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x 秋叶x
关注数: 1 粉丝数: 141 发帖数: 6,261 关注贴吧数: 5
欢迎参加2018戊戌年汉之常州清明抗元祭祀及游园活动 活动主办: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 一、整体安排: 2018年清明活动分上午场和下午场两部分, 上午场为抗元祭祀活动,时间为2018年4月1日上午8点—12点,地点在人民公园内原忠义祠遗址; 下午场为龙城半日游:带领参加活动的同袍游览常州市区部分景点。 二、上午场:纸城铁人----抗元民族先烈祭祀活动 皇宋德佑元年(西元1275年),蒙元南侵,围攻常州。在民族与国家危难之际,常州人民奋起反击,以一城之地,誓死抵抗数倍于己的元军二十余万,长达半年之久,使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除七人幸免外,全城军民与城共存亡。 在这捍卫华夏民族权益和尊严的壮烈时刻,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英烈,如常州知州姚訔、通判陈炤、胡应炎、包圭、王安节、万安、莫谦之、尹玉、麻士龙、周氏五兄弟等人,他们在华夏民族的抗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常州人民为了纪念死难将士,于明朝时在常州的双桂坊建忠义祠(在今常州市人民公园内),后于祠内建浩然亭,后人为之诗日:“千年赫奕褒忠地,一代从容就义人。白骨虽遭蒙古厄,英灵犹照晋陵春。”“英雄已去清风在,披指难忘此郡民。”每逢节日,人们纷纷来凭吊。 为了缅怀先人,弘扬民族大义,凝聚族人心志,敬奉殉国先烈,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举办祭祀抗蒙元民族先烈活动,今年为第五年。 活动时间:西元2018年4月1日,上午8点—12点 活动地点:常州市人民公园内原忠义祠遗址(人民公园南门、东门,浩然亭处)祭祀流程: 1、8:00 集合,布置场地 2、9:50 祭祀正式开始 3、10:30 祭祀结束,大家合影留念 三、下午场:龙城半日游 活动时间:西元2018年4月1日,下午13点—16点 活动内容:带领参加活动的同袍游览常州市区部分景点:志王府—篦箕巷--明城墙—青果巷--约园—前后北岸—藤花旧馆—方志馆—家谱馆。 太平天国志王府:位于常州市区民元里一号,陈志书隶李秀成部,随大军转战于诸省区,作战十分勇敢,屡立战功,晋封为“志王”(或称“治王”)。1864年4月,李鸿章指挥戈登的“常胜军”和淮军进犯常州,在坚守常州广化门的激烈战役中身亡。篦箕巷:位于常州城西,紧临运河,是古毗陵驿所在地,旧称“花市街”。常州自古以来就一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而闻名,素有“宫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而这里整条街巷,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梳篦为生。明城墙:西瀛门城墙,是常州仅存的明代城墙遗址,城墙起始于635年前,仅存长221.8米。因偶然原因保存下来而未被彻底拆毁,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2年(1369年),朱元璋派大将汤和驻守常州修建,后经多次翻修。青果巷: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前。当时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下塘,穿城后出东水关蜿蜒向东。青果巷面临城区运河段,当时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旧有“千果巷”之称。 约园又名赵家花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区兴隆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为占地约19亩的清代私家园林。原为明朝宫府的养鹿场,清乾隆初年为中丞谢旻别业,名谢园。改造成有鞓红新馆、梅坞风清等24景,灵岩、绉碧等12峰的江南名园,园主赵起谦称“约乎成园”,遂名“约园”。前后北岸:此间处于白云溪沿岸,风景佳丽,明清两代文人学士居此者甚多。 藤花旧馆(苏东坡寓所)坐落于前北岸79~81号(延陵西路),198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顾塘桥堍之孙氏馆,系北宋大文豪苏东坡(1037~1101)寓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东坡自流放地海南岛来常州寓居,并于同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病故于此,终年66岁。原址上规划建苏东坡纪念馆。常州方志馆位于常州天宁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选用清漕运总督管干贞故居西侧辅房进行布展,建筑共四进,为管干贞的读书房,建筑面积548平方米,分前厅、读书楼、后厅和柴厅,另有3个小院落。四、活动注意事项: 1、祭祀前须行斋戒,正规斋戒为散戒七日,致戒三日。 2、希望大家都以庄重的心态来参加祭祀活动,祭祀过程中注意言行举止符合礼义,不得迟到早退,污言秽语,嬉皮笑脸,喧哗打闹,破坏祭祀礼仪,侮辱先烈。 3、祭祀前请整肃衣冠,可以穿黑、青、灰等肃色汉服,不得穿鲜艳花哨服装,丧服,奇装异服,异族服饰。特别禁止穿旗装、马褂、披头散发。 4、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午餐自行解决。 5、社团积分:参祭可得2分,观礼或游园可得1分。 五、交通与住宿外地来常参加活动的同袍请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1、交通:火车站南广场坐210(公交中心站),219(火车站)到人民公园站下。 2、住宿:活动地点附近有宫苑宾馆(人民公园北侧),可网上预订,也可现场定,有需求的同袍可事先联系。 六、报名与联系: 1、回贴留下QQ号报名,或私戳联系人报名,报名时请注明参加人数。 2、加入活动QQ群:常州抗蒙元先烈祭祀群368453237 3、联系人:秋叶:297339932(QQ) 4、报名时,请注明是参祭还是观礼。
