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习习2012 和风习习2012
关注数: 5 粉丝数: 494 发帖数: 18,972 关注贴吧数: 5
中国进攻的方式和精确性真是要更巴西好好学习 昨天中国打出了惊心动魄的5局大战才赢掉比赛,面对身高明显爱自己一截的巴西队,中国赢得十分辛苦。除了朱婷这点依然强势稳定,我们其他点的进攻显得很不稳定,在后三局下球率不高,给对方的压力不够,让对方打开了。拦网也毫无办法,跟不上节奏,高个仍然拦不住矮个,好在最后阶段依靠张常宁的发球和朱婷强势进攻才拿下比赛。 光说进攻这一项,中国真的要向巴西好好学习(朱婷除外,朱婷除了实力超群,球商也高,知道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进攻方式)。巴西比我们矮掉一截,即便弹跳比我们好,但跳起来的高度双方是差不多的,甚至我们还是要好出一截。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下球率不如对方。除了对方节奏快,个人认为巴西的进攻方式比 中国大多数队员多元、纯熟,精确性比我们强。 往往就是拦网并手差那么一条缝,她们就砸过来了,而且落点很精确,多半都砸在无人区,钉地板。 即使面对我们已经到位的拦网,她们好了多少个打手出界,知道点不够,就是靠打手得分。中国的打手真不如对方(朱婷除外)。 我们的队员不能一味死勒,忘记了其他方式,打手也是很好的方法啊!而且必须增加打点的精确性,不需要特别大力,只要7、8成,如果点打到了,对方是来不及救的。 希望女排能好好总结,打得更巧妙、更合理。还得提升技术啊!不然永远不会这么侥幸。
郎平里约周期的准备没白费,现在终于开始有回报了 虽然这波队员大部门都是里约周期的队员,但半数以上都是年轻队员,里约周期对于她们还是太年轻了,除了朱婷,东京周期才是她们真正开始表演的时刻! 今天打美国,队伍打得非常流畅,虽然第一局受阻,但第二局很快找到自己的节奏和针对对方的办法。不仅进攻犀利,拦网、防守也相当出彩,发球更是该记大功,成为发起攻击的号角。 朱元璋终于开始成熟了,说实话三人中里约周期只有朱婷是完全得到大家认可的!袁心玥和张常宁虽然有一定冲劲,但是在面对欧美强队还是显示出稚嫩和能力的不足!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二人的成长,现在真正可以和朱婷扛起队伍。 袁心玥上一周期除了个子高,但力量薄弱,进攻点和时机都不够好,很多时候进攻效率并不够好。这个周期就不一样了,大奖赛以来就显出成长的迅速和提升,点高、下球有力、进攻点良好,看来有望接班赵蕊蕊了。 张常宁虽然有身高力量,但是以往面对欧美高拦网,进攻显得单调,手段不够丰富,但经过联赛的锤炼后,进攻线路开始分化,打手、崩手甚至吊球都开始运用得合理,这为自己突破对手的高拦网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同时一传虽然还不够好,但是比起上周期还是有进步的。正成长为朱婷的得力帮手。 曾春蕾一度小伤病影响了她的能力发挥,记得2015年前她是北京的最佳得分手,但是15年的联赛就显出不详,进攻能力已经步入刘晓彤。应该说里约前是因为状态不好,而被两个年轻接应取代。好在经过一年多的恢复和调整,状态又回来了。同时打球更加理性和多样,打吊运用得相当合理和高效,实在可喜可贺。 丁霞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二传一姐,能力和水平有进一步提升,和队友的配合日益纯熟,真是大好的消息。有她的调度,中国的进攻基本没问题。 颜妮虽然进步不明显,但是作为一个老将仍然保持了高水平,也是可喜可贺。 林丽的一传和保障也显出很高的能力,后排的仍是她的天下。 虽然龚翔宇第一局上场表现不明显,但是那是因为全队表现不佳,她个人也很难会出彩。而且作为一个很年轻的队员,她还有很大的空间去磨砺自己。首不首发相信也是教练的安排,绝不是像某些傻X说的那样,受到曾春蕾的威胁,大家都保持高水平才是好事。 同时场下还有刘晓彤、郑易欣,刁琳宇的二换三,也看出教练对她的培养,希望她以后快快成长,未来能成为霞姐的接班人。 今天打美国显出了中国整体水平的提升,不仅进攻强势,小球串联和防守也十分出众,相信是多方位的表现才给美国巨大的压力。这场美国真的无法胜过我们! 看到女排表现这么好,而且才集训了一周不到,郎导又回来了,真的很高兴。相信郎平会让这个周期的中国队更强大!!!加油,女排!!!
