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基本无害
cuihuabin123
关注数: 27
粉丝数: 248
发帖数: 9,728
关注贴吧数: 17
室温超导,梦想不再遥远 超导现象是如此非同凡响:在超导体中,电流的输送可以无视电阻,运送过程也不会有一丁点损耗。这项技术已经在一些领域中得到应用,比如核自旋断层扫描仪或是粒子加速器中的磁性材料。然而,要使用这种材料,它们必须被冷却到极低的温度。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里,一项实验已经证明,利用红外激光脉冲,研究者首次成功地在室温下做出了超导陶瓷——尽管只持续了1微秒的百万分之几。 如今,来自德国汉堡马普学会物质结构及动力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参与的一个国际科学团队,已经为这种室温超导现象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这些科学家认为,激光脉冲导致晶格中的个别原子短暂发生位移,因此导致了超导现象。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开发能在更高温度下产生超导现象的材料,从而打来全新的应用前景。 起初,超导现象只在少数几种金属处于近乎绝对零度(零下273℃)时才会出现。此后,在20世纪80年代,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类基于陶瓷材料的新材料类别。这些材料可以在零下200℃时发生超导现象,因此被称作高温超导材料。复合氧化钇钡铜(YBCO)便是其中一种高温超导材料。这是最具有技术应用前景的材料,可用作超导电缆、电动机和发动机等。 YBCO晶体具有特殊结构:两层薄的氧化铜层,间隔着稍厚的含钡(也含铜和氧的)夹层。超导性质源于薄薄的双层二氧化铜,电子可以在这里构成所谓的“库珀对”(Cooper pair)。这些库珀对能够在不同夹层间“隧穿”——说得再形象点,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像幽灵穿过墙壁一样穿过这些夹层,这是一种典型的量子效应。 不过,这种晶体只会在“临界温度”以下出现超导。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库珀对才能够不只是隧穿两个薄层,同时还会“幻影移形”,穿过较厚的夹层到达隔壁的两个薄层。而在临界温度以上,双层之间则会失去耦合,这块物质就只是普普通通的导电金属了。 德国马普学会官网对此项进展的报道。图片来源:mpg.de 2013年,德国马普研究所的安德里亚·卡瓦莱里(Andrea Cavalleri)与一个国际团队合作发现,当YBCO被红外激光脉冲照亮时,在很短的一瞬间,它会暂时在室温下变成超导体。激光明显改变了这种晶体中双层之间的耦合。不过,确切的机制当时并不清楚。 于是,物理学家决定用美国的LCLS,世界上最强大的X射线激光器,从实验上揭开这个谜题。“我们再次向这种晶体发射了红外脉冲,这会激发某些原子开始振荡,”最近这项新研究的第一作者、马普学会的物理学家罗曼·曼科夫斯基(Roman Mankowsky)解释说,“短时间之后,我们再用X射线短脉冲照射晶体,精确测量被激发晶体中的晶体结构。” 结果,他们发现:红外脉冲不只是激发这些原子振荡,还使它们的位置在晶体中发生偏移。这会使双层二氧化铜短时间内变得更厚一些,增厚了大约2皮米(差不多是一个原子直径的百分之一),而它们之间的夹层则相应变窄了那么多。进而,这样的变化增加了双层之间的耦合程度,使得这种晶体在几皮秒内变成了室温超导体。 一方面,新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补完仍旧不完整的高温超导理论。“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材料科学家开发具有更高临界温度的新超导材料,”曼科夫斯基说。“也许不需要冷却、能够在室温下工作的超导材料将不再是梦想。”直到现在,超导磁体、引擎和线缆都必须用液氮或液氦冷却到远低于零度的温度。如果复杂的冷却设施不再需要,那超导技术就获得了突破。 这一结果12月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编辑:Steed)
14-11-13【刷图】机械怎么双开单刷异界三啊 如题,比如龙王三图的那个必须俩人消的红色格子,黑色二图那个跑吃血球的,等等。求大神指导机械双开单刷异界三的技巧。
这是谁写的? RT
转:地球上为啥没黑森 http://tieba.baidu.com/p/3373255813?share=9105&fr=share
现行社会制度下出现智慧提升技术=黑暗森林 昨天在技术奇点吧和人讨论时,突然想到的,假设未来我们在智慧提升相关技术(比如脑袋里边插芯片,脑机互联,大脑改造等)出现时,依然是私有制,那地球就会进入黑暗森林状态。 假设未来有人发明了相关技术,并商业化了,那么我们可以推断,首先改造的富人会更加聪明,这些人与普通人之间智力上的巨大差异,会使得他们迅速的垄断从科技创新艺术创作到物质资源的所有方面。而且技术奇点的一个重要推断就是聪明的脑袋会更快的通过技术变得更聪明。 普通人跟这些富人之间作对肯定没戏,因为我们智商实在太低,没有任何赢得可能。不管奇点人怎么处理普通人,那都不是重点,是死是活就看奇点人的心情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奇点人之间会形成黑暗森林状态。 建立私有制的思想根基是稀缺性的经济思想。大概意思是,资源有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就相当于三体里的,宇宙物质有限,而文明无限发展。如果未来依然是私有制,就表明这个思想也被延续继承了。 宇宙基本公理有了。 然后是猜疑链,每个人改造程度不同,改造方向不同,在没有像三体人一样思维透明的情况下,互相之间就会形成猜疑链(看看我们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就可以了)。 然后是技术爆炸,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现在完美的符合了黑暗森林出现的条件,黑森出现了。 大家猜下,黑森之下我们的人类文明和地球(就像三体里的宇宙)能撑几年呢?我猜十年。
私有制+智慧提升技术=黑暗森林 昨天在技术奇点吧和人讨论时,突然想到的,假设未来我们在智慧提升相关技术(比如脑袋里边插芯片,脑机互联,大脑改造等)出现时,依然是私有制,那地球就会进入黑暗森林状态。 假设未来有人发明了相关技术,并商业化了,那么我们可以推断,首先改造的富人会更加聪明,这些人与普通人之间智力上的巨大差异,会使得他们迅速的垄断从科技创新艺术创作到物质资源的所有方面。而且技术奇点的一个重要推断就是聪明的脑袋会更快的通过技术变得更聪明。 普通人跟这些富人之间作对肯定没戏,因为我们智商实在太低,没有任何赢得可能。不管奇点人怎么处理普通人,那都不是重点,是死是活就看奇点人的心情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奇点人之间会形成黑暗森林状态。 建立私有制的思想根基是稀缺性的经济思想。大概意思是,资源有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就相当于三体里的,宇宙物质有限,而文明无限发展。如果未来依然是私有制,就表明这个思想也被延续继承了。 宇宙基本公理有了。 然后是猜疑链,每个人改造程度不同,改造方向不同,在没有像三体人一样思维透明的情况下,互相之间就会形成猜疑链(看看我们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就可以了)。 然后是技术爆炸,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现在完美的符合了黑暗森林出现的条件,黑森出现了。 大家猜下,黑森之下我们的人类文明和地球(就像三体里的宇宙)能撑几年呢?我猜十年。