汉之常州义工组建立及招募公告1、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是一个以汉服为载体,倡导民族意识,宣传民族文化,探寻民族未来发展之路为宗旨的社会性公益团体。 2、汉之常州是一个没名、没利、做实事的地方,社团所能给您的,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是一个为了共同理想和爱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将梦想实现的强大而温暖的团队。 3、社团的发展需要众多志愿人士的不懈努力和付出,同时也为有志于汉文化宣传的同袍搭建一个施展才能平台,创造更多的机会,故此成立汉之常州义工组,并广泛招募成员,邀请愿意为汉服复兴做事的同袍加入,并尽力在各项活动中,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谋求一点福利。 来吧,不要小看一块砖、一颗螺丝钉的力量,做力所能及之事,便是守住了初心。让我们撸起袖子、系好襻膊,为了汉常这个家更强大更美好,一起加油干! 一、工作内容: 1、各类活动工作 包括:活动签到、统计、物品购买、现场秩序维护,发布召集帖,报道帖、宣传贴、汉服展示及讲解等等所有各类与汉服活动相关的工作。 2、各项社团工作 包括:对外宣传、联络、信息采集、记录、海报设计、制作等各类技能及社团内部体系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 二、加入要求: 1、不论性别、年龄、工作与否、是否具有某种才能、是否在常州,是否参加过活动,只要你有一个志愿者的心,即可报名参加。 2、报名人员只需填写一张个人基本情况表。 三、加入方式 1、百度常州汉服吧相关帖(https://tieba.baidu.com/f?kw=%B3%A3%D6%DD%BA%BA%B7%FE)下,按以下格式跟帖报名,通过后会联系加群。 常用网名:尽量不要太长太拗口哦 职业:哪个学校的在校生还是已工作(线上还是线下的工作为主) 接触汉服时长:何时开始接触汉服 特长特点:如在线时间长、擅长某项技能、身体好能搬砖之类 希望从事的内容:自己希望或愿意为社团从事的工作 联系方式:留下你的QQ或微信、电话 充裕时间:周末或平时的充裕时间 备注:平时是否在常州及其他。 2、群文件下载义工组报名表,填好后发给秋叶,审核通过后,会联系加群。 四、说明: 1、义工没有工资,但汉常一定会疼爱你——会珍惜人力,尊重每一位义工的劳动,维护大家应有的权益。 2、社团内的工作事项,会从义工组里招募人。对于社团派出的有偿劳务和各类带有补贴的劳动机会,做过义工的有优先权。 3、每次参与人员都作记录。 4、如有人事务繁忙,一年内,未能从事任何工作,可先离队,等有时间了,再加入。 汉之常州期待您的加入!
2017丁酉年汉之常州清明抗元祭祀及华夏文化交流活动召集 活动主办: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 一、整体安排: 2017年清明活动分上午场和下午场两部分,上午场为抗元祭祀活动,时间为2017年4月4日上午8点—11点,地点在红梅公园袈裟塔;下午场为文化交流活动,时间为2017年4月4日下午13点—16点,地点在红梅公园管理处。 二、上午场:纸城铁人----抗元民族先烈祭祀活动 皇宋德佑元年(西元1275年),蒙元南侵,围攻常州。在民族与国家危难之际,常州人民奋起反击,以一城之地,誓死抵抗数倍于己的元军二十余万,长达半年之久,使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除七人幸免外,全城军民与城共存亡。在这捍卫华夏民族权益和尊严的壮烈时刻,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英烈,他们在华夏民族的抗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抗蒙元的壮烈一战中, 护国寺僧万安、莫谦之在得到南门被攻破的消息时,率领300和尚兵,身披袈裟,手持禅杖,高举“降魔”大旗,与蒙古军奋勇拼杀,万安临行时作诗示志:“危时聊作将,事定复为僧”,表明了他为保卫家乡亲临前线与敌拼杀的决心。在拼杀中由于寡不敌众,以万安、莫谦之为首的300僧兵全部壮烈捐躯。家乡人民为了纪念殉难的和尚兵,在原护国寺遗址建起了袈裟塔。为了缅怀先人,弘扬民族大义,凝聚族人心志,敬奉殉国先烈,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举办祭祀抗蒙元民族先烈活动,今年为第四年。 活动时间:西元2017年4月4日,上午8点—11点 活动地点:常州市红梅公园袈裟塔 祭祀流程: 1、8:00 集合,布置场地 2、9:00 进行最后一次排练 3、9:50 祭祀正式开始 4、10:30 祭祀结束,大家合影留念三、下午场:华夏文化交流活动 汉服运动至今已有十余载,为总结各地活动的经验,加强各地同袍间的联系沟通,进行各类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思想认知的沟通,了解汉服运动的当前现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特举办本次华夏文化交流活动,为今后的发展探寻新路。 