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星际 电力星际
关注数: 232 粉丝数: 1,001 发帖数: 18,278 关注贴吧数: 751
我国电网的额定电压和平均额定电压有哪些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为: 220/380V(0.4 kV)、3kV、6kV、l0kV、35kV、(60kV)、110kV、220kV、330kV、500kV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 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 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 中压配电网为10kV、6 kV 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扩展资料: 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各级电网中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有较大差异。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 额定功率 x 电阻 电器额定电压的计算方式与普通电压计算方式相同,但是通常为固定值以便于与供电系统匹配。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一致。 实际上,由于电网中有电压损失,致使各点实际电压偏离额定值。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良好运行,国家对各级电网电压的偏差均有严格规定。显然,用电设备应具有比电网电压允许偏差更宽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 电网的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首末两端电压的平均值,此电压作为确定其他电力设备额定电压的依据。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比同级电网电压高5%。 电力变压器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分为一次和二次绕组。对于一次绕组,当变压器接于电网末端时,性质上等同于电网上的一个负荷(如工厂降压变压器),故其额定电压与电网一致;当变压器接于发电机引出端时(如发电厂升压变压器),则其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 对于二次绕组,额定电压是指空载电压,考虑到变压器承载时自身电压损失(按5%计),变压器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电网额定电压高5%,当二次侧输电距离较长时,还应考虑到线路电压损失(按5%计),此时, 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电网额定电压高1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额定电压
电力系统中电压波动的影响有哪些 1、产电入网及输电损耗市电系统作为公共电网,上面连接了成千上万各式各样的负载,其中一些较大的感性、容性、开关电源等负载不仅从电网中获得电能,还会反过来对电网本身造成影响,恶化电网或局部电网的供电品质,造成市电电压波动。此外,我国电力发展迅速,用电量在急剧上涨,从而导致了电力日趋紧张、加上天灾人为和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等原因,常常造成末端用户电压的过低,而线头用户则经常电压偏高。这就使得用电设备大都无法处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2、电涌的产生电涌指的是输出电压有效值高于额定值110%,而且持续时间达一个或数个周期。电涌的产生有两类:外部电涌和内部电涌。外部电涌最主要来源于雷电,另一个来源是由于电网上连接的大型电气设备、各种大型转换负载等常常需要关机或开机操作,这就使得电网因突然卸载或加载而产生高压涌流。内部电涌往往产生于低压电源线上电气设备。如:冰箱、空调、电梯、电焊机、空气压缩机和其它感应性负荷。 3、高压尖脉冲高压尖脉冲指的是电压峰值达到6000v,持续时间从万分之一秒至二分之一周期(10ms)的电压。高压尖脉冲主要是由于雷击、电弧放电、静态放电或大型电气设备的开关操作而产生的。这种脉冲电压具有突变性和不联续性,一旦产生将对用电设备造成极大的损坏,是用电设备潜在的杀手之一。3、暂态过电压暂态过电压指的是峰值电压高达20000V,但持续时间界于百万分之一秒至万分之一秒的脉冲电压。暂态过电压是由于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短路故障,使电力系统经历过渡过程以后重新达到某种暂时稳定的情况下所出现的过电压,又称工频电压升高。所有的用电设备都在公共电网这个大家庭下,在工频电源作用下,由于远距离空载线路电容效应的积累,使沿线电压分布不等,末端电压最高,从而导致电气设备瞬间过电压。暂态过电压对电气设备造成的破坏不下于高压尖脉冲。 4、电压下陷电压下陷指的是市电电压有效值介于额定值的80%至85%之间的低压状态,并且持续时间达到一个或数个周期。电压下陷是最常见的电力问题,它占了电力问题的87%。