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西乡手擀面
永远向前!
关注数: 104 粉丝数: 305 发帖数: 16,384 关注贴吧数: 11
六一习作——《告别》 告别 随着六一儿童节音乐的响起,我的六年小学生活也就要和他说声“告别”了… 因为再过二十几天,就要迎来我人生中第一次大考——小升初考试,和考试比起来,最令我惆怅的是告别,是和这座学校的告别、和老师的告别、和同学们的告别。看着往日熟悉的校园,和蔼的老师,嬉戏的同学,想到马上就要和他们告别,我的内心不禁被一阵酸楚包围,而更多的不舍和留恋,淹没在泪水中。 这一刻,仿佛定格了一般,所有人都静止了,只有六一儿童节的音乐在响,我走上前打量着每个人,他们的表情有的透露着欣慰,有的透露着期待,有的透露出天真无邪的笑脸。是的,那是老师的欣慰,欣慰着我们成长,欣慰着我们的进步,那是家长的期待,期待着我们成龙成凤,又有哪位家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是同学们的,是被精彩的节目打动?是被这节日氛围的烘托?还是被这美好的时光浸染?可是,那个“我”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呢?我呆呆的望着每一张面孔,努力的记住他们的样子,力求把每个人都记在心里、刻在心里、装进心里,我以为这样就不用告别,这样就不用一句千里,就不用各奔东西,可我抓不住时间的手,它不会为谁而停留。随着音乐的结束,也是要和我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告别了,不!要说永别了——往后哪里还有什么儿童? 儿童节落幕了,人群又活跃起来,恍惚间,我又看到了“他们”——青春灼尽的老师、脱胎换骨的同学、鬓角苍白的父母,是!这就是我们告别多年以后的样子,老师的脸上多了些许皱纹,父母的脸上多了些疲惫,而我们的脸上少了些欢声笑语。 这一告别难道就成了遥遥无期?可哪个人又不是在这样的告别中成长呢?他们是告别家乡踏上战场的军人,是告别妻儿远赴他乡,隐姓埋名的两弹一星元勋,甚至是在烈火中告别生命的消防战士。和他们比,我们的这次告别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这次告别的悲伤,又岂不是为了下次重逢的喜悦?想到这儿,我明白了,也许告别就叫做成长吧! 虽然我抓不住时间,但我能抓住现在,抓住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正直做人,不负韶华。习惯每次告别、迎接每次挑战、无愧下次重逢! 告别了以前的我——那个邋遢的儿童!!!
【 本地交流】重磅!教育部大动作:两年内部分民办义务学校将取消,有重要原因 秦安战略 9小时前 · 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 天津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凡是人民群众呼声最高的、人民群众反对的,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教育公平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国家教育部发出了重要通知。这一次是教育部等共8部门联合下发重磅通知,不是学生作业减负,也不是打击非法教育培训,也不是打击学区房。但其影响比这些更大、更猛烈,国家出手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象了。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 2、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立”可以继续举办民办,但对使用公办校名和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退出。 3、对于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民办学校,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视情转为公办或终止办学。 4、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或转为公办学校,或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 5、不再审批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 6、地方政府和公办学校不得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派具有事业编制的教职工。已经派出的,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引导退出。 7、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合作或挂牌的)公办学校校区、分校的名义招生,也不得以借读、挂靠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 8、名校办民校(公参民)的治理,力争用2年时间,理顺机制体制,实现平稳过度。 