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红楼梦 07红楼梦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1,688 关注贴吧数: 2
【07红楼梦】黛玉与探春,转贴 黛玉入府时,眼中的探春,文彩精华,令人忘俗,应该说三姐妹中探春给她的印象最好也最深。黛玉与探春的年纪最接近,二人同年,只是差了月份。应该说她们俩是走的最近的。   黛玉与宝玉住在贾母那里,同吃同住形景不离的。三春都由李纨照顾。可是宝玉总是要去读书的,而且还有许多的应酬,总觉得宝玉不在的时候,黛玉应该和探春走的近。她们是同一类人,机敏聪明,又都是王夫人明着应付暗中不喜的人。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虽然由贾母带大,表面上尊敬着王夫人,一口一个太太,可是她终是赵的女儿,王夫人表面上和气大度,可心里一分钟也忘不了这个事实。而且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总是和赵相貌上有相似的地方。王是不可能忽略的。黛玉是贾府的外孙女得到了老太太的宠爱,王夫人要体现亲戚的情份,大体上会善待黛玉的,和对探春一样是做给人看的。王第一次见黛玉就让她远着宝玉,那时节,黛玉刚入府,不过是一个小孩子,也并没有表现出后来的小性子,可是王已经防患于前了。她对黛玉有着天然的反感,也许是因为黛玉的母亲。大家都推测王夫人与贾敏的关系不睦。所以王才会连一分钟也等不得就让黛玉离自己的儿子远一点,王只想让黛玉永不见宝玉,可是王失望了。黛玉和宝玉成了离的最近的人。  在贾府探春是最有危机感的人,她看清了贾府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官运上都是危机重重,她着力的经济改革也是为了挽救贾府不至于跌落的太快。这一点黛玉与探春深有同感。她对宝玉说了,日常替你们算了,进的少出的多,也确实该如此。黛玉没机会进入贾府的管理层,但是她和探春一样有经济头脑,看出了贾府的奢华之后的凄凉。二人同样的冷静与敏感。  探春的敏感源于她庶出的身份,她努力回避着这一层,可是事实是无法逃开的,她还是要在这个身份中成长。她的母亲与王夫人的天然的矛盾让她无奈而忧伤,左右为难。一方面不能得罪王夫人,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母亲与弟弟。走在夹缝中的探春是辛苦而聪敏的。黛玉的敏感是因为父母的亡故,必竟是在贾府作客。虽然得到了贾母的宠爱。可是心中总是感觉孤零,这种感觉不是一种物质的丰富能改变的,成了一种天生的伤感。探春做不了迎春,一样的庶出人家就平和无虑,一样的没父母云儿快乐的如天使,而黛玉终是黛玉,探春还是探春,她们敏而忧,所以才别具风范。  探春的诗社,最有兴趣的是黛玉。探春把诗社建成了一个组织。而黛玉把诗社当成了一项活动。平日里她们俩最是说说笑笑,必竟她们性格一样,虽然各自的伤痕不能提,可总有一种和谐在那里。黛玉打趣宝钗的话是说给探春听 的。黛玉是唯一一个可心公开打趣探春的人,说探春必得贵婿,也是她说的。黛玉只是如此对探春,她对探春的一种难得的亲近和自然。她们相处有一种轻松自然,这是黛玉和别人在一起时没有的感觉。  探春长大了,总是王的心病,探春的未来也是让王夫人担心的事。黛玉长大了,她和宝玉走的近,自然让王夫人的金玉缘成空,所以王夫人眼中的探春与黛玉一样的头痛。  探春与黛玉也许没有说过什么知心话,但是相知一笑自在不言中,黛玉自知探春的伤,探春当然明白宝黛的情份。  探春远嫁,黛玉早逝,她们都躲过了贾府的凋零,也许是一种幸运吧。一个是芙蓉清愁,一个是杏花春雨。一个是池中的清丽,一个是岸上的晴丽。一样的美丽!