往往大型设备开机,大型电动机启动,或大型电力变压器接入都可能造成这种问题。电压下陷对电压质量要求高的高新科技和精密设备影响非常严重。特别是对计算机的影响,轻则使keyboard等接口设备暂停作业,重则使数据流失、档案毁坏;电压的下陷同时也会使计算机内的组件毁坏,减短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5、电线噪声电线噪声系指射频干扰(RFI)和电磁干扰(EFI)以及其它各种高频干扰。马达的运行、继电器的动作、马达控制器的工作、广播发射、微波辐射、以及电气风暴等,都会引起线噪声干扰。严重的电线噪声将严重干扰供电电源的波形,使电压波形失真,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特别是精密仪器的使用。 6、频率偏移频率偏移是指市电频率的变化超过3Hz以上。频率偏移主要由于应急发电机的不稳定运行,或由频率不稳定的电源供电所致。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2008)》代替GB 12326-200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2008)》代替GB 12326-2000《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与GB 12326-2000相比,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对闪变的限值进行了调整,以长时间闪变值Plt作为闪变的限值,较原闪变限值有一定程度的放宽。对单个波动负荷引起的闪变,根据实际情况仍分三级处理,但有一定简化,并对超标用户提出明确的治理要求。2.对电压波动限值的判据进行了调整。对于电压变动频度较低或规则的周期性电压波动,仍采用现行限值作为其判据;对于随机性不规则的电压波动,规定了电压变动的最大值作为判据,并调整了原限值。这样增强了电压波动测量和判断是否合格的可操作性。3.对闪变的测量持续时间、取值方法进行了调整。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的闪变采用一个星期(168 h)测量,单个波动负荷引起的闪变采用一天(24 h)测量,都取最大值为合格判据。4.对闪变的估算方法进行了简化,删除了原标准中不常用的正弦波、三角波电压波动Pst=1曲线分析法以及难于执行的仿真法和闪变时间分析法。5.简化了原标准附录C涉及的闪变分析实例和评估方法,用较简洁的方式给出了各种电弧炉闪变评估系数。6.电压波动和闪变的限值的适用范围扩展到超高压(EHV)系统,但不考虑EHV对下一电压等级的闪变传递。闪变的传递系数统一修改为推荐值0.8。7.增加了闪变合格率的统计方法,以便于闪变状况的评估。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2326-2008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Powerquality—VoltagefluctuationandflickerGB12326—2000代替GB12326—1990前言本标准是电能质量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制定颁布的电能质量系列国家标准有:《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1990);《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12326—1990);《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和《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15945—1995)。本标准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磁兼容(EMC)标准IEC61000-3-7等(见参考资料),对国标GB12326—1990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GB12326—1990相比,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将系统电压按高压(HV)、中压(MV)和低压(LV)划分,分别规定了相关的限值,以及对用户指标的分配原则。2)将国标中闪变指标由引用日本ΔV10改为IEC的短时间闪变Pst和长时间闪变Plt指标,以和国际标准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3)将电压波(变)动限值和变动频度相关联,使标准对此指标的规定更切合实际波动负荷对电网的干扰影响。4)将原标准中以电压波(变)动为主,改为以闪变值为主(原标准中ΔV10均为推荐值),以和国际标准相对应。5)对于单个用户闪变允许指标按其协议容量占总供电容量的比例分配,并根据产生干扰量及系统情况分三级处理(原标准中无此内容),既使指标分配较合理,又便于实际执行。6)引入了闪变叠加、传递等计算公式,高压系统中供电容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电压变动的计算和闪变的评估等内容,并给出一些典型的实例分析。7)对IEC61000-4-15规定的闪变测量仪作了介绍,并作为标准的附录A,以利于测量仪器的统一。8)整个标准按国标GB/T1.1和GB/T1.2有关规定作编写。