【无法者】09-22 |求助,装备选择。 以前70版本时玩的漫游,现在二觉了拿起来重新开始玩。不知道怎么选择装备了,我现在穿的还是老版的枪之烟雾套装。谁能给指点下,漫游的装备选择。
看到一个碉堡的科学研究,来围观。 微信科学美国人看到的。是个截图。可能有点小,手机截图,凑合着看。
【连载】《未来三十年》 预测未来三十年的人类文明发展
【连载】《未来三十年》 预测未来三十年的人类文明发展
【连载】《未来三十年》 预测未来三十年的人类文明发展
【连载】《未来三十年》 预测未来三十年的人类文明发展
庆祝本吧人数达到五百 于是我又水了一贴。
TED 知识共享的军方案例 知识共享的军方案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163.com%2Fmovie%2F2014%2F7%2FE%2FO%2FM9UR1QLOV_M9UR53FEO.html&urlrefer=a938b94f0c8ba2dc5ff6fed041943ece TED演讲
科学家实验证实睡觉也能学习知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702%2F013450.htm&urlrefer=d3ae120e1b2a5f16b02b47f7e27d938b 腾讯科学讯 据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大脑皮层》杂志的一项研究称,在睡眠时收听新学习的外语词汇能够帮助强化单词的记忆。 在心理学家Björn Rasch负责的这项研究中,六位说德语的学生被要求在晚上10点的时候学习从未见过的一些荷兰语词汇。随后一半人可以听着单词录音去睡觉,而另一半人则继续保持清醒的学习单词。 第一组学习在第二天上午2点的时候被叫醒之后,所有人都进行了新词汇的测试。科学家们发现,那些睡觉期间听取荷兰词汇的学生学习效果更佳。 这项研究也考虑到,那些保持清醒的学生学习效果差是因为他们睡眠不足。科学家借助脑电图扫描仪对那些睡眠学生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处理语言的大脑顶叶出现了脑电活动增加的现象。 事实上,2012年威兹曼科学院科学家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测试者能够将特定的声音与气味联系起来,即使是在他们睡眠期间。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人们在睡眠期间是能够学会新知识的。(过客/编译) [责任编辑:quarkqiao] 以后每天睡觉的时候开着机子听课
2025年十大创新预测:量子隐形传送将成实现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703%2F012290.htm%23p%3D1&urlrefer=47de6474d3a9b449656300e78f42f03a 转自腾讯科技频道
关于技术停滞的反驳 今天早上起来。又看到有人在说物理学停滞的问题,我真想喷他。 不过考虑了一下,我还是不喷他了,毕竟我自己是提倡理性发言的。 关于技术停滞派的观点,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老是在拿重要性说事。可是你们也不想想,重要性是一个可具体衡量的标准么?而且我记得在天涯那个宣传技术停滞的文章里,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他自己的标准就前后不统一,前边还在说马的使用,车轮,马车都是重要的技术进步,后边一转身就说近百年来只有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重要进步了。广义相对论和发明车轮是一个级别么? 我在科幻吧的时候就说过这个问题了,你自己的标准都没定好,还想评价别人?麻烦相信技术停滞的人,评价的时候先把自己的尺子做好,不要随便“目测”。 其实,认真的想一下就能知道,以技术或者论文的重要性为标准来衡量进步速度,根本就不可能,因为重要性本身就是一个完全主观的概念。 衡量技术进步快慢的标准有二:1,技术的复杂度,或者说难度。2,达到这个复杂度标准的技术总量。 拿技术或者理论的重要性说事,看上去很好,实际上很扯淡,因为重要性根本就不可衡量。我记得有一家英国报纸调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发明,第一名是抽水马桶,有人同意么?然后你为什么不同意?然后你再深思就会明白,重要性这个看上去很好的玩意,其实一点都不科学。重要性完全是扯淡的玩意,而复杂度则是一个可以具体度量的东西。 经常说物理学多少年没进步的,也是在犯这个毛病,老是在拿个人主观认为的重要性在说事,而不是去认真的调查研究的复杂度。 如果你是想认真的讨论的话,那就说话就别那么主观。来点干货,最起码来点数据吧?
唐咚,机器的未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qq.com%2Fcover%2Fh%2Fhe8zfpxngya45pb.html%3Fvid%3Dc012842x32p&urlrefer=9733965c3b7548c6eb197a83008514e7 建议各位看看,自动化企业家的想法。
十个被大众误解的科学术语 转自果壳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okr.com%2Farticle%2F438631%2F%3Fpage%3D2%23comments&urlrefer=10007cbce78b6de88163f3771bc28252
从转基因之争看未来网络时代的权利结构 本帖是看了“所谓反转基因,就是蓝翔骂农大的不懂农业”这个帖子里边的争论之后,有感而发。 转基因之争由来已久。这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然而到了现在却出现了十分操蛋的结果。很多不懂科学也不愿意懂科学的人,搀和了进来,而且不断的搀和,打着民主和权利的旗号,将本来只是科学知识争论的问题搅得一团糟。 本帖要讨论的并不是支持或者反对转基因的问题,而是我看到在这场争论中凸显出来的十分怪异的现象,以及其中隐藏的问题。
库兹韦尔在TED的演讲 今天偶尔看到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163.com%2Fmovie%2F2014%2F6%2F2%2FL%2FM9SD8U66R_M9SD9312L.html&urlrefer=00afff0082aa8762ef376054e3702f74
TED:对无神论斗士的讲话 理查德道金斯宣传无神论的演讲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163.com%2Fmovie%2F2014%2F6%2FB%2FF%2FM9SD9IA5R_M9SDQFSBF.html&urlrefer=e4368005afd6e257bacf793bd3ac3df7 PS:我也是无神论。吧里大多数都是无神论吧?