【07红楼梦】被遗忘的岫烟 那一日清晨她起床,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和宝玉宝琴是同一天,可是这个热闹繁华的贾府在大张齐鼓的为二宝过生日,没人记得她,她是宝琴同一天来的贾府。宝琴是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的侄女,而她是大房邢夫人的侄女,可是没人注意她,宝琴得了贾母的宠,成了王夫人的干女儿,跟着老太太起居,自是高人一筹。而她入园随表姐迎春居住,一下子天上地下。没人会觉的不公平。她也如此。 可是今天,她的生日她也要装作忘记了。去为那二位庆祝生日,母亲忘了,姑母忘了,贾府的管事的忘了,她也只好忘了。连叹气都没有,必竟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千百回,连自己也数不清了。 她去了宝玉那里,看见了热闹风光的宝玉宝琴,他们好快乐呀,若能像他们那样一天也好呀,在一个时间里你成了主角,所有的星光都投落在你身上,那样的感觉这一生只盼有一次也好。她微笑着,没人知道笑容中的漠然与冷静。只是云儿说了出来,今天也是岫烟和平儿的生日。还是平儿说的好,我们哪是那牌上的人,怎么会有人过生日。探春马上说四个人一起过。云儿一向大而话之,今天却说了这样的话,是孩子天性,还是她客居亲戚家一样的心境。都是会让人遗忘的处境。她微笑着感谢大家。 从来都没希望过什么,这一生能遇上妙玉读书识字,已是幸事。能来到大观园,看那花柳水清,已是快乐。至于其他的,她从来没想过,没希望过。只是宝钗那关切的眼神,还是会让心感动。只是云儿那快乐的笑声,还是会让她快乐。探春那细致的体贴,还是会让她温暖。这个地方,这些年轻美丽的女孩子该是世上最美的人了哟。大观园该是人间最美的仙境了吧。 岫烟笑了,今天她也过了一次生日,那么多人为她祝贺,她的心欢喜着,满园的花开的好美,那也有一朵是属于她的吗! 
【07红楼梦】珍爱红楼--替夫逼婚记 说起来这邢夫人也真贤惠,丈夫贾赦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自己总不能跑去和母亲说 ,于是说与邢夫人,邢夫人马上同意亲自去说。  这贾赦也是荣国公的世袭,又是长房长子,自己别院居住,看来本不讨贾的欢心,和贾母日常的接触与沟通也就少了,只是样子是要做的,必竟还有个同气连枝的宁府在那里看着,必竟他的弟弟的女儿成了贵妃,所以贾赦大面上是装着尊敬母亲的。可是眼见的母亲离自己越来越远,二房的公子成了老太太的心肝,王夫人和贾政成天在贾母身边转,当然让贾赦心急,他是荒唐可不糊涂,虽说品质恶劣,可也明白母亲的重要性。第一贾母有钱,贾母进贾府五十多年,而当时又是正兴旺的时候,又管了那么多年的家,肯定有钱。第二贾府那些特殊的关系也都是掌握在贾母的手中。这可是另一种权利。但是贾母是安心要远着他们这一房。他可不要吃这个亏,谁知道这些年二房明里暗里沾了多少光了。那贾赦那里是肯吃亏的人,自己的女儿还顾人家死活的算计了五千两银子,何况是一个摇钱树的贾母  贾赦的眼光在贾母身边停留了太久,始终找不到办法。后来他看见了鸳鸯,那个贾母身边的年轻美丽的女子,那个掌握着老太太的钥匙的人。他有了主意,这次他想着人财两得。这场逼婚记开始了!   邢夫人找来了凤姐,平日里她讨厌凤姐,可是这次,她想让凤姐顶这个雷去。花言巧语的和凤姐客气了一番,结果凤姐直言盯了回来。说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这不是老虎嘴里拔牙,我可不敢去。又说老太太不喜欢大老爷。凤姐的话让邢夫人太没面子了,于是邢夫人只好教育凤姐,最后也明白凤姐是不会去的了,于是便说我自己去。