交流时间:西元2017年4月4日,下午13点—16点 交流地点:红梅公园管理处 交流内容: 1、汉服该如何定义?(民族角度、历史角度、形制规范、改良底线等) 2、现今汉服推广中存在的情况和特征(好坏都行) 3、汉服宣传的形式如何创新?现今汉服社团该如何转型以求生存与发展。针对目前汉文化社团运行僵化、凝聚力差、后继无人的现状) 4、江左汉文化联盟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实现系统运作? 四、活动注意事项: 1、祭祀前须行斋戒,正规斋戒为散戒七日,致戒三日。 2、希望大家都以庄重的心态来参加祭祀活动,祭祀过程中注意言行举止符合礼义,不得迟到早退,污言秽语,嬉皮笑脸,喧哗打闹,偷食祭品,破坏祭祀,侮辱先烈。 3、祭祀前请整肃衣冠,可以穿黑、青、灰等肃色汉服,不得穿鲜艳花哨服装,丧服,奇装异服,异族服饰。特别禁止穿旗装、马褂、蒙古服饰。如条件允许,尽量不穿裋褐类短衣。发式须全束,禁止披头散发或半披半束。可以化淡妆,禁止粉装艳抹。 4、请每一位参加文化交流的同袍,事先就所要交流的共同主题做个准备。 5、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午餐可自行解决,也可统一参加团购聚餐,要参加聚餐的同袍请提前与组织者联系或在报名时注明。 五、交通与住宿 外地来常参加活动的同袍请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1、交通:火车站南广场步行至酒店和活动现场。 2、住宿:红梅公园与火车站之间的7天连锁酒店,可网上预订,也可现场定,有需求的同袍可事先联系。 六、报名与联系: 1、回贴留下QQ号及手机号码报名,或私戳联系人报名,报名时请注明参加人数。 2、加入活动QQ群及讨论组: 常州抗蒙元先烈祭祀群368453237 华夏文化交流群 254602567 3、联系人: 秋叶:297339932(QQ) 汉之鲲鹏:1439795255(QQ) 七、说明: 4月3日,扬州有史可法祭祀活动,汉之常州将组团前往,有愿意参加的请提前联系。
汉之常州告常州全体同袍书 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作为常州地区一个进行汉服、汉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倡导华夏复兴理念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为便于今后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进一步推动常州地区汉服汉文化的发展,现发表以下声明。 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认为: 1、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每一个汉族人都有责任、权利和义务去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宣传汉服和汉文化。因此汉之常州欢迎、鼓励任何人以个人或组团的形式来进行汉服汉文化的宣传。 2、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任何未经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公开发表的言论,不管是谁,不管其采用何种途径和方式,其言论都只代表发布者个人,而不代表汉之常州,汉之常州仅对其密切关注。 3、优秀的汉民族是一个对内团结和宽容,对外敢于维护自己民族利益的民族。汉之常州作为常州地区宣传汉服汉文化的社团之一,愿意与其他任何个人或社团和谐相处,共同合作,一起来推动汉服汉文化的发展。因此,只要在合理的要求和能力范围内,汉之常州愿意合作、支持和帮助其他任何个人或社团举办的各项汉服汉文化宣传活动。 4、汉之常州作为一个开放的公益性社团,欢迎常州地区广大同袍积极来参加社团的组织和建设来共同推动汉服汉文化的发展。 只要你积极参加汉之常州的各项公益和习俗活动,并达到一定次数,就可以加入汉之常州的活动积极参与组。 汉之常州现已拥有摄影、汉舞、射艺、习俗活动等小组,只要你积极参加各小组的活动,并为汉之常州的发展做出贡献,即可获得推荐而进入汉之常州群策议事组,进而参与到汉之常州的管理层。 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 2016年6月16日
汉之常州习俗活动组建立及成员招募公告 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是一个进行汉服、汉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倡导华夏复兴理念的社会团体。 一、建组原因:为进一步推动汉之常州每年各个习俗活动的顺利、持续、长久的开展,提高活动质量,同时为广大同袍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现组建汉之常州习俗活动组,并广泛招募成员。 二、小组职能: 每年在各个习俗节日,定期开展活动。 三、进组要求:前半年内至少参加过一次汉之常州的活动,并交纳活动费用,拥有一定的汉文化知识,并愿意积极认真组织汉之常州的习俗活动。 四、组内要求: 习俗活动组尊行能者居之,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组内成员可对每项习俗活动都可提出自己的建议。并根据自己的意向,提前选择自己想办的习俗活动。 活动组织者可根据自身需要组建某个习俗临时活动小组,邀请组内成员或组外人员协助办理活动,优先考虑组内人员。 