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无名 塞上风无名
关注数: 6 粉丝数: 0 发帖数: 286 关注贴吧数: 0
嫉妒也会使人进步 嫉妒也会使人进步  □文/杨宏潮   嫉妒者忌妒也,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之谓也。看似贬义,实则有很多内涵和外延。其中“也会使人进步”便是其中之一。  愚以为: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只不过各人的程度不同罢了。就个人的看法而言,嫉妒的后果当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消极者,有怨恨却不把其嫉妒之心理言语直截了当地摆到桌面上来,而是尽其所能地把它统统转化成为对被嫉妒者的缺点和毛病的讽刺挖苦,甚至是诽谤诋毁,更甚者还会生出置被嫉妒者于死地的想法,而后幸灾乐祸,到处炫耀自己的杰作。其实质只不过是通过贬低别人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而已,这种人只会在无休止的诽谤谩骂中葬送自己的一生;积极者,有怨恨但更多的则是反责诸己,何以同自己实力相当甚或是还不如自己的人如今会比自己强了起来呢?这到底又是因为什么呢?等等。毕竟人们嫉妒的总是和自己实力相当的人啊,人家的际遇变了,才能得到发挥了,名誉地位提高了,自己因此而产生不满或怨恨,甚或发一通牢骚,当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牢骚发完雄心在,怨恨完后弥差距,“不服气”自然而然地就转化成为了自己迎头赶上的潜在动力。  想想看,一个人如果对原来同自己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或者其际遇境况还不如自己而如今又高高在上的人没有嫉妒之心的话,那么,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人家就是比自己强!只是自己错误的把人家当成了同类人而已,其实人家只不过是暂时的“虎落平川”“龙游浅水”罢了,若遇山水,必会龙虎生威。如此承认人家比自己强,那就说明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自然就不会生出嫉妒之心了。嫉妒之心往往是针对原本实实在在同自己势均力敌而又今非昔比的人产生的,一旦产生这种心理,自己就会陷入无边的烦恼和痛苦之中的。因为要承认别人就是比自己强,本来就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而要排解这种痛苦和烦恼,必然就会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攻击,揭疮疤等,二是暗下决心,努力奋斗,赶上并超过被自己嫉妒的对象。正是基于第二点意思,所以,才得出嫉妒也会使人进步的结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自己的奋斗付诸东流的话,就还有可能会生出破罐破摔的想法。这当不在“嫉妒也会使人进步”之列的。  基于上述看法,愚以为,嫉妒当有度,攻击虽可排解郁闷,但诽谤却是犯罪,知不足而奋起,需切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箴言。一个人如果能把嫉妒之心转化成为不断奋起的动因,那么,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己而言,都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  
打造一张最具招牌性的“泊头名片” 泊头论坛虽然人气不旺,咱也只好在此“卖弄”那几把刷子了。 值政府换届之际,希望新一届政府能够促进本地1家或2-3家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这才是泊头最具招牌性的城市名片,当全国股民每天在“股市行情软件”中看到“泊头**”涨跌多少,现价如何时,每个出门在外的泊头人可能都会说上一句:那是我家乡的上市公司,基本面不错,发展潜力巨大,买入长期持有啊!希望这不是“痴人说梦”。 扶持地方企业上市,并不是易事。现在讲究“政企分开”,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企业经营,但对弱势企业和泊头经济大局来说,政府靠一定的行政力量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上市,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转变地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最佳良方。个人认为,政府扶持地方企业上市,首先要有整体规划和明确目标。 1、认真摸排当地工业行业和相关企业基本情况。 2、择优选择扶持目标。 3、促进目标企业财务制度现代化、正规化。 4、对目标企业老板进行正确的“股份制公司”学习教育。 5、促进当地优势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进行股权整合(交叉持股),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6、给予扶持上市公司一定的政策优惠。 7、在上市辅导过程中,政府发挥监督、引导作用。 8、在上市申请过程中,政府发挥穿针引线作用。 9、条件成熟时,政府应设立专门工作组,扶持地方企业的上市准备工作。 10、从泊头地方小,企业规模有限的现实情况出发,同行业捆绑上市是最佳选择。 企业上市最大益处并不是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对地方来说,可以更大限度地彰显知名度,进而促进地方企业提升管理与经营水平。