微软计划年底前推出Skype实时翻译工具 转自腾讯科技频道: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528%2F032851.htm&urlrefer=c5ea8edab073b4dc9861d0ba61da91b6 BI中文站 5月28日报道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特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今日在Code大会上宣布,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针对Skype推出一款实时翻译工具。 Skype高管格尔蒂普帕洛(Gurdeep Pall)和戴安娜海因里希(Diana Heinrichs)现场演示了两人分别用英语和德语对话的情况。 他们打了5分钟的电话。帕洛用英语讲了一段话,随后机器声将他说的话用德语重复了一遍。然后海因里希用德语说了一段话,随后机器声用英语把她的话重复了一篇。屏幕上还显示了双语字幕。 纳德拉称,这款翻译工具将被整合到Skype所有的产品中,包括Skype的iOS应用和Android应用。(林靖东)
遗传学10大奇异事实 转自果壳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okr.com%2Farticle%2F438481%2F&urlrefer=1f751dc96091371d1486acd5c6773c44
太阳能技术现在也开始遵循摩尔定律了。 刚才在果壳看的一个文章,其中第九条一句话让我很在意。原来太阳能发展这么快。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okr.com%2Farticle%2F438485%2F&urlrefer=1052e2e33738d81783542db235fea4fc 9. 太阳能技术专家 太阳能技术现在也开始遵循摩尔定律了。 “多年来,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都被人贬低为不靠谱的、被理想主义者私心偏袒的技术,但其实年复一年,太阳能技术的价格和性能都在不断进步。1980年,功率为1瓦特的商业化太阳能设备折合价格为22美元;而现在还不到1美元。” 确实,目前世界范围内,太阳能的价格已经接近或者相当于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所以,未来的太阳能领域将会如何发展呢? “目前,在全球的高校、实验室和创业公司里,我们已经可以初见端倪:撒哈拉太阳能孵化项目,廉价薄膜电池和即贴即用电池,效率高达41%的聚光光伏,还有捕获太阳能的涂料和闪光粉。”他说,“到2030年,我们认为太阳能技术专家会变得很抢手。他们就像是种太阳的人,管理大片的太阳能电池,并将‘收获’的电能卖给发电站和社区。或者他们可以作为城市空间的顾问,帮助业主和管理者设计、建造和维护建筑内的太阳能电力系统。”
高科技农业:一天22小时的日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519%2F049073.htm&urlrefer=8561f6a63cd5550bf429ddd908a51d7e 转自腾讯科技
意念”控制的新型假肢获得FDA批准 转自果壳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okr.com%2Farticle%2F438402%2F&urlrefer=e9b78bb165ab0f8c1f3eb90d9963cc22 5月9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一种名为DEKA 手臂系统(DEKA Arm System)的医疗器械,这是第一种获批的通过肌电图(electromyogram ,EMG)电极传输信号来控制动作的假肢。这种假肢装置被称为“Luke”,这个名字来源于《星球大战》中的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所使用的机械义肢。 与以往的一些“意念控制”的研究报道不同,DEKA 手臂系统并非直接从大脑处获得控制指令。这种装置中的肌电图电极可以接收患者残肢处肌肉收缩的电活动信号,并将这些电信号传输到假肢中的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器会将信号进一步转化为肢体活动。这种假肢装置可将肌肉电信号转换成多达10种的肢体动作,且外观形状和重量都与普通成年人的手臂相仿。除肌电图电极以外,这种假肢还带有运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完成动作所需的设备。“这种创新的假肢产品为一些手臂截肢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FDA医疗器械与放射医学中心主任克里斯蒂•福尔曼(Christy Foreman)这样说,“DEKA手臂系统可以使患者完成比现有假肢能达到的程度更复杂的动作,并且以更加贴近真实肢体的方式运动。” FDA对这种假肢的临床数据信息进行了评估,这其中包括通过退伍军人事务部进行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纳入了36名受试者,旨在检验假肢在日常生活和个人护理方面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约90%的受试者借助DEKA假肢可以完成他们通过此前的假肢无法完成的动作,例如使用钥匙和锁、料理食物、吃饭、使用拉链和梳头。 DEKA假肢系统可以用于在肩关节、上臂或前臂处发生肢体缺失的患者。不过,它并不适用于手肘或手腕处肢体缺失的情况。 DEKA Arm System使用演示视频 本文编译自:FDA allows marketing of first prosthetic arm that translates signals from person’s muscles to perform complex tasks
推荐一本好书《信息简史》 一个月前多看电子书搞活动,推荐这本书,我看挺便宜的就买了。 没想到占了大便宜了,这确实是一本好书。第一遍快看完了,正打算再看一遍。 这本书总结了人类的整个信息技术和相关理论的发展历程。让我这种门外汉能跟深入的了解信息技术和信息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使得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论,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从最原始的口语到非洲的鼓语,再到文字,印刷术,计算机。从文字到数学,信息论,心理学,基因科学,量子物理学。这本书浅显易懂的讲述了其中的发展历程和相互关系。让我可以对我们的时代有一个全新的更加深入的了解。 读后感: :信息来源于随机性, :随机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种不可逆成为时间的来源,所以我们只能记住过去,不能记住未来。量子世界普遍存在的随机性是现实世界时间不可逆的根本原因。从这个角度看,时间也许永远是不可逆的。 书摘: :兰道尔提出,只有不可逆的操作,才会导致熵增。 :为何自然界看上去是量子化的?这是因为信息是量子化的。比特才是终极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 :在齐拉特的思想实验中,麦克斯韦妖在观察或选择一个分子时无需付出熵的代价:只有在消除记录,也就是在妖擦除上一次的观察结果,为下一次观察腾出空间时,上增加才会发生。 遗忘需要做功。