精明的凤姐把邢夫人哄到了荣府,自己跑回去先打发走了平儿。   邢夫人去找鸳鸯,她想的简单,以为谁都和她一样在乎贾赦呢,谁都看的上姨娘的身份呢,于是她兴头头的给鸳鸯描述了一番光明前途,可是没想到她的热情遇上了冰,鸳鸯死活不说话,她只好找了个台阶去找鸳鸯的哥嫂。  鸳鸯自是烦恼,她在贾母身边久了,自然明白贾赦的为人,和贾母对这个大老爷的讨厌。鸳鸯可不要因为这个事情影响了自己在贾母身边的地位。况且那个混蛋贾老爷也着实年纪大了些,况且房中一大堆人了,她才不高兴和她们平起平做呢。鸳鸯到了园子里,此时她没想好如何应对,就先出来散心,遇上了平儿。二人先说起此事,不想被袭人听到了,三个曾经的姐妹一起大骂了贾赦,对大老爷的为人众人都瞧不上,看来这个大老爷人气指数太低。怪不得鸳鸯姑娘就是做丫环也不做他的姨娘。鸳鸯是主意定了,死活不去。这时候她嫂子高兴的来了,自然是碰了一脸灰走了,这是鸳鸯第一次骂人,水平很高,可见老太太丫环不是只会玩酒令的。  邢夫人等于是失败了,可是贾赦不干呀,叫来鸳鸯的哥哥亲自说了,鸳鸯若不来除非做姑子去。鸳鸯听了这话,知道必要背水大战了。于是拉着嫂子去了贾母那里,把事情回了,说完挥剪剪头发,被众人夺了去。贾母大怒。  贾母亲自对邢夫人说,鸳鸯在身边就等于大老爷尽孝了,让大老爷自己外边买去。这场逼婚因为高层的参战,而让贾赦大败而归。邢夫人自然脸上无光,没能完成老公的大计划很是无奈。不过邢夫人还是会耐心等待着新的机会!原作者;yuehan
【07红楼梦】薛姨妈真的阴险吗? 薛姨妈这个人物一向也是非议多多,诟病她的人无非说以下几条: 第一,有意散布“金玉之说”,这个罪名可不小,但真是这样吗?薛姨妈对自己姐姐王夫人说自己的女儿的金要有玉可配,这就要看当时宝钗选秀的事情黄没黄,假如没黄,那薛姨妈不过是姐姐拉家常顺嘴说的,假如黄了那么的确是一种暗示,但别用上“散布”这么严重的词,贾家人多嘴杂,一点破事都能传半天,这怨不了薛姨妈,比如黛玉和宝玉怄气铰了宝玉的扇套(湘云做的),结果在史家的湘云都听说了,老大的不高兴,晕!贾家上上下下的嘴巴快赶上互联网了! 第二,一心想和贾家攀亲拆散二玉,这个罪名在我看来可真是有点“莫须有”了,薛家和贾家可谓门当户对,何来攀附一说?而老太太的心思连下人都知道,薛姨妈不可能不知道,二玉婚姻是老太太默认的,二宝要结婚只要老太太在就有困难,假如薛姨妈真的是不和贾家结亲誓不罢休的话,那么她就应该打个双保险,自己儿子的德行贾家上下都知道,开不了口,那为什么反而让自己一表人才的侄子薛蝌娶了穷家女儿岫烟?不什么不直接娶贾家小姐探春呢?就算薛蝌配不上探春,那配迎春总绰绰有余吧,一样将来要和难搞的邢夫人打交道,为什么不直接娶迎春?这样不是先和贾家攀上了亲吗?完后再考虑如何把宝钗嫁到贾家,这样不是更保险吗?好些人说薛姨妈如何阴险会算计,我怎么觉得她脑子有点不清楚啊?她要真阴险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退了梅家的婚事,把宝琴嫁给宝玉,完后再给宝钗另攀高门,送不进皇宫,也可以送进王府,当不成皇帝的小老婆,也可以当王爷的小老婆嘛,就宝钗那个小模样,还有王爷会不愿意的吗?! 第三,在黛玉面前耍滑头,这点我倒是同意的,薛姨妈说把黛玉配给宝玉如何四角俱全,一心护主的紫鹃立刻打蛇随棍上让薛姨妈去和老太太说,结果薛家姨妈又缩了进去,这让人感觉很不好,虚头巴脑的,但薛姨妈玩这一出到底出于什么目的有点让人费解,前面对黛玉说的那一大篇话的意思就是以为定了的事情只要月下老人不牵线一样白搭,这可以理解成是在暗示黛玉别太笃定了,是在泼冷水,那怎么紧接着又说“四角俱全”的话?先泼冷水再点火,薛姨妈老同志到底在想什么呐?!
