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问道王子♀ 梔烟云
不在让思念成为牵绊
关注数: 2 粉丝数: 34 发帖数: 2,299 关注贴吧数: 8
长远的感情,不能过分较真 苏芩说: “我们总是太过理智,所以过得并不开心。 当每件事情都细想前因后果推算成败得失,生活不再有意外,也很难有惊喜了。 曾经以为自己活得很明白,后来才发现,一个真正活明白了的人,或许,不会忍心让自己活得太明白。” 有时候糊涂一点,才能更接近幸福。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落水者,一个视力好,一个患有近视。 这两个人在水里拼命地挣扎,渐渐地没了力气。 突然,视力好的那位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艘小船,正在向他们这边漂来。 患有近视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 于是,两人都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努力向小船的方向游去。 过了一会,视力好的那位停了下来,原来他看清了那并不是小船,而是一截枯朽的木头。 但近视的人并不知道那只是木头,依然奋力向前游着。 后来,他终于游到“小船”面前。当他看清楚了那竟然是一截木头时,距离岸边已经不远了。 最终,那位视力好的人没有游上岸,而患有近视的人却把自己给救了。 其实人生中的很多事,看不清要比看得清好,不知道要比知道好。 感情亦是如此,不用事事都算得清清楚楚,争个明明白白。 长久的关系,不是独善其身,锱铢必较,而是互相亏欠,不分你我。 因为“亏欠”和“被亏欠”,人和人之间才有了羁绊和眷恋。 正如那句话说的: “再精明的算计,也敌不过一颗最简单的心。” 小精明总是抵不过大智慧。 好的人品,才是行走人间的通行证。
所有的感情,都毁于“算计” 李嘉诚曾说过: “为了防备他人的猜疑,算计别人,必然会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落个失败的下场。” 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算计”。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是师兄弟,在鬼谷子门下一起学习兵法,关系甚笃。 不久后,魏国广纳贤才,庞涓决定下山为魏国效力。 俩人洒泪挥别,临行前他对孙膑说: “我们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倘若我能受到国君重用,一定迎接孙兄共谋大业。” 果然,庞涓因出色的军事谋略得到魏王的赏识,并任命他为元帅执掌兵权,但他却假装忘了当年的约定。 这期间,孙膑仍在山中潜心学习,先生觉得他为人正直,就把秘不传人的兵法教给他。 他的才能日益精进,名声也越来越响亮,魏王便邀请孙膑下山辅佐他。 在交谈过程中魏王发现,孙膑的谋略远远高于庞涓,就越来越重用他。 这让自视甚高的庞涓大为不满,又得知先生教给了孙膑更高深的学问,嫉妒得牙根痒痒,发誓要除掉他。 他想了一条计策,让魏王对孙膑起了疑心,一怒之下将孙膑的膝盖骨挖掉,扔进了猪圈。 孙膑这才发现,自己一直信任的好兄弟,原来一直在算计着自己。 在墨翟的帮助下,孙膑靠着装疯卖傻让庞涓放松了警惕,逃到了齐国。 在魏国攻打赵国时,孙膑善用兵法出奇制胜,迫使庞涓失败而归,又在马陵道,将庞涓万箭射杀,报了膑刑之仇。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 “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是机关算尽,结果自己也身陷囹圄。 人心,都是相互的,唯有真诚的关系,才能更加坚韧和长久。
感情是算不清楚的 听过这么一句话: “斤斤计较的人,不适合谈恋爱,只适合买菜。” 买菜可以算得出几斤几两,感情则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还记得那对结婚57年,连菜刀都要AA的夫妻么? 1963年,马奶奶和刘爷爷登记结婚。 如今,84岁的马奶奶和86岁的刘爷爷,在维持了近60年僵持不下的关系后,终于如愿以偿地离了婚。 这么多年,俩人常常吵得不可开交,严重时还会动起手,经常闹到警察出面调解。 用马奶奶的话说,两个人的一切东西都分得清清楚楚,连菜刀都是一人一把。 为什么这么多年才离婚成功呢? 原来夫妻俩人的房子,在当年只写了刘爷爷自己的名字。 马奶奶担心,离了婚之后,他自己把房子卖了不分她怎么办? 对此刘爷爷也非常不满,他承认房子是两个人共有,没有必要再通过诉讼确认。 一旦房本先加了马奶奶的名字,她不离婚怎么办? 俩人根本无法信任对方。 就这样,法院一边给老两口做心理功课,一边解决财产分割问题。 最后,终于达成了所谓的“公平分配”。 马奶奶在拿到离婚证的时候说: “离婚快乐,我一定要去吃喜面庆祝一下!” 看了这个故事,不免令人唏嘘。 一生的美好光景,都浪费在和爱人的算计当中,直到暮年才得以解脱。 突然想起马云曾在阿里集体婚礼上说过的一段证婚词: “婚姻的算法是什么,你爱我多一点,还是我爱你多一点? 感情是算不清楚的,最后就是算了吧,这才是最好的算法。” 感情里没有公不公平,只有愿不愿意。 所谓幸福的人生,就是少做一些“算术题”,多一些心甘和情愿。