小组成员每年至少独立组织汉之常州的习俗活动一次,或协助组织活动三次。 活动组织者对自己负责的习俗活动,可多方面沟通协调,进行详细认真的事前规划,活动前需填写活动计划表,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必要时需开活动前准备会议,合理分配各项工作。 活动中,收取活动费用,记录参与活动人员情况,做好活动的现场管理工作。活动结束后做好善后工作,并填写活动情况表。 五、成员报名:有愿意参加习俗活动组的人员,可与秋叶联系。 六、小组考核:小组成员所参与组织的活动都会予以记录,每一年会考核一次,一年内未参与组织任何活动的成员退出小组。 七、由于本期为首次建立小组,所以本期小组建立后的有效期为2016年12月31日。 八、本招募长期有效,现行的体系仍需不断完善,欢迎大家多提宝贵的建议。 九、习俗活动计划表: 十、习俗活动情况表: 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 2016年6月16日
汉之常州摄影组组建立及成员招募公告 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是一个进行汉服、汉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倡导华夏复兴理念的社会团体。 一、建组原因:为记录并宣传汉之常州活动,为进一步推广汉民族文化,故组建汉之常州摄影组。 二、小组职能: 用镜头来记录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开展的各项活动,用色彩来传播华夏服饰之美,用光影来推广汉族文明。 三、进组要求: 摄影师:对汉服摄影有浓厚兴趣的。有相机的可以进行活动记录,有单反相机的可以进行汉服专题摄影,汉文化专题摄影。 同袍模特:对汉服及汉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和兴趣,能帮助社团进行汉服摄影及汉文化专题摄影。 四、组内要求: 组长及副组长:组织和安排社团的摄影活动,每年组织3~5次组内汉服摄影,组织1~2次社团内汉文化主题摄影。活动中做好和外来摄影师的对接工作。 摄影师:每年能参加3~5次社团的活动记录,及1~2次的汉服摄影。 同袍模特:每年能参加1~3次的汉服主题摄影或者汉文化主题摄影。 五、小组管理:汉之常州摄影组由组长组织各项活动,副组长辅助,其余组员积极参加。组长由药师暂领。 六、成员报名:有愿意参加摄影组的同袍,可以找组长进行报名。 七、小组考核:小组成员及小组管理员,每次参加活动都会予以记录,每半年会初步考核一次,一年换届。普通成员及管理员都会根据其前期的参与及表现情况,重新选定,不满足条件者都会落选。 八、由于本期为首次建立小组,所以本期小组建立后的有效期为2016年12月31日。 九、现行的体系仍需不断完善,欢迎大家多提宝贵的建议。 十、注意事项: 1、摄影组内的摄影师优先享有汉服摄影、文化主题摄影的名额。 2、摄影组内的同袍模特优先享有参与汉服摄影、汉文化主题摄影的福利,有机会获得新款汉服试穿的名额,有机会被社团推广到各类报刊、杂志。 3、积极参加活动的摄影师及同袍模特,都有机会成为副组长和组长。副组长和组长享有以上各项福利。 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 2016年4月20日
关于建立群策议事组及成员招募的公告 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是一个进行汉服、汉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倡导华夏复兴理念的社会团体。 一、建组原因:为更广泛地吸引各类人才,提高大众对社团的参与度,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良策、好的想法,并推动优质方案的实施,现组建汉之常州群策议事组。 二、小组职能: 组织各类汉服活动,进行汉服的各项宣传,推动团队的建设。 三、进组要求:愿意积极做事,为汉之常州及汉文化在常州的宣传、发展做出贡献。 四、进组条件: 1、积极参与活动,为团队发展做出贡献者,获得群策议事组大部分成员认可,而本人又愿意进组者。 2、经现任群策议事组成员推荐、招募或自我推荐,本人也愿意为团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而获得群策议事组大部分成员认可者。(如原为小组成员,然由于之前表现不佳,而未能再连任者,此条不再适用,需另行为团队做出贡献,群策议事组大部分成员认可后,才能进组。) 3、说明:以上两条满足其一,即可。 五、组内要求:积极参与组内关于团队发展线上线下的各项交流活动,积极参与组织社团活动,为团队某些方面的发展做出贡献。 六、小组考核:小组每半年考核一次,人员会根据前期的参与情况,重新选定,不满足进组条件者会落选。半年内除特殊情况外,组内成员不再随意变动。 七、由于本期为首次建立小组,所以本期小组建立后的有效期为2016年12月31日。 八、现行的体系仍需不断完善,欢迎大家多提宝贵的建议。 汉之常州华夏文化社 2016年3月9日