【07红楼梦】重发 转何东博客:胡玫接受英报采访,暗示将摆脱选绣羁绊 何东编者按:最近,胡玫导演就新版《红楼梦》的拍摄,接受了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的专门采访。 胡玫导演特别授权,在我博客里独家发表这次采访的全文如下—— 《泰晤士报》:关于红楼梦“写的是什么”,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您怎么认为呢?因为这关系到重拍《红楼梦》时为它定的基调; 胡玫:《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有名的一部奇书。它的英文名称是: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直译就是:“红色房子的梦”。 但我认为,这个直译的名称不够准确。其实所谓“红楼”并不是单纯指一座红色的房子或楼庭。这是一个双关语:汉语的红,除了红颜色之外,还有红火,也就是豪华富贵的意思。所谓红楼一梦,其实并不是说有人睡在红色房子里做了一场梦,而是讲述一个富贵豪华红火的大家族的一场幻梦。我认为这才是“红楼梦”这个书名更准确的意思,它也就说明了这部书的内容。 《泰晤士报》:您的新剧会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红学家“的意见?比如在结局方面? 胡玫:这主要是编剧方面的问题,我们有一个剧本写作小组,启用的是一些富于创意并且了解现代年轻人欣赏心理和习惯,本身又接受过戏剧和电影专业编剧训练的年轻人。在他们背后有一批知名的专家,不仅有红学家,还有历史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园林、古代家具艺术的专家,甚至还有美食、花鸟,养狗、逗蛐蛐的玩家。这个新剧本,目前五十集的初稿已经全部完成。 至于新版故事的结局,我们要求编剧首先是尊重原著,但也不会不吸收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吧! 《泰晤士报》:为什么《红楼梦》又叫(石头记)? 胡玫:《红楼梦》写成于清初期。《红楼梦》小说中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出现最早版本(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 《泰晤士报》:您认为为什么《红楼梦》在中国会享有如此高的地位? 胡玫:《红楼梦》一向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但是,《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认同的是曹雪芹,但对此,现在还存在许多异议,还难以定论。所以关于这部小说是曹雪芹的自传的说法,因此也是靠不住的。 有人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社会和文化的的一部百科全书。《红楼梦》全书规模宏伟,人物生动,语言优美,隐喻很多。加上作者身份是个谜。因此,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太空中的爱神星上有两座环形山,分别以《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名字命名。 《泰晤士报》:是什么原因使外国读者一直不了解《红楼梦》?比如说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困难?或者翻译的问题? 胡玫:对外国读者,《红楼梦》的原著情节节奏也许推进过于缓慢,隐晦的不易明白的暗示过多。实际上很多语言方面的复杂歧义和暗示,根本就是无法翻译的。但没有这些,就不会有所谓“红学”,也不会有深奥的意义了。 《泰晤士报》:中国人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林妹妹。”您接下这样一部作品的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为什么您要接过这么烫手的山芋呢?您的信心来自何处? 胡玫:压力就是挑战。我过去已经面对过许多挑战,难度并不见得小于拍《红楼梦》。此外,作为一个职业女性,我一向喜欢面对富有挑战性的游戏。 《泰晤士报》:那么,目前,选出来的黛、钗您是否满意? 胡玫:我认为结果并不理想。我也许会在其它的戏里先试用几位参选者,认真观察他们的个人素质与表演天赋。以后拍《红楼梦》时,也许会用她们,但最终甚至可能一个都不会用。这些都需要之后从长重新考虑。 《泰晤士报》:那么,宝玉的角色怎么办呢? 胡玫:中国有一句俗话,叫“车到山前自有路”;无论钗、黛还是宝玉,将来拍摄的时候,还是一定会出现的。放心吧! 《泰晤士报》:与87版比较,您的新版《红楼梦》会有什么不同? 胡玫:我不喜欢对此做比较。但是如果拍摄工作开始,那对我来说,我要拍的就完全是一部崭新的作品。 《泰晤士报》:关于拍摄进度:您计划何时开拍,何时拍完,何时放映? 胡玫:由于选秀发生了那么多复杂问题,所以开拍日期目前难以确定。我目前正在着手先筹备拍别的戏。 [未完待续:明天晚上,本博还将在此发表对胡玫最新的独家采访。届时,她将就"红楼选秀"之前、之后的种种内幕、传闻、风波;新版《红楼梦》开拍的无限期推迟;与各合作方及演员使用可能出现的种种变数,旗帜鲜明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与立场。] 作者: 过路人戊 感谢作者:过路人戊 请按照【07红楼梦】格式发贴,谢谢
