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被俘关云长 两次被俘关云长
关注数: 64 粉丝数: 570 发帖数: 27,239 关注贴吧数: 125
配享太庙和世袭的爵位有什么用? 无论宋还是明,配享太庙和爵位对后人权势都有用处,但用处都不是很大,绝对没有大道忽视后人争气的地步。 配享太庙是死后哀荣,文臣大多拜过相,而且功劳很大,对后人的好处是前一两代有些老同事、老属下的照顾,但官场俗语“人走茶凉”,这种照顾有一些但也有限,人情有限用一次就少一次,不会有人老帮你。官场上的官官相护,是因为大家都是官,互相有利益可交换。所以有实权的官僚永远不缺利益跟别人交换。 世袭爵位不代表任何权势,就是依爵位的高低有固定的俸禄,爵禄的收入并不高,可保一家衣食无忧,可管不了一个大家族,所以勋贵世家一般还是要做生意,经营田庄啥的,若经营不善连基本的体面都保不住的勋贵也有。 无论对家族发展,还是官场上真正有用的是差遣,就是家里有人当官而且职务有实权,有实权才有可交换的利益,才能充分利用人脉关系往上爬,给家里谋利。而要有实权唯一的途径是中进士,高品文官和勋贵都有恩荫一到二子不等的待遇,所谓恩荫就是不中进士也可以当官,但恩荫的官职都很小,而且属于浊流。用宋代的话说,就是一辈子的选人,入不了朝官序列,入不了朝官序列就不能进位高品,终生在正七品以下打转。 所以,原著不止一人口出狂言,瞧不起盛家五品京官门第实在可笑。家中历代有进士,对于家族兴衰来说比什么都可靠。象盛渣爹这种四品实权官僚,儿子还是高名进士,在联姻市场上,盛家这种家庭比不掌实权得空头勋爵之家、比已退休的阁老(后继无人)之家还要抢手的好不好!!从作者、到某些吧友,真心需要补补常识。 附:盛渣爹的官职变化挺快的,刚进京是五品,迅速到从四品工部郎中、正四品佥都御史、从三品兵部右侍郎。为啥升得这么快?就是因为盛渣爹过了五品京官这个坎,无需按资序升迁。盛渣爹明显在两代皇帝心里都是挂了号的,官升得快。
咱不说书也不说剧,单说爱情问题 如果真有一人爱你可以放弃一切,你会接受他(她)吗?我的感受是,一旦碰到这种人,千万别接近,趁用情不深早散早好。 就我亲身经历和身边事例,一般会出现两种结果。 第一是被爱实在回报不了对方的深情厚谊,即使结婚了面对家族事务、面对事业,根本做不到感情上的同等回报,最终陷入对爱人的各种负面情绪,愧疚于负了她、怨恨于她不懂事、同情于她的可怜,在各种负面且矛盾的情绪里无法自拔,陷入各种复杂的人事纠纷左右为难,痛苦得想了结自己。不顾一切的爱,伤人伤己,基本没有好结果。除非两个人都是为爱不顾一切的人,而且都是家里有矿,没有事业的压力,双方家族的亲戚长辈个个都通情达理见事明白。 第二种结果是感情不再闹分手,到那个地步那才是一场灾难,若不顾一切的一方是女的,可能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不出点事不完;也可能尽管分手仍难忘却,各种跟后任对比,搞得后续婚恋屡屡受挫,严重的到了结婚都不安生;还有一种可能是自暴自弃,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找好的事业单位的工作,就因为跟男朋友分手不去报到(你没看错,别人费尽心机拿不到的工作她就不去报到!她的逻辑是你看不上我,我就惨给你看,看你心痛不心痛!!),后来年龄大了还不是得去各种艰难打工求个生存。若不顾一切的是男的,那更可怕,除了女方的手段他一个不缺以外,还多了一招:因爱成恨,拿刀捅人!! 总之,为爱不顾一切的人,大多精神上都有偏执的一面,一旦某个开关触发,偏执的一面发作起来太可怕了!!心有余悸啊!