虽然3:0赢得冠军,其实江苏并没有赢得太轻松 虽然3:0拿下今年国内最重要的比赛,但是论比赛过程,江苏赢得并不轻松。 决赛一开始是上海首先进入状态,在前两局都领先开局,看得出上海队江苏准备的很充分。发球追发张常宁,可谓一举多得,既限制了张常宁的进攻,有破坏了江苏的战术球。在前两局我们的副攻并没有怎么打出来,而且上海的进攻在前面并不比江苏差,一度形成均势。好在队伍后面顶住了,没有掉链子。张常宁一传出现波动的问题要赶快解决,不然以后大家会持续利用这个公开的秘密,让张常宁飞一传,发球好了会直接送分,至少可以破坏张进攻的心情和准备,破坏战术球组织,那只要去拦其他固定的点就可以了(好在今天龚翔宇神勇)。这点不解决,以后会是大患。 上海队江苏的精心准备还表现在对2点换3点时,成功的抓住了唐宁雅的进攻线路和习惯,让唐今天突然哑火。这些都是江苏要总结和准备的,队伍还有上升的空间和余地;需要丰富自己的进攻方式,多做两手准备,不能让对手抓住了。 另外今天江苏对张磊的准备不足,前两局张磊打得很嗨,双方的接应成了最重要的得分点。联赛时上海主要是靠外援的定点接应,突然改成张磊的跑动多点进攻,相信江苏的准备不够充分。直到第三局江苏才开始抓到张磊的节奏,成功的限制住她,同时自己稳住没有失误、正常发挥才赢得胜利。 虽然江苏成功加冕,但是过程真的没那么轻松,好在队伍还年轻,还有上升的空间和余地,还能变得更“油”、更有韧劲。期待江苏在短暂休息后能重新出发,不断提升自己!!!
虽然3:0赢得冠军,其实江苏并没有赢得太轻松 虽然3:0拿下今年国内最重要的比赛,但是论比赛过程,江苏赢得并不轻松。 决赛一开始是上海首先进入状态,在前两局都领先开局,看得出上海队江苏准备的很充分。发球追发张常宁,可谓一举多得,既限制了张常宁的进攻,有破坏了江苏的战术球。在前两局我们的副攻并没有怎么打出来,而且上海的进攻在前面并不比江苏差,一度形成均势。好在队伍后面顶住了,没有掉链子。张常宁一传出现波动的问题要赶快解决,不然以后大家会持续利用这个公开的秘密,让张常宁飞一传,发球好了会直接送分,至少可以破坏张进攻的心情和准备,破坏战术球组织,那只要去拦其他固定的点就可以了(好在今天龚翔宇神勇)。这点不解决,以后会是大患。 上海队江苏的精心准备还表现在对2点换3点时,成功的抓住了唐宁雅的进攻线路和习惯,让唐今天突然哑火。这些都是江苏要总结和准备的,队伍还有上升的空间和余地;需要丰富自己的进攻方式,多做两手准备,不能让对手抓住了。 另外今天江苏对张磊的准备不足,前两局张磊打得很嗨,双方的接应成了最重要的得分点。联赛时上海主要是靠外援的定点接应,突然改成张磊的跑动多点进攻,相信江苏的准备不够充分。直到第三局江苏才开始抓到张磊的节奏,成功的限制住她,同时自己稳住没有失误、正常发挥才赢得胜利。 虽然江苏成功加冕,但是过程真的没那么轻松,好在队伍还年轻,还有上升的空间和余地,还能变得更“油”、更有韧劲。期待江苏在短暂休息后能重新出发,不断提升自己!!!
郎平的大国家队让更多球员分享国家队的责任与荣耀 里约以后,瑞士赛派出新人为主,大奖赛由国家队部分主力带领新人出战,直至亚锦赛前八名队伍以外的边缘队员和新人代表国家出战,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教练不在此次探讨范围),但是更多的球员有机会代表国家出战,感受国家的责任与荣耀,这比什么都值! 以前中国队清一色的七仙女打天下,累的累死,闲的闲死,大部分球员一旦不能入选国家队,几乎就吧她们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国际比赛的句号。郎平执教国家队在里约之后放手让更多的球员出去冲击强队,向强队学习,虽然成绩不够好看,但是锤炼了队员,让她们在外战中也寻找自信、总结学习,说不定这其中也能挖到宝贝,收获有潜力的队员和教练。 全运后,还有大冠军杯和U23世界杯比赛,郎平更是撒开了大网,让更多队员出去冲击。从前面的消息来看,大冠军杯郎平可能会召回不少老将,考察她们的水平和能力的保持;在给新人机会的同时,也给老将证明自己的舞台。队伍的组成不可能是全新人或全老将,只要状态良好,新老搭配或许才是最好的化学反应。 U23无疑是给新人留的机会,同时教练的任务留给了浙江的吴胜,对于吴胜这样一位中生代偏大一点的教练,已经有深厚的指导经验,这次独立带队外战也是他证明自己,体现自己执教理念的一次机会。 由于众多不同的比赛能带给大家更多丰富的赛事,更看到更多队员的表现,也是对这些队员的一种肯定。要不是郎平的这种大国家队理念,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机会代表国家出战,荣耀一回。这是也给尽可能多的球员感受荣耀与责任的时刻,也是对她们的褒奖和历练。我们看比赛的时候是不是不要老把眼光盯在成绩上,明知道是锻炼队伍的,一输了球有的人就在那里骂! 适当娱乐可以,如果一天就当个泼妇在那里骂人,真的好玩吗?有的明显就是男人,还成天装泼妇骂人,这样真的能高人一等吗?实在怀疑