【07红楼梦】07红楼梦吧历史吧友数据大统计(更新) ※※※※※※※※※※※※※※※※※※※※※※※※※※※※※※※※※                              ※※        07红楼梦吧历史吧友数据大统计         ※※                              ※※※※※※※※※※※※※※※※※※※※※※※※※※※※※※※※※     用户ID 主题数 精品数 精品率 主题率 贡献分  排名-----------------------------------------------------------------    07红楼梦   52   19  36.54%  24.3%  2217    1      贴皅   25   3   12% 11.68%   416    2    飘邈公子   8   4   50%  3.74%   483   1↑3    闲潭浣花   7   2  28.57%  3.27%   233   1↑4      栖之   6   0    -  2.8%   40   1↑5    妙善天地   5   0    -  2.34%   34   1↑6     whynot2   5   0    -  2.34%   35   1↑7     Janer】   4   0    -  1.87%   27   1↑8    宝髻玲珑   2   2   100%  0.93%   296   2↑9      贴罢   2   1   50%  0.93%   124  2↑10    圣灵侠客   2   0    -  0.93%   14  2↑11     猫头殷   2   0    -  0.93%   14  2↑12 坡仙曾笑一生忙   2   0    -  0.93%   14  3↑13   qiushui5410   1   1   100%  0.47%   147  3↑14    霁色冷光   1   1   100%  0.47%   147  6↑15  ¨мё婲★ˊ   1   1   100%  0.47%   149  7↑16   WOYAOAINI1   1   0    -  0.47%    7  7↑17     邱创创   1   0    -  0.47%    7  7↑18    璇玑女巫   1   0    -  0.47%    7  7↑19   瘦瘦的昊子   1   0    -  0.47%    7  7↑20     可若溪   1   0    -  0.47%    7  8↑21    痴心孤雁   1   0    -  0.47%    7  8↑22    雅芝风情   1   0    -  0.47%    7  9↑23    最爱百卉   1   0    -  0.47%    7  9↑24    花月其人   1   0    -  0.47%    7  9↑25   _七彩泡沫_   1   0    -  0.47%    7  10↑26      贴巴   1   0    -  0.47%    7  13↑27   小婴儿0115   1   0    -  0.47%    7  13↑28 凭阑袖拂扬花雪   1   0    -  0.47%    7  16↑29   三月花公主   1   0    -  0.47%    7  17↑30    红楼果壳   1   0    -  0.47%    7  17↑31 红楼一梦终难了   1   0    -  0.47%    7  17↑32    夜雨听息   1   0    -  0.47%    7  17↑33      LSJ兔   1   0    -  0.47%    7  17↑34    沾沾的沾   1   0    -  0.47%    7  17↑35    月夜_空笛   1   0    -  0.47%    7  17↑36    古风沁远   1   0    -  0.47%    7  17↑37    郁郁青芷   1   0    -  0.47%    7  17↑38      旭魰   1   0    -  0.47%    7  17↑39  海阔天高2007   1   0    -  0.47%    7  17↑40    云林堂主   1   0    -  0.47%    