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田治孝 竹田治孝
关注数: 177 粉丝数: 530 发帖数: 2,351 关注贴吧数: 4
三大赛除外,个人觉得重要的比赛,历史和传统是重点! 斯诺克是个注重重要的是传统和历史的比赛。所以不要认为钱多的比赛就比钱少但是历史悠久的比赛更重要! 尤其是中国的比赛,中国的比赛缺乏历史底蕴,只能算是钱多的比赛,而不是重要的比赛!中国的很多比赛是因为丁才开始关注和兴起。如果丁退役了,我相信中国的比赛也不见得会多。 丁对中国斯诺克的贡献,说一句很客观的话,就跟当年的克里夫桑本,德拉高一样!因一人而兴,因一人而衰。 个人觉得重要的比赛,(排名赛和邀请赛一起算):三大赛,这个不解释 除此之外,威尔士公开赛应该算第四大赛!相信一定出乎很多人意料!别看钱不多,但历史非常悠久,第一届比赛是1927年,和世锦赛同年,但是直到77年才办第二届,到80年正式官方确立比赛,而且这么多年,一直没中断过。 苏格兰公开赛排第五,82年开始举办,90-92中断了3年。后来一直至今。 大奖赛也是82年开始举办,一直至今,中途赛制有些许变化,但一直延续至今。 英格兰公开赛,1985年开始举办,但是赞助商一直不稳定,中间中断过几年。 欧洲赛,德国大师赛89,90年左右开始举办的,而且一直都有 最后说一下中国的比赛,个人觉得,中国公开赛算是比较历史悠久和重要的比赛,从1999年第一届,最初几年中间出现了间断。05年开始每年一次,至今10多年,其他中国比赛,只是钱多,没有多少历史底蕴和沉淀。
今年的问题太多了!写个总结,欢迎指正。 这赛季,人员变更和动荡,蒋眼镜的管理思路都是很成问题的一年,即便今年成功保级,总结大会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应该检讨今年的得失!该背书要背书,该走人的要走人。最大的失误有两点: 1、主教练不该换!张外龙带队成绩稳定,尤其是第二年,早早就保了级,球队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战术风格和打法以及鲜明的特点。俱乐部首先就应该做好张外龙的续约工作,其次是早点着手下个赛季的准备工作。(从历年的经验来看,对于要保级的球队来说,准备越充分,越早越好)结果因为内部队员的原因,没有和张外龙续约。等于是增加了未知的不确定因素。 2、在联赛的中早期过早的尝试新的战术和打法,搞得球员们无所适从,管理团队乱炒作伊涅斯塔的消息,人心浮动。从第9轮到12轮,连续4连败,然后又是一个8轮不胜,主教练要负主要责任!重庆队的特点就是防反和速度,阵容单薄,实力有限,玩儿不出其他花样。靠的就是一招鲜,吃遍天。即便要尝试,也是应该在拿到足够的分数以后,在赛季末段尝试一下。 这点可以参考上赛季的张外龙就是这么做。第一个赛季的王宝山也是如此。要尝试新战术必须在完全保级的基础上。考察锻炼新人。 王宝山和张外龙第一年,带队明显特点都是开局不好,中期拼命,后期基本都能提早两三轮保级,完全不至于像今年这么狼狈!!张外龙第二年带队,由于提前了半个月保级,下赛季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所以保级也完成得早。 重庆队其实在张外龙的这两年管理下,已经走出了一条保级的模式,(早准备,早拼命,早点拿到足够分数,尝试锻炼新人和新战术,下赛季早准备)
没新人,是斯诺克发展最大的问题! 看了五星体育对火老师的专访,确实目前斯诺克发展存在很大问题。火老师的观点认为,有球员自身原因,也有客观环境的问题: 从自身原因来说,现在手机电脑游戏太多,吸引了过多孩子的注意力。很多小球员也是如此,火箭那个年代,每天训练至少6-8小时,而现在很多年轻球员连一半的时间都不到。训练强度明显不足。 环境因素方面,一个是奖金太低,导致一些球员不得不做兼职来养活自己和家庭。比如土豆哥,还有加里威尔逊开出租。尤其是很多年轻球员,更是如此。90后的凯伦威尔逊成为职业选手后,中间也有两年没再打职业,而是忙着做兼职养家糊口。 其次是缺乏业余的比赛,火老师也说了,在他的年代,每周都有数不尽的业余赛事要打,当转入职业时已足够优秀,是真的具备了职业水准。而现在的选手,进入职业太容易了。这主要还是参与的人少了,导致过去很多台球房或者类似的俱乐部关门。没有人参与,也无法组织像样的业余比赛。所以现在的选手要进入职业太容易,毕竟竞争少了。 第三就是,由于人少了,很难形成阶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火箭的意思是孩子要从小培养,到了11,12岁可以打点少年比赛,从中选出好苗子继续培养,到了16,17岁通过青年赛,再从中选好苗子,这样层层选拔。但我觉得这个不现实,毕竟现在人少了,形成不了阶梯型。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的这种学院式培养,更符合现实条件
