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ry
ellry
关注数: 0
粉丝数: 47
发帖数: 224
关注贴吧数: 2
【谜斗篷12月新书】06密室杰作选07不在场证明08塞耶斯论侦探小说 喂百度
【书讯】【限量版】《挑战大众》埃勒里·奎因剧本选集 喂百度
【调查】如果Jeremy Brett传记出中文版 惯例喂百度吧
【调查】如果Jeremy Brett(福尔摩斯扮演者)传记出中文版 如果Jeremy Brett(福尔摩斯扮演者)传记出中文版。。。。 格林纳达系列的福尔摩斯电视剧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中国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福尔摩斯改编作品。扮演福尔摩斯的Jeremy Brett也成为许多福迷心目中的标准福尔摩斯形象。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JB都受到热捧,可惜他在1995年因病去世,没有将全部六十篇福尔摩斯故事拍成电视剧,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英国研究者大卫·斯图亚特·戴维斯撰写的《Bending the Willow:Jeremy Brett as Sherlock Holmes》是一本有关JB和格林纳达福尔摩斯系列片的专著。他采访了相当多的主创人员,掌握了许多一手资料,更亲自与JB对谈,在1998年推出了这本传记,并于2002年和2010年推出修订版。这本书甫一出版,在英美JB迷和福迷中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原书价格一度飙升到1000美元一本。甚至有价无市,一书难求。 经过联系,戴维斯先生愿意授权中文版,版权费为500英镑,以私人出版的方式推出。这本书将以平装本形式装帧,分为书籍和图册两部分。限量印刷200册。预计250页正文,32页图册,价格暂定为80元人民币(考虑到高额的版权费,基本上是以成本价销售)。 现在对于这个计划还没有确定,希望通过调查获知有多少人会购买此书。如果有意向购买,请跟贴告诉我们,只有获得你的支持,这本书才可能面世。如果一切顺利,预计出版时间为明年5月。
《黑暗天使》(柯南·道尔创作的剧本)序 《黑暗天使》 序 作者:彼得·E·布劳 译者:ellry 一想到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一篇不曾发表过的歇洛克·福尔摩斯故事就叫人兴奋。这样的事情差不多发生了:阿瑟爵士去世之后,在他的文件中发现了一份打印稿,但实际上并不是他自己写的。不过,确实有一份手稿,是关于约翰·H·华生医生的故事。这是一部舞台剧,柯南·道尔写这部剧本的时候还是一位年仅二十多岁的作者。那时候他已经有作品面世,但是仅仅是短篇小说,常常是匿名发表的,他期望能写出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部舞台剧或者长篇小说或许能实现这样的抱负,他两样都尝试了。这部舞台剧便是他着手实现抱负的产物,不过并没有完成,而那部小说如今已经名满天下,即《血字的研究》,小说中歇洛克•福尔摩斯首次出场。 这部舞台剧名为《黑暗天使》,即便柯南•道尔后来不曾将它完成,不过他还是保留了手稿,这样做真是太好了,因为我们有了一次机会,能看到作者是如何创作的。 这份手稿的来龙去脉在本书其后的文章中会详加讨论,不过从知晓它的存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它一无所知,接下来的许多年里,只是有一些暗示让柯南•道尔作品的崇拜者和研究者倍感抓心。《黑暗天使》手稿只有柯南·道尔家人知道,直到1945年,艾德里安·柯南·道尔在一本有关他父亲的短小传记——即《真实的柯南·道尔》——中提到了,约翰·狄克森·卡尔在他的传记《阿瑟•柯南·道尔爵士》(1949)中也谈到过。1951年英国节期间在阿比大厦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展览上它被展出,1952年在纽约广场画廊又展出过。皮埃尔·诺顿在他的传记《柯南·道尔》(1964)中简单了描述了这部舞台剧。 但是对公众来说还是知之甚少,福迷只是知道人物表中没有歇洛克·福尔摩斯,华生医生在剧中做了大量推理,确实很不可思议,他们大叫着要求一窥真面目。1992年,这份手稿抵达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这是艾德里安的遗孀安娜•柯南•道尔遗赠的,学者们得以完整地看到这份手稿,从而能够对其加以讨论。但是剧本并没有出版。 多谢简·柯南·道尔夫人,我们才能够出版这部剧本。在她1997年去世之前,她好心地授权了本书的许可,于是研究她父亲的学者和崇拜者才能亲眼目睹柯南·道尔是如何开始文学生涯的。我们也要感谢手稿的拥有者——多伦多公共图书馆,他们提供了本剧开头的电子影印文档。此外,我们还要感谢为本书撰写文章的作者们,他们对于这本书补益良多,使得这部剧本成为贝克街小分队《手稿系列》之一。 ----------------------------------------- 注:《黑暗天使》是一部柯南·道尔创作的舞台剧,直到2001年才出版,而且手稿本身并没有完成。福尔摩斯并没有出现在其中,华生倒是在其中出场,主要情节是取自《血字的研究》第二部,对于研究华生的八卦是一部绝好的参考书。读过《阿瑟·柯南·道尔爵士》(作家出版社,1986年)的读者应该有些印象。