7  18↑41    佳木秀儿   1   0    -  0.47%    7  19↑42    拍砖上瘾   1   0    -  0.47%    7  19↑43    adsll1117   1   0    -  0.47%    7  19↑44   齐国姜子牙   1   0    -  0.47%    7  19↑45   绒绒儿1988   1   0    -  0.47%    7  20↑46    丛生荆棘   1   0    -  0.47%    7  20↑47    张家三郎   1   0    -  0.47%    7  20↑48   小可爱牛车   1   0    -  0.47%    7  21↑49   VV永远最棒   1   0    -  0.47%    7  23↑50    舟山鲨鱼   1   0    -  0.47%    7  24↑51    hgdds1212   1   0    -  0.47%    7  27↑52   敏敏_Vincy   1   0    -  0.47%    7  27↑53   落花为谁葬   1   0    -  0.47%    9  27↑54     前世花   1   0    -  0.47%    7  28↑55    婷婷静荷   1   0    -  0.47%    7  28↑56     冷慕心   1   0    -  0.47%    7  28↑57   悼红轩旧友   1   0    -  0.47%    7  29↑58 一代风古柳秦淮   1   0    -  0.47%    7  29↑59
【07红楼梦】又是一年端午时 此贴原作者为: qiushui5410因为没有注意发贴格式,因此重发,请谅解!今天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2000多年前,诗人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壮志难筹而又不怨同流合污终于自沉汨罗江。 龙舟,粽子,艾草煮鸡蛋......是端午的特色。每年到这个时候家里都会用艾草煮上一锅鸡蛋。艾草有一种特有的芳香,以之煮鸡蛋,鸡蛋也就有了一种特有的香味。民间传说它还有祛病驱邪的作用,因此成了端午节特有的佐料。 家里通常是不包粽子的,北方人喜面食,黏糊糊的粽子只是作为节日的食品。小时侯粽子对于我来说可是稀罕物,因此巴不得天天过端午。现在到普遍了,几乎每个街边的小贩都能提供。 生活好了,原来节日才能吃到的东西,节日才能穿上的衣服,现在不过节照样可以吃到,可以穿上。于是有人说,节日味变淡了。我反而觉的更浓了,因为明白了节日背后的含义。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少说也有千余年的历史,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节日变淡的背后正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洋节日的追捧,比如圣诞节,比如情人节。其热度连外国人都有些惊讶。我真的想问一下追捧的人们,你们真的懂得那些节日的含义吗?抑或只是因为外国人过,所以我们也得过,不然就落后了,就土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DNA,一个抛弃自己文化的民族注定没有未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也随之全球化了。然而我们在拥抱全球化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民族核心文化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否则将会彻底的迷失自我。我们领先了世界几千年,落后了不到二百年,没有任何理由自卑。 岁月悠悠,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植入了骨髓。就象看到粉墙黛瓦的古徽州民居总有种莫名的亲切感。面对现在浮躁的社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唤醒它。所以我支持旭丹,成了蛋粉的一员。 “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社会的悲哀还是诗人自己的悲哀!端午节,吃粽子,今年分明又吃出了往年没有的味道...... 值此端午祭,谨以此文纪念两千多年前汨罗江畔的那缕忠魂。 作者: qiushui5410
