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桐_ 漆桐_
关注数: 1 粉丝数: 11 发帖数: 563 关注贴吧数: 4
ZZ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大学同学在某民主党派中央工作,娶一老婆在另一民主党派中央工作,都是国家公务员。虽然是清水衙门,但好歹也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福利非常好,他自己也开玩笑说是“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有次他约了一个同事,我们4个人去外馆斜街的小童羊吃火锅。小童羊那段时间生意不好,正在搞促销,每人可以点1份1块钱的特价羊肉,超过1份的也不贵,才5块1份。蔬菜基本是3-5块1份,其他的小菜也很少有超过10块的。我们点了8份羊肉和一些小菜,边吃边聊。吃到中途,他老婆忽然拿出一袋虾丸、蟹棒来,趁服务员不注意,倒进锅里涮了起来。我们一边吃一边忍不住笑。快吃完了,她忽然又拿出1袋方便面来,笑的我肚子都快疼了。埋单、结帐,4个人才吃50多快。他老婆实在在贤惠,非常聪明,也漂亮。有段时间她天天记账,坐车2块,卖菜5块,洗衣房4块,一笔笔都记下来,真会过日子。朋友们去拜访,她也能下厨炒几个小菜款待。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能像她这样勤俭持家的已经非常罕见了。 上海春秋航空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老板王正华白手起家的经历颇为传奇。王当年是一个局级干部,据说他们那拨人当时被称为“第三梯队”,仕途一片光明。但他偏偏辞官经商了。用他的话说,领导对他是又爱又恨。爱他是因为他干活没日没夜,非常勤奋;恨他是因为他太有思想,老自己拿主意。所以经过一番权衡,还是觉得离开官场会比较好。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做教师的妻子说你放心去做吧,即使做不成功,我的收入还是稳定的,至少我们喝粥吃咸菜的钱还是有的。1981年,上海回城的知青很多都没有工作,待业青年很多。王在上海满大街贴招工的广告,每个应聘者交1块钱的报名费,有1600人报名。王从1600人中选择了40人进行培训,每人收40块培训费。这两项收入,刨去费用,一共有3000块。王从参加培训的40人中,选择了10个人录用。他就靠着这空手套白狼的3000块钱和10个员工开始创业,成就了全国首屈一指的春秋国旅,这两年又折腾出一个低成本运营的春秋航空出来。2005年才首飞的春秋航空,2006年就盈利3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王正华在81年招的10个人中,有7个至今仍然是春秋的骨干。 我们都希望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不知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才是更高的境界。前者只是一种愿望,甚至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愿望;后者才是真正的现实而又不失浪漫的人生态度。
Lines-Scent of a Woman Frank: I'm not finished. As I came in here, I heard those words: cradle of leadership. Well, when the bough breaks, the cradle will fall, and it has fallen here, it has fallen. Makers of men, creators of leaders, be careful what kind of leaders you're producin' here. I don't know if Charlie's silence here today is right or wrong, I'm not a judge or jury, but I can tell you this: he won't sell anybody out to buy his future! And that my friends is called integrity, that's called courage. Now, that's the stuff leaders should be made of. Now I have come to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Now here's Charlie, he's come to the crossroads, he has chosen a path. It's the right path, it's a path made of principle that leads to character. Let him continue on his journey. You hold this boy's future in your hands, committee, it's a valuable future, believe me. Don't destroy it, protect it. Embrace it. It's gonna make you proud one day, I promise you.Frank: I'll show you out of order. You don't know what out of order is, Mr. Trask, I'd show you, but I'm too old, I'm too tired, I'm too **** in' blind, if I were the man I was five years ago, I'd take a flame thrower to this place! Out of order? Who the hell do you think you're talkin' to? I've been around, you know? There was a time I could see, and I have seen, boys like these, younger than these, their arms torn out, their legs ripped off, but there is nothin' like the sight of an amputated spirit. There is no prosthetic for that, you think you're merely sendin' this splendid foot solider back home to Oregen with his tail between his legs, but I say you're executin' his soul! And why? Because he is not a Baird man. Baird men, you hurt this boy, you're gonna be Baird bums, the lot of you. And Harry, Jimmy, and Trent, wherever you are out there, **** you too!