“泊头标准”下的思维盲区 外地朋友见我在泊出行不便,送我一日本独资厂家生产的电动摩托。一熟人见之,问:多少钱?我说:三千多。熟人茫然道:什么杂牌车值三千?我大惑不解,后经了解,当地电动车公认名牌是“邦德”,故此牌之外,莫以名牌论。又了解,有些经销商为迎合当地消费标准,将品牌车进行偷梁换柱(原装电瓶换成国产货)。由此发感:商家之精明,老乡之偏颇。商家目的是逐利,他不管你的知识水平、观点认识如何,你只要肯花钱买货,你就是说“毛驴赛奔驰”,他也会唯唯诺诺,恭维你高见,然后想办法高价卖你一头驴。老乡则从眼见为实出发,泊头有的,泊头人公认的才是“正确的”、“合理的”。正如我那辆电动车,遇见泊头人,他不会问你:这个牌之是哪个厂家的?知名度如何?质量如何?电池几块、使用寿命、最大行驶里程、电机牌子等等,这些鉴别事务最本质的东西。而是比较当地公认标准作出判断,这就难免陷入一种思维的盲区,造成认识的偏颇。正如说人长的高矮,但看跟谁比,你才能说某某高或矮,另外一个标准是“国标”,也就是,这个身高在全国也是少数人才有,所以说你长得高。参照物不同,人们得出的判断结果就有可能适得其反。现实中,我们有些人实在是过分依赖于“泊头标准”来判断事务,因此,对一些现象、问题的认识、分析就陷入偏颇之中。比如,我们说泊头的企业,如果是和泊头众多的小厂比、个人比、以前的国企比,那是进步的、优秀的。如果和同类县市的同规模企业想比呢?如果和几年前处境相同比较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呢?我对自身的认识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民流意识与鲶鱼效应 泊头民风纯朴是好事,但纯朴的有点保守也是一种束缚。我曾见识过八九十年代西北人的保守观念,有的让人哭笑不得。现在的泊头让我也有这种感觉,我总用“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来形容泊头一些朋友的思想意识,实非恶贬,乃励其打开心灵、走出封闭。记得2003年有本畅销书,名为《穷爸爸,富爸爸》,我读此书悟得两个字“借”与“贷”,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有经济意识,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件事对我来说是能产生“投资收益”呢,还是形成“负债负担”,这就是生活中经济头脑。后来与所结识的泊头朋友谈起这本书,令我惊讶的是:很少人读过,甚至连书名都没有听说过。泊头啊,封闭的民流意识,现在到了需要放进一条(不,是数条)鲶鱼来搅扰它的安宁、它的沉寂、它的死气沉沉。所谓:旁观不一定清,兼听则有助于明。因为,我们不自知“泊头的民流意识封闭到了何种程度”,当各地提倡“开放的思维之风”时,我们也有人在呼应“开放”这个词,但什么是“开放”?它不是政策扶持,不是国家优惠,不是减免税款,更不是嘴里的说词。开放的首先是思想意识,是理解、接纳新生事物的热情和能力。我们热衷于谈论泊火(现在是半死不活之态),我们自豪于曾经的铸造之乡(现在能精铸吗?),我们沾沾自喜于泊头鸭梨(多少钱一斤?),现在又多了个工业泵遍地开花(敢比‘天泵’、‘榆泵’吗?),汽车模具还成了泊头的名片(就国内而言,哪家大汽车制造公司用你的模具?)。因为我们所选择的参照物太低,所以,泊头人就感觉自己已经很高了。从心态上讲,是我们不敢和那些“高人”站在一起呀。如果泊头的民流意识如此死气沉沉下去,别说浙北苏南,我们与周边兄弟县市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泊头人到了睁眼看世界的时候了,套句俗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泊头小商贩的“七宗罪” 这几天浏览“热帖”,有些人对本市的小商贩颇有微词,对此,‘风无名’有感而发以下议论,然否?敬请指正!!!从这些“文人”的词锋中我读出了泊头小商贩的“七宗罪”:1、交通事故最大“祸因”。有人言:小商贩占道经营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的确,占道经营,汽车只能绕道104过道而行,结果发生交通事故。销商犯罪之一也!其并不知“蝴蝶效应”,你在摊子上卖出1斤苹果,结果那边发生一起事故,小商贩啊,你们“责”莫大焉!2、阻碍泊头经济发展,实为“破坏泊头经济秩序罪”。因为你们做小买卖,搞得城市脏乱差,外地客商不来投资了,此罪不可饶恕!鄙人对此也有耳目一新之感:原因为招商引资主要在地方优惠政策和政府的服务职能,实不知,决定因素在小商贩手里。3、危害环境罪!因为你们做小买卖,搞得运河里各色塑料袋遍地都是,你们应该负责把那些‘白色污染’清理干净。4、破环城管形象罪。因为你们不听城管指挥,城管处罚你们引起一些不了解真相的市民误解。5、“对抗权力部门罪”。你们虽是自谋生路,为什么不按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去经营小本生意。那些位置可能存在商圈范围小、人流量稀疏,但这是权力部门从大局出发呀,属于城市整体治理的宏图大略,你们应该老实巴交地去!6、“素质低下罪”。我看到不少人说你们素质低,三人成虎,看来这是事实了。7、“增加他人劳动量”罪。由于你们的存在,城管队员、市场管理部门(工商税务等)每天得增加多少工作量?不是有的部门员工一月只挣三四百元但要工作9个小时吗,且是风吹日晒的,看人家多不容易啊,你们只为了自己养家糊口,考虑带给这些工作人员的麻烦了吗?以上是我从最近一周一些网友帖子中读出来的感悟。个人观点,如理解有误,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