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她魅 唯她魅
关注数: 33 粉丝数: 289 发帖数: 11,708 关注贴吧数: 128
五月天抢走我的女朋友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zU0ODQ5OTI0.html&urlrefer=fca506e29f94318229581caa9121e5f6 马来西亚歌手方炯镔的弟弟方炯嘉曾为古巨基、罗志祥等港台天王天后写过歌,熬了10年音乐梦,他终於要在15日发行个人首张专辑《教你弹吉他》。首支主打歌《五月天抢走我的女友》其实是大吐苦水,他苦笑说道:「我交往15年的女友只会唱五月天的歌,却不会唱我创作的歌!唯一会唱的,就是这一首了!」歌词版MV上线两天狂破4万点阅率,而正式版MV则找到「来来哥」跨刀演出。 方炯嘉22岁时曾在马来西亚发行过个人音乐EP《我是阿嘉》,当年还从当年同时期出道的曹格手中抢走马来西亚三大新人奖。但发完EP后遇到唱片公司改组,导致迟迟不能发个人专辑,让他在解约后转往吉隆坡的民歌西餐厅发展,还做起民歌西餐厅歌手的经纪事务,因此存了百万积蓄。后来更在幕后为古巨基、罗志祥、纪文惠、陈势安、Bii毕书尽、刘思涵等人写过歌。 不过方炯嘉却苦笑说:「我交往15年的女友只会唱五月天的歌,却不会唱我创作的歌!」原来主打歌《五月天抢走我的女朋友》讲的就是自己的真实故事。方炯嘉笑说:「因为我的女朋友很爱五月天,是他们的忠实粉丝,她迷五月天的程度堪称是『PRO』级的,所有五月天的专辑她都有,而且车上放的音乐永远是五月天,房间里挂的也是五月天阿信的照片,甚至还裱框起来!」 对於女友爱五月天比爱他多的「情绪」,方炯嘉笑说:「我已经习惯了!」但仍忍不住说道:「平常我送女朋友礼物,她都没反应,送她五月天的限量专辑她就开心的不得了。我想之后如果要求婚,乾脆找五月天来帮忙录求婚VCR,我想应该会成功吧!」有趣的是,这首歌把五月天许多的歌曲名称巧妙地融入歌词中,词末却放入好友戴佩妮的《怎样》的最后一段「我不会原谅、我怎麼原谅」,让网友大赞「神结尾」。 [ 五月天抢走我女朋友 歌词 ] 词曲:方炯嘉 你是五月天super fans 从他们生命看到自己 决定要和他们一起成长 爱他们爱到地老天荒 其实我是有点不爽 虽然也喜欢他们的歌唱 但同样是做音乐的人 为什麼我会感到孤单 噢!五月天啊 五月天 你抢走了我的女朋友 他已不完全属於我 你们占了他生命的一大半 五月天啊 五月天 唱你们的歌 她词都不用看 可是我自己写的歌 他一首都不会唱 都不会唱 在他们世界你变得疯狂 从他们身上你学会倔强 曾经温柔的你披上武装 还说你心中无别人~喔~ 知足的我 快要抓狂 谁来终结我的孤单 还给我爱情的模样 哦 我不能原谅 怎麼原谅 哦 还是不能原谅 不能原谅 怎麼原谅
于麻麻和桐华掐上了!!(更新桐华证据,坐等于麻) 经楼里筒子提醒,找到了桐华今天出示的证据:今年三月和浙江梦幻星生园文化影视公司总裁的邮件截图,主要涉及人物设定,故事大纲和分集剧情,现在坐等于麻接招,哈哈哈哈,喜闻乐见呀 于麻麻和桐华又掐上了!马上上图, 咋传不上图啊??!! 先上文字版吧,先是桐华昨天在微博公布了自己打算拍的剧,人物设定,服装都很具体的说出来了,今早又发微博:有人问在网上这样剧透还没有拍摄的电视剧合适吗?其实不合适的,但是,我听说某位很善于包装画面的制片人得知军校、制服、时尚的概念后,爱不释手到要立即”借鉴“过去,因为贪婪,竟然不惜把自己早就写好的一部剧硬塞到军校制服时尚这个概念里,赶在九月之前开机。所以,我只能提前公布。 于麻麻那厢也紧接着发了一条: @于正工作室 +@潇湘冬儿-sunshine +@陈晓 +民国热血军校=期待否?(ps:图片来自网络,乱配的,勿喷!) 被艾特到的潇湘冬儿也发布微博:鉴于有些原因,这事我多说一句,这部作品筹备已久,关注我微信朋友圈的同学可能早有发现,里面的内容到时候大家一看就会知道那是我的东西,无需多言。本来想开机再发布消息,今日说这些实属无奈之举,有时候抢先说话不代表什么,只是想据为己有,我是新人,但我不好欺负,我啥都敢说,我光棍的很。 23分钟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ouban.com%2Fgroup%2Ftopic%2F53522968%2F%3Fqq-pf-to%3Dpcqq.group&urlrefer=a047a9361e060f9249d91be521625c60
【转】《易筋经》源自达摩是误传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4-05 08:20:13   有意无意,金庸大师犯了个错误——在他的《天龙八部》中,武林瑰宝《易筋经》是少林寺的“家传之宝”,并引发了武林的血雨腥风。但《易筋经》果然传自达摩祖师吗?   4月10日,记者就《易筋经》的的话题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易筋经》健身气功课题组组长、武汉体院武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石爱桥。   《易筋经》源自少林?   有关《易筋经》的来源,流传在少林寺的故事是:1500年前,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9年。达摩走后,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了一个铁盒,内藏两部梵文薄书,一曰《易筋经》,一曰《洗髓经》。后来天竺僧人般剌密谛帮忙把《易筋经》翻译成了中文,达摩的传人、二祖慧可则翻译了《洗髓经》,大家发现两经实为一体,《易筋经》主修外,《洗髓经》主修内。   