作物缺硼的表现 1,蔬菜缺硼生长点萎缩、死亡,叶片皱缩、扭曲畸形,如结球白菜、菠菜、食用甜菜、莴苣等苗期常发生。 另外,蔬菜缺硼还会导致茎及叶柄开裂、短粗、硬脆,如芹菜的“裂茎病”,老叶叶柄组织开裂,出现多量裂纹、裂口,棕褐色或黑色,粗糙、硬脆。大白菜叶球内叶中肋褐色开裂。番茄叶柄及叶片主脉硬化、变脆。洋葱 的管状叶僵硬易碎,基部产生梯状裂隙等。 2,作物严重缺硼时会影响到作物的叶、花、果及根和茎的正常生长,使外部形态发生异常,可以根据这些异常,直接判断作物缺硼的状况。 此外,当作物缺硼时常常会出现幼嫩部分,新叶畸形、皱缩,叶脉间不规则褪绿,常常呈现烧焦状斑点。作物的叶往往叶片变厚变脆、畸形,并变成深黄绿色或紫红色斑点,枝条节间短,出现木栓化。 缺硼时,作物根系则变粗短,有褐色,根系不发达,生长点常常死亡。常见的有甜菜的心腐病、萝卜的溃疡病、芹菜的裂茎病、樱桃的缩果病、葡萄的落花落果、香蕉的叶片畸形及猕猴桃的落花落果症等。 3,果树缺硼的表现:作物不能形成或形成不正常花器官,花粉管形成困难,妨碍受精作用,花粉粒发育不良,形成“花而不实”、“实而不果”、“果而不良”等现象。葡萄“大小果”、“夹馅果”,苹果“缩果”,及果树落花落果、座果率低、畸形果等,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于缺硼所致。
不必担忧农产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菜蛋价格后期有望趋稳回落,猪价明显上涨可能性较小——   “菜篮子”虽小,却关系着大民生。8月份,受高温、台风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多地农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但是,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入秋转凉,灾害性天气减少,蔬菜和鸡蛋生产将逐步恢复正常,价格也将逐步趋稳。此外,伴随季节性因素影响的消退,9月份至10月份生猪供给将明显增多,猪肉价格或将出现回落——   从近几年的“蒜你狠”“姜你军”,到近期的“火箭蛋”“香死你”,餐桌上的“物价”不仅牵动着众多家庭的敏感神经,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民生“菜篮子”的广泛关注。是什么推高了菜蛋肉等农产品价格?未来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   季节性因素致菜价上涨   菜蛋价格呈现趋稳态势   9月9日,记者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发现,包括大白菜、西红柿、鸡蛋、白条猪肉等在内的20种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其中油菜、团生菜等5种蔬菜跌幅明显,洋葱、土豆等4种蔬菜价格持平,大白菜、黄瓜、白条猪肉等价格仍有所上涨。   不过,与几周之前的持续上涨相比,新发地市场的菜价呈现出逐步趋稳态势,部分绿叶蔬菜价格明显回调。新发地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表示,北京此轮菜价上涨,主要受部分蔬菜产地高温天气和持续降雨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市场的供应。随着天气转凉,大部分地区气温适宜蔬菜生长,可替代货源地也随之增加,菜价有望趋于平稳。   事实上,因受高温、台风等季节性因素影响,每年夏季菜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今年菜价之所以格外受到各方关注,主要原因是山东寿光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在山东潍坊从事农产品物流生意多年的张政涛说,在全国范围内山东寿光的蔬菜无论是产量还是市场交易量都名列前茅,连续两次台风对当地生产流通造成了严重影响,也让菜价上涨走到了台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来自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数据显示,8月25日,反映寿光蔬菜平均价格水平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涨至124.76点,较灾前8月18日上涨了25.7%。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价格监测显示:9月10日,集贸及超市15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11升3降1平,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3.36元,比一周前上涨0.60%,多数城市蔬菜价格涨跌幅度均在5%以内;鸡蛋价格10涨8跌18平。其中,沈阳价格下跌3.25%,其余城市价格涨跌幅度均在3%以内。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历史数据看,每年冬春季一般是全年菜价高点,之后随着天气转暖、露地菜上市,菜价持续下跌至年内低点。7月份至8月份,全国大范围进入高温多雨天气,蔬菜产量受到一定影响,菜价止跌回升;9月份至10月份,天气转凉,供应增加,菜价将有所回落。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菜价走势也基本符合上述特点,但由于今年北半球出现极端气象特征,一些蔬菜主产区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强降雨甚至冰雹天气多发,部分地方蔬菜出现减产。