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的外部记忆资源? 转自果壳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okr.com%2Farticle%2F438240%2F&urlrefer=b0ad3a49f724f1afa12bd0c5e334e320
技术奇点:超验骇客的背景设定科普 因为种种原因,本来想去电影院看的,结果愣是没看成。只能等以后的蓝光版了。 看了网上的一些评论,似乎对此片的评价普遍不高。好了,这些废话不多说了。进入正题。 本帖要阐述的是该片的背景:技术奇点。 如果无法理解技术奇点,就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此片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楼进入正题,想插楼的速度了。
闲着没事来推书 都是我自己看过的。当然因为个人喜好问题,不可能大家都喜欢。二楼开更。
闲着没事来推书 都是我自己看过的。当然因为个人喜好问题,不可能大家都喜欢。二楼开更。
技术奇点吧新型创造实验项目(大家一起来玩) 首先说明:本帖禁止无意义灌水回复,否则删回复。 我的《我们的未来》经过无数次改版,现在希望能实体出版以造成更大的影响,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到希望。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行。 虽然如此,我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灵感,萌发了这个实验项目,目前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 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平台,依照新的组织方式和新的研究方式方法生产知识。因为我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是在与人不断的争论的过程中诞生的,所以我就想,是否可以依照我的文章的诞生方式,批量生产新的知识。 于是我就想仿照开源软件的诞生方式创造新知识,目前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我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我的想法写出来。 本实验的基础在《我们的未来》系列预测的人们全面转向创造新劳动的,很多人需要参与创造的基础之上的。目的是通过新的协作方式降低个体参与创造性活动的难度,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各做,减少竞争造成的浪费。
路西恩随手挖了个坑 维肯就迫不及待的跳进去把自己埋了。
《未来三十年》 序言: 本文是一篇未来学相关文章,旨在探讨一些未来学相关的内容。这篇文章是我将自己看到的一些未来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章、报道等进行汇总整理之后创作的成果。本文的立意是以现状为基础,尽量用合理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一个可能出现的未来。
《未来三十年》 又名《我们的未来2014年版》 本文的主旨是以科学合理的逻辑和理论,向大家展现一个非常有可能出现的未来。本文的将预测未来大约25年的人类社会发展状态,(25四舍五入,约等于三十年)
《未来三十年》 又名《我们的未来2014年版》 本文的主旨是以科学合理的逻辑和理论,向大家展现一个非常有可能出现的未来。本文的将预测未来大约25年的人类社会发展状态,(25四舍五入,约等于三十年)
卧槽,出事了, 刚才拿手机管理贴吧,不小心卸任一个小吧主。,第十贫道,看到此帖把他加回来。
我建了个灌水的群:368212273 看见好几个人要加群,于是我整了一个500人的灌水群。QQ群号:368212273 名字叫:技术奇点思想实验室。另外一个群是小众群,成员长期固定,不适合灌水。 以后加QQ群的话可以到这个群灌水聊天打屁。
【刷图】装备搭配问题 刚玩的小机械,才72级。武器是+11的70史诗。我想走蛇炮流。最近活动搞到了一个绮罗之印的左槽和上衣。请问剩下的怎么搭配啊? 尤其是首饰,戴什么首饰好啊?
老手回归问个刷图的问题 NB改版后到处都说审判加强了。可是为毛我双防满的审判骑士,刷念气修炼场普通级,居然交了三个复活币。怎么回事? 我以前刷图基本上在哪都不掉血的。这是为毛啊?是这个图有啥奥秘么?
【刷图】+13的毒蜘蛛能用到DNF倒闭么? RT。感觉这个武器刷所有图都够用了吧? 另,我见拍卖上有个+15的战神之子,不过这个贵,2亿,钱不够,这俩哪个好? 哪个性价比高啊?如果土豪无极限的话,选哪个啊? 新人刚入坑。最近运气不错,正好攒了点金币,想买一把好武器。求指点。
【刷图】+15战神之子手枪 拍卖有一把。我是刷图党,新手刚转的机械,现在60级正好能带上。要不要买下来? 这枪能带到什么时候?
谷歌董事长警告电脑与人类竞赛 中产阶级恐失业(图)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tock.sohu.com%2F20140124%2Fn394108156.shtml&urlrefer=5d3cbfca94f6e5e6ee72632adf4f454a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警告,就业问题30年内仍是行业面对的一大难题。 中新网1月24日电 据英国媒体报道,搜索引擎巨头谷歌的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警告说,在今后20年到30年中,鉴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中产阶级将失去工作,传统的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的全职工作,也将被重新定义。 施密特23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说,鉴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中产阶级将失去工作。而且目前还不能肯定,这些失去了工作的人,是否具有能够找到新工作的合适技能。 施密特把这一状况与工业革命时期相比,并呼吁更广泛的行业技术创新。他说,这是电脑和人类的竞赛,而人类必须获胜。 曾一度担任过谷歌首席执行官的施密特说,有那么多创新出现,如果不及时有效的采用新技术,会造成经济上的失误。他指出,按净额基准,小公司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所以企业家需要更多支持,否则情况会变得更糟。 施密特还预言,随着更多的日常工作自动化,将会在创新行业等方面产生更多的半职工作。所以他认为,传统的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的全职工作,也将被重新定义。
今天签完到居然十级了 于是我又水了一贴。庆祝本吧第一个十级诞生
今天签完到发现我居然十级了 于是我怒水一发。好久不露面,还有人认识我吗。
百度有个吊炸贴宣传活动,谁有空的帮忙宣传宣传 http://tieba.baidu.com/p/2817315852 我准备拿自己的我们未来2013年12月版去宣传。正好咱要出去宣传,就来了个这活动。不过我们吧人气太小,胜出的几率不大。有兴趣的就凑凑热闹吧。
水,本吧关注人数达到140 于是,我怒水一贴
