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丹叶 子丹叶
关注数: 49 粉丝数: 36 发帖数: 1,606 关注贴吧数: 4
看看吧 思绪很沉重,不知道该写点什么,但好像内心燃烧的火焰久久不能被扑灭,是什么东西呢?让它燃烧的咽喉都在发痛。我想应该是善良的心发现了可怜的人或事啦!是啊!太沉重啦。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虽然我们这里只是感觉到头晕地转,但这已足够让自己感到地震的惧怕啦,更何况当时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地震。    看了几次电视直播自己就流了几次眼泪,我都不敢继续在听广播了,我害怕听到孩子们的呼唤:“叔叔救我,叔叔我不怕的、、、、、”听到这里我的全身的汗毛都会悚然竖立,站在这里我却无能无力。我想我能为他们做的是献点血或捐点钱,但我工作的地方听说没有血库;捐钱,我想拿出所有的钱,但最后考虑到老爸老妈年龄也大了赚不到钱了,所以留一部分给他们。只好拿出我一个月工资的一半吧!实在太少了,也希望孩子们不要嫌弃,大哥哥上的不是什么名牌大学,工资也少的可怜,但我只能尽我最大的能力啦!但我会不断给你们祈祷的,在此我也祈祷父母,亲人都能够平平安安。    我也好久没有回家啦!打电话听得出老爸,老妈想我啦!说是在的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听到别人说你的那点钱也根本解决不了什么,但我想大家都献出最大,最多的那一部分,他们就会有更好,更多的机会。    捐钱,我没想太多,我只想到我很幸运,我还活着,家人,亲人都还好,这就是老天对我的保佑。捐的钱多钱少我不是和谁在比,如果比我也比不过他们,我想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就还能赚钱。现在赚钱我想一部分是为了自己,但我会更多一部分为爸爸妈妈,他们一辈子没有多大成就,但他们告诉我你们就是我们的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的生活而努力劳动着。自己很不争气没能如愿考入好一点的大学。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我想学业不好没关系,但心态一定要阳光。“当你陷入困境时,别人帮你是你的运气,别人帮不了你也是老天对你的公正。”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更加善待自己,善待别人,“生活有目标比赚钱更重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在此我也希望父母,姐姐们理解我。如果说能让自己折寿来换回父母的安康,姐姐们和朋友们的幸福,汶川人民的幸福生活,我真的愿意!  一个人过的很好,有时的确有些寂寞,但有工作,工作有时很烦,有时也很累,但努力完成之后,晚上睡的很香,别人问我想要爬到那种程度,说实话真没有想过,只是想着把眼前的工作做到无人挑剔就OK!至于经理,总监、、、、能力有那么大就做,本事少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了。    不知不觉也不知道都写了些什么,此时也不想和别人说更多的话,讨论捐款多少的事。没什么意思,也不要去想的太多,自己做不了圣人最起码做个好人我想不是太难吧!      这几天地震的消息让每个人都人心惶惶,无法正常生活,我这人最怕晚上睡不好覚啦!搞得头老是嗡嗡响,很重的感觉。      余震不断,四川的亲人好友,孩子们,你们是不是很害怕,大哥哥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坚信中国人都是好样的,所有人的心都会被爱的连锁连接在一起,走了的人们你们都走好,活着的人你们,我们都要更加珍惜我们存活的机会。好好爱自己,好好爱每一个人,好人一生都会平安,我相信即使走进天堂的好人们,他们也会得到上帝的赏识! 
流行语古今相同 苏东坡书信中狂用“呵呵”一词 说起网络语言使用率最高的词是什么,“呵呵”应该是可以排列在前几名的。不想回答问题,用“呵呵”;不知道怎么回答,也用“呵呵”,有事没事“呵呵”两声,成了现代人的习惯了,也为现代人化解了不少矛盾。 所以,“呵呵”不仅流行于网络之中,也被人们广泛地用于短信及平常的言语谈话中。 那么,“呵呵”是现代人才发明使用的吗?翻阅史料才知,“呵呵”在古代也很流行。比如苏东坡在三封讨论诗词书画的信中就都用到了“呵呵”一词。 熙宁八年,苏东坡在讲自己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很得意,在《与鲜于子骏》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元丰元年,苏东坡跟文与可开玩笑,在《与文与可》一信中写道:“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说文与可不给自己画画的话,苏东坡就要自己到处去乱画,而且还要署上文与可的名号,或者,拿着他给自己承诺画画的绝句去告状索赔。 黄州时期,苏东坡又在《与陈季常》一信中写道:“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苏东坡为人洒脱,性格豁达从容,很喜欢开玩笑,曾写了一首“谐趣诗”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但朋友间开玩笑归玩笑,但真遇事他动起感情来比谁都真切,并非是个玩笑到不靠谱的人,如文可与逝世后,他悲痛异常,痛哭失声。“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作者: 五星出东方
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天涯杂谈』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作者:鸭_嘴_兽 提交日期:2007-8-13 10:52:00 ��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两千多万年,只在中国长江出没的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2006年12月13日,由瑞士人August Pfluger发起的长江考察结束,然而结果令人失望:考察团在为期6周的航行中未能找到一只白暨豚。August Pfluger说:“就算是还有一、两只白暨豚得以幸存,我们也不认为它们还有生存的可能。”  “我们来得太晚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悲剧,我们失去了一种罕见的动物种类。”白暨豚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哺乳动物。  科学家在8月8日出版的《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无奈地正式公布白鳍豚绝种。  他们说,白鳍豚要面对这个厄运,其中一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及急速发展,愈来愈多货柜船在长江航行,也有很多渔民沿江撒网捕鱼,对江中的生态造成严重破。生态学家形容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悲剧,并非意外和不小心造成,而是人为因素带来的恶果。  在五十年代,在长江流域和附近的水域出没的白鳍豚,达到数以万计,一整个族类的哺乳类生物在这么短时间内完全灭绝,实属罕见。科学家在1999年进行调查时,发现长江只遗下13条白鳍豚,当时已把它列为濒危绝种生物。  科学家指出,白鳍豚是过去一千五百年哺乳类生物进化过程中,第四种人类知道的完全绝种的生物,对上三种是在17世纪消失的马达加斯加狐猴、西印度鼩鼱和塔斯曼尼亚虎。  率领专家小组观察白鳍豚的英国生态学家杜维说:“人类损失了一种独特和充满魅力的生物品种。白鳍豚在地球上消失,表示进化生命树上有一条旁枝完全消失,显示我们仍然未做好保护地球的责任。”  杜维与中国政府的科学家合作,在三峡至上海全长1669公里的长江流域视察,但连往常经常发现白鳍豚的热门地点,也发现不到它们的踪影。他们发现渔民即使不是捕捉白鳍豚,但他们使用线和鱼网,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白鳍豚,早在秦汉时期已被人发现及有历史记载,有“长江女神”、“长江美人鱼”的美誉。  估计白鳍豚是我国发行特种动物纪念币中第一个灭绝的动物,以后只可以在纪念币上和博物馆看到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