亚锦赛最大的发现不是什么球员,而是找到一个好教练 很多人都觉得这次中国队以临时拼凑的队员,在比赛中打得不错。很多人眼睛还盯在发现某某队员的身上,但是别忘了是谁在短时间里捏合了一个并不熟悉,且能力在国内一般的队伍!虽然大家对包壮也是称赞有加,但是精力更多还是放在队员身上,要我说亚锦赛最大的发现不是球员,而是教练。如果不是教练,队员打不了这么好,看看她们在省队的前后表现就知道! 自从郎平做手术,进行身体恢复后,大家才意识到郎平后时代教练的重要性。在陈忠和之后、郎平之前,国家队主教练也经历了几次周折,效果始终不理想,直至郎平再次出山。但是郎平作为女性教练,年纪也渐渐大了,她不可能一直带着中国女排往前走。虽然郎导带到东京没有问题,但是东京之后谁来接手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本来郎平看重的是进国家队不久的安家杰,觉得他学习能力强,执教理念也与自己一致,迅速让其在国家队占据副教一职。在郎平主教,安家杰辅佐时看不出什么问题,毕竟决策、临场指挥还是郎导为主。但是这次安家杰作为执行教练,在带队打比赛时显出了他的颓势。面对强队办法不多、应变不够、换人和暂停的节奏不在点上,这些都被大家看在眼里,加上主场作战没有取得好成绩,让球迷都有些失望,甚至质疑他的执教能力。 直到这次由包壮临时组建了一个配合了才一周的队伍出征亚锦赛,本来就没报希望,而且赛前又损大将,三个曾经的国家队队员又因签证未能前往,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让剩下的队员前往参赛。没想到这样一只残军、青年军、没名气的队伍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功不可没的首当其冲——包壮。 今天终于看到一场中国队的比赛,对阵哈萨克斯坦。中国队一上来针对性很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抑制对方的长处。战术组织的很好,队员士气在比赛中一直高涨。各方面发挥均比对手好,拿下比赛是情理之中的事。 尤其是包壮的暂停指导,颇有郎导的风范——清晰明了,知道问题在哪里,迅速让队员做出改变,鼓励队员放手去拼!只要队员执行了教练的意图,没有不取胜的道理。暂停时包壮一直提醒队员不要忘了我们的部署,不要忘了根本的战术。能迅速看到对方的进攻点在哪里,我们是怎么没有做到的,需要怎么改变和怎么调整。进攻提醒大家不要以为死扣,要加高压吊球和吊球,该吊到什么位置都清清楚楚。这样队员在场上才不会懵懵懂懂、匆匆忙忙,往往一场比赛都结束了,还不知道自己怎么输的。 在比赛各个阶段,该组织什么战术包壮也交代得清清楚楚,哪里没做到就告诉队员,让她们一直保持清醒。对方的球该怎么拦,什么线路也交代好。甚至一传受冲击也告诉队员解决的办法:先起高,可以打调整,而不是飞一传....... 种种,看过这场比赛后才对包壮的执教能力心服口服,难怪前几场比赛大家一直赞赏。这次亚锦赛体现了包壮作为一个优秀教练应有的能力和素质。而且包壮前后在国家队带了21年,从陈忠和和郎平身上一定学到了不少东西。他的资历算起来也不浅了,对比安家杰的执教无疑更胜一筹。虽然安家杰运动员时期的能力比包壮优秀,但这是不一样的。队员需要的是执行力和自身的能力,但是作为教练要有统筹力、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队伍的指挥官,这和运动员的要求天差地别! 而且作为教练,包壮的资历比安家杰高出不少,未来作为国家队重点培养的教练人选,相信排协会做出最好的安排。因为这次球迷们已经看到一个优秀教练员的希望。 未来希望包壮能做得更好,有机会成为郎平的接班人!
安家杰真不是做主教练的料 小安子辅佐郎平做做助教就算了,真让他单独执教带领队伍,他还真没那个料。说他小呢,他也不小了,45岁了也是人到中年,但是能力不仅比不上郎导,我看脸其他资历老一点的教练他也比不上。 年龄绝对不是评判人的标准,更郎导比他差的不是一点两点!郎导第一次回来滴中国队时,她才多大?36岁啊!和现在的安家杰比,那也是小妹妹啊!看看那时的录像,郎平多年轻,完全就是一个大姐姐带着一帮小妹妹在打。在国外有的队,这个年龄就是大一点的队员! 但是郎平就是有那个能力,那个水平,把一个当时已没落的中国队带到世界第二的位置,除了如日中天的古巴,哪个队都能赢!这个绝不是年龄问题,只能说明能力和对排球的认识和理解问题!安家杰完全不具备对世界女排的把握能力,根本不知道到底从什么方面去突破中国女排,一遇到欧美强队就抓瞎,只会欺负一下小个子的日本队。人家日本队都比你争气,别看人家个子小,人家吧几个强队都赢了个遍。而你一到强队就两腿发软,也不知道怎么去突破欧美强队! 说小安子资历小,和现在国内的好多老教练比,那是小!但是90年代第一次带队的郎平比,那你可不小,你可是个大哥哥。但是这个大哥的能力完全不如一个小妹,只能说你对排球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实在太肤浅,完全不具备国家队主教练的能力。 相信这次执行教练的经历,排协对郎平后周期的主教练选择会更加慎重和客观,一定要有能力才能上,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推上去的!