科普:科技文明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本贴是针对另一个帖子观点的一个反驳 http://tieba.baidu.com/p/2812987477?pn=1 这个对方的观点。 我想除了他之外也会有不少人持有这种观点。 奥术这本书本就是介绍科学发展史的小说。虽然从设定上来说,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有所不同。但是从魔法议会研究世界奥秘这个角度看,魔法议会完全可以看做是我们现在的科技文明。 不过奥术世界的法师掌握着终极的武力,乍一看将自己最厉害的大杀器教给别人,是自己毁掉了自己垄断统治的基础。实际上绝非如此。 垄断知识还是开放知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产生的后果也将完全超越大家的想象。还是以我们的现实世界为例。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想必大家对此是深有体会的,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超乎预料甚至想象的科技新闻。 然而,为什么会产生科技爆炸,恐怕很多人都没想过。 其实科技大爆炸,是开放知识型发展模式的一个必然结果。这个模式的发展的终结结果就是有名的未来学观点:技术奇点。 关于技术奇点这个概念,大家可以自己百度一下,我就不细说了。 开放型文明的特点在于,因为知识的开放性,总是会有更多的人,加入研究者的行列(科学家,奥术师)更多的研究者,就能更快的研究出更多的知识,然后这些知识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劳动效率,于是有更多人被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研究者,这是一个正反馈的模式。同时,研究者们还会研究出更好的工具来加快自己的研究(比如计算机),然后更好的工具又能帮助研究者们更快的研究出下一代工具,这也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这个模式保证开放型科技文明的发展必然是不断加速的。也就是越到后来开放型科技文明的进步速度就越快。这与我们大部分人的直觉是相反的,大部分人都以为科技是匀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什么的只是短暂现象。如果你有兴趣自己去调查一下数据的话,你也会发现,人类社会自从现代科学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加速发展。 加速的发展最终会导致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那就是技术奇点。奇点的含义就是无限大而不可描述,技术奇点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技术会随着不断的科技加速,在某一天能够快到一夜飞升的程度。也就是快到了今天的科技水平对于昨天来说,就是神,连想象都没法想。 技术奇点乍一看十分扯淡。怎么可能那么快?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能,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每天都给自己的智慧升级一次,每秒钟我们自己的知识库都在增加,一天的时间超越一切就变的不那么不可以思议了。只要我们第一次升级改造自己的智慧成功,我们就可以用改造后更聪明的脑袋以更快的速度再次升级自己的智慧,然后形成正反馈,不断循环,以至于某一天一夜飞升。 这就是开放型科技文明的终极大杀器。跟这样一个文明比,你怎么战胜它?唯一的办法就是比它更早的建立起开放型科技文明。因为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越到后来越快,所有后来者是永远不可能追上先行者的。你一旦建立了优势,任何外敌都无法战胜你。 而@法神冕下 所说的那种垄断知识保证自己的统治的做法,只会导致一个线性发展的文明,即使起点更高也会很快被奇点型文明超越,然后一败涂地,并绝无再起的可能性。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一个线性发展的文明遭遇了一个奇点型文明,然后发生了战争,怎么打?就算开战时,双防实力相当,而且,互相完全明白对手的底细。但是面对奇点型文明强大的研发能力,每天甚至每秒创造一种全新的武器和战斗方式的打法,线性文明能撑几天? 所以垄断知识,这种保守的做法,在有外敌的情况下,就是作死。
未来20年发展预测分段 答应老道的分段。今天把它写出来。 现在已经2014年了。所以,我们就从这个时间点算起吧。 先做个说明,这依然不是精确的预测分段。只是大概。 以中国的现状为基础,说的是我们。以社会发展为主 未来5年。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自动化不断加速。失业大潮在各个发达国家不断酝酿爆发,逐渐达到高潮。人们会开始普遍的意识到公有制是在新的科技形式下唯一的解决方案。会有一些先行者做一些新型公有制制度的先期尝试。同时也会有很多其他人做其他制度的尝试。中国大概会在5年的末尾2018-2019阶段达到失业高潮。 技术生活方面,自动化的智能化设备全面普及,我们快速进入智能化生活时代。网络几乎无处不在,功能越来越强大,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未来5-10年。 自动化带来的大失业将导致社会动荡,这个阶段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之一。最理想的结果是顺利的过度到公有制社会。差一点就是经过革命之后进入公有制社会。更差一点就是战争将人类打回了原始社会,人类重新走出非洲。再差一点就是自动化时代的战争导致人类灭绝,计算机或者接过我们的文明继续前进,或者随着人类灭绝一起消失。 顺利的话,生物科技进入商业应用爆发阶段,从基因水平比较精细的塑造我们的后代将具备初步的可行性。 未来10-13年,假设一切顺利,我们顺利的过度到公有制社会。那么这一阶段将是自动化全面普及,公有制初步建立完整的时代。 未来10-15年,假设陷入大规模战争,到这个年份正是打的正猛的时候。 未来10-15年,假设社会动荡甚至革命导致自动化科技普及的停滞,这个阶段将是革命结束或者重建的时候,如果我们赢了,自动化将开始迅速的普及,15年末尾的时候初步建立公有制社会。如果我们输了,估计到时候我们已经死了,输了之后还让我们活着的可能性太小,我就不考虑了。 这个阶段变数很大,不好预测 未来15-20年 如果我们能活到这个阶段就表明公有制社会已经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丰富的智慧资源,将使得我们开始走向奇点爆发阶段。以基因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各种技术开始全面爆发。人类的大分化初露端倪。长生不老的技术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未来20年之后 对智慧的改造和提升的各种技术手段将初步普及。从脑机接口之类的外接式提升走向意识编译阶段,正式走向奇点爆发。