出个题也能搞错? 中新网成都12月30日电 (记者 贺劭清)电子科技大学29日晚对该校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固体物理》试题内容与考试大纲出现偏差一事发布最新通报。   经学校研究决定,撤销该命题教师所担任的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职务,并停止其研究生招生资格;给予研究生院分管招生工作的副院长(研究生培养处处长)记过处分;给予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记过处分;将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调离招生考试工作岗位。对负有领导责任的有关校领导,已按规定程序启动问责。   据了解,此前曾有考生反映,电子科技大学自命题科目《固体物理》试卷出错,本该考的《固体物理》卷子印的却是电路分析的题,几百名考生面对题目枯坐3小时,无奈交白卷。   23日晚,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向考生发布通知称,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固体物理》(科目代码:818),试题内容与考试大纲出现偏差,无法考核考生相应学科的真实水平,考试未能正常进行。   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经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决定对该科目组织统一补考。考生参加补考产生的交通费及住宿费按相关标准由电子科大统一报销。(完)
事件过去了,可以平心气和地看看评论(转) 瑞典游客事件之后,中国驻瑞典大使馆连续发声,指责瑞典方面对中国游客粗暴对待。在我的印象中,这似乎是第一次,中国驻外大使馆在一个普通中国公民事件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对中国公民在外国的遭遇有这么大的且连续的反应。但很有趣的是,有些中国网民仅仅因为这位中国游客本身行为有问题,就连带着对大使馆的这种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质疑瑞典警察执法不当的行为,开始了批判。但这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啊,中国游客有问题,和瑞典警察有问题,这二者完全是可以共存的。中国大使并没有说中国游客没问题啊。可以批评这位游客的表现有不合适的地方,但哪怕从你自身的利益出发,你最好也不要去否定驻瑞典大使馆这种为中国人争取利益的行为。万一你哪天出了国,遇到了某些事情,你能一定肯定,你会是“完美受害人”吗?如果你在“受害”过程中有什么地方不那么“完美”了,大使馆因此拒绝了为你发声,拒绝了为你向外国机构的交涉,你会发自内心感谢他们“严于律己(国人),宽以待人(外国人)”的精神吗?这次某些网友对大使馆的批判,除了应激性地把“受害人的不完美”和“不应该为受害人”说话错误绑定在一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驻外大使馆其实没有做到像这次一样,在一个普通中国公民在外遭遇不良待遇时,这样站出来多次、连续怼外国的政府机构。换句话说,某些中国人对此还不太习惯。其实,对于外交机构来说,就是为了本国公民发声的,至于本国公民的行为本身是否真的违反了所在国的“规则”,那根本就不是外交机构该考虑的问题。护犊子就对了。至于他行为本身怎么不当,先和外人讨了公道之后,关起门来怎么教育都行。 举个例子,美国公民在朝鲜因为违反了朝鲜当地的“规矩”被抓了起来,美国前总统亲自求情,甚至亲赴朝鲜。这个事情当时在中国,可是感动了一大批国人的:你看,伟大的美国,愿意为了几个普通的美国公民,这么卖力为本国公民奔走,这就是选票的力量啊!这就是对人权的尊重啊!更早的时候,所谓的中美两国护照的谣言,更是反映了中国人对“护犊子”的渴望:美国护照中写着:不管你身处何方,美国政府都是你强大的后盾。中国护照中写着:请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并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微评:美国说:出去了有人欺负你,招呼一声咱修理他!中国说:出去了老实点,听人家话,少给老子惹麻烦。在没辟谣之前,在“认为消息为真”的前提下,可是有一大批中国网民对(幻想中的)美国这种“不管我的人做了什么错事,老子都要保护”的霸气羡慕有加的啊。认为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该做的啊!反而对(幻想中的)中国这种“请尊重当地的规则”的“软弱”行为,很嗤之以鼻啊。中美护照谣言事件,之所以后来在网络上被反转,是因为它被证明是假的,而不是因为这个段子体现出的价值观不被认可,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而现在很讽刺的是,当中国真的试着按照段子里美国的做法(其实还差非常远)开始去做的时候,我们很多自己人反而批判说,应该按照段子里中国的做法去做。 如果把中国舆论场整体视为一个观察对象和研究对象,你会发现,它经常出现“叶公好龙”的有趣表现。“叶公好龙”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网民很容易被某一个事件或者消息所激发起情绪,而在一个群体舆论中,那些越简单直接,越“解气”的评价,往往会在其他言论中脱颖而出,成为被传播最广的观点。而这种“解气”的观点背后,又经常会忽视事物原本另外的倾向。也就是说,这次群体舆论以一个明显倾向性的观点“解”了“气”,甚至推动了社会向这个倾向性进行了一段程度的发展,结果到了下次,真的“身临其境”地感知到了另外一种环境,它又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一次明显倾向性的“解气”批判,把社会向另外一个倾向性推动。那么,如果宏观层面地去看这个社会舆论,它就像一个锥子尖上的圆盘,一会向这个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一会又向另外的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不停做着这种不倒翁式的运动轨迹。作为一个个人,一个普通网民,如果你希望成为舆论的控制者和引领者,至少成为在舆论风向中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观察者,而不是成为那个“乌合之众”组成的舆论大圆盘本身的一分子的话,还是要翻开课本,复习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在注意到一种主要倾向的时候,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必须充分地看到和抓紧主流方面,同时逐一解决非主流方面的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要看到已经出现的问题,也要估计到我们还没有察觉而可能出现的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