高接应+矮主攻+高副攻可能是未来世界排坛的发展方向 昨天看了几个俄美的比赛录像,虽然这次人员来的都是新人多,但是俄罗斯的风格明显发生了转变,没有派全部的高大队员,而是派了两个小主攻才180多,其中一个好像说才178;接应190,只是这个接应不如刚擦洛娃强悍。 在经历了高大化发展后,虽然女排的攻击力有了很大加强,但是防守的脆弱性也暴露无余。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虽然进攻强悍,但是遭遇别人的高拦网后,攻击力有一定下降;而自己的防守却成为别人把柄,被打得起不了地板。 这届换了个教练,执教风格有了很大转变,保留了高接应,起用矮主攻,这样再搭配两个高副攻,网上还是不太吃亏的。这样既保证了一定的攻击性,又使自己的一传和防守有了很大提高,有了一传两个高副攻也有了用武之地。昨天的比赛俄罗斯的防守可以用惊艳表达,比起往届好很多。其中一个主攻虽然个子,但下球率很高,手法技术很全面,让人难以判断;另一个攻击力弱,很难下球,但是两人的下三路良好,保障环节几无漏洞。要不是接应羸弱,190的个子还不如那个180几的主攻下球,昨天俄罗斯应该能赢。 也许是看清了全面高大化队员发展的弊端,也许未来女子排坛的发展会出现变化!如果真是那样,像吴晗那样的小暴力、又全面的队员又有了新的舞台!!!
瑞士赛江苏三人都有进步,小许还不明显 瑞士赛江苏三人都有进步,唯独小许进步不大,这对她的要求是很高的。 四人中龚翔宇无疑是最亮眼的一个,这次比赛下来她几乎铁定无疑是中国的最佳得分手,毕竟经历过去年一年国家队的经历以及奥运会的历练,个人沉稳、果敢多了。主力位置几乎没有疑问。 刁琳宇在第三场主打也给足了机会,有优点也有不足,虽然组织头脑还比较清楚,打得比较活,但是手上技术明显没达到自己的要求,很多传给副攻和主攻以及接应的球都矮了一点;可能这与教练要求的提速有关,但是也不能太矮了,攻手都不好扣。还有就是四号位的调整高球很多离网太远了,虽然远点辐射角度更大,但是太远了攻手的发力点会减弱,而且过网点会相应下降,什么东西都得有个度,不能太想当然了,你不动脑筋就那么一传带给攻手的会是很难处理的球。还有二号位背传技术不够,由得差点持球。不过以她的天资只要肯努力、肯动脑,将来大有希望脱颖而出! 王晨玥这次的表现其实超乎我的想象,本来以为她会比较弱,没想到拦网不错,也没有怯场,进攻也比联赛有进步。经过这次对她寄予希望,虽然进攻没有太抢眼,但进步速度让人欣喜,如果继续下去,未来同样令人遐想。 最后可惜的就是许若亚,小许在成年的表现远么有她青年时期的表现辉煌。对阿根廷第一局上场,但是表现还是没有达到想象中的要求。一传没怎么被追发,有3、4次进攻机会没有把握住:一次简单的抛物线过网,一次打得还比较好造成探头,一次被拦,一次后攻失误。主攻位置对小许的要去还是很高的,现在的主攻不但要进攻出色,还要有良好的一传能力。上一场李静一传被追,教练就马上换汪慧敏上去,结果真的就稳住阵脚,有了一传才有进攻。不能小看了一传的作用,它是一切进攻的基础。这种全面的要求,对许若亚来说未来的路会很长,只有看她自己去找定位,找突破了。如何打出来,估计得经历一个漫长的历练! 不管如何,能参加瑞士赛就是一种荣耀,希望江苏四女再接再厉,在本次比赛中能收获更多,关键是认识和能力的提高。加油吧!
小组赛2:3输阿根廷,有可谅之处,也有不谅之处 前晚太晚了,没有看对阿根廷的直播,本来以为十拿九稳没想到2:3输了;不过说回来也正常,阿根廷3:2赢荷兰,说明她们并不弱。不过看了报道第四局被人逆转实在不应该,白天看了部分粗略的录像回放,初步感觉是中国的发球不如对方。对方的发球攻击性很大,好像不止一人跳发,而且落点精准,严重破坏了我们的一传;反观我们的发球不如对方,使得对手组织了多次有效攻击。光在最后一局,我们发球失误就多达3次,然而我们就输了3、4分,自己不抓紧就会给别人机会。 虽然输了比赛,但是有可谅之处,看出安家杰坚定的考察队员。这场比赛是二套阵容主打,即使在落后的局面下也没有换一套阵容,可见教练组考察新人的决心。绝不像一些网友说的安家杰临场指导不足,如果连这个意图都没看出来,那你还看什么看呢? 其次,还是有不可原谅之处,就是第四局领先那么多还被人翻盘,这跟打得不谨慎有关系,如果每个球都处理得更合理一点,也许结果不是这样。这点需要好好总结! 这场比赛新人表现还不错,但还是差了口气。其中,王媛媛表现最佳,拿了20分,但也有防守飞球,一传有个前排球直接垫过网被打探头的失误,体现出技术还不够全面,不过还有时间去弥补。王晨玥表现也比联赛好,除了拦网,进攻比联赛有进步,并不是一味的软;还得想王媛媛学习,尽快进步。刁琳宇部分传球还不错,但是在调整传球观念有问题,传的太开网主攻或接应都不好下球,都仰着扣;虽然离网远点进攻方向更多,但是也得有个度,离了2米多,攻手首先要把球搂回来再打过去,得浪费人家多大体力?而且也发不上力,这点没人教,想想也不合理啊!还得加强传球的精确性和合理性。王梦洁的防守也不如林莉,但是安家杰没有换人,坚持让她在场上顶,看来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以后去弥补! 虽然输了比赛,但希望新人们不要输了心气,而要给自己更高的要求,每一步都得有提高,才不枉输球!加油啊!!!
