掉很大一部分。   为了修复倒掉的房子,张全秀一个人把砖搬回原位,一桶一桶地提水泥,抹上灰浆,重新砌。“没有钱请小工,这个女人一个人就忙活开了。”多位邻居向记者描述了这种房子被执法队员“处理”,张全秀又默默修补的情况。   5月16日晚上,张全秀找来几个工人,准备用一个通宵的时间,把房子修缮完整。“这样即使是执法人员把支撑的木头拆走,房屋也不会倒塌。”就这样,张全秀一直忙活到第二天上午。当天,邻居们看到她“精神不振,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   2012年5月17日16时35分。执法队员已经拆下了几根支撑房屋的木头柱子。看到房屋即将倒塌,张波还特意伸开两个膀子,示意周围的人群站远些,以免被掉落的水泥砖头砸中。   此时,站在一旁的张全秀突然用水果刀刺向执法大队副队长张波的左胸。左胸中刀的张波被送往县医院,17时,经抢救无效死亡。   亲戚四邻都说不清,平常胆小不爱说话的张全秀为何变得如此“疯狂”。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在外打工10年的妇女,回到老家后没有住的地方,为了修这两间平房,她花掉近10万元积蓄。   多位村民分析,张全秀被“逼入了绝境”——“她没有丈夫依靠,她还要抚养刚9岁的女儿,她把所有的积蓄都拿来修房子,但房子没了。”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