吧里那个走进柯南·道尔的生活视频很不错呢 别怪我后知后觉,不过我看了下这个视频不过播放了6次。大家可以去吧里看看这个走进柯南到尔的生活,5段,总共不过50分钟,但是感觉说的东西还挺不错。没有篇章开头,不知道原名什么,是BBC拍摄的conan doyle season中的么?就算听不懂,但是看视频也挺不错的。在abbey national里,主持人提到一封来自PR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信件哦。不过理论上来说,现在伦敦贝克街221b邮政地址应该投递到福尔摩斯博物馆去了,而不是阿比国立建筑协会。主持人Nigel Williams是一名书商。
福尔摩斯原画大全 最近入手一本书,日本讲坛社于1990年出版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原画大全》。编者是美国的约翰·伯纳特·肖和日本的小林司、东山茜夫妇。全书收录世界一流的福尔摩斯插画742幅,NHK播放英国格林纳达歇洛克·福尔摩斯系列片59幅剧照。全书图片800幅以上。根据书后的后记介绍,这书是从收藏家肖家中12000本书中精选2500幅以上插画,然后由日本福尔摩斯俱乐部创办人小林司、东山茜再从中精选了742幅插画。加上格林纳达公司授权的JB版福尔摩斯电视剧剧照59幅(全彩色)。使得全书插图达到800幅以上!我原先以为,这本书会大幅收录海滨杂志的插图,看到书之后,出乎我所料。海滨杂志插图只是精选了极少部分,大部分都是世界各地福尔摩斯小说中的插图。这些图片在Leslie Klinger的《新版评注本福尔摩斯全集》中都是看不到的!!(不过新版评注本图片以套图为主,收录了全套早期杂志发表时的插图,这又是这本原画大全不具备的,可谓两书相得益彰。)附图是封面,先挖坑,我找时间扫几页图片给大家欣赏下。
JB系列原声大碟下载 原声大碟 -《福尔摩斯探案集》(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Television专辑介绍:作曲:Patrick Gowers 《福尔摩斯探案集》由英国电视公司Granada Television制作,从1984年开始在英国的ITV电视网播出。 探案集取材自柯南·道尔大名鼎鼎的著作《福尔摩斯》系列,由John Hawkesworth改编,June Wyndham Davies制作,当初为拍摄这部剧集,Granada Television在摄影棚里搭起了整条贝克街的布景,并在1999年前一直作为一处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整部福尔摩斯剧集一共分为六季,共包括41个故事,大部分内容与原著相符,但也有细节方面的改动,即便如此,这部剧集仍然被福迷们看作最忠于原著、刻画最传神、最成功的一部福尔摩斯原著改编作品。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086661/专辑曲目:1. 221B Baker Street 2. Elsie Cubitt 3. Libera Me 4. North By Ten And By Ten 5. Old Sherman's Dog Toby 6. Sutton's Nightmare 7. River Chase 8. Death Of Sherlock Holmes, The 9. Irene Adler 10. Holmes In Europe 11. John Hector McFarlane And His Mother 12. Setting Out 13. Lucretia Venucci And Her Family 14. Mr Henry Baker's Christmas 15. Illustrous Lord Bellinger, The 16. On The Trail 17. Neville St. Clair's Nostalgia 18. Bar Of Gold, Upper Swandam Lane, The 19. Baker Street Reunionhttp://www.verycd.com/topics/331934/