再加上强降雨增加了蔬菜采摘和运输难度,导致供应较往年偏少,菜价较往年偏高。   与蔬菜价格类似,鸡蛋价格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受暑期高温天气影响,蛋鸡进入“歇伏期”,产蛋率降低,市场供应也随之减少,再加上中秋节临近,食品加工企业开始增加鸡蛋等月饼原料的备货,鸡蛋需求明显增加。季节性供应减少叠加节日性需求增加,导致近期鸡蛋价格也上涨较快。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入秋转凉,灾害性天气减少,蔬菜和鸡蛋生产将逐步恢复正常。”该负责人表示,7月底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在田蔬菜面积109万亩,与往年相差不大;鸡蛋产量指数101.01,产蛋鸡存栏指数100.53,均处于今年以来高位,蔬菜和鸡蛋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后期价格将趋稳,甚至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
我国首个农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正式发布 本报讯(记者吴佩)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的“2018大数据智能与知识服务高端论坛暨农林渔知识服务产品发布会”上,我国首个基于大数据的农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正式向公众发布。只要点开手机,关注“农业知库”微信公众号,输入所要查询的相关问题,农业科研工作者们就能第一时间得到精准答案。   随着大数据智能时代的到来,用数据创新、用数据决策已逐渐成为科研创新和管理决策的新常态、新范式。为有力支撑国家高端智库和工程科技创新发展,2012年,中国工程院启动实施了“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建设项目。2013年,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农业分中心正式启动建设,该分中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担建设。   作为项目工作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赵瑞雪研究员向记者介绍,该系统构建了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农知搜索服务引擎和面向农业各学科领域的精细化知识服务专题,为农业科技人员、管理决策人员、农业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精准、智能的知识服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指出,该系统能够提供一站式、多终端知识搜索和获取服务,科研工作者可以随时了解研究领域内的前沿动态,有利于缩短科研周期。   据悉,在当日举行的“2018大数据智能与知识服务高端论坛”上,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机构科研产出分析系统也首次正式向公众发布,同期发布的还有林业和渔业知识服务系统。
洪灾缘何压不垮寿光农民的脊梁 8月13日-19日,一周内连续两次台风带来的超强降雨,让山东省寿光市这个有多条河流入海的平原县遭受了洪水肆虐,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便是寿光农民。   89个村庄紧急疏散、大棚受灾10.6万个、养殖棚受灾2000多个……在一些受灾严重的大棚蔬菜生产专业村,户均直接损失超过20万元,严重者超过百万元。   损失如此巨大,寿光农民扛得住吗?连日来,记者在寿光灾区采访,看到的是农民积极地生产生活自救,看到的是寿光农人抱团闯关的决心和勇气,看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和井然有序的救援调度。   “洪水压不垮创造过无数奇迹的寿光农民。”已连续10多天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尽管神情憔悴,说出此话依然斩钉截铁,“因为寿光农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因为寿光雄厚的蔬菜产业基础和保障能力,因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寿光人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   农民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展开生产生活自救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蔬菜大棚开始,这块土地上的农民就一直没有停下创造奇迹的步伐。从大棚卷帘机等设备的发明创造到棚体高大化、多样化的试验示范,从输出蔬菜产品成为全国蔬菜流通集散地到输出技术人才和产业模式成为世界蔬菜区域优势中心……得益于寿光农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寿光成为“中国设施蔬菜产业硅谷”。   而今,在天灾造成的巨大损失面前,寿光农民在短暂的悲痛之后,迅速行动起来。   寿光农民不怕苦难。