科普:科学是什么 闲着没事,咱也来科普。 不废话,直接上干货。 首先要从科学的起源开始说起。现代的科学的起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叫做自然哲学学派的流派。在当时,因为现代科学尚未诞生,所以形而上学的哲学是当时的最高学问水准。当时最有学问的人叫做哲学家。 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怀疑和思辨。现代科学也继承了这个特点。所以,怀疑是科学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然而现代科学的不同于传统哲学流派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证。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符合实际,符合实验,可重复验证等等。 实证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前,从未有哪个学术流派或者学说如此要求严格的实证。而且这一点随着我们研究手段的进步,实证的要求水平也越来越高。 也正是这越来越严格的实证主义要求,逐步的将大部分的传统流派和学说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也可以说实证是在怀疑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实证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我们的理论要符合客观经验世界。什么叫客观经验世界呢。就是我们各种测量工具测量记录下来的那个世界。它包括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测量记录,但是不包含不可测量的个人感觉,经验之类的玩意。所以请注意,科学解释不是全世界的全部,而是局限于我们目前可以测量的那部分世界。 下面说一个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的科学的特点,那就是实用主义。为什么我们说地心说是错的,为什么物理学家一直寻找一个能够解释一切的终极理论。这就要说到科学的第三个特点实用主义。地心说是错的吗?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也不一定,因为运动都是相互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太阳饶地球转。我们选择相信这个世界是地球绕太阳转,是因为这个学说的模型要比地心说的模型简单的多。当时日心说取代地心说的时候,地心说并非不能解释世界,而是它的模型实在太复杂了。选择日心说主要是因为它简单好用而已。 还有,我们现在明明知道相对论才是计算运动物体的精确理论,但是我们计算低速运动的时候依然用的是它的低速近似,牛顿力学。这也是因为实用主义,因为牛顿力学就够了。 想一想科学上著名的奥姆剃刀原理,它剃来剃去,剃的啥玩意?那些复杂的理论或者真的就不符合实际么?这个原理可以说就是科学实用主义思想的一个总结。 从上边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来。科学不是真理,也从来不标榜自己是真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扩大客观经验世界,不断扩大测量记录和测量范围,来逐步的逼近真理,逼近世界的真实。但是我们从未走出地球,而目前的观测表明宇宙大小有130亿光年以上。那些未测量的巨大世界有什么?会不会颠覆以现有经验建立起来的科学?几乎是肯定的。 但是请注意,即使现代科学未来可能被新的发现推翻,也不代表过往已经被推翻的各种过气学说就是对的。我想说它对个屁。 各种神学或者唯心哲学之类的玩意,看上去很唬人。用小说的话叫“十分玄奥,包含天地大道,悟透了就可以白日飞升”。然而实际上呢? 它们放马后炮而已,等科学做出了某些研究发现,然后就说,看啊,这不就是我的学说里的XXX么?我们乍一看,确实有点像。但是我们自仔细想想。他要真这么NB,它们发展了几千年,怎么还不如发展了几百年的科学? 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么? 能帮助我们改善我们的生活么? 神学发明了永动机么? 佛学能造出原子弹么? 儒家哲学能制造出发电机么? 神学能推导出相对论么? 佛学能推导出量子力学么? 儒家哲学能推出热力学定律么? 如果它们真这么NB,早干嘛去了? 怎么等科学先发现发明了这些东西? 以往的那些学说,连现有的已观测世界的解释都输给了现代科学,还想成为真理?那只是给懒于思考的笨蛋准备的答案而已。除了能给你造成已经获得真理的错觉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成为一个自信的笨蛋。 本帖的思想内容主要来自一本趣味哲学史《哲学家都干了什么》 那本书讲述了现代科学是如何先把神学干趴下,然后击败了哲学的同时顺便也把自己也废了,彻底堵死了我们寻求真理的捷径。
水,本吧排名,顺便提个建议 刚才无聊翻了下本吧排行,发现虽然看上去发言的人不多。但是一看发现人们的等级都好高啊。都在默默的签到啊。看来本吧人气还不错啊。 就像第十贫道说的,我虽然经常发一些看似很严肃的帖子。但是我们实际上不禁水的。大家可以灌水。 最后提个建议。大家有没有兴趣写一些技术奇点相关的小说。好的可以到正规出版的地方投稿,觉得不行的可以拿来宣传本吧和我们的观点。 名字就叫技术奇点系列小说。范围不做太大限制。只要是跟技术奇点相关就可以。也不要求各个文章之间必须有关联性。 以前贫道写的那个小短篇就很不错。 我目前计划写几个短篇和中篇。不过我不保证什么时候能写出来。 当然,也可以写其他的东西
转:我们的未来(2013年12月版) 本文是一篇未来学相关的文章,(也就是说本文是预测未来社会发展) 是我将很多未来学著作及相关著作汇总,整理,总结之后的东西。写本文的目的是让不了解这些东西的大众了解未来学,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了解我们的现状和未来。并且跟了解的人讨论。原来我在网上写过一些相关的帖子,写这些东西完全是出于兴趣。 本文是我在各处看到的新闻,书籍,帖子等各家观点的总结。而且,是经过很多次的讨论,争论,修改之后的东西。 作者QQ名:风过云,QQ号:303333674百度ID:cuihuabin123 百度技术奇点吧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http://tieba.baidu.com/p/2782927585 PS下:本文以前的版本在奥术神座吧发过一部分,不过没发完。
小米B计划:提前进入硬件免费时代!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liurun.baijia.baidu.com%2Farticle%2F2236&urlrefer=be5403fbdaad6e65286ca0483ea18f00 ... 首发于福布斯中文网 2014年伊始,雷军宣布,红米手机价格从原来震撼的799降至更加震撼的699。这标志着小米公司正式启动了B计划,清场行动正式开始。 雷军一直说,小米手机有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关于“互联网服务”,雷军主要强调的是电子商务,BOM(物料清单)定价。在一次演讲中是,他这么说的: “我们整个产品的BOM价是非常贵的,尤其是两年前我刚进入这个行业,是贼贵贼贵的,贵得一塌糊涂。但是当时我反正就是想入场券嘛,我呢就随BOM产品定价,BOM是多少钱,我就定多少钱。大家知道BOM不是真实成本,还有研发成本、模具等还有一堆的成本嘛,我们全不管了。因为互联网公司做成本的时候,搜索花了多少钱啊,不都是免费的嘛,E-maiL也是花了多少钱去存储啊,前一段网盘大家都干到10个T全免费了,我算了一下,10个T要是全存满,每年就要为这个用户花3万5000块钱,这些互联网巨头们全免费了。因为今天这是硬件行业的会议,在互联网行业里面,免费都是稀松平常的想法。