韩昌黎文 答李翊书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子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THE GODFATHER 婚礼 2007-06-12 11:02:54   来自: 东遇西 (开始感觉总是没变改) The Godfather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星期天闲着无事,又找出《教父》杀时间。没有看完全片,却把第一场戏(段落)看了两遍。 然后还是叹服。如果说真的有个史上最牛B的电影开头,这个绝对当仁不让。 像《教父》这种史诗电影,庞大的故事架构,纷杂的人物关系,众多的情节起点,都需要在第一幕中全部建立起来,为后面的叙述打下牢实的地基;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无限的空间,我觉得,只要能把相关的内容全部放进来不显臃肿,已经是相当的境界了;还能够在一个段落里,梳理得脉络分明、简繁有致,惟有大师的大手笔才能做到。     为何这么多关联的细节,在科波拉手中一如庖丁解牛呢?     归根结底,我觉得他在讲故事。     讲故事,抛弃多余的技术手段,踏踏实实的讲故事,“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这种朴实无华,应该也是史诗所追求的气质之一吧。 叙述始于包纳萨拉向教父柯利昂求助。由他的独白特写开始,镜头慢慢后退,出现教父的背影,他挥手示意身边的人给激愤中的包纳萨拉一杯酒。一个极尽平静的开场,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变焦镜头,后来在评论音轨里听科波拉提到这是后期处理做出来的效果,才想起这部电影诞生在七十年代初。     这一段台词相当精彩。精彩之处首先在于形式,评论音轨里科波拉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他说这是写剧本时根据别人的提议,特意加进去的,有意模仿了他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的《巴顿将军》中,电影由巴顿在美国国旗下一段冗长的演讲开场。     内容上,这一段也包含了丰富的意象。首先由这个人物侧面交待了柯利昂家族的背景,在法律以外存在的规则制定者,一种追求公平的规则,以及家族所处的地位:制定者与执行者合二为一的身份。它点出了这个故事、或者故事所讲述的人所赖以生存的两种东西:一是规则,二是公平;这也是柯利昂安身立命的原则,故事其后的冲突就包含在这两个原则所构成的矛盾中。其次它交待了故事主题所包含的对比元素之一,美国梦。一个移民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转眼却发现一切并不如自己想象美好,他必须重新回到自己所抛弃了的世界中寻找慰籍。这个元素的存在,同样在柯里昂与迈克的父子关系中构成一个极重要的参照物。     在其后的对话里,柯里昂由拒绝到应承,进退有据,完全掌控住对方,除了重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尊重而非金钱)以外,也将报复纳入一个自认公平的范畴。这里还揭示了故事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生意。这是一段商人手腕尽显的讨价还价,这个精妙之处,在于柯里昂是在一个受限的前提下,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     这个限制由两部分完成,首先在对白中交待了这是柯里昂女儿大婚之日,随后通过柯里昂养子汤姆之**待了另一部分:西西里人在女儿结婚的日子里不会拒绝任何请求。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柯里昂必然会无条件答应包括包纳萨拉在内所有求助的要求,但即使处于这样被动的条件下,他还是能够争取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他的手腕由此可见一斑。在整个段落里,柯里昂依次见了四个人,除了一个是致谢外,另三个人全是求助。通过他面对这四个人不同的态度,对求助不同的处理、安排,他的形象已经跃然于纸上。     这个段落细致的塑造柯里昂这一人物,在后面的故事中,通过他的遭遇,表达了故事所包含的悲剧性:“王”正在老去,“王”的威慑力在减弱,他坚持的原则也不再成为所有人的准则;将之扩散开来,一个时代正开始悄无声息的消逝;在这个大背景下,在这个充满转折的年代里,与之息息相关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一些人走上了前台,另外一些人黯然逝去,或老死,或横死。这就是《教父》深沉魅力的根源,不仅是黑帮,也是跨越数代的家族史。
Inception中的数学原理和逻辑 来自豆瓣【高斯控】 见有自称是数学系专业本科生说Inception让人想到了数学中的求导运算,梦和醒其实就是求导和逆运算。 我觉得有些牵强。 的确Inception中其实大量运用了数学知识, 但许多的确超出一般人的数学知识范围,甚至是所谓的数学专业的。 这也恐怕正是很多人看不懂它的原因吧。 Inception中许多假设和现像其实都来源于现代数学中几何研究。 主要的就是流形(manifold). 一些观众看过之后, 觉得Inception很玄, 而且许多地方不合逻辑。 但在我看来,很少有比Inception结构更严谨的剧本了。 Inception的结构就像一部论文一样,而且还是证明式的。 它其本上分作三段。 第一段是从开始到Leo遇到萝莉为止。 这一段是描述问题。 第二段是Leo教小萝莉。 这段是提出基本原理和依据。 第三段是潜入梦中一段, 这段其实是论证部分,并推导出结论。 整个故事高潮是第三部分, 但故事逻辑的核心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许多观众说感觉沉闷,像是在上课。 的确如此, 因为故事的核心其实是靠对话对出来的,而且更像是示教式的。 为什么是这样呢? 因为如果用上课这种最容易明白的方式讲给你听你还不懂的话, 你就没有没法懂这片子了。 让我们来看看这段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潜入梦中去呢。 Leo讲 潜入梦中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一个人就是一个想法。 想法变了,它就不是它了。 (这种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居然有人不知道) 第二个问题: 怎样骗过人呢? Leo讲: 人在醒的时候, 其实有一段时间是根本分不清梦中的是真的, 还是眼前的是真的。 它实际是通过一些标准来判断是己是不是在现实中。 这其实就是整个电影的最关键。 也是整个论文的题目和基本假设。 那么Leo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是Leo说他是靠陀螺。 如果它转不停,就是在梦境中, 如果它能停下来,就不是在梦境中。 许多观众看到这很容易懂。 实际上我要问,这说明什么,梦境有什么特点。 接着Leo教小萝莉造梦的时候, 把世界整个上下对折,形成了一个盒子壮的结构。 观众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这又说明什么? 如果世界变成这样了,梦中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对, Leo为什么展示这种世界呢? 还有另一小帅哥教小萝莉的时候, 让它走了一段楼梯,走了四段,一直向感觉向上,实际上走了一个死圈。 导演想说明什么呢? 说到这份上了还不明白嘛? 那还有呢。 最开始的时候,Leo试小萝莉的智商,让小萝莉画迷宫。
盗梦 情节逻辑完全解析 Inception就好象是玄幻小说,你必须接受它里面的无数天马行空的设定;但是它是最好的玄幻小说,因为在它的设定下情节无懈可击。所以首先要解释片中提到的所有设定:   1.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层世界。如果我们把片子中小组计划的现实世界作为参照物的话,按照做梦依次向上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limbo(迷失域)。 2. 正常人活动在现实世界,做梦的时候在第一层梦境。如果要进入第二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必须要服用一般性药物。在服用一般性药物的情况下,要从梦中醒来(不管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所谓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坠的冲击。第二种就是被杀死。当然,等药物效果过期也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3. 如果要进入第三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里的梦,一般性药物就无效了,必须要加强型药物。但是加强型药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梦里被杀死不能醒来,而会进入Limbo(后面解释什么是limbo),所以只能用 Kick的方式来苏醒。 4. 所谓的Synchronize a kick (协同刺激),也就是说要在各层同时刺激才能把梦中人唤醒。比如说对于在第四层梦境活动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层同时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层苏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层Kick(刺激)则其会在第三层苏醒;而如果中间有某层没有同时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层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层Kick(刺激),则活动在第四层的梦中人不会苏醒,这也就是所谓的Miss a kick (错过刺激)。所以当片中小组计划侵入深层梦境的时候,每一层必须留人醒着负责Kick(刺激),而且用音乐的结束来协调同时Kick(刺激)的时刻。 5. 层与层之间的时间以大约二十倍的数量延缓。在台词中给出的约数是现实世界十小时的航班,在第一层梦境是大约一个星期,在第二层梦境是大约六个月,而在第三层梦境是大约十年。 6. Inception的片名,直译是开启,在电影里面是一个盗梦术语,不是指在梦中偷窃情报,而是指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使得他觉得这想法是自己本来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须至少要在第三层完成。这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在片中目标人物的梦中看到,第一层梦境很浅,意识很多,是整个城市,第二层是一个酒店,到了第三层只有白茫茫大雪里的一个堡垒。在意识越少的梦境里面植入效果越强。 7. 每个梦都有一个梦主(Dreamer),他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梦境。梦境中的场景可以由专门的设计师设计然后告诉梦主的,所以设计师不一定是梦主。理论上来说进入这个梦境的人都会带来自己的一些意识投影,但是除了目标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意志不会被迷惑。而设计师设计的梦境不能太离谱有不现实的场景,否则目标人物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他的投影会对侵入到他梦境的其他人发动进攻。当然,如果目标人物的投影是经过特殊防盗梦训练的话,即使梦境场景很真实侵入者也会被投影围攻。 8. 迷失域(Limbo)不是一个梦境,也不因人而异。只有在服用加强型药物而且又在梦境中死去时才能进入。Limbo里面时间无穷尽。而且这个世界里只有之前到过这里的人留下的一些场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妇到过,所以开头结尾日本人的迷失域里的房子和之前leo对他进行盗梦时给他造的一样。进到迷失域里面如果死亡会回到现实,但是问题是在迷失域记忆会丧失记不得这种方法,所以进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选择。 9. 梦可以嫁接。也就是说A,B进入C的第一层梦境(这一层的梦主为C)之后B可以带A进入B的第二层梦境(这一层的梦主为B)。 设定大致就是这样,下面我们来看情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