《六座拿破仑半身像》中一处常见的翻译错误(欢迎指正) 最近在看福尔摩斯故事中的《六座拿破仑半身像》,手上有两个译本作为参考,一个XX出版社的,一个是XXX出版社的(为了区分这两个出版社的不同,我有意一个写作XX,一个写作XXX,并不是代表出版社名有几个字,请读者注意)。其中有这么一句,原文如下(原文是参考美国版,XXXX出版社,英国版应该与此同):We have an inspector who makes a specialty of Saffron Hill and the Italian Quarter. XX出版社的译文是:我们有个侦探,名叫萨弗仑·希尔,他专门负责意大利区。XXX出版社的译文是:我们有个警探叫塞弗朗·修尔,他是负责意大利区的。从原文来看,应该是这样的意思,我们有个侦探,专门负责萨弗仑·希尔和意大利区。那么为什么两个版本都翻译成那个侦探叫萨弗仑·希尔呢?关键是在下文有这么一句:Inspector Hill knew him the moment he caught sight of him. 侦探希尔一看见尸体,便认出了他。(XX出版社的译文,XXX出版社的译文和这类似。)因为那个侦探姓希尔,所以把萨弗仑·希尔就当作了他的名字。那么是这么回事么?当然不是,萨弗仑·希尔伦敦卡姆登区的一条街道,是意大利人聚集的地方,直译为“藏红花山”。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中就提到过这个地方,奥利弗随着约翰·达金斯来到这里:“他从来没有见到过比这儿更为肮脏或者说更为破败的地方。街道非常狭窄,满地泥泞,空气中充满了各种污浊的气味。”手上还没有本版精华贴《福尔摩斯热销译本报告》中提及的XXXXX、XXXXXX出版社等版本,还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中译本都不正确。可惜XXXXXXX出版社的福尔摩斯精选集中不收录此篇,该版本译者是翻译名家。
介绍下著名的福尔摩斯组织和杂志 。。。。喂百度
千奇百怪的福学研究:《煤气灯下的福尔摩斯》 千奇百怪的福学研究:《煤气灯下的福尔摩斯》http://blog.sina.com.cn/ellry虽然我标榜是埃勒里•奎因的死忠读者,可是如果真的被问及最喜欢的侦探小说人物是谁,恐怕还是会回答:歇洛克•福尔摩斯。个中原因,除了因为福尔摩斯是带我进入侦探小说殿堂的启蒙人物以外,更主要的,他身上的确有着非比寻常的魅力,至少我认为,在侦探角色的塑造上,其他大侦探是很难和福尔摩斯相媲美的。福尔摩斯神到只消说一句“简单啊,华生”就足以让读者神魂颠倒了。自从罗纳德•诺克斯神父于1912年发表《福尔摩斯文学研究》(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of Sherlock Holmes)一文以来,福尔摩斯的研究蔚然成风。除了诺克斯以外,同样身为侦探小说大师级人物的多萝西•赛耶斯也发表文章讨论福尔摩斯到底出自那所英国名校。英国作为福尔摩斯的故乡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大洋彼岸的美国读者更不堪示弱,身为作家兼《星期六文学评论》编辑的Christopher Morley在美国成立了福尔摩斯协会——贝克街小分队(The Baker Street Irregulars),会中成员皆为福迷中的精英分子,汇集了Vincent Starrett、William S. Baring-Gould等福尔摩斯研究的顶尖人物,也包含罗斯福总统之类的社会名流,BSI的头衔已经成为了福迷们的梦幻追求。1946年1月,由Edgar W. Smith主编的《贝克街杂志》(The Baker Street Journal)出版发行,时至今日更是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范围福尔摩斯研究的总要舞台。福尔摩斯的研究如今被广泛的称为福学(Holmesian,或者Sherlockian),福学的专著数以千计,讨论的内容也千奇百怪。1944年Edgar Smith在编辑福尔摩斯研究文选《Profile by Gaslight》(煤气灯下的福尔摩斯)时给出了这样一句说明:“本书所描述的人物均属真实。如与活着或去世的虚构人物有任何雷同纯属巧合。”这本书就是汇集各式各样福学文章的作品。主体分为三个部分:1、我们为何对福尔摩斯情有独钟。里面有主编Smith回答一封小读者来信的文章,阐述了福尔摩斯几十来年始终让读者为之倾倒的原因。还有像埃勒里•奎因撰写的和福尔摩斯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回忆和感受。2、作品分析。这是全书的重头戏,包括很多经典的福学论著。这里的文章不仅涉及福尔摩斯,还涉及其他小说人物,如赫德森夫人,莫里亚蒂教授,麦克罗夫特等等。3、贝克街小分队及其后裔。阐述贝克街小分队的发展历史。其中就有罗斯福总统撰写的《福尔摩斯在白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