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市 兰陵市
关注数: 7 粉丝数: 138 发帖数: 734 关注贴吧数: 12
从枣庄段的环评上就看出设站分歧问题 从环评上面可以看到,各方的利益分化,铁路国铁方面和勘探方主张枣庄站并站,理由是方便调度运营,国铁有国铁的好处,比如国铁除主管站内事务,站外一切广告基础配套都归地方,但是以枣庄站的情况,站外可开发程度不高。这也是枣庄主张在中心城张范设站的理由,理由就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符合枣庄地方的发展方向诉求。山东铁投主张枣庄市中区设站,理由没说太明白,只说枣庄主张的张范设站站址偏僻,但是以与沿线签订的土地开发协议,就不难看出,以低价买断新站附近土地再卖出去,所以在市中区附近设站土地价值更高,比张范设站风险更小,所以位置是市中区和峄城的中心点杨庄,符合山东铁投的土地增值效益,至于后来移至聂庄,肯定是枣庄地方上不得已而为之的诉求,当然枣庄地方虽然这里面最小的棋子,依旧有着小小的话语权,因为做为地方铁路,不像国铁京沪高铁,地方不用花一分钱,而济枣高铁,地方不仅要划拨供地,拆迁补偿,还要在财政上投资铁路。现在看来,话语权掌握在国铁手里,国铁让步是不可能的了,否则早就按既定线路既定时间开工了,国铁既不想投资,又想占到符合自己的利益,这里应该指上市公司京沪高铁,山东则是肯定也想让国铁投资,如果国铁投资济枣铁路的话,至于设新站拿地操作已经无关紧要了,所以国铁已经入股山东铁投,已经占有话语权,还有上市公司京沪高铁也终成为投资方,济枣高铁三方最终怎么个投资占股法。
这点山东和别的省地方没法比 在省主导的高铁,河南在高铁设站方面,只要是能超过15公里的站距,高铁过境均设站,管你是在荒郊野外,渺无人烟的地方,比如河南的郑徐高铁永城站,仅仅是走永城的边,离城区很远,且高铁站最近的城区也并不永城,就是这么牛,济郑高铁滑县、浚县站为照顾两县线路改在边境共设站,京九高铁也曾联合河北和山东竞争,由于站跨不足,最后争取到台前阳谷共设站。西南各省就更不用说了,人口再少也设站,当然是为了区域长远发展考虑。就看山东的济枣高铁,过境山东枣庄的薛城区、高新区城区均不设站,在人口站距都足够的情况下,为何没有为长远而考虑,滕州东至枣庄南站踞超过45公里,为全线最大的站距,滕州东至枣庄南中间,正好是薛城区及高新区微山县城的服务范围,而最小站踞为南山站15公里及邹城站。虽然区域内有京沪高铁,但是为长远发展,虽说不急于一时,但是有必要预留,至少微山是需要的,当然作为山东省际功能的济枣高铁枣庄北站的存在对京沪高铁枣庄站造成一定的客流消减,但是并不会,乘做中远程的旅客还是得需要京沪高铁枣庄站,如果说造成客流分担的只能是枣庄南和滕州东,但又不会,薛城、微山高新区城区至枣庄南和滕州北,均超过15公里,去乘坐的意愿并不高,去个济南方向,再花十几二十公里跑到枣庄南,有舍近求远感觉,微山薛城不赶时间选择枣庄西和枣庄站,如果枣庄西和枣庄站均撤销城际功能,这部分人群会怎么办,枣庄北站有效服务范围微山、薛城及高新、山亭南滕州南交叉人群150万人口左右,枣庄南站服务固定范围峄城、兰陵、市中及高新交叉人群200万人左右,枣庄北有必要留下,主要方便微山城区,微山到哪都远,也方便薛城城区
论枣庄段高铁如何做好规划论证 首先针对目前济枣高铁选择东线问题,从全局来讲,对枣庄发展意义很大,特别是东部城区。如何对接规划好是枣庄面临的问题,济枣高铁在枣庄段线位,大家都能看的出来,线路在枣庄段的弯对徐州来说,无论徐州怎么接济枣高铁,其主城区都很尴尬,枣庄南站和台儿庄东西的站位,已经让徐州进入山东列车必须调整方向,处于被动局面,鲁苏两省在博弈,有意针对徐州,不让徐州搭乘济枣线实现经济腾飞,但我认为博弈归博弈,发展的脚步不会止停,济南——枣庄——徐州之间必会形成直达通道,当然这更会利好中间的枣庄。 个人建议:1、在济枣高铁现有的规划枣庄南站维持东西站位,聂庄、杨庄设站没不必太在意,台儿庄站城北、城西也可,西边更好些,台徐高铁进站不用换向。 2、是最重要的必须要争取枣庄北站的设置,哪怕是仅仅只是预留站,也要把接口预留了,枣庄北站承上启下的位置很重要,事关枣庄未来多条线路的问题,枣庄北站接济济高铁或枣菏高铁。留下枣庄北站的接口,就能在两省博弈间,交换济枣徐正线能否直达徐州和与江苏谈枣庄至沛县至菏泽的城际铁路的筹码。武汉至青岛高铁,借助枣徐高铁段、临枣高铁段,形成武青高铁枣庄段,与徐州北站接轨,连接徐阜、徐宿淮蚌高铁、郑徐等高铁接轨,进徐州东也并非最佳选择,当然徐州方面有心的话,可以互通。 图1注 红线:济枣台高铁 橙线:临枣菏或临枣济宁高铁 紫红色:枣徐高铁及与枣庄北站接轨线,及枣庄经微山县城至沛县至菏泽高铁 紫色:台徐高铁 绿线:台新高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