2015汉服产业报告: 秋叶完稿于2015年12月15日 一、人员: 1、人数: 今天是2015年12月15日,汉服吧的会员人数现已达到574688人,根据2015年汉服资讯的问卷调查显示,汉服同袍中是汉服吧会员的比例为61.64%,那么将574688除以0.6164后,再进行五折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数据就是现今同袍的总人数约为466165人,比起去年同期的约32万人,增长了45.6%,满足每两年总人数翻番的增长率,说明现今汉服同袍这个汉服产业的主力消费人群离五十万众已不远,并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2、性别:根据汉服资讯今年的问卷调查,在现今的汉服同袍中,女性占总数的71.9%,男性占总数的28.1%,详见下图,答卷同时显示,女性的拥有率和拥有量都明显高于男性,这说明女性是现今汉服市场的主力军。3、年龄:根据答卷统计,现今汉服同袍的平均年龄为22.1岁,其中16岁以下的占总数的8.37%,16-18岁的占总数的21.98%,19-24岁的占总数的48.2%,25-35岁的占总数的19.04%,由此我们可以看到18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占到了整个汉服同袍总数的30.35%,25岁以内的学生及大学刚毕业的人数,占到了总数的78.55%,35岁以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7.59%,36岁以上的人只占总人数的2.41%。前三者的比例是如此之高,这一方面说明同袍中未成年人和在读学生人员的比例非常高,学生是汉服产业的主力军,只是其购买力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强。另一方面结合前面提到的性别情况,也说明汉服同袍中低年龄段的女性占同袍的多数,汉服少女装是现今汉服产业的主产品。
2015汉服资讯汉服同袍问卷调查报告之综述篇 秋叶完稿于2015年8月15日 自2014年首次圆满完成汉服同袍问卷调查之后,2015年汉服资讯再次进行了年度汉服同袍问卷调查活动。本问卷调查内容与去年相近,有局部的调整。通过在汉服吧、汉服商家吧发帖,在部分地区汉服QQ群发群邮件,以及通过微博的方式发放问卷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前后涉时近两个月,共收到创纪录的有效答卷2448份,是去年的2.4倍,而这两千多份的答卷,比去年,应该能更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今天汉服同袍的一个真实情况,今年综述篇所阐述内容还是从去年所涉及到的二十个方面来展开。 一、地区 根据答卷者的自我选项,此次问卷调查收到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单位,包括直辖市、港澳台地区的答卷,而海外的答卷则来自意大利、法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葡萄牙、英国、澳洲、日本、新西兰、新加坡、马绍尔,具体请详见下表。这说明汉服同袍现已遍布全国所有省级地区及大量海外地区。 答卷者地区分布数量排名: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与答卷者人数和比例最多的前十位省份分别是四川315人12.87%、江苏257人10.50%、湖南199人8.13%、广东192人7.84%、河南157人6.41%、浙江155人6.33%、重庆108人4.41%、福建104人4.25%、山东95人3.88%、陕西95人3.88%。至此可以看到四川已经取代去年的江苏成为今年问卷调查活动参与人数比例最多的省份,另外由于湖南、重庆、福建、陕西这四个地区今年参与人数的大量增加,而挤进了前十名;而跌出前十名的省份有湖北、安徽、山西、江西。 如按地区划分,则华东地区有785人,占32.07%;中南地区705人,占28.79%;西南地区471人,占19.24%;西北地区189人,占7.71%;华北地区176人,占7.2%;东北地区92人,占3.76%。这体现出华东、中南、西南为现今中国汉服宣传发展,人数众多的三大区域。与去年的问卷调查相比,我们可以看到,中南、西南、西北参与人数和比例都有大量增加,而华东、华北、东北参与人员的比例都有明显的下降。
每周一言、经典话语募集及华夏思想基础理论研习小组招募! 一个民族是否拥有一个正确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自然规律的社会价值道德体系是维护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前提,而全民族的正确社会价值覌的普遍形成需要的是正确思想理念的不断引导,这样才能带领这个民族不断地实现其自身的创新、发展和强大。 故为传播民族智慧,缔造智慧民族,引导族人普遍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道德观,从本周起,本人将定期发送每周一言,同时也广泛征集各类有助于民族发展的经典思想理念短语,望大家能为华夏思想理念的发展都来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并多提宝贵的意见。 同时为进一步拓展、发展、规范、完善我们所倡导的华夏复兴的思想理念,故本人成立华夏思想基础理论研习小组,并广泛招募,欢迎广大有志于华夏复兴的同仁加入,群策群力,共同发展,华夏思想基础理论研习小组的群号为313422512。 【每周一言】投资于比金钱更有价值的时间 金钱能够储蓄,而时间不能储蓄。金钱可以从别人那里借,而时间不能借。人生这个银行里还剩下多少时间也无从知道。因此,投资于时间比金钱更有价值。 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舍不得花费时间去获取更多的幸福,去使更多的人幸福的人,就是虚度年华。