原标准名称的引导要素“电能质量”英译为“Powerqualityofelectricenergysupply”改为国际上通用的“Powerquality”,并将本标准名称改为《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作为电磁兼容(EMC)标准,IEC61000-3-7等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论述上不够简洁。在国标修订中选取相关内容,基本上删去对概念和原理的解释部分,因为国内将陆续发布等同于IEC61000的EMC系列标准,可作为执行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参考。对于国标中所需要的一些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以及相关闪变测量仪规范和闪变(Pst)的表达式等,主要参考了IEC61000-3-3、IEC61000-4-15。须指出,在采用IEC61000相关内容中,本标准对于下列几点作了修改:1)按IEC标准,对闪变Pst、Plt指标,每次评定测量时间至少为一个星期,取99%概率大值衡量。这样规定,在电网中实际上难以执行。本标准中对闪变Pst指标规定取1天(24h)测量,而且取95%概率大值衡量;对Plt指标,原则上规定不得超标。 电能质量监控系统 广告 中智诚多年经研电能质量监控系统,电能质量监测仪,电能质量分析仪等! 查看详情 > 2)对于电压变动,除了按变动频度r范围给出限值外,还补充了随机性不规则的电压变动的限值以及测量和取值方法。3)在IEC标准中,除了电磁兼容值外还引入“规划值”,规划值原则上不大于兼容值,是由电力部门根据负荷和电网结构等特点自行规定的目标值,本标准不采用“兼容值”或“规划值”,一律用“限值”概念。4)IEC61000-3-7实际上只对中、高压波动负荷的兼容限值作了规定,对于低压,主要是控制单台设备的限值,已由IEC61000-3-3和IEC61000-3-5中作了规定(国内将有等同标准)。在制定本标准时,鉴于中、低压设备兼容值相同(见IEC61000-3-7),而国产低压电气设备大多未按IEC标准检验其电压波动和闪变指标,故将低压也作了规定,以使标准较为完整。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2326—1990。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经贸委电力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供电局、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机械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海雪、孙树勤、赵刚、陈斌发、王敬义、李世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6—2000代替GB12326—1990Powerquality—Voltagefluctuationandflicker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3批准2000-12-01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压波动和闪变的限值及测试、计算和评估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交流50Hz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由波动负荷引起的公共连接点电压的快速变动及由此可能引起人对灯闪明显感觉的场合。2引用标准GB156—1993标准电压3定义 一机多用在线质量检测三维扫描仪 高精度把控产品质量-思看 广告 KSCAN在线质量检测三维扫描仪,同时具备全局摄影测量,红色激光快速扫描和蓝色激光精细扫描 查看详情 >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3.1公共连接点pointofcommoncoupling(PCC)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3.2波动负荷fluctuatingload生产(或运行)过程中从供电网中取用快速变动功率的负荷。例如:炼钢电弧炉、轧机、电弧焊机等。3.3电压方均根值曲线U(t)R.M.S.voltageshape,U(t)每半个基波电压周期方均根值(r.m.s.)的时间函数。3.4电压变动特性d(t)relativevoltagechangecharacteristic,d(t)电压方均根值变动的时间函数,以系统标称电压的百分数表示。3.5电压变动drelativevoltagechange,d电压变动特性d(t)上,相邻两个极值电压之差。3.6电压变动频度rrateofoccurrenceofvoltagechanges,r单位时间内电压变动的次数(电压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各算一次变动)。同一方向的若干次变动,如间隔时间小于30ms,则算一次变动。3.7闪变时间tfflickertime,tf一个有时间量纲的值,表示电压变动的闪变影响,和波形、幅值以及频度均有关。3.8电压波动voltagefluctuation电压方均根值一系列的变动或连续的改变。3.9闪变flicker灯光照度不稳定造成的视感。3.10闪变仪flickermeter一种测量闪变的专用仪器(见附录A)。注:一般测量Pst和Plt。3.11短时间闪变值Pstshorttermseverity,Pst衡量短时间(若干分钟)内闪变强弱的一个统计量值(见附录A)。