天津一线主力输给久光二线队员,说明中国地方队和国家队差距巨大 没想到天津主力打个久光二队都这么艰难,1:3惨败,其实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普遍的排球水平和理念落后,国家队的夺冠依靠的是个别教练的高光表现和个人能力,即郎平和陈忠和,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排球水平已经僵化和落后。别给我说什么派江苏队去就不一样,毕竟天津 是去年的联赛冠军,而且今年也是前四的水平。 实际上天津队的表现代表的更是国内众多地方队排球理念的落后,像刚刚结束的全运会预赛二组打得那么混乱,一些占据身体优势的队伍却拿不到胜利,甚至一些强队并没有表现出强队的风范,或者说强在哪里? 国内排球联赛常常是自己关起门来玩自己的,地方队教练要做的就是吧眼睛盯着那几个对手,专门研究她们就可以,可能方法和对应手段上都是僵化的。大家演练了百次,然后上去试验,做到了就成,做不到就死。这和参加外面的比赛不一样,队伍都是陌生的,大家只能通过临场的发挥和表现来应付。虽然肯定会看比赛录像加以研究,但肯定不如国内球队这么熟悉。临场面对对手更多的是需要,针对对手的情况进行自己的调整和应有战术安排。如果只会玩自己的套路,那恐怕只会陷入死循环和靠运气,靠的不是将帅之间的排兵布阵和球员自身多样的技术能力应对。如果只会一套,你怎么打天下? 国家队之所以强,是因为个别教练强,开国将帅袁伟民就不说了,郎平和陈忠和也是依靠超强的个人能力,但是他们明显高出其他教练一大截,这是不正常也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普通教练的水平不提高,意识和理念不更新,不跟上国际潮流,强队的水平是不可持续的!难道要他们执教一辈子? 尤其在男队表现更突出,教练水平长期停滞,以致换谁上去都不行。这次外教来我注意到一个笑话:队员说以前国家队是半周才进行一次身体训练,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进行身体训练。可见中国排球界对身体素质训练不重视,只顾完成传统的技术训练和配合。可是没有身体素质作保证,本来就瘦弱的亚洲人种怎么跟人高马大的欧美队伍对抗,真的好可笑! 难怪以前看见男排队员都是西博格细腿的,有时候看排球队员甚至不如某些羽毛球队员健壮,没有身体怎么好意思和别人对抗,恐怕往那里一站,自己心都虚半截! 所以中国排球首先要提高的是教练水平,提高世界排球和排球这个项目的研究,要细致到每个战术,队员能力提高,以致身体能力如何提高?不能依赖天才型教练和天才型队员的出现来拔高成绩,而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和科学研究的体制,只要体制在谁上来成绩都不会差太多,如果遇到天才型人物,那无异于锦上添花。但是首先做好的是自己水平的提高,跟上世界排球发展的潮流,才不至于落后;以免每次落后一大截又来狂追,这种成绩也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看清中国排球的真实水平,才不会过高期望或空抱幻想,一旦希望破灭又来骂爹骂娘!
(纯技术讨论)为凸显朱婷的进攻能力,技术上讲接应更适合 首先申明,本帖只是技术讨论,不存在指手画脚、制造矛盾,只是对可能性进行探讨,请关心吵架和撕逼的喷子远离!不同意见可以大家讨论,但不希望看到人身攻击和谩骂,那些骂人和撕逼的请你们另开帖去快活! 经过到土超的初级试验,朱婷的进攻能力和全面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心态、视野和观念上感觉和以前不同,看她在场上的气质就能看得出,更加自信和超脱。 朱婷最强的能力无疑是进攻,但是作为一名主攻她必然受到各个对手的发球攻击,这对她的的进攻精力牵扯很大。首先,你要准备好别人的发球攻击,要调整上步,调整节奏,这比只进攻不一传的接应来说首先现在精神上会有损耗;其次,如果一传接飞了,那对进攻更是较大的打击和影响。 其实关于主攻进攻强还是接应进攻强?是国内排球观念和世界排坛的认识差别,可能我们从小就把进攻最强的放在主攻位置,但是欧美相反,他们则把最强的放在接应。为什么?就是因为可以不接一传啊!最大限度的发挥她的长处和能力! 接应不受待见也是我们几十年来固化的死脑筋和对排球的僵化认识,一直停留在郎导时期创造的五连冠辉煌下的影响。但那是多少年前?排球的体系和要求,包括比赛规则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排球更强调简单化、高效化、以及进攻性。队伍的各个位置就是强调其能力的最大发挥,而不是僵化地仍然将以前的系统固化不变、视为真理,一直沿用下去!