通知要求在今年8月底完成专项摸底排查,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制定分省分年度工作方案,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备案。 一句话,凡是挂靠在公办学校名下的所有私立中小学一律取消。取消的方式:一是自愿转为公办学校;二是政府出钱买断;三是直接清退。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继续存在,符合“六独立” 要求的私立学校,可以继续存在。一旦不符合“六独立”的私立学校,通知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完全按照“六独立”条件去开办学校,方能招生学生。对整改不到位的,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一是转为公办;二是直接终止办学。所谓终止办学,就是砍掉。 何谓民办学校“六独立”呢:独立办学、独立财务、独立招生、独立招聘师资、独立行政管理、独立教学研究。 目前,许多民办的名校,事实上依托了很多公办学校资源。呈现出非常混乱的局面。说依托,其实是好听点。更直白点说,这些年来,好的公办学校,利用自己的名气,出来牵头。于是,就弄个集团,搞个民办学校出来,专门掐尖招生。由于资本的参与,导致各地私立中小学背景极深,来头极大。出成绩后,涨学费或卖名额再搂钱!甚至,有部分公办学校的领导,私下成立私立中小学。一边担任公办学校的校长,一边在家里还有私立学校。左手干公、右手干私,两手都要抓;如此办学能做到两手都能硬吗?事实是,常常公软私硬。 正是这些不伦不类的私立中小学,长期以来,恶意竞争。一个以赢利为目的学校,必然看中的是利益。怎么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呢?必须要有优质生源!怎么才能争得优质生源呢?必须追求所谓的成绩好!怎么才能让学生成绩好呢?到处挖优秀老师。 私立学校只盯着利益办学的结果,必然打乱了教育的正常竞争。本来是一份最良心的事业,却要天天放在逐利的火架上炙烤。早晚烤成焦心、烤成黑心、烤成无良的教育之心。 明则是义务教育,实则广大儿童享受不到义务教育带来的公平。贵族班、加强班、奥赛班、宏志班等等,多如牛毛的分类,实质上隐藏着不的价格;就像一部汽车,本来一样的发动机,却要因为外型不同、配置不同,制造出许多的天价车型。但教育还不如汽车,汽车制造出高配车型,赚的是富人的钱;而教育形成不同的收费,却要加重广大家长的负担。 一个私立学校,一年学费动不动就是5万元、8万元,乃至10多万元。 加之,广大农民为了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农村上学,于是一窝蜂的往县城里挤,结果没有城市户口,上不了城的公办好学校,只能上高价的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的生命就是生源,一旦没有生源。就必然使出千方百计。给学生加作业、让学生恶补。你的学校做一套试卷,我的学校做五套试卷。你的学校一月一考,我的学校一周一考,甚至一天一考。铺天盖地考试,看则表面上学习提高了。实则把学生变成了木偶,变成了考试机器;于是,民众给这样的学校起了一个有意义的绰号:考试工厂。这样的工厂里,孩子们所有的日子都变了颜色。严重摧残了孩子的身心。这个笔者不是危言耸听,看看班里有几个不戴眼镜的。而且近视现象已疯狂扑向小学,近视年龄越来越低、近视度数却越来越高。 没有了兴趣、没有了爱好、没有了求知欲。厌学现象日趋严重,甚至出现自杀和抑郁。童年的味道发霉了、变质了、变味了, 欢呼吧:私立学校到处挖公立学校墙脚、高薪挖走公立学校优秀教师等现象,2年内要从中国大地上消失了。 国家已经开始行动了:四川、江苏、湖南等省要求将民办初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占义务教育的比重调减至5%以下,并且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刚刚看到消息:周口市淮阳区教育体育局以红头文件方式,正式公布淮阳第一高级中学按公办学校进行招生。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民办完全中学,现有教职员工1300人,在校生两万多人。还有,四川眉山天府新区嘉祥外国语学校,还没等到9月1日开学,已经被要求转设为公办学校。再大的规模、再多的学生,都要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笔者不再举例,感谢国家教育部重磅出手! 这背后的原因藏着中国华民族的千年大计。就是向“不敢生,不愿生”的行为开刀;向生不起,生起了又育不起的的行为说不!中国有两个行业不能私有化: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一个是育人的,一个是救命的。这是良心的事业,不能赢利! 这次重磅出击,直接把学区房、天价学费、培训机构、学业负担等等顽疾,连根提拔起。 人间正道是沧桑,公平正义为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好,人民会越来越幸福,这一切,从娃娃抓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