Pst=1为闪变引起视感刺激性的通常限值。3.12长时间闪变值Pltlongtermseverity,Plt由短时间闪变值Pst推算出,反映长时间(若干小时)闪变强弱的量值(见附录A)。3.13累积概率函数cumulativeprobabilityfunction(CPF)其横坐标表示被测量值(例如瞬时闪变值),纵坐标表示超过对应横坐标值的时间占整个测量时间的百分数(见图A2)。4电压变动和闪变的限值4.1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由波动负荷产生的电压变动限值和变动频度、电压等级有关,见表1。表1电压变动限值 r,h-1d,%r,h-1d,%LV、MVHVLV、MVHVr≤14310<r≤1002*1.5*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电能质量监测仪--南京畅海电气 广告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电能质量监测仪 多种规格, 年销售3000多套电能质量装置 查看详情 > 1<r≤1032.5100<r≤10001.251注1很少的变动频度r(每日少于1次),电压变动限值d还可以放宽,但不在本标准中规定。2对于随机性不规则的电压波动,依95%概率大值衡量,表中标有“*”的值为其限值。3本标准中系统标称电压UN等级按以下划分:低压(LV)UN≤1kV中压(MV)1kV<UN≤35kV高压(HV)35kV<UN≤220kV4.2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由波动负荷引起的短时间闪变值Pst和长时间闪变值Plt应满足表2所列的限值。4.3任何一个波动负荷用户在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单独引起的电压变动和闪变值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4.3.1电压变动的限值如表1所列。4.3.2闪变限值根据用户负荷大小、其协议用电容量占供电容量的比例以及系统电压,分别按三级作不同的规定和处理。4.3.2.1 第一级规定。满足本级规定,可以不经闪变核算,允许接入电网。a)对于LV和MV用户,第一级限值见表3。b)对于HV用户,满足(ΔS/Ssc)max<0.1%。表2各级电压下的闪变限值系统电压等级LVMVHVPst1.00.9(1.0)0.8Plt0.80.7(0.8)0.6注1本标准中Pst和 Plt每次测量周期分别取为10min和2h(下同)。2MV括号中的值仅适用于PCC连接的所有用户为同电压级的用户场合。表3LV和MV用户第一级限值r,min-1k=(ΔS/Ssc)max,%r<100.410≤r≤2000.2200<r0.1注1表中ΔS为波动负荷视在功率的变动;Ssc为PCC短路容量。2已通过IEC61000-3-3和IEC61000-3-5的LV设备均视为满足第一级规定。4.3.2.2第二级规定。须根据用户闪变的发生值和限值作比较后确定。 电能质量监测仪科试特-10年品质保障!限时抢购 广告 电能质量监测仪专业检测仪现场检测必备工具,质美价优 查看详情 > 每个用户按其协议用电容量Si(Si=Pi/cosφi)和供电容量S之比,考虑上一级对下一级闪变传递的影响(下一级对上一级的传递一般忽略)等因素后确定闪变限值。不同电压等级之间闪变传递系数T如表4所列。表4不同电压等级间闪变传递系数 HV-MVTHMHV-VTHLMV-VTML范 围0.8~1.00.8~1.00.95~1.0一般取值0.90.91.0用户闪变限值的计算如下:a)对于MV和LV单个用户,首先求出接于PCC的全部负荷产生闪变的总限值G(以MV用户为例写公式)为:GLTLMVMVHMHV3333 (1)式中:LMV和LHV——分别为MV和HV的闪变限值(见表2);THM——HV对MV的闪变传递系数(见表4)。单个用户闪变限值EiMV为:EGSSFiHVMViMVMV13 (2)式中:FMV为波动负荷的同时系数,其典型值FMV=0.2~0.3(但必须满足Si/FMV≤SMV)。式(1)、式(2)中,如将下标作适当替换(例如MV换为LV,THM换为THL或TML等),则可以用于LV用户的计算。式(1)、式(2)对于短时间闪变(Pst)和长时间闪变(Plt)均适用。b)对于HV单个用户,闪变限值计算式为:ELSSiHVMVitMV3 (3)式中:StHV——接Si的PCC总供电容量,确定方法见附录B。表5基本闪变值EpstiEplti0.350.25c)对于某些相对较小的用户,利用式(2)、式(3)求出的闪变限值可能过严,如用户未超过表5规定的基本闪变值,则仍允许接网。 4.3.2.3第三级规定了超标(超过第二级限值)用户和过高背景闪变水平的处理原则。由于PCC上并不都是波动负荷,按第二级条件计算,某些用户若是超标的,但实际背景闪变水平比较低,或者超标的概率很低(例如每周不超过1%时间),电力企业可以酌情(包括考虑近期的发展)放宽限值。反之,如背景水平已接近于表2规定值,则应适当减少分配的指标,研究采用补偿设备的可能性,并应分析背景水平高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降低闪变水平措施。5电压变动和闪变的测量条件、取值5.1本标准电压变动值d、短时间闪变值Pst和长时间闪变值Plt指的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较小方式下,波动负荷变化最大工作周期的实测值。例如:炼钢电弧炉应在熔化期测量;轧机应在最大轧制负荷周期测量;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应在三相测量值中取最严重的一相的值。