被钉在棺材里的小孩(真实) 被钉在棺材里的小孩(真实) 这是发生在唐山市玉田县农村的一件事情。是在昨晚的饭桌上,听与唐山公共安全专家局有关系的朋友说的。听完后浑身发冷,胆寒,震惊!      说的是一六岁左右的小孩子,在玩弹弓的时候,不慎打到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头的身上,正中太阳穴,当场昏迷,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不幸死亡。然后老头家人同小孩子家人协商解决,要求小孩监护人赔偿其家人八万元损失,并且要在出殡当天由这小孩披麻戴孝。话说到这里,本是正常的一个意外事件。虽然说以农村消费标准、老人实际年龄,用那位公共安全专家专业人士话说,要求赔偿稍微高了些,但小孩的家人还是同意了这些要求。毕竟,也是小孩有过错嘛。      事情本来就该平静的结束了。谁知道,在出殡当天,小孩突然找不到了。老头家人大怒,要求小孩的父亲披麻戴孝,小孩父亲也没要求什么,利落的答应了这个要求。结果在出殡的路上,原本晴着的天空,突然来了一声晴天旱雷----有点像电影电视是吗?可的确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上了!----这声晴天霹雳刚好击中了送殡队伍道边的一根电线杆,电线杆应声而倒,刚好砸在老人的棺材上。      真不忍再往下说,浑身鸡皮疙瘩已经起来,腿还在发软,太震惊的事就在这时暴露了:棺材裂出了口,周围人吃惊的发现那个失踪的小孩就跪在这个棺材里!两手都已经被几颗钉子订在了两侧的棺材板上!!低着早已断了的稚嫩的头跪向棺材里的老头!!!!      绝对是毛骨悚然。我也想怀疑,我也不敢相信。可的确是唐山公共安全专家局的朋友所说的,的确已经在当地传的沸沸扬扬。
落红成冢------为晴雯 落红成冢——为晴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一部《红楼梦》,就这么读完了。掩卷而思。开始时只是觉得遗憾,那些繁复纠葛,那些繁华错落,一幕幕地从眼前闪过;慢慢地,心就一点点地沉了下来,仿佛有块石头压着;最后,心中竟只有失落,像失了一件东西似的,空落落而又牵挂着什么。而心中最多的还是那个女子,那个热烈到可以“焚”的女子——晴雯。为了这位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女子,怡红公子贾宝玉已经为她杜撰了《芙蓉女儿诔》,而我也作此篇《落红成冢》,以表纪念。翻开《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位向我们款款走来的便是晴雯:“雯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最爱晴雯之敢作敢当,敢爱敢恨。难忘“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一回:晴雯已嗽了几阵,好容易补完了,说了一声:“补虽补了,到底不像,我也再不能了!”唉哟了一声,便身不由主地倒下了。何其勇敢和壮烈!也难忘临终前宝玉来看她时,她不愿只担虚名,咬下指甲,脱下内袄,让宝玉收好:“以后就如见我一般。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何等真诚和热烈!只因如此,多情公子空牵念啊。最敬晴雯之身为下贱,心比天高。晴雯虽然只是一个丫头,但她却有强烈的人格意识和平等意识。在王善保家的抄检大观园一事中,被无端审问的晴雯窝了一肚子的气,觉得人格受到了极大的污辱,就“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睛雯只是丫头,但她能够如此不顾一切地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恐怕可以做到的人还不多呢。最叹晴雯之“寿夭多因毁谤生,风流灵巧招人怨”。只因睛雯的“心比天高”,她嫉恶如仇,性格刚烈,嘴不饶人,因而在下人中结下了许多怨恨;只因睛雯的“风流灵巧”,疑心重重的王夫人才把她从宝玉身边撵走,害怕“这狐狸精害了宝玉一生”。其实,这些情况都不是原因,根源在于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在那大观园中,说什么“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始筑成”,又说什么“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其实只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不过是一座巨大的葬花冢、脂粉窟,埋葬了如此钟灵毓秀的如花颜。可悲可叹哉!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晴雯这朵艳丽的红花飘飘扬扬地落了下来,正如李后主词中所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落英缤纷,残红满地,最后堆积成冢。她们用那苍白的、残存的美丽,昭示着那曾经如锦的繁华。 落红成冢。 文章录入:欣语 责任编辑:huangchao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