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亚流星雨 露西亚流星雨
关注数: 100 粉丝数: 73 发帖数: 4,189 关注贴吧数: 11
看看啥叫瞪眼说胡话-----转自吉林省 质量升级 收入增长 监管有序 我省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开局良好   今年一季度,我省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畜产品加工水平稳步提升,农民养殖收入持续增长,同时,畜牧业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安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有序推进,相应的防疫、监管和服务工作有序开展,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开局良好。  据畜牧行业统计,截至3月末,全省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1321.1万头、461.5万头、376.6万只和13304.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7%、0.5%、1%和5.3%。从一季度平均水平看,全省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市场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5.8元、18.8元、20.6元和8.8元,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今年全省计划投资千万元以上牧业产业化项目32个,总投资177.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一季度皓月、华正、广泽等大型龙头企业运行良好,全省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4%;出口创汇4278万美元,同比增长7.8%。  在国家和省里政策扶持引导下,广大养殖加工企业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性很高。全年计划新建、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2000个。一季度,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已累计申报生猪、肉牛、家禽等各类标准化示范场142个,遴选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0个。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全省动物防疫更具针对性。动物防疫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全面落实以“春防”为主的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强制免疫项目稳步推进。在边境市县建立了纵深30公里的免疫隔离带,有效防堵了境外疫情传入。据近期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全省防疫形势保持稳定。  依法加强对畜禽饲养、运输、交易和屠宰加工等环节的监管。按照国家和省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300余人次,检查各类场所1.6万家。加强饲料、兽药等牧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对各种违法添加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较好地实施了源头防控。(朱恒义 曾庆伟)
山水林城新辽源 山水林城新辽源 2009年08月13日   来源:中国吉林网小五台山碧峪山庄 江城宾馆东辽河沿岸景色 辽源,一个因煤而闻名的工业城市。或许因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煤炭和工业紧密相连,与之相伴的各种污染让这个曾经山清水秀的宝地变了模样。据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从飞机上俯瞰辽源,下面烟尘滚滚,根本看不到辽源在哪儿。 如今,登高再看辽源,四面八方,蓝天白云下,满眼郁郁葱葱,这座曾经缺少绿色的城市,已由浅灰变成了翠绿,“四面青山含黛,一湾碧水穿城”展示了辽源真实的容颜。全市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270天,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荣获省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二等奖。辽源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规划建设步伐,在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打造长春卫星城,建设一个优势产业为支撑,山水林城四位一体,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吉林省中南部重要工业城市”目标,辽源已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吉林省中南部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群山绵延景色美 辽源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源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山势低矮,既没有名山的险峻奇绝,也没有大川绵延雄伟,因此过去辽源人多抱怨,山不像山,平原不像平原,既生长不出参天巨树,又不易种植庄稼。特别是由于群山阻挡,造成交通不便。所以一些辽源人便把没有区位优势、没有旅游资源统统归结到这些低矮的山丘上。 在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辽源的座座山峦难道就没有可开发利用价值吗?辽源决策者以高屋建瓴的眼光重新审视这片土地上的山山水水。“打造长春卫星城”、“打造长春后花园”战略横空出世。观念一变天地阔。过去的荒山秃岭在辽源决策者眼中变成了金山银山,寒葱顶、小五台山、乌龙山……过去即便是辽源人也很少听说的山峰名称频繁出现在领导的讲话和各种规划之中。为了把群山变绿、变美,辽源一方面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另一方面封山育林,使山上的植被得到了恢复和保护,狍子、野猪等一些多年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又回来了,甚至有人还见到了野生梅花鹿。 山绿了,景美了。在这一片绿意盎然之中,辽源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出门见绿,树木越来越多,绿色越来越浓,辽源的早晨是被鸟儿叫醒的。”市民用最朴实的语言,描述辽源城市之变。 看到商机的人们,纷纷在景色秀丽的山谷建起了山庄、度假村,优美的环境,特色浓郁的餐饮,亲近自然的感受,使山庄和度假村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辽源已经拥有大小休闲山庄近百个,特别是江城山馆、碧玉山庄等规模大、层次高、景色美的山庄吸引了外市甚至省外的宾客前来游玩。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城相依,成为辽源的一大美景。 碧水穿城两岸秀 辽源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穿城而过的东辽河使辽源充满了神韵和灵动。然而,曾几何时,东辽河却污染严重、行将消失。作为水源地和母亲河,东辽河两岸曾经是垃圾便地,遇到刮风天,各种颜色的塑料袋满天飞舞,成了辽源最不愿意为外人所见地方。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