每周一言、经典话语募集及华夏思想基础理论研习小组招募! 一个民族是否拥有一个正确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自然规律的社会价值道德体系是维护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前提,而全民族的正确社会价值覌的普遍形成需要的是正确思想理念的不断引导,这样才能带领这个民族不断地实现其自身的创新、发展和强大。 故为传播民族智慧,缔造智慧民族,引导族人普遍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道德观,从本周起,本人将定期发送每周一言,同时也广泛征集各类有助于民族发展的经典思想理念短语,望大家能为华夏思想理念的发展都来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并多提宝贵的意见。 同时为进一步拓展、发展、规范、完善我们所倡导的华夏复兴的思想理念,故本人成立华夏思想基础理论研习小组,并广泛招募,欢迎广大有志于华夏复兴的同仁加入,群策群力,共同发展,华夏思想基础理论研习小组的群号为313422512。 【每周一言】投资于比金钱更有价值的时间 金钱能够储蓄,而时间不能储蓄。金钱可以从别人那里借,而时间不能借。人生这个银行里还剩下多少时间也无从知道。因此,投资于时间比金钱更有价值。 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舍不得花费时间去获取更多的幸福,去使更多的人幸福的人,就是虚度年华。
汉服资讯小组资讯志愿者广泛招募帖 大家好,汉服资讯小组是一个致力于收集、整理、提供与汉服相关的各类资讯和信息的小组,小组会定期推出一些独家的、理论性的汉服资讯类文章,内容包括同袍问卷、大众问卷、汉服商家、汉服产品、地区社团、汉服论坛等相关方面的资讯信息。 小组现已陆续推出了: 2014年度汉服同袍问卷调查报告第一季:综述篇 2014年度汉服同袍问卷调查报告第二季:商业篇 2014年度汉服同袍问卷调查报告第三季:民族篇 2014年度社会大众汉服认知问卷调查报告 2014年度汉服商家调查报告 欢迎大家关注汉服资讯的微博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ibo.com%2Fhanfuzixun&urlrefer=fc2d06b10dd4ec1206868933faf91c3e,和博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hanfuzixun&urlrefer=34bb0c30a4ce6381df03f195ada6d771,加入汉服资讯群303474864。 现为更好、更广泛地收集、整理与汉服相关的各类信息,使资讯小组的各项工作更加专业,并能长期、更多、更好地为同袍提供各类资讯信息服务,以推动汉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现广泛招募资讯志愿者。 招募要求: 1、参与此项工作,不得影响你现有的学业和工作。 2、工作要认真、勤恳、及时、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完成各项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发布工作。 3、对小组的各类信息和资料,在任何时候都能严格保密。 4、个人不得以小组名义对外发布任何信息。 5、个人不得做任何有损于小组的事项。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收集所负责地区的汉服团队及其相关信息。 2、定期到自己所负责地区的群或贴吧,发布小组推出的各项资讯信息。 相关说明 1、这是一个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简单、重复、枯燥地收集各类数据、信息,以及进行信息发布的,没有报酬的志愿者义工行为,有的只是付出。 2、如不想做了,可随时提出。 有意者欢迎加入汉服资讯群303474864,与秋叶联系。
汉服资讯小组资讯志愿者招募帖 汉服资讯小组是一个致力于收集、整理与汉服相关的各类资讯和信息的小组,小组会定期推出一些独家的、理论性的汉服资讯类文章,内容包括同袍问卷、大众问卷、汉服商家、汉服产品、地区社团、汉服论坛等相关方面的信息。 小组现已陆续推出了: 2014年度汉服同袍问卷调查报告第一季:综述篇 2014年度汉服同袍问卷调查报告第二季:商业篇 2014年度汉服同袍问卷调查报告第三季:民族篇 2014年度社会大众汉服认知问卷调查报告 现为更好、更广泛地收集、整理与汉服相关的各类信息,使资讯小组的各项工作更加专业,并能长期、更多、更好地为同袍提供各类资讯信息服务,以推动汉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现广泛招募资讯志愿者。 招募要求: 1、参与此项工作,不得影响你现有的学业和工作。 2、工作要认真、勤恳、及时、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完成各项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发布工作。 3、对小组的各类信息和资料,在任何时候都能严格保密。 4、个人不得以小组名义对外发布任何信息。 5、个人不得做任何有损于小组的事项。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收集所负责地区的汉服团队及其相关信息。 2、定期到自己所负责地区的群或贴吧,发布小组推出的各项资讯信息。 相关说明 1、这是一个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简单、重复、枯燥地收集各类数据、信息,以及进行信息发布的,没有报酬的志愿者义工行为,有的只是付出。 2、如不想做了,可随时提出。 有意者欢迎加入汉服资讯群303474864,与群主联系。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0274dd03fc7cc47ff603db45a014a91d07e0edf2&urlrefer=4b8947cbba98965c368dfbdc404d005f