注1对于三相等概率波动的负荷可以任意选取一相测量。2设计所取的短路容量可以用投产时系统最大短路容量乘系数0.7。5.2对于随机性不规则的电压波动,电压变动实测值应不少于50个,以95%概率大值作为判断依据。短时间闪变值测量周期取为10min,每天(24h)不得超标7次(70min);长时间闪变值测量周期取为2h,每次均不得超标。注:95%概率大值指的是将实测值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舍弃前面5%的大值,取剩余的实测值中最大值。6闪变的叠加和传递根据新用户投入前后公共连接点实测的闪变值,可以利用以下有关计算公式,推算出新用户实际上产生的闪变值。6.1n个波动负荷各自引起的闪变及背景闪变在同一结点上相互叠加,其短时间闪变值可按下式计算: PPPPmmmmstst1st2stn()()()(4)式中:m值取决于主要闪变源的性质及其工况的重叠可能性:m=1用于波动负荷引起电压变动同时发生重叠率很高的状况;m=2用于随机波动负荷引起电压变动同时发生的状况(例如熔化期重叠的电弧炉);m=3用于波动负荷引起的电压变动同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的状况(比较常用);m=4仅用于熔化期不重叠的电弧炉所引起的电压变动合成。6.2如图1所示,电力系统不同母线结点上闪变的传递可按下式简化计算:PTPstABAstB(5) 式中:TSSSscAscAscBBA结点B短时间闪变值传递到结点A的传递系数; PstA——结点B短时间闪变值传递到结点A,在结点A引起的短时间闪变值;PstB——结点B上的短时间闪变值;S′scA——结点B短路时结点A流向结点B的短路容量;SscA——结点A的短路容量;S′scB——结点A短路时结点B流向结点A的短路容量。 图1闪变传递计算示意图1中L为波动负荷。当S′scA=0,而SscA=S′scB时,PstA=PstB。6.3某台设备在系统短路容量为Ssc0时Pst0已知,当短路容量变为Ssc1时Pst1按下式计算: PPSSst1st0sc0sc1(6)公式(4)、式(5)、式(6)原则上也可用于长时间闪变值的相关计算。7电压变动的计算对于平衡的三相负荷: dSSisc100%(7)式中:ΔSi——负荷容量的变化量;Ssc——考察点(一般为PCC)的短路容量。当已知三相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变化量分别为ΔPi和ΔQi时,则用下式计算: dRPXQULiLiN2(8)式中:RL、XL——分别为电网阻抗的电阻和电抗分量。在高压电网中,一般XL>>RL dQSisc100% (9)式(7)~式(9)中,ΔSi、ΔPi和ΔQi要根据负荷变化性质确定。对于由某一相间单相负荷变化引起的电压变动,计算式为: dSS3100%isc(10)8闪变的评估不同类型的电压波动,Pst有不同的评估方法,如表6所列。表6闪变的评估方法 电压变动类型Pst评估方法各种类型电压波动(在线评估)直接测量Ut(t)已确定的所有电压波动仿真法,直接测量周期性等间隔电压波动(图2、图3)利用Pst=1曲线电压变动间隔时间大于 1s的电压波动(图4、图5、图6)闪变时间分析法、仿真法、直接测量8.1闪变仪各种类型的电压波动均可以用符合IEC61000-4-15的闪变仪直接测量来评估,这是闪变量值判定的基准方法。8.2仿真法当负荷变动特性和PCC的系统阻抗已知时,可以计算负荷引起的电压变动d(t),然后由闪变仪的模拟程序求出相应的Pst。本法需要专门的程序,其精度主要取决于负荷特性的数学模型。8.3用Pst=1曲线分析对于周期性等间隔矩形波(或阶跃波)、正弦波和三角波的电压变动,当已知电压变动d和频度r时,可以利用图2(或表7)由r查出对应于Pst=1的电压变动dLim,则:PFddstLim(11)式中:F为波形系数。对于短形波(或阶跃波)F=1;对于正弦波和三角波查图3。 图2周期性矩形(或阶跃)电压变动的单位闪变(Pst=1)曲线 图3周期性正弦波和三角波电压波动的波形系数8.4闪变时间分析法在求Pst(或Plt)时分别选取产生闪变较严重的10min(或2h)时段的d(t)作分析,把各种变动波形利用波形系数等值为阶跃变动波形,求出闪变时间tf(s)来评估Pst(或Plt)。表7周期性矩形(或阶跃)电压变动的单位闪变(Pst=1)曲线对应数据 d,%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r,min-10.760.840.951.061.201.361.551.782.052.392.793.293.92d,%1.71.61.51.41.31.21.11.00.950.900.850.800.75r,min-14.715.727.048.7911.1614.4419.1026.632.039.048.761.880.5d,%0.700.650.600.550.500.450.400.350.290.300.350.400.45r,min-111017527538047558069079510521180140016201800对每个波形tFdf233.()max(12)式中:F为波形系数。对于阶跃波F=1;对于双阶梯波、斜坡波、三角波和矩形波, 查图4、图5;对于直接起动的电动机,F≈1;对于采取缓冲措施的电动机,查图6。 图4双阶梯波和斜坡波电压变动的波形系数 图5三角波和矩形波电压变动的波形系数 图6具有不同前后沿的电动机起动电压波形系数将规定时段(10min,2h)内d(t)的tf总和求出,则 Psttf6003(13) Plttf120603(14)闪变时间分析法一般用于电压变动间隔大于1s且电压变动波形为上列几种的组合,所求的Pst、Plt值和直接测量结果相比,误差在±10%以内。电压变动间隔小于1s,不推荐用此法。