BOM定价实际上就是免费模式,实际上所有的钱都是供应商的钱,不是我的钱。因为我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量,摩尔定律在智能手机行业这个阶段是存在的。每个季度都有一定的降价,通过这个降价,我相信小米能挣到钱的,所以当时是我下定决心按BOM定价。” BOM定价,然后利用每个季度的降价来挣钱,一位北大交国际贸易的老师告诉我,在经济学上,这叫forward pricing(远期定价)。这就是小米的A计划。A计划并不是真正的成本定价,因为随着配件的降价,小米手机并未随之降价。通过A计划的实施,超级震撼的价格为小米带来了便宜实用的口碑,也因此圈进了大量的MIUI用户。 但是正如马云所说,这种模式是容易学的,小米的“远期定价”模式已经被业界所看透。华为、OPPO等纷纷跟随,大有反超之势,华为荣耀3C的价格798,就是紧贴着红米799价格设定。从出货量上,华为、联想可能才是中国手机业的真正老大。当华为全力杀入的时候,2014年变为小米真正生死有关的一年。 但是小米并不畏惧,至少表现得并不畏惧。在2013年12月份小米发布的数据,现在MIUI每月流水收入3500万元。这表示,MIUI已经慢慢蓄满能量,决定接过下一棒。小米要在2014年开始启动B计划,开始真正的“硬件免费”。 “硬件免费”并不意味着零价格,而是说每季度、甚至每个月调整售价,接近实时的紧贴BOM价销售。在MIUI建立了一定的忠实的用户后,小米不希望恋战,希望通过“硬件免费”来迅速甩开后来者,进一步快速增加用户规模,形成护城河,让华为、OPPO等很难在短期内建立一个忠实的巨大粉丝群。 雷军发布了红米降价的消息后,一家名为红辣椒的手机厂商宣称将降价到698.5元人民币,而据闻身在美国出差的华为手机负责人也在紧急研究是否会把荣耀3c直接降价到698元。也就是说,华为要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要不要玩这个游戏。 如果华为决定坐定下注,那么,散户们就要纷纷离场,玩得太大了,智能手机很快变成VIP桌。可以预见,在未来一年,Android生态系,将会如当年MTK为基础的中国山寨机市场一样,会有一场“零利润”的血腥战争,一轮“硬件免费”时代的大清洗。这场清洗将会是一场排位赛,其他人将纷纷散场,退出游戏舞台的中央。 2014,可能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最惨烈的一年,即将到来。
科普:科学是什么 闲着没事,咱也来科普。 不废话,直接上干货。 首先要从科学的起源开始说起。现代的科学的起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叫做自然哲学学派的流派。在当时,因为现代科学尚未诞生,所以形而上学的哲学是当时的最高学问水准。当时最有学问的人叫做哲学家。 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怀疑和思辨。现代科学也继承了这个特点。所以,怀疑是科学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然而现代科学的不同于传统哲学流派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证。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符合实际,符合实验,可重复验证等等。 实证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前,从未有哪个学术流派或者学说如此要求严格的实证。而且这一点随着我们研究手段的进步,实证的要求水平也越来越高。 也正是这越来越严格的实证主义要求,逐步的将大部分的传统流派和学说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也可以说实证是在怀疑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实证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我们的理论要符合客观经验世界。什么叫客观经验世界呢。就是我们各种测量工具测量记录下来的那个世界。它包括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测量记录,但是不包含不可测量的个人感觉,经验之类的玩意。所以请注意,科学解释不是全世界的全部,而是局限于我们目前可以测量的那部分世界。 下面说一个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的科学的特点,那就是实用主义。为什么我们说地心说是错的,为什么物理学家一直寻找一个能够解释一切的终极理论。这就要说到科学的第三个特点实用主义。地心说是错的吗?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也不一定,因为运动都是相互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太阳饶地球转。我们选择相信这个世界是地球绕太阳转,是因为这个学说的模型要比地心说的模型简单的多。当时日心说取代地心说的时候,地心说并非不能解释世界,而是它的模型实在太复杂了。选择日心说主要是因为它简单好用而已。 还有,我们现在明明知道相对论才是计算运动物体的精确理论,但是我们计算低速运动的时候依然用的是它的低速近似,牛顿力学。这也是因为实用主义,因为牛顿力学就够了。 想一想科学上著名的奥姆剃刀原理,它剃来剃去,剃的啥玩意?那些复杂的理论或者真的就不符合实际么?这个原理可以说就是科学实用主义思想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从上边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来。科学不是真理,也从来不标榜自己是真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扩大客观经验世界,不断扩大测量记录和测量范围,来逐步的逼近真理,逼近世界的真实。但是我们从未走出地球,而目前的观测表明宇宙大小有130亿光年以上。那些未测量的巨大世界有什么?会不会颠覆以现有经验建立起来的科学?几乎是肯定的。 但是请注意,即使现代科学未来可能被新的发现推翻,也不代表过往已经被推翻的各种过气学说就是对的。我想说它对个屁。 各种神学或者唯心哲学之类的玩意,看上去很唬人。用小说的话叫“十分玄奥,包含天地大道,悟透了就可以白日飞升”。然而实际上呢? 它们放马后炮而已,等科学做出了某些研究发现,然后就说,看啊,这不就是我的学说里的XXX么?我们乍一看,确实有点像。但是我们自仔细想想。他要真这么NB,它们发展了几千年,怎么还不如发展了几百年的科学? 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么?能帮助我们改善我们的生活么?神学发明了永动机么?佛学能造出原子弹么?儒家哲学能制造出发电机么?神学能推导出相对论么?佛学能推导出量子力学么?儒家哲学能推出热力学定律么? 如果它们真这么NB,早干嘛去了?怎么等科学先发现发明了这些东西? 以往的那些学说,连现有的已观测世界的解释都输给了现代科学,还想成为真理?那只是给懒于思考的笨蛋准备的答案而已。除了能给你造成已经获得真理的错觉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成为一个自信的笨蛋。 本帖的思想内容主要来自一本趣味哲学史《哲学家都干了什么》 那本书讲述了现代科学是如何先把神学干趴下,然后击败了哲学的同时顺便也把自己也废了,彻底堵死了我们寻求真理的捷径。
