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騁萬里途º 我是青光剑主
关注数: 6 粉丝数: 141 发帖数: 8,389 关注贴吧数: 128
【原创】虹蓝同人文(世有桃花)预告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真的只是预告!好吧明明只是个短篇居然也被我整出来个预告。主要是因为银家的另外一篇虹蓝文开始逐渐往百万字发展所以估计一时半会是出不来了。。所以搞个短篇预告找一下存在感。。。 ----------------------------------------------------------------------------------------------------------------------------- 预告正篇: 三年前的泗水之畔,有抱着琴的女子挑起半幅竹帘,自殿侧走来,琴身微微错开,显出冷若寒泉的面容,发间还系着一株将离。 极艳的鲜血沿着剑锋落到手中,她看着身前执剑的少年,眼眸缓缓抬高,良久,方极突兀的笑了一声,望向他的眉眼却仍是清清冷冷,道:“原来如此。” 直到那一刻起,他才知道,她早就恨毒了他。 她说那药唤做“求不得”,现在看来,果然是求而不得。 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 那日漫天桃花雨,他亲手为他深爱的女子戴上半幅温玉额坠,不知而今的他还会不会想起,当年的那个女子,早已化作了泗水之畔的一捧尘灰。 这世上从来都没有什么不由己,那些不过都是世人为了欺骗自己而找的借口。 原来所有的地老天荒,到最后都成了一个笑话。 公元三九一年,七剑之首虹猫接任武林盟主后,移极北而居,问之所为,答曰:“如此方可不见桃花矣。” 公元四零一年,武林盟主因感风寒旧疾发作,延医不治,逝于异乡。生时案上一灯昼夜不熄,逝时遗曰,身后尸骨运往泗水之畔,于其坟前满种将离。 三年过后,坟前将离满开,艳若那日山门的鲜血。 五年后,已无人知此坟中所葬何人,唯见漫野似血将离。 --------------------------------------------------------------------------------------------------------------------------- 好吧我承认,里面的他和她就是虹殿和蓝殿,至于中间发生的故事。。。请听下回分解!
【清明祭文】无计留君伫·悼玄霄 无计留君伫·悼玄霄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题记 首洪荒以天地兮, 自空辟之鸿蒙。 冠君心之所四方兮, 破九州以八荒。 盖灵修而逍遥兮, 铸羲和于叆叇; 凌云霄为浩荡兮, 謇望舒而宸谶; 腾风以点七辰兮, 飘摇兮六合; 踏浪以凌诡波兮, 干戈兮四野。 怅风不遂兮清狂, 久彷徨不以成仙; 夫东水兮皆长奔, 何君旖梦兮淹留! 吟秋风兮悲朗月当空, 哀郁积邑侘傺; 叹夙愿兮以断红颜, 竟观之以九霄。 独觑旧日兮无返, 故人兮久辞。 杯酒以忆昨兮, 玄冰以掩今。 不惜千载之过兮, 尽悼飞天之妄念; 问君何慕于仙业兮, 而忘乞药兮蓝桥! 不知青天之日悔兮, 空负捣衣兮仙袂! 君既黪海之于星辰兮, 然绝后辈以为鉴。 君独守兮黄粱, 望剑合而仙路捭阖。 夫天地寿而人有终兮, 奈苍天负以怨慕? 问九天生死可逆兮, 叹天道没为奈何! 君弃苍天兮成魔, 复托琼华兮以苍生; 焚心兮以火披宿命, 逆天道兮欲登太虚; 謇功亏兮一篑, 不成功兮反成仁! 蔑天界以其为何兮? 岂东海可惩余! 故斯人言: 哀素袂已乘风兮, 亡千载之功业; 念东海之一别兮, 阒君容兮久别! 悼白衣其已远兮, 空余莽莽兮人间! 忿世妒君蛾眉兮谣诼, 唯揽古今兮同祭; 泣君慕卿容华兮安在, 哭悲君兮迷途! 忳郁规矩兮拘量, 竟以东波兮掩泣! 今以枯酒兮上祭皇天, 闻君音容兮下赴九泉! 盼流风之可明兮, 携亡思兮于四野! 好吧其实这篇楚辞是银家看了一本楚辞之后心血来潮一边写化学一边花了十分钟写的,然后给我基友让她帮我修改一下,于是她无比认真严谨的帮我这篇楚辞修改润色拉长。再然后我们俩怀着对霄殿无比的敬意(是爱意吧)修改了五遍,给我们学校文学社举办的校刊投稿结果被刷下来了,等我们俩成了校刊的文编之后就跑去问社长为什么这篇文被刷下来了,社长很温柔的说,校刊上的文章,还是要积极向上一点的话题,太极端的就算了。。结果我和我基友当时就想哭了。。。寻思来寻思去所以还是决定到玄霄吧来发这个比较好。。 最后弱弱的说一句,吧主您老要看着这文顺眼的话就加个精吧。。
