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菓子 辞潇
查我成分是吧?
关注数: 490 粉丝数: 1,144 发帖数: 43,840 关注贴吧数: 73
给大家转一个东西【百家讲坛 笑书神侠 金庸小说里的情爱世】 借而吐槽新版的感情戏,也可以感受一下武侠小说里那些同样美好的爱情。 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 阿紫爱上了萧峰,而萧峰心里只有阿朱,最后,阿紫抱着萧峰的尸体跳下悬崖。 可能有的朋友听了会觉得惊讶,说金庸,那不是写武侠小说的吗?借助武侠小说来谈爱情,这合适吗?在很多朋友看来,武侠小说不就是写那些英雄豪杰们没日没夜地打架、杀人、喝酒,不就写这些的故事吗?从这些故事里边要探讨爱情,是不是好像是让李逵来绣花,让张飞来画画,让窦尔敦唱小曲,是不是不合时宜?其实我告诉大家,历史上的张飞他还真会画画,而且专画美人,张飞是以画美人见长的。在杀场上能够浴血奋战,给人一个非常粗豪这样形象的人,他同时,他可以非常秀雅,非常文雅。 而上述我所提出来的这种担忧,其实正是我们社会上很多人对武侠小说误解的一种反映。很多人以为武侠小说就是武打小说,我们很多中学老师没收学生的书就说不许看武打小说,所谓武打小说在他们理解起来就是暴力文学,教孩子怎么打架的教科书,就是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学。而这些朋友不了解,武侠小说也好,通俗小说也好,其实只是我们给文学分的类,只是文学中的某一个类别,这些类别只是说它们有不同的特点,而不是说它们在艺术价值上有高有低,通俗小说不见得它不高雅,不见得不严肃,而那些所谓的非通俗小说,我们想想发表在所谓严肃刊物上的那些小说,它们都是精品吗?它们都高雅吗?不是说你写某一种类别的东西,就决定了你的高下,就好像我们大家从事的工作,当教授就一定高雅吗?在木樨地卖馒头就一定低俗吗?这可不见得。所以类别只是一种特点上的划分,而不能决定它的高下,看文学作品跟看人一样,不能看表面上的名目。比如大家看我今天穿这衣服,不能代表我就会武功,其实我不会打架,我连我5的夫人都打不过,我可能只能打过我家那只猫。所以不能只看这个表面现象,武侠小说里面它就不能写出非常精彩的爱情吗?我想读过武侠小说的人,会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清楚的认识,特别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当然是一流的武侠小说,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人会对这个提出疑问。但是,我们不去讲他的武侠,就看金庸小说里边的爱情,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金庸的小说是一流的爱情小说。今天我们可以说金庸写爱情之广,写爱情之深,写爱情之奇,可以跟世间任何言情大师一决高下。所以说今天我们《百家讲坛》的这一讲就来看看金庸笔下爱情的深广性和它的典型性。
爱,一直都在 每个看诛仙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选择。 有人喜欢碧瑶,有人喜欢雪琪。 原因各自不必言明。 在这里,我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首先,我是很喜欢碧瑶的。 尤其是第一次看诛仙的时候。 后来,又或快或慢或粗或细的看过几次诛仙,渐渐的也喜欢上了雪琪。 我曾经纠结过,到底小凡爱谁呢? 我得出的结论是,两个都爱。 大家都在辩呢, 有的说对碧瑶只是内疚, 也有人说小凡真正爱的是碧瑶。 讨论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难道他不可以两个都爱, 只是前后而已吗? 爱并不是一定要在一起的。 爱是一种理解,是相知。 在漫长的时光中,有那么一个人一直在你心间。 就如同东坡的“不思量,自难忘”一般, 这份爱是不需要思量的。 诛仙一中已经把他们的关系说清楚了。 碧瑶选择成全。 或者说,像碧瑶这样一个女子,肯定会选择成全。 当结尾张小凡和陆雪琪相视而笑的时候, 那一抹绿色的衣角不是在风中轻轻飘扬吗? 我认为,那衣角就是代表碧瑶。 在碧瑶不在的十年里,她一定默默的看着小凡。 看到了小凡的痛苦,看到了他被父亲利用。 和一直默默爱着小凡的雪琪。 碧瑶怎么忍心让小凡痛苦呢? 所以我认为,爱,两边都有, 我们大可不必纠结在小凡爱的是谁。只要这份爱存在过,就足矣。因为它会在滚滚尘世中,温暖小凡,也温暖我们这些看官。 拙见,在下姑妄言之,各位姑妄听之,希望轻喷。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