科普:什么是科学 看到吧里有人讨论这个。闲着没事,咱也来科普。 不废话,直接上干货。 首先要从科学的起源开始说起。现代的科学的起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叫做自然哲学学派的流派。在当时,因为现代科学尚未诞生,所以形而上学的哲学是当时的最高学问水准。当时最有学问的人叫做哲学家。 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怀疑和思辨。现代科学也继承了这个特点。所以,怀疑是科学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然而现代科学的不同于传统哲学流派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证。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符合实际,符合实验,可重复验证等等。 实证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前,从未有哪个学术流派或者学说如此要求严格的实证。而且这一点随着我们研究手段的进步,实证的要求水平也越来越高。 也正是这越来越严格的实证主义要求,逐步的将大部分的传统流派和学说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也可以说实证是在怀疑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实证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我们的理论要符合客观经验世界。什么叫客观经验世界呢。就是我们各种测量工具测量记录下来的那个世界。它包括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测量记录,但是不包含不可测量的个人感觉,经验之类的玩意。所以请注意,科学解释不是全世界的全部,而是局限于我们目前可以测量的那部分世界。 下面说一个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的科学的特点,那就是实用主义。为什么我们说地心说是错的,为什么物理学家一直寻找一个能够解释一切的终极理论。这就要说到科学的第三个特点实用主义。地心说是错的吗?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也不一定,因为运动都是相互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太阳饶地球转。我们选择相信这个世界是地球绕太阳转,是因为这个学说的模型要比地心说的模型简单的多。当时日心说取代地心说的时候,地心说并非不能解释世界,而是它的模型实在太复杂了。选择日心说主要是因为它简单好用而已。 还有,我们现在明明知道相对论才是计算运动物体的精确理论,但是我们计算低速运动的时候依然用的是它的低速近似,牛顿力学。这也是因为实用主义,因为牛顿力学就够了。 想一想科学上著名的奥姆剃刀原理,它剃来剃去,剃的啥玩意?那些复杂的理论或者真的就不符合实际么?这个原理可以说就是科学实用主义思想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从上边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来。科学不是真理,也从来不标榜自己是真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扩大客观经验世界,不断扩大测量记录和测量范围,来逐步的逼近真理,逼近世界的真实。但是我们从未走出地球,而目前的观测表明宇宙大小有130亿光年以上。那些未测量的巨大世界有什么?会不会颠覆以现有经验建立起来的科学?几乎是肯定的。 但是请注意,即使现代科学未来可能被新的发现推翻,也不代表过往已经被推翻的各种过气学说就是对的。我想说它对个屁。 各种神学或者唯心哲学之类的玩意,看上去很唬人。用小说的话叫“十分玄奥,包含天地大道,悟透了就可以白日飞升”。然而实际上呢? 它们放马后炮而已,等科学做出了某些研究发现,然后就说,看啊,这不就是我的学说里的XXX么?我们乍一看,确实有点像。但是我们自仔细想想。他要真这么NB,它们发展了几千年,怎么还不如发展了几百年的科学? 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么?能帮助我们改善我们的生活么?神学发明了永动机么?佛学能造出原子弹么?儒家哲学能制造出发电机么?神学能推导出相对论么?佛学能推导出量子力学么?儒家哲学能推出热力学定律么? 如果它们真这么NB,早干嘛去了?怎么等科学先发现发明了这些东西? 以往的那些学说,连现有的已观测世界的解释都输给了现代科学,还想成为真理?那只是给懒于思考的笨蛋准备的答案而已。除了能给你造成已经获得真理的错觉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成为一个自信的笨蛋。 本帖的思想内容主要来自一本趣味哲学史《哲学家都干了什么》 那本书讲述了现代科学是如何先把神学干趴下,然后击败了哲学的同时顺便也把自己废了,彻底堵死了我们寻求真理的捷径。
闲着没事,来商量下头衔的事吧。 这是我的建议 1,宇宙诞生 2,生命起源 3,人类出现 4,文明火种 5,农业时代 6,工业革命 7,信息时代 8,网络时代 9,人工智能 10,智慧升级 11,量子时代 12,永生时代 13,智慧奇点 14,走向宇宙 15,奇点之后 你们瞅瞅我的,顺便也说下你们的。
太阳能 今天看电视。偶尔发现一个太阳能发电的广告。 刚才没事查了下太阳能发电的资料。 根据百度来的资料。地球表面的24小时平均光照能量是,0.2KW/㎡。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日照强度不错的地区,我们家这就是,达到这个平均强度还是没问题的。 我算了下,按照我们家房顶约为100㎡计算。 现在正在推广的太阳能转换率大约为20%, 如果我们家房顶铺满太阳能板,那么一年的发电量约为 0.2*0.2*24*365*100=35040KW。 假设家里有两台空调。每台功率为3000瓦, 假设有一台电视,功率300瓦 假设有10个灯泡,每个功率30瓦, 假设有三台电脑,每个功率300瓦 假设有四个电厨具,每个功率1000瓦 假设有两个冰箱,每个功率2000瓦 再假设有其他电器若干,总功率为3000瓦。 (这都是假设,实际上我家根本没这么多东西,这是尽量往多了算) 这些电器的总功率为3000*2+300+30*10+300*3+1000*4+2000*2+3000=18500瓦=18.5KW 在这些电器全部同时开启的情况下,太阳能的电能足够使用大约1894个小时.。不过考虑到平时日常情况下,大约只有全部开启情况下的五分之一还不到,而且更考虑到,我们家实际上没有这么多电器, 所以,计算结果表明,只要把我们家房顶上装满20%转化率太阳能板,发电量足够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了,而且还有富余。 这个结果真是出乎意料。如果装满100平米的价格低于一万元,并且使用寿命超过5年的话,太阳能电的价格就会低于从电网买电(我们这电价是0.5元每度电) 也许再过三五年,随着太阳能生产成本的下降,我们的日常用电价格就会开始下降了。 这个比我以前预期的快了一些。 真是天天有惊喜啊
水楼。做签名档用
技术奇点吧前来拜吧 顺便广告是必须的。 我是技术奇点吧的吧主。也是奥术神座的读者。 个人以为奥术神座是描述科学史的小说。 而技术奇点是关注未来的。 欢迎本吧爱好科技的众位到技术奇点吧去逛逛,一天讨论下未来的发展。 本吧主为了宣传技术奇点写的文章。在技术奇点吧置顶。 http://tieba.baidu.com/p/2644912059 本吧目前人数甚少。(才刚刚破百啊,有木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