【小评】浅梦红楼探袭人 (经过一个星期的考虑终于还是打算发这个贴了么。。) 袭人结局之谜 历来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结局均为悲剧的金陵十二钗,便是副册和又副册的女子了,但从文中来看,又副册上的女子并不一定在描写上就逊于副册乃至正册上的女子,只是地位有所不同,在又副册中,排名第一的是晴雯,而排名第二的便是袭人,袭人的判词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从这首判词中很明显可以看出,袭人的结局绝对没有和贾宝玉在一起,而是嫁给了一个戏子,那么在前八十回出现过那个戏子呢?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出来,除了红楼十二官之外,出现了就只有蒋玉菡(琪官)了,而且他赠给宝玉的那条汗巾到最后是给了袭人,所以结局很明显是嫁给了蒋玉菡。高鹗的续书中也看出来了这一点,但那是在宝玉出家之后袭人才嫁的,最后还加了一句话,叫做:“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这就是很明显在贬低袭人了,直接导致有很多读者对袭人的印象不好,但其实,楼主个人认为,袭人是应当不在那个情况下嫁给蒋玉菡的,根据曹雪芹的写法,贾府到最后是“好一似飞鸟食尽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就是说到最后高鹗续的什么“沐天恩”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最后的结局应该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红楼梦整本书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袭人作为又副册的第二位,结局也应当是不会太好,纵使嫁给了蒋玉菡,也是历经曲折,绝不像续书中所说王夫人他们一做主,就轻轻松松的嫁了。而在结局上,楼主大体还是认可刘心武的说法, 且来看看群芳宴中袭人抽到的是什么签:“题曰“武陵别景”,诗云“桃红又见一处春”,语出宋代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何为寻得桃源好避秦?这个秦字,在整个红楼梦里是个非常敏感的字。想想,姓秦的有哪些人啊?秦可卿,秦钟,秦之孝(林之孝),诶呀,不得了啊,都是很神秘的人啊,秦可卿,本身出生就很奇怪,是从养生堂抱养的啊,到最后居然还嫁给了贾蓉,出生都不明,死得也很蹊跷, 脂砚斋在这一回回末有朱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应为“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甲戌本)十三回回末亦有朱笔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虽然关于秦可卿的身份红学界已知一直有所争议,但大体可以认定的是秦可卿的身份绝对不寻常,和皇室有关联,很神秘啊。而且秦可卿在托梦还说了一句很恐怖的话,叫做:“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也是很神秘的话啊。而秦之孝呢,文中说:“一个天聋,一个地哑。“权力不小,但很低调,但他们的女儿呢?小红,小红是个刻画的很到位的人物,她很聪明,还说过一句触目惊心的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谁又守着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自干各自的去了,到那时,谁又管着谁呢?”如果这话由林黛玉,或者是贾探春说出来,我们都不会感到很奇怪,但由一个小丫头说出来,就很奇怪了,文中说她“眼空心大”,一个小丫头,居然就把整个人生看的这么透,不是很奇怪么?再看秦钟,名字本身就是个谐音:“情种”,就像秦可卿的谐音“情可轻”“情可倾”一样,秦钟死的也很早,比他姐姐稍微晚一点。这个角色虽然算不得很神秘,但也是代表了一种精神的。这样一看,寻得桃源好避秦这句话就很明显了,秦可卿既然和皇室有关系,那么贾府的败落到最后肯定也是和秦可卿有关系,后来袭人应该是在贾府还没有完全败落的情况下离开贾府了,如果贾府真的完全败落了,那一个人都走不了。那么,那是贾宝玉应该还没有出家,但已经娶了薛宝钗了,袭人走的。但袭人走的原因绝对不是贾府把她嫁出去,因为无论是贾宝玉还是薛宝钗是绝对不希望她走的,那就是因为外界的原因了,刘心武的说法是因为忠顺王之子和忠顺王同时看上袭人了。这个说法楼主个人是不赞同的,从文中可以看出,袭人长得不算很漂亮,还没有晴雯好看,唯一的优点就是温柔和顺,所以他们父子俩人完全没有理由喜欢上袭人啊,他们的身份,想要什么漂亮的,温柔和顺的女子没有啊。所以楼主个人认为应该是在贾府即将完全败落之际,为了给贾府中减丫头,就有的贾府的丫头被送到忠顺王府中,随便拉出去配一个人,那么袭人就恰好嫁给蒋玉菡了。其实袭人在离开时应该还是很痛苦的,因为她那么爱宝玉,却要离开他,所以那段时间应该还是很伤心和备受煎熬的。这也就符合了悲剧性的结尾,到最后脂评中说“茜香罗、红麝串写于一回,棋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非泛泛之文也。”也就是说袭人在宝玉他们贫困的时候,还曾接济过他们。 整个来看,袭人就像是薛宝钗的印影,晴雯就像是林黛玉的印影。到最后都不过是花飞莫遣随流水而已,此等结局,倒也算是花袭人有始有终吧。 (以上为楼主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