8.3、8.4中方法仅适用于特定的电压波动场合。一些典型的实例分析见附录C。附录A(标准的附录)闪变的测量和计算式根据IEC61000-4-15制造的IEC闪变仪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测量闪变的仪器,有模拟式的也有部分或全部是数字式两种结构,其简化原理框图如图A1所示。 图A1IEC闪变仪模型的简化框图框1为输入级,它除了用来实现把不同等级的电源电压(从电压互感器或输入变压器二次侧取得)降到适用于仪器内部电路电压值的功能外,还产生标准的调制波,用于仪器的自检。框2、3、4综合模拟了灯-眼-脑环节对电压波动的反应。其中框2对电压波动分量进行解调,获得与电压变动成线性关系的电压。框3的带通加权滤波器反映了人对60W、230V钨丝灯在不同频率的电压波动下照度变化的敏感程度,通频带为0.05Hz~35Hz。框4包含一个平方器和时间常数为300ms的低通滤波器,用来模拟灯-眼-脑环节对灯光照度变化的暂态非线性响应和图A2由S(t)曲线作出的CPF曲线示例记忆效应。框4的输出S(t)反映了人的视觉对电压波动的瞬时闪变感觉水平,如图A2a)所示,可对S(t)作不同的处理来反映电网电压引起的闪变情况。进入框5的S(t)值是用积累概率函数CPF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观察期内(10min),对上述信号进行统计。图中为了简明起见,分为10级。以第7级为例,由图A2a),571iiTt,用CPF7代表S值处于7级(或1.2~1.4p.u.)的时间T7占总观察时间的百分数,相继求出CPFi(i=1~10)即可作出图A2b)CPF曲线。实际仪器分级数应不小于64级。 由CPF曲线获得短时间闪变值: PPPPPPst00314005250065702800801131050......(A1)式中:P0.1、P1、P3、P10、P50——分别为CPF曲线上等于0.1%、1%、3%、10%和50%时间的S(t)值。 图A2由S(t)曲线作出的CPF曲线示例长时间闪变值Plt由测量时间段内包含的短时间闪变值计算获得: PnPjnltstj1313()(A2)式中:n——长时间闪变值测量时间内所包含的短时间闪变值个数。Pst和Plt由图A1框5输出。附录B(标准的附录)高压(HV)总供电容量StHV的估算方法当Si用户接于某单台变压器二次侧母线(PCC)上时,StHV即为主变压器的供电容量。对于某些用户(特别是220kV级用户),其PCC可能有多个供电源,StHV可以用下列方法估算:第一种近似估算:在PCC最大需求日(或计及将来发展),所供给的HV用户总容量为ΣSiHV,就取为StHV。但当PCC附近有较大的波动负荷时,则按第二种近似估算。 图B1第二种近似估算StHV示意第二种近似估算:如图B1所示。设1为所考虑的结点,2、3为其附近有较大波动负荷的结点。先按第一种估算法,求出StHV1、StHV2、StHV3。然后求出工频下传递系数K2-1、K3-1。“传递系数”Kj-i是结点j注入1p.u.电压时在i结点引起的电压。Kj-i计算一般需要计算机程序,但6.2条给出简化的算法,在许多情况下能很快求出近似的结果。由此得:SSKSKStHVtHV121tHV231tHV3附录C(提示的附录)一些典型的实例分析C1轧钢机负荷已知某轧钢机投产后,在供电的PCC上产生周期性电压波动,其波形如图C1所示,该供电点(中压)总的允许短期闪变值GPst=0.72,供电总容量30MVA,轧钢厂的协议供电容图C1轧机电压变动示例量为3MVA,用电同时系数为0.3,试分析轧钢机接网对闪变的影响。 图C1轧机电压变动示例分析:由图C1,在运行周期20s中有2次电压变动,则电压变动频度r=2/20(s-1)=6(min-1),由表3和式(7)可知,不满足第一级限值规定。由式(2)求出该用户闪变 限值3Pst30.720.5300.3E,由图4对于0.5s斜坡电压变动,查得F=0.3,由式(12)得tf=2.3×(0.3×2)3=0.5(s)。10min内,对于变动10×6=60次,代入式(13),得: PEstPst60056000373..结论:该轧钢机引起的闪变符合第二级规定。 C2多台绞车负荷已知三台5MW矿井绞车,供电的PCC为35kV、SSC=400MVA,分配给绞车的闪变限值EPst=0.5;单台绞车典型的无功功率变动周期如图C2所示。三台绞车大体上同时运行,但不完全重叠,试分析闪变的影响。 图C2单台绞车运行典型的无功波动周期分析:从图C2可以看出,一开始和中间两段为斜坡电压变动,由于T>1s,从图4可知,波形系数很小,如将其折算为等值阶跃电压变动,其值也很小,可以忽略。在单台绞车开车后6s处有ΔQ=4Mvar,根据式(9),相应d1=1%;在45s停车时有ΔQ=2.5Mvar,相应有d2=0.63%;对d1和d2分别按60s周期(即r=1次/min)考虑。查图2得d=2.7%(对应Pst=1),则由式(11)d1产生Pst1=1/2.7=0.37,由d2产 生333st0.370.230.40P。根据式(4),取m=3,单台绞车闪变为Pst=30.373+0.233=0.40 ,三台绞车合成闪变33stPst30.40.58PE。结论:需要作第三级评定。本例也可以用闪变时间分析:由式(12)求出tf1=2.3×13=2.3(s),tf2=2.3×0.633=0.575(s);三台绞车10min内Σtf=Σtf1+Σtf2=3×(2.3×10+0.575×10)=86.25(s),代入式(13) ,3stPst86.250.524600PE。其结论基本上和直接用Pst分析一致。C3电弧炉负荷交流电弧炉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熔化期,随机且大幅度波动的无功功率会引起供电母线电压的严重波动,并构成闪变干扰。图C3为最简化的电弧炉等值电路单线图。