这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看不到排球发展的方向。当然这不是郎导所能解决的,基层排球一开始就这么培养,打造的体系和队伍已经成型,但是看到项目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安排才是正确的路径。 以国家队为例,朱婷打主攻会限制她的的进攻发挥,同样的问题还有张常宁,如果她和朱婷一起出任主攻只会削弱她的进攻,而不是和朱婷一起表现更好。为什么?她要出来承担更多的一传责任,对她的进攻必然是很大的限制。所以她和朱婷的配合可能不会如惠若琪和朱婷的配合更高效!这不是说惠若琪的进攻多好,而是进攻不如她的小惠和朱婷的搭配更能发挥出更高的效率,所谓人尽其用。 如果朱婷主打接应,包揽中国队主要的得分;张常宁在主攻线上协助进攻支持,未来需要一个像小惠一样的保障性主攻,和自由人一起保障二人的一传,可能中国的进攻威力会更大。当然这个小主攻的进攻能力不能太差,不能拖后腿。 龚翔宇仍然可以作为接应替补,在两点换三点时上场立功;尤其是矮二传在前排,可以上去增加进攻点,弥补高度,也让朱婷下场休息一下,赢得更多的进攻能量。 (包括像天津的小将李盈盈,身体那么壮实,个子又高又不灵活,还是个左手,偏偏要抱着什么主攻位置不放!改个方向去打接应不是更好。)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说,一种讨论,可能对中国队现有的体系有较大的冲击,如果改变可能反而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大家已经打了多年,要这样打会出现很多问题。 不过这只是一种假设和讨论,不是建议说要朱婷改位置,只是大家应该看清楚接应不是那么不受待见的,不要什么好队员都往主攻挤,进攻能力强的接应在现代排球中更有影响、更有价值!(如冈察洛娃和波斯科维奇) 一切都是假设和讨论,不要来骂人,我没有攻击人。喜欢技术讨论的欢迎留言,我也来学习受教。
从世俱杯看,东京周期巴西将退出世界顶尖行列的争夺 从世俱杯看,世界女子排球仍然向着高大化、快速化、两边拉开中间加塞的技术道路前进。在这种技术要求下,巴西的队员条件和战术体系将无法和世界最顶尖的队伍抗衡。 以现在的战术体系,中国、塞尔维亚、美国仍是三只最强的队伍,相互克制,谁站上最高领奖台要看斗志、准备和运气。中国最全面、身高条件最好的,但进攻过于依赖朱婷、副攻和接应与其他两队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拦网时中国的强项,小球串联也还不错。塞尔维亚进攻强势,相对也比较全面,只是下三路还是不如中国,她们属于激情式队伍,打好了很难抑制,遇到困难波折也不会不小;美国介于前两队中间,主攻反而是美国相对较弱的进攻点,副攻和接应相当强悍,同时美国比塞国要全面,进攻速度可能比中国还要快一些;但是明星队员的作用相对没有那么突出! 昔日的世界霸主——巴西其实已沦为世界准一流。巴西的技术特点并没有改变,水平也没有落后,只是世界的风向变了,对她们相当的不利。巴西属于快速、弹跳好、力量大、全面的队伍,但是面对高大化队伍,她们的定点进攻很难奏效,多半只能靠打手和崩手得分,并被对手封死不少。 其实巴西的这套打法是符合她们自身特点的,并将她们的身体条件和能力发挥到极致,在前两个奥运周期巴西能引领世界水平,也是因为其他各队的队员条件没有像现在这么突出,个别队有高队员,比如加莫娃达到了2米03,但并不是所有队员都那么高大。这给巴西的生存创造了空间,她们快速、全面、力量大的进攻让对手很难来得及防范。 随着世界女排更加注重队员的高大化,注重拦网,注重发球的攻击性,以及防反的全面性,给巴西带来更大的威胁和挑战。所以说巴西的优势已不复存在,相反,在先进潮流的面前却显出劣势。巴西队里虽然有不少明星球员,但队伍打得还是整体性,很少向中国、塞尔维亚、俄罗斯队中有绝对主力的球员。她们的副攻往往比主攻和接应更有效,更强悍。 看了世俱杯,巴西国家队里的中生代继承的还是老队员的风格和特点,其实水平保持得还可以,没有领先也没有退出——都是身高不太高,巴西俱乐部里基本没有190以上的队员,这跟她们前面两个副攻是有差距的。主攻和接应都是180多,甚至178,虽然队员弹跳和力量都不错,但还是逾越顶尖队伍高拦网的屏障。现在对付巴西变得容易:只要发球冲击,尽量破坏,对她们的主攻和接应的限制就有很大的把握性。 从身高条件和技术特点,巴西已宣告退出世界顶尖行列的竞争,世界排坛最前列基本上还是奥运4强的争夺,当然偶尔有名次变化和进出都是正常的,但从发展方向和各队的队员条件和技术特点,大的格局不会有变化。(除非哪位教练找出破解两边迅速拉开,中间施压这种潮流打法的办法,到时世界女排才会重新洗牌。)