对成团组成的一种解读或者说总结吧,路人甲 队长是团队核心,首先要求综合素质一定是最高,不一定每样都是最好,但基本每项都是前3之内。除此之外,队长还需要一种自信或者说强势,还有领导力。能让队友信赖,同时能引领演出进程。总之,队长就是要开各种光环,增加有益的BUFF。一般队长是要主舞,因为演出开始都是先跳后唱,队长首先开跳,要把氛围先烘托起来,以及最后的收尾,肯定也是跳,这都需要队长来压轴。还是觉得孟适合一些。 副队是纽带,队长强势,二把手就要随和,亲切。能够及时沟通队员和队长的作用,表演中能和队长配合。副队一般也是要求综合能力全面,但也不能过于耀眼,遮住了队长。一般副队要和队长能力要相当,同时能形成互补,队长开跳,副队就要开唱。所以吴更适合这条件。 其实吴孟在我看来,很难比较谁更好,就如同巴萨和皇马谁更好一样。应该说,气质和风格上,孟更适合做队长一些。 排第三,我确实很难评价。。争议很大。没发现她的特长和优点,可能还是本路人的欣赏水平有限吧。 第四的主唱娟,我是很喜欢,声音有杀伤力。形象气质走的是邓丽君路线,颜值不算高,但耐看。对跳不在行,划划水就行。单论唱的实力,路人以为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第五主要负责RAP,唱跳实力都俱佳,主要擅长摇滚,和重金属。能配合队长积极调动现场观众气氛。 第六的小七主要跳,当然唱也很棒,走甜美范。她和老四有两次配合组队,我都觉得很棒,尤其是第一次。小七自己曾经有团队经历,经验丰富。 7,9,10,三位风格差不多,这个是我认为的实力派。没有明显短板,相当于弱化版的吴孟。排名相对靠后,估计是又没有特别让人印象深的亮点。一句话,唱跳俱佳,颜值高。形象气质有特点,比如我觉得紫宁有点像林青霞。这三位又比落选的风格类似的几位,还是要强一点。 老八就不说了,一个团队里面,怎么也要有个,李宇春似的中性元素。 最后的老徐。。给的镜头有点少,印象不深,不好评价。
第二季,假如我是策划者,投票和考核环节我这样设计 正赛从进入大本营后,24小时现场直播,所有的地方安装摄像头,选手除了上厕所和换衣间外,都有摄像头。观众可以全程24小时查看所有选手的状况,是在吃饭还是睡觉或者练习。选手不得带通讯工具。 导师分成若干批次,每批次导师和学员呆一期左右,一样同吃同住。24小时直播,不得带通讯工具。避免导师被外界因素所干扰。(导师的组成,每一次都要重新抽签决定)。 投票环节的设计是我感觉最痛苦的,因为要避免作假和恶意刷票等问题,结合了欧美国家议会选举和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改选问题,采取以下方法:(方法看上去很复杂,但相对公平) 1、最少的投票者有50票,最多的有200票。(不要急,接着看!) 2、每个投票者,把自己手中的票要分给11个选手.这11个人,每个人的得票,最少不能低于5%,最多的不能高于30%。 这里要做个说明,观众记住,你是培养的一个女团!!!而不是选某一个超级巨星,是让你选11个女生,如何搭配更为合理,这是你要考虑的。而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如何如何。。。。 3、手中的票必须每天都投完,不能剩。不能多选,也不能少选,必须是分给11个女的,否则该投票无效。(技术上很好实现,不按照规则投票,最后是无法提交成功的)投票是24小时滚动计票,就跟美国总统大选那样。 4、最后的评审专家还是有个特权,被淘汰的选手,她所支持得到的选票,专家可以将这些选票进行再分配,分配给晋级的这些女生中11个。在实时现场直播下(可以有个小屋),导师团给出统一意见,把这些选票进行分配。原则也是最低5%,最高30%。 5、选票滚动累计,最近两次的结果进行累加,第三次淘汰的时候,要把第一次的成绩扣除掉。也就是算第二次和第三次的累计成绩,作为你第三次淘汰赛成绩。第一次不淘汰人,第二次结束后开始淘汰。 6、教评分离,本期的导师,不得参与本次选票的再分配。参与选票再分配的,是从专家库里,现场随机抽选的人。
评价斯诺克历史人物,以乔戴维斯,克鲁斯堡,2010年以后 乔戴维斯之前的时代,可以叫斯诺克古代史。 从乔戴维斯到克鲁斯堡之前的时代,可以叫斯诺克近代史,评价体系主要以世锦赛为主,毕竟那个时代,排名赛非常少,大多为邀请赛,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的三大赛,所以在克鲁斯堡之前的时代。主要就是四个霸主(乔戴维斯,德雷克戴维斯,约翰普尔曼,雷里尔顿),当然四代霸主之间,中间也有间或一两个过度性人物,比如沃尔特唐纳森和约翰斯宾塞之类。但总体来说克鲁斯堡之前的时代,就是四代霸主。 所以吧里一些同志,不要言必称皇帝,金块和75三杰,80五虎之类。不要小看四代霸主的贡献和实力。 克鲁斯堡时代应该算是斯诺克的现代史,评价体系主要是世锦赛和3大赛。但是我还是有必要说一下,在金块的整个职业生涯和皇帝的中前期,基本还有有点四大霸主那个时代的味道,比如戴维斯曾经几乎垄断所有冠军,(戴维斯的时代排名赛非常少,更多要看职业赛,金块的职业赛冠军是81个!比皇帝的71个还多10个)。2000年以后,逐渐开始进入75三杰时代。 最后2010以后,我觉得可以算作当代史,主要原因是排名变得越来越多,奖金也得到了很多的提高,评价体系是3大赛以及大满贯套数外+排名赛冠军数量来进行综合评价。 我曾经说过一个评价标准和体系,吧里很多同志还比较认可的。不清楚的同志可以看一下,还是比较客观的。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