图中U0为供电电压;X0为电弧炉供电回路的总阻抗(包括供电系统、电炉变压器和短网阻抗);R为回路的总电阻,以可变的电弧电阻RA为主;P+jQ为电路复功率。 图C3最简化的电弧炉等值电路的单线图 图C4电弧炉运行的功率圆图不难证明,当R变化时,电弧炉运行的功率P、Q如图C4所示,按半圆轨迹移动, 其直径ODSUXd020为理想的最大短路(R=0)容量。图中A为熔化期的额定运行点,φN为相应的回路阻抗角,cosφN=0.7~0.85;B点为电极三相短路运行点,此时RA=0,φd为短路回路阻抗角,cosφd=0.1~0.2。预测计算时可以取最大无功变动量: QCEOEOCOBOAODmaxsinsin(sinsin)dNdN22C1)则有由于sind1,则QSconmaxdN2(C2)实际上电弧炉在熔化期电极和炉料(或熔化后钢水)接触可以有开路(R=∞,对应与O点)和短路(RA=0,R≈0,对应于D点)两种极端状态。当相继出现这两种状态时则得到:QSdmax (C3)由式(C1)~式(C3)代入式(9)即得到相应的d。其中由式(C1)、式(C2)得到的称为“最大无功功率变动量”,电弧炉引起PCC电压变动,一般可以用此值作为预测值,对照表1中限值(标有“*”);由式(C3)得到的称为“短路压降”d,此值为理论上最大的dmax。交流电弧炉引起的闪变大小主要和d(或dmax)有关,但也和冶炼的工艺、炉料的状况有关,可以粗略地用下式预测:Pdst05.(C4)或Pdst(max)05.max(C5)直流电弧炉是将三相交流整流为直流,采用单电极冶炼。直流电弧电流比交流要稳定,因此对电网的干扰要明显小于交流电弧炉,其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变约为同容量交流炉的一半。附录D(提示的附录)参考资料[1]IEC61000-3-3:1994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3:Limits—Section3:Limitationofvoltagefluctuationsandflickerinlow-voltagesupplysystemsforequipmentwithratedcurrent≤16A[2]IEC61000-3-5:1994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3:Limits—Section5:Limitationofvoltagefluctuationsandflickerinlow-Voltagepowersupplysystemsforequipmentwithratedcurrentgreaterthan16A[3]IEC61000-3-7:1996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3:Limits—Section7:AssessmentofemissionlimitsforfluctuatingloadsinMVandHVpowersystems—BasicEMCpublication[4]IEC61000-4-15:1997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4:Testingandmeasurementtechniques—Section15:Flickermeter—Functionalanddesignspecifications
浙江宁波慈溪市供电推进220千伏慈溪变智能化改造提升供电可靠性 近日,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作业人员在220千伏慈溪变电站北侧打下了AIS临时开关站土建施工的第一个桩,拉开了慈溪变智能化改造的序幕。 220千伏慈溪变投产于1995年5月,主变容量为480兆伏安,承担着慈溪市区及南边区域的主要供电任务。近年来,慈溪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与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经过大量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最终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改批复,计划于2021年至2022年对220千伏慈溪变电站110千伏及35千伏配电装置进行综合改造,新建综合配电装置楼和消防泵房。其中110千伏配电装置由户外半高型改为户内GIS设备,拆除并新建35千伏户内配电装置,二次系统按无人值班智慧变电站设计进行配套改造,4回110千伏架空出线改为电缆连接,新建电缆路径长度共计0.6公里。 由于220千伏慈溪变地处慈溪市核心区块,3台主变均重载运行,为配合其停电改造,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已通过配网十三五规划加强了配网联络,研究制定了大量的负荷转移方案。为更好地保障民生用电,满足客户供电需求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该公司与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多次研究协商后决定在220千伏慈溪变北侧建设110千伏临时开关站作为慈溪变改造期间的过渡方案,并对220千伏慈溪变整体改造涉及输电线路搭接和拆头的需求及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 确保220千伏慈溪变顺利进场,需要落实包括临时开关站用地、本侧厂房拆除和基建变建设等政策处理工作,该公司运维检修部与属地供电所多次进行实地踏勘,与匡堰镇政府积极沟通协调,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110千伏导线与北侧厂房屋屋顶距离最近处才5.3米,安全搬迁难度较大,该公司安排测绘人员现场测绘,并进行了详细的安全论证,输配电运检中心根据现场实际制定了拆除期间详细的安全管控方案,同时与匡堰镇安监部门在厂房拆除时安排人员24小时蹲守,为临时开关站的开工建设保驾护航。