希望江苏体育局抓住女排夺冠,大力发展排球事业 今年江苏女队夺冠,影响力比以前任何一支球队夺得联赛冠军时都要大!不知道体育局有没有看到这个市场,不仅是要保持这个项目在国内的先进性,更应该大力发展排球这个项目的市场开发。有这么好的队员,这么有号召力,正好趁这个时机好好打造江苏的排球市场产业。江苏一直国家队人才的重要输出地,水平本身就很高,如果抓住时机,大力挖掘市场,满足众多粉丝的心愿,打造明星球员,不断提高这个项目的水平。江苏省的排球市场完全大有可为,吸引的绝对不仅仅是江苏球迷,绝对可以吸引全国球迷。这届联赛已经做出了最好的明证。 江苏省应该借鉴欧洲足球的成功模式,好好研究怎么把排球这个项目做好,保持高水平竞技,创造持续的吸引力。江苏女排有这么好的传统,应该打造一个“排球圣地”——其实只需要一间陈列室挂满往日的荣誉、曾经的球衣、过去辉煌的球员照片、奖牌奖杯、比赛录像。让喜欢江苏女排的粉丝一到南京就必去瞻仰,回忆过去,期待未来........让球迷们能感到江苏女子排球俱乐部心里一直他们的地位,这样才能相爱相杀,传统和喜爱才能一直传承下去。不能什么都是口头上说说,人家连个想去怀念的地方的都没有。 你看看欧洲豪门,哪家没有自己的荣誉室,自己的奋斗历史展示,与球迷共同回忆美好的过去。别人还有很多球队球衣、纪念物、甚至队员的产品,各种衍生品。这些东西并不需要花多少钱,但是联系情感的纽带,这样才能打造持续稳定的球迷群体,让大家更有归属感。 如果江苏体育局好好做做文章,解决好地方队与俱乐部的利益分配(毕竟体育局培养队员那么多年,付出了很多),双方都要得到相应的回报。现在这个时代是多赢的时代,只要大家都有赢,才会把项目做得更好,其中谁也却不了谁,必须一起做好。还有就是体育局能不能解决一下药台转播的问题,联赛冠军的球队,自己的地方台一场比赛都没播过,也不想从众多的粉丝群中获得一些利益?这个台真的太恶心了! 体育是朝阳产业,在我国还没怎么好好发展,如果江苏体育局看到这一点好好利用,打造自己的品牌项目一定大有可为,千万不可把自己的金镶玉当不值钱扔掉,那真是太让人痛心! 有良好排球基础的江苏,真的可以好好把男女排造成一个明显产业,不知道这种设想能不能实现啊?
这是对蔡斌战绩最公正的评价,成绩不容抹杀,缺点也不掩盖 蔡斌率沪苏两队夺冠创纪录 夺最佳教练奖金20万2017年03月18日19:25 新浪体育 蔡斌获最佳教练   江苏女排以总比分3-1力克常规赛冠军浙江,首次在主客场制排球联赛登顶。蔡斌在带队的第3个赛季助江苏实现历史性突破,他个人也成为中国女子排球联赛首位率两支不同球队问鼎冠军的主教练。从昔日执教上海连续4次夺魁,到后来带北京打入4强创下最佳战绩,再到今天率江苏终圆联赛冠军梦,蔡斌执教俱乐部成绩显赫。   主客场制联赛初期,上海女排赢得5连冠,建立上海王朝。除1996-1997赛季的首届联赛是老帅张臣吉带队外,另外4次折桂都是蔡斌担纲主教练,他也凭执教上海的辉煌战绩4次当选联赛最佳教练。尽管上海辉煌时代的多名主将都是前主帅张立明提拔进队的,但她们真正走向成熟还是在蔡斌任内。   蔡斌从男排退役不久就转入女线执教,1997-1998赛季首次率上海征战联赛。当时31岁的蔡斌资历尚浅,但头脑灵活、肯于钻研。张静在国家队受伤后,适时推出又一高大主攻——刘振家,平稳过渡蝉联冠军。1998-1999赛季力推真主攻假接应获得巨大成功,主攻刘振家、沈弘和接应张静组成的强攻线助上海实现3连冠。1999-2000赛季总决赛遭宿敌江苏的有力抵抗,客场2-3惜败,回到主场首局18-25先负、次局进入20分仍落后,眼看冠军旁落之际神奇逆袭,3-1翻盘凭局分优势登顶。2000-2001赛季是蔡斌执教上海的最后一个赛季,率队力压蒸蒸日上的八一收获5连冠。   潜心在国青培养后备力量多年的蔡斌在2009年当选中国女排主教练,但因亚锦赛丢冠被迫卸任。2010年5月,蔡斌接过北京女排的帅印。2010-2011赛季率队从B组冲A,2011-2012赛季站稳A组打入8强,2012-2013赛季杀入4强。执教3个赛季虽成绩连年攀升,但2013年11月,蔡斌爆冷在竞聘中不敌北京男排二队的主教练张洛,以不太愉快的方式结束了与北京的合作。   老牌劲旅江苏在2013-2014赛季跌入最低谷,仅获第12勉强保级。为重振女排雄风,江苏体育局不惜重金请来蔡斌。蔡斌在2014年中入主江苏,自此迎来执教生涯的又一次辉煌。江苏女排边攻位置人才济济,蔡斌又一直崇尚“两边拉开、中间加压”的打法,江苏的特长为其战术执行提供了契机。   2014-2015赛季蔡斌将二传刁琳宇和副攻王辰玥推上主力。在队长惠若琪的带领下,面貌一新的江苏常规赛力夺冠军重返4强。半决赛连战上海均以2-3惜败未能更进一步,季军战先抑后扬逆袭浙江,时隔6年再进三甲。主将惠若琪、张常宁、陈展和刁琳宇均有上佳表现。   2015-2016赛季惠若琪因病缺席常规赛。张常宁从接应回到主攻发挥出色,蔡斌大胆提拔的18岁接应新星龚翔宇一鸣惊人,升势延续再夺常规赛头名晋级4强。