2014年度社会大众汉服认知问卷调查报告 秋叶完稿于2014年10月24日 本问卷是一份针对社会大众的问卷,而非针对汉服同袍。希望通过问卷调查,知道汉服在社会大众中的一个认知情况,以及今后发展的前景。 首先、我们来看下,本次社会大众汉服认知问卷调查参与者的一个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有效答卷327份,其中来自省会及其以上大都市的有161份,占49.24%,来自地区级城市的有117份,占35.78%,来自县级地区的有49份,占14.98%。54.43%为男性,45.57%为女性。汉族为317人,占96.94%,非汉族为10人,占3.06%。 在不同年龄段中,如下图,11岁以下的没有,11-18岁的占了15.29%,19-25岁的占了54.43%,26-40岁的占了26.61%,41-60岁的占了3.06%,60岁以上的为0.61%。由此说明这是一份体现社会大众中,以年轻人为主要对象的调查报告。在学历一栏中,小学为0.61%,初中为6.73%,高中为13.15%,大学为76.45%,研究生为3.06%,大学学历占了其中的绝对多数,其次为高中学历。 而在不同信仰中,自认为无信仰的为72.17%,佛教为10.4%,道教为6.73%,马列主义为3.98%,基督教为2.14,天主教为1.22%,伊斯兰教为0.31%,其他为3.06%。由此可以看出无信仰者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这也说明今天的汉族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民族。在收入一栏中,没有收入的为7.34%,1500元以下的为48.32%,1501-3000元 的为17.43%,3001-5000元的为13.76%,5001-10000元的为10.09%,10000元以上的为3.06%。 其次、我们来看下,社会大众对汉服的一个基本认知了解情况。 1、您之前听说过汉服么? 有96.02%的人表示之前听说过汉服,而选择没有听说过的仅为3.98%,其中女性的听说率为98.66%,高于男性的93.82%,这说明经十年来的不断宣传,汉服已经被社会大众的绝大部分人所知晓;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多地知晓汉服,同时在11至40之间的年龄段中,年龄越低听说率越高。 2、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 答卷显示,选择网络的为52.29%,低于同袍中69.84%的网络比例;选择媒体的为23.24%,高于同袍中8.74%的比例;汉服活动的为7.34%;朋友的有7.03%,低于同袍中16.21%的朋友比例;其他的为10.09%。这说明网络为今天人们知道汉服的最重要的途径,超过50%;其次大众传媒也是人们知晓汉服的一个重要途径,约为四分之一;而朋友的比例相对却不高,说明很多人知道汉服不是通过朋友中的同袍知晓的,也间接说明汉服同袍在整个社会大众中的比例还很低。3、您第一次听到‘汉服’这个词时,对它的理解是什么? 答卷显示,选择汉族的传统民族服装的为47.4%,远低于同袍中的92.63%;其次选择汉朝服装的为40.98%,远高于同袍中的1.38%;另选择中国服装的为9.79%,其他项为1.83%。这说明社会大众对汉服这个词的理解与其实际的真实含义以及与同袍的理解还是存有较大差异的,很多人还是将其直观地理解为汉朝的服饰。 女性中有51.28%的人认为是汉朝的服饰,38.46%的人认为是民族服饰;而男性中认为是汉服服饰的为35.77%,认为是民族服饰的为51.09%。这也说明,男性对汉服的理解比女性更相对正确些。4、您认为最能代表汉族的民族服饰是什么? 答卷显示,有74.92%的人认为是汉服,这个数字不低,但依然低于同袍中的98.43%;选择唐装的有8.56%,高于同袍中的0.59%;选择旗袍的有7.95%,高于同袍中的0.29%;选择中山装的4.59%,高于同袍中的0.69%;选择其他的为3.98%。由此上可以看出,社会大众的大部分人还是认同汉服作为汉族的民族服装的,虽然其比例低于同袍,同时由于受到社会传媒服饰文化思潮的影响,选择旗袍和唐装的比例也不低。女性中认同汉服的为75.84%,认同旗袍和唐装的有12.75%和6.04%,而男性中认同汉服的为74.16%,而认同唐装和中山装的有10.67%和6.74%。这说明女性对汉服的认同比男性略高,同时对旗袍和唐装的认同也有一定比例,而男性除了对汉服认同外,对唐装和中山装认同的比例也不低。 答卷同时显示,大都市中选择汉服的为80.14%,高于地区城市的75%,更高于县区55.55%;反之认同旗袍、唐装、中山装的比例,则是县区高于地区城市更高于大都市,特别是县区认同旗袍和唐装的比例高达13.33%和20%,都远高于地区城市和大都市。这说明由于信息的畅通和广泛的交流,汉服在大都市的认可度高于地区城市更高于县区;而由于信息的相对闭塞以及受到社会大众传媒宣传的影响,旗袍和唐装在县区的认可度则比较高。 5、您在日常生活中看见过汉服吗? 答卷显示,看见过的为44.04%,还不到一半,低于同袍中的65.13%;在媒体上见过的为37.31%,高于同袍中的15.91%;没有见过的为18.65%,不到五分之一。这说明社会大众对汉服的熟悉度并不高,是低于同袍的,很多人还只是通过媒体的方式来知晓,且从未见过的依然占有不小的比例。其中,女性中看见过的为51.68%,媒体的为34.9%,没有的为13.42%;而男性中看见过的为37.64%,媒体的为39.33%,没有的为23.03%。这说明女性的知道率比男性高。 答卷同时显示,大都市中的见过率为48.63%,高于地区城市的43.52%,更高于县区的22.22%;媒体的比例则是县区以46.67%的比例,高于大都市36.99%和地区城市的35.18%;而没见过的比例中,县区为31.11%,高于地区城市的21.3%,更高于大都市的14.38%;这同样说明,汉服的普及率和影响率是大都市高于地区城市,更高于县区。