8月22日夜,纪台镇桃园村菜农郑勇就蹚着齐腰深的洪水进入大棚,安装抽水机,开展生产自救,连续奋战几昼夜,到8月27日上午,棚内积水基本排出。摸清受损情况后,他就到处打听棚体加固的办法。“这么大的水,谁也没办法。咱对政府没有别的要求,就怕过几天都开始整修大棚,咱雇不到人,希望政府和村里能帮着协调人力就行。”郑勇说。   寿光农民有扛住的底气。孟家村年轻菜农孟立文,一家四口就种了6个高温棚。然而这次洪灾,孟立文一家直接损失超过60万元。然而,灾难没有打垮这个勤劳的寿光小伙儿,孟立文坚定地告诉记者:“咱有种菜这门手艺,咱靠着寿光这个大市场,只要全家上下勒紧裤腰带挺过去,尽快恢复生产,俺就有信心把损失的钱挣回来。”   寿光农民更不乏智慧。纪台镇孟家村种菜37年的老菜农孟祥尧,在第一次台风过后就在村里动员挖泄洪沟的事儿,然而还没来得及实施,第二次台风就来了。“这回大家伙儿也都统一认识了,必须下决心挖泄洪道,镇上村里应该有统一的考虑和设计,坚决不能再发生这样的惨祸了。”孟祥尧说。   产业基础雄厚,寿光农人集聚力量抱团闯关   灾情发生后,有寿光市农业局发起,一场名为“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寿光农业人在行动”的捐助就始终在进行,现金、物资、种苗、农资、建材,只要是灾区农民紧缺的,寿光农业人就能及时供应上。   凯特种业总经理崔伟康介绍:“我们第一时间捐助了价值3万元的物资,后期还准备为农民免费提供10万株优质粉果番茄种苗。”   “截至8月28日15时,共募集种苗199万株、种子2600万粒、小油菜种子1.5万袋、肥料168吨、菌剂等6.6万瓶、杀菌消毒专用弥雾机50台等。我们正安排各乡镇分门别类统计农民需求,并尽快发放救灾物资到灾民手中。”市农业局项目办主任石磊说。   除了积极捐款捐物外,作为从寿光农民成长起来的企业负责人,山东西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西良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及早准备建材和人力,以应对洪灾过后农民的建棚潮,并以成本价为灾区农民提供建棚服务,引导农民改变原先下挖建棚的习惯,推广设施水平更高、抗灾能力更强的新式大棚。”   农业科技人员第一时间就出现在受灾农民身边。寿光市农业局、农发集团、北方蔬菜报、菜农之家联合社等联合成立“抗灾救灾技术服务队”,分东南西北4个分队进驻灾区,并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援助电话。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农业救灾专家组已于8月25日驰援灾区,寿光市农业局、潍坊市农业局等先后发出《设施蔬菜洪涝灾后管理技术意见》,针对不同大棚的不同受灾程度,分类制定救灾举措。   能够第一时间汇聚起这些力量,得益于寿光雄厚的产业基础。作为温室大棚建造及管理模式的输出地,寿光催生了1100多家“农”字号企业,涵盖种子种苗、农资农机、温室工程、科技服务等各个方面,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建的温室大棚,有一半有“寿光元素”。   “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保障能力,是寿光蔬菜产业灾后重建的信心所在。重建的过程也是寿光蔬菜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过程,要借机全方位提升设施蔬菜主产区的抗风险能力。”市农业局生产科科长张林林说。   各地千里驰援,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寿光汇聚   8月26日夜,来自河北、江苏、天津和山东各地市的消防官兵在寿光蔬菜科技园集结,随后赶赴灾区。数千名寿光人民自发来到这里,高喊“祖国万岁、寿光加油”的口号,排成长列为救援官兵壮行。   在孙集街道岳寺李村,消防官兵三五人合力将倒伏的树木扶起,农民随后架上竹竿,一棵树木就恢复了正常生长。江苏南通消防支队指导科科长于永介绍,他们的16辆救援车辆和103名消防官兵,于25日连夜集结,驱车8个半小时赶到寿光,随后开赴救援一线。这些官兵自带食宿设施,分抽水、抢修和帮扶等小组,昼夜不停地参与抗洪救援。   官兵在一线奋战,志愿者和农民自发送来各种物资,秩序井然;官兵湿透的衣服,会有农民及时上前,帮助洗衣晾晒……这些兵民携手的救援场面和感人故事,在寿光各处灾区上演。由此带来的,是救援进度的大大加快,是不断升腾的救援信心。   据潍坊市政府发布的救灾信息,截至27日11时,已有来自4省市的10837名消防救援力量抵达寿光,共投入993辆消防车、60套远程供水系统、69艘冲锋舟、185台浮艇泵等,在58个作业点开展排涝清淤、入户救助、卫生防疫等工作。截至27日19时,共排涝321.94万立方米,清理58个村庄淤泥3.2万立方米,清理废弃物731吨,清理道路768.6公里,寿光的89个村庄已全部无积水。   一边是专业救援力量千里驰援,一边是全国各地的爱心汇聚。据潍坊市民政局局长张增顺介绍,截至8月28日15时,仅从民政系统向灾区拨付棉被7.32万床,帐篷3570顶,折叠床6900张,以及各类食品等。山东省级拨付救灾资金2800万元,潍坊市级已下发救灾资金7350万元,全市慈善系统共接收捐款捐物达14613.9万元。8月29日上午,中央财政拨付山东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5亿元,主要投向了寿光灾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