但《易筋经》中,却闪烁着十分明显的道家思想,央视《发现之旅》节目提到:有些《易筋经》版本中,还涉及养生目的的房中术,这显然不可能出自僧人的手笔。还有种说法认为,《易筋经》为明代天台宗紫凝道人假托达摩所作,亦无据可考。   对于来源,经过几年调研后得出结论的石爱桥说:“我们认为,《易筋经》应该产生于秦汉时期术士的导引之术,于唐宋年间传入少林,成为僧人们打坐参禅之余,活血化淤的健身功法。明清间‘少林版’《易筋经》开始流传于民间。”石爱桥表示,僧侣们对《易筋经》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发展,但学术界基本否定了《易筋经》源自达摩的说法。   《天龙八部》中的误传   在金庸的多部武侠作品中,都有关于《易筋经》的神奇描述,《天龙八部》中,游坦之仅仅因为练了一小段时间的《易筋经》,便成了能与“南慕容北乔峰”斗个半斤八两的超级高手。《易筋经》真的拥有如此神秘的力量吗?   石爱桥教授说,《易筋经》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系统,其中也包括了练排打、练铁布衫的气功功法,“里面的确有一些很神秘的东西,但我至今没有看到有什么‘高手’。”石爱桥认为,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导致中国武术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很多辅助武术技击的气功心法失传,《易筋经》虽贵为万法之祖,但也不能例外。   《易筋经》中的许多动作非常“别致”,似乎有印度瑜珈的影子,石爱桥认为,这与发展中的互相影响有关。“其实我觉得很多动作与农田劳作似乎更像,比如这式‘倒拽九牛尾’”。石爱桥说着,还特意起身进行示范。   《易筋经》各派曾论剑武当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气功热进入鼎盛期,不少所谓的“气功大师”在里面混水摸鱼。当时身为武汉体院气功教授的石爱桥,经常会遇到练气功“出偏”者登门求救,这让石教授感到了深深的忧虑。   “气功分为意念引导和身体引导两种,意念引导比较容易‘出偏’,一但‘出偏’,就跟精神病人的症状一样。”石爱桥说。为了规范管理、正确引导,2001年,体育总局成立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并着手发掘健身气功。当年,以石爱桥为组长的《易筋经》十二式课题组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实验。访少林寺藏经阁查资料、咨询《易筋经》传人德虔大师;上武当召集天下各《易筋经》流派进行交流、探讨。研究成果令人振奋。央视《发现之旅》节目中介绍:修习《易筋经》,对练习者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明显作用。   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将《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四项,作为首批健身气功向民众推广,这四项以动作引导为主的气功功法推出仅两年左右时间,便吸引了50万的爱好者,全国推广站点也达到5000余家。   近几年来,《易筋经》健身气功也吸引了不少欧美气功爱好者。石爱桥今年春节还到了德国等国传功,他表示,很多外国朋友都说,《易筋经》中的动作优美、练习简单、效果也好。古老的搏击术基础,在新时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链接:石爱桥,自幼练气功,1977年考入武汉体院,毕业留校后,专职从事气功研究和教学。2001年担任《易筋经》健身气功课题组组长。随后几年时间,石爱桥和他的课题组成员北访少林,西去武当,对《易筋经》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极为深入的探究。目前,《易筋经》健身气功十二式正在申请国家科技进步奖。   当神秘不再   就像传统武术最终成为表演套路一样,《易筋经》在流传千百年后,神秘尽褪,成为一门人人可练的健身气功,这让功夫迷们多少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若不如此,难道任其消逝,只留给后人一段“残缺美”?   千百年来,《易筋经》之所以能流传下来,与它的实用功能是分不开的。也许就在百年前,它还是一门流传于武林人士的“显学”,但当时代的车轮无情辗破现实的武林世界时,《易筋经》便与之一起破碎,只留给我们一个神秘的背影。   神秘,源于无知;神秘,又趋使人们执着探究。游坦之的因祸得福,短时间成绝世高手的经历,更助长了人们的好奇心。然而,神秘感并不能令一个死去东西凭空复活。如果没有依托,一切都是空谈。徐克的电影《黄飞鸿》中,宝芝林老板黄麒英虽然很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以蒸汽机为动力,为自己制药的现实。如果只是抱残守缺、“认老理”,黄氏良药,就只能被历史淘汰。   正如石爱桥教授所言,现代社会,就算你耐得住寂寞,练一身功夫,又能如何,一颗子弹就让你所有功夫全白费。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后,删繁就简,跟上时代节奏,给现代人带来实际的好处,才能真正与时俱进。若从秦汉算起,2000多年,《易筋经》不正是这么一路走来的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