2014年度社会大众汉服认知问卷调查报告 秋叶完稿于2014年10月24日 本问卷是一份针对社会大众的问卷,而非针对汉服同袍。希望通过问卷调查,知道汉服在社会大众中的一个认知情况,以及今后发展的前景。 首先、我们来看下,本次社会大众汉服认知问卷调查参与者的一个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有效答卷327份,其中来自省会及其以上大都市的有161份,占49.24%,来自地区级城市的有117份,占35.78%,来自县级地区的有49份,占14.98%。54.43%为男性,45.57%为女性。汉族为317人,占96.94%,非汉族为10人,占3.06%。 在不同年龄段中,如下图,11岁以下的没有,11-18岁的占了15.29%,19-25岁的占了54.43%,26-40岁的占了26.61%,41-60岁的占了3.06%,60岁以上的为0.61%。由此说明这是一份体现社会大众中,以年轻人为主要对象的调查报告。在学历一栏中,小学为0.61%,初中为6.73%,高中为13.15%,大学为76.45%,研究生为3.06%,大学学历占了其中的绝对多数,其次为高中学历。 而在不同信仰中,自认为无信仰的为72.17%,佛教为10.4%,道教为6.73%,马列主义为3.98%,基督教为2.14,天主教为1.22%,伊斯兰教为0.31%,其他为3.06%。由此可以看出无信仰者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这也说明今天的汉族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民族。在收入一栏中,没有收入的为7.34%,1500元以下的为48.32%,1501-3000元 的为17.43%,3001-5000元的为13.76%,5001-10000元的为10.09%,10000元以上的为3.06%。 其次、我们来看下,社会大众对汉服的一个基本认知了解情况。 1、您之前听说过汉服么? 有96.02%的人表示之前听说过汉服,而选择没有听说过的仅为3.98%,其中女性的听说率为98.66%,高于男性的93.82%,这说明经十年来的不断宣传,汉服已经被社会大众的绝大部分人所知晓;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多地知晓汉服,同时在11至40之间的年龄段中,年龄越低听说率越高。 2、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 答卷显示,选择网络的为52.29%,低于同袍中69.84%的网络比例;选择媒体的为23.24%,高于同袍中8.74%的比例;汉服活动的为7.34%;朋友的有7.03%,低于同袍中16.21%的朋友比例;其他的为10.09%。这说明网络为今天人们知道汉服的最重要的途径,超过50%;其次大众传媒也是人们知晓汉服的一个重要途径,约为四分之一;而朋友的比例相对却不高,说明很多人知道汉服不是通过朋友中的同袍知晓的,也间接说明汉服同袍在整个社会大众中的比例还很低。3、您第一次听到‘汉服’这个词时,对它的理解是什么? 答卷显示,选择汉族的传统民族服装的为47.4%,远低于同袍中的92.63%;其次选择汉朝服装的为40.98%,远高于同袍中的1.38%;另选择中国服装的为9.79%,其他项为1.83%。这说明社会大众对汉服这个词的理解与其实际的真实含义以及与同袍的理解还是存有较大差异的,很多人还是将其直观地理解为汉朝的服饰。 女性中有51.28%的人认为是汉朝的服饰,38.46%的人认为是民族服饰;而男性中认为是汉服服饰的为35.77%,认为是民族服饰的为51.09%。这也说明,男性对汉服的理解比女性更相对正确些。4、您认为最能代表汉族的民族服饰是什么? 答卷显示,有74.92%的人认为是汉服,这个数字不低,但依然低于同袍中的98.43%;选择唐装的有8.56%,高于同袍中的0.59%;选择旗袍的有7.95%,高于同袍中的0.29%;选择中山装的4.59%,高于同袍中的0.69%;选择其他的为3.98%。由此上可以看出,社会大众的大部分人还是认同汉服作为汉族的民族服装的,虽然其比例低于同袍,同时由于受到社会传媒服饰文化思潮的影响,选择旗袍和唐装的比例也不低。女性中认同汉服的为75.84%,认同旗袍和唐装的有12.75%和6.04%,而男性中认同汉服的为74.16%,而认同唐装和中山装的有10.67%和6.74%。这说明女性对汉服的认同比男性略高,同时对旗袍和唐装的认同也有一定比例,而男性除了对汉服认同外,对唐装和中山装认同的比例也不低。 答卷同时显示,大都市中选择汉服的为80.14%,高于地区城市的75%,更高于县区55.55%;反之认同旗袍、唐装、中山装的比例,则是县区高于地区城市更高于大都市,特别是县区认同旗袍和唐装的比例高达13.33%和20%,都远高于地区城市和大都市。这说明由于信息的畅通和广泛的交流,汉服在大都市的认可度高于地区城市更高于县区;而由于信息的相对闭塞以及受到社会大众传媒宣传的影响,旗袍和唐装在县区的认可度则比较高。 5、您在日常生活中看见过汉服吗? 答卷显示,看见过的为44.04%,还不到一半,低于同袍中的65.13%;在媒体上见过的为37.31%,高于同袍中的15.91%;没有见过的为18.65%,不到五分之一。这说明社会大众对汉服的熟悉度并不高,是低于同袍的,很多人还只是通过媒体的方式来知晓,且从未见过的依然占有不小的比例。其中,女性中看见过的为51.68%,媒体的为34.9%,没有的为13.42%;而男性中看见过的为37.64%,媒体的为39.33%,没有的为23.03%。这说明女性的知道率比男性高。 答卷同时显示,大都市中的见过率为48.63%,高于地区城市的43.52%,更高于县区的22.22%;媒体的比例则是县区以46.67%的比例,高于大都市36.99%和地区城市的35.18%;而没见过的比例中,县区为31.11%,高于地区城市的21.3%,更高于大都市的14.38%;这同样说明,汉服的普及率和影响率是大都市高于地区城市,更高于县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