探索新能源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人们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即使在当前油价下跌及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下,各国政府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只增不减。2008年12月中旬,欧盟将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份额提升至20%;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在未来三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一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当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08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年消费量总计约为2.5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9%,比2005年的7%左右上升了2各百分点,其中水电为1.8亿吨标准煤,太阳能、风电、现代技术生物质能利用等提供了700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除水能外,我国资源丰富、近期利用技术较为成熟、开发潜力较大的主要还有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地热、海洋能利用等在中远期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神华集团惟一一家可再生能源企业——国华投资公司从2005年开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认真贯彻神华集团“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业务结构,致力于以风力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开发、管理及生产运营。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神华集团可再生能源业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河北、山东、内蒙古、江苏及东南沿海、东北、新疆及西北地区开发形成了六大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格局。截至2013年底,国华投资公司共有独资、控股子公司49家,风电场33座,光伏发电站4座,可再生能源装机并网双超500万千瓦,全国排名第四位,全球排名第十,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国华投资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2011年以来,先后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乌淖斯风电项目、马斯洛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神华集团国华投资公司因此成为我国拥有最大海外风电项目的可再生能源企业,迈出了开拓国际市场的稳健步伐,为我国企业开拓海外新能源业务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截至2013年底,国华投资公司累计生产绿色电能达到29.89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二氧化硫5万吨、节约标煤112万吨。预计至2020年底,神华集团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200万千瓦,年度发电量预计超过200亿度。 在进行风电开发和建设的同时,神华还择机进行了其他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探索和研究,有步骤地展开开发与利用工作。目前,国华投资公司拥有河北尚义风光互补光伏电站、江苏东台、陕西榆林靖边光伏电站等4个光伏电站,为开拓风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业务奠定了基础。 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共同发布的《中国光伏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建30多个大型煤电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