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庄1992 高老庄1992
关注数: 25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2,333 关注贴吧数: 3
【中江县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中江县坚持“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总体取向和“一心、两极、促统筹”发展战略,把握“稳中求进、加快发展”的总基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实现了经济发展首季开门红。 一季度,全县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不低于20%,产值增速不低于25%。全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2500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44.1%,增长21.6%。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成效】 一季度,全县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3.5 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4亿元、利润总额2.4亿元。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不低于20%,产值增速不低于25%。 【举措】 ——定目标,强化分解落实。新年伊始,中江县委、县政府针对工业经济“开门红”专门召开5次专题会,研究部署“开门红”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和乡镇明确目标,落实举措。县主要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还分别入园区、访企业、进车间,上门服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全力助推企业发展。同时,将“开门红”目标任务分解到全县158家规模以上企业,切实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季度,组织新开工工业项目9个,3月底全部投产。 ——加大对外开放,强化招商引资,壮大产业项目。一是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台账,建好信息库,制定《我县外来投资企业入驻相关规定》,对入驻企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平税收等指标作出明确规定,提高引进项目的质量。二是做好重点项目的跟踪。紧紧盯住国有大企业、大集团以及知名企业,开展重点跟踪,力争引进有对外扩张和延伸产业链意愿的大型龙头企业。重点围绕“食品医药、电子机械、轻工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龙头项目,承接一批产业配套项目,培育一批新兴产业。三是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乡情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中介招商,加大小分队登门促进工作力度,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对接。利用春节中江成功人士返乡、园区企业家座谈会,收集信息,对接目标企业。加大部门、乡镇招商信息收集力度,分析目标信息,对接沟通,制定招商方案,做到每周有客商来访,每月有走出去对接的目标项目。一季度,全县新引进项目19个,到位国内市外资金15.32亿元,占市下达全年考核目标任务的25.5%,同比增长7.2 %。 ——加大工业项目投入力度,抓好要素保障。按照建设“产城一体”示范区的原则,明晰产业定位,提高入园项目质量,制定园区发展的政策,落实园区规划、项目审批、财政、土地等管理权限;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水、电、气、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力度,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平台作用。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落实“四个一”服务机制,强化上下联动,优化政务服务,落实企业项目办证全程代理制,真正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成效】 一季度,全县实现出栏生猪47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0.2%;出栏小家禽1001.6万只,同比增长7.38%;出栏肉兔259.5万只,同比增长7.78%。实现已育玉米3.62万公斤,可栽大田2.41万亩,已育蔬菜1.33万公斤,可栽大田13.15万亩。 【举措】 ——明确目标,落实任务。根据今年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及早拟定和下发全县2013年农村工作意见,及时召开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春季防疫会、大春生产培训会等各项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对全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 ——多管齐下,抗灾夺丰收。针对全县出现冬干连春旱,45个乡镇不同程度受到旱灾影响的实际情况,确立“主动避灾、防抗结合、科学减灾、积极抗旱”的防灾减灾工作思路,抓好以早制旱、以旱制旱、以改制旱、以调制旱、以科技制旱、以多制旱“六个制旱”措施的落实,对水路不通的坚决走旱路,对水源无保证的实行“水旱两条腿”走路。大力推广节水栽培、覆盖保墒、化学调控等节水抗旱增产技术。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和有毒有害生物的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抓好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控工作。一季度,安排抗旱专项资金53万元,用于机电提水灌溉,实现灌溉面积3.5万亩;省财政下发100万元抗旱资金,用于提水保苗、施肥壮苗和病虫防控。同时,及时协调组织各地抢修机电提灌设施,组织发动群众切实搞好蓄水保水,加紧抢修排灌沟渠,增强蓄水保水和抗旱能力。目前,全县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1.68亿立方米,较正常年同期多蓄水800万立方米,占应蓄水量2.02亿立方米的83%。
【中江县双龙镇】水一贴 双龙镇位于英-继光的故乡中江县中部。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22345人,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3个农业合作社。2000年被列为“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我镇交通便利,省道罗(江)桂(花园)路贯穿我镇南北,南至重镇仓山42公里连接成南高速,北至县城中江27公里。镇级村村通公路,社社通机耕道;通信设施其全,无线信号辐盖全镇48平方公里,有“移动”“联通”机站各一座,有线电话连接全镇14个行政村及大部分农业合作社;水利方便,东邻继光水库,西靠响滩子水库。两库将我镇夹于中央,形成岛屿小镇,风光自然、迷人是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双龙镇党委、政府确定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路: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有效的充分的调整,带动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和经济的活跃。全镇种植地膜花生3000亩总收入达到240万元,花生销往成、德、绵、内江、大英等地,“双龙花生”已名声在外,花生种植已成为双龙经济发展的一大重点项目;蚕桑生产,新栽小桑园1500亩,全年养蚕6000张,产茧90吨;药材种植以黄姜为重点,干部自筹资金10万余元,试种300亩黄姜获得成功,黄姜品质、产量均达到较高标准,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找到了一条好路子。2002年引进资金30万元,建成了一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及长毛兔良种繁殖场,园内种植有黄金梨18000棵、紫花目蓿30亩、地膜花生20亩,优质蔬菜20亩。购回长毛兔种100余只,计划发展1000只以上,年产仔兔6万只以上,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收入百万元以上。镇党委、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业主到双龙投资制订了优惠的政策,欢迎各客商到双龙视察了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