半决赛连折两阵后神奇逆袭上海,时隔16年再获争冠机会;总决赛与天津力战5场,2-3惜败亚军收官。4主将惠若琪、张常宁、龚翔宇和陈展都入选国家女排。   2016-2017赛季江苏卷土重来。小组赛虽3遭败绩,但复赛起状态持续走高,位列常规赛次席入围4强。上赛季表现平平的刁琳宇在主打的第3年终有明显进步;王辰玥拦网表现神勇、姜倩雯进攻手段更丰富,副攻短板得到弥补;3名奥运冠军惠若琪、张常宁和龚翔宇整体表现上佳。主力队员技术薄弱环节多有改观、比赛经验和心理承受力相应增强,江苏迎来收获季。半决赛连下三城打得卫冕冠军天津几无脾气;总决赛首战遭逆袭后调整及时,连扳3场力挫浙江首获联赛冠军。   蔡斌执教江苏3个赛季,将球队从第12名带上冠军领奖台,推出龚翔宇、刁琳宇和王辰玥3名新秀,历来薄弱的副攻环节也终有改善,他的带队成绩和执教水平都值得肯定。蔡斌因2009年执教国家女排成绩糟糕屡受非议,今年总决赛江苏18-11领先连丢12分遭逆袭也让人质疑他的临场指挥水平。但要看到在联赛一众本土教练中,蔡斌无论业务水平,还是敬业精神都是佼佼者。   江苏奋战21届联赛终破宿命夺魁。先后率沪苏两队在中国最顶级的联赛中称霸,在蔡斌的执教履历上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江苏折桂固然可喜,但要想和上海一样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还需努力。蔡斌近乎固执的换人模式并不利于江苏打造第二阵容和提升板凳深度,球队阵容构建上还有漏洞。在主力框架成型之际,如何改善技术细节、更好地扬长避短,是蔡斌未来执教面临的难题。 (高加索)
喜欢一个球队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袒护! 从自己内心来讲,这几个赛季最喜欢的球队就是江苏队,虽然前两年没那么多国手就开始喜欢;原因很简单江苏的打法更跟随国际潮流,打好了赏心悦目,充满朝气!我相信这也是很多球迷喜欢她们的一个主要原因。 江苏队虽然进攻实力强,但是队伍仍然存在不少弱点和漏洞: (1)一传水平不是很高,而且非常不稳定,接不好时常常遭遇对手崩盘式的打击。一旦一传不好,强攻手再一根筋死砸或失去信心时,比赛也往往失去悬念。 (2)而且江苏的应变能力较弱,当场面被动时,很难扭转过来。除了这个赛季后几场换上小惠起到一定作用,凭借年轻队员很难从心理和办法上找到突破口。(而且决赛第一场小惠也失去准心,不再那么仙了。) (3)江苏队老是存在紧度不够的问题,往往在领先时不一鼓作气拿下对手,总是出现松懈和畏惧给对手以喘息之机。不仅表现在决赛第一场,在前面对浙江,以及对北京的一场都是自己不坚决,将胜利拱手相让。 (4)江苏心理关还是没有过。去年本来就有很大希望战胜天津拿到冠军,也是因为自己紧张,错失机会。今年面对浙江又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场比赛四局都是领先,被人家板了三局,究竟要多少机会才够填满你们心里的大洞。这个时候还想什么? 结果都不要想了啊,就好好想想怎么通过技战术的运用战胜对手啊!还想什么呢? 喜欢一个球队并不意味要一味袒护,从决赛第一场来看,个人感受:最大的毛病就是心理脆弱!被怪教练了,我觉得蔡斌这场没什么毛病,有局一开始就落后,蔡斌在前15分内把两个暂停都用完了,那还能怎么办? 虽然中间换下许若亚,有人质疑应该是换张常宁而不是大许,我也这么想过。但是想想,那是因为前两局许若亚没有被追发。如果第三局许若亚在场上被追发,而且没有下分的人,场面同样难看。 第五局蔡斌为了打破节奏换了龚翔宇,虽然存在一定危险,但是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江苏率先14:12拿到赛点,当出现曙光时,我不知道我们的队员又开始梦游什么去了,下球下不了,拦防也防不了,最终拖到自己崩溃。 如果一个球队和对手的实力相差很大,拼尽全力没有赢得比赛,那同样是值得尊敬和鼓励;问题现在不是这样,明明自己不占劣势,丢掉那么多机会,把胜利拱手相让于人,那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虽然很喜欢江苏队,但是江苏队如果不解决自己的毛病,在比赛中战胜自己的顽疾,那才可能登上最高领奖台。后面不再看重成绩,希望江苏队打出自己的水平,不再怯怯懦懦的,这样才配得上一个强队的称号。 虽然为江苏队加油,但是对她们的缺点毫不庇护,该说还要说,该‘骂’还要“骂”!
喜欢一个球队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袒护! 从自己内心来讲,这几个赛季最喜欢的球队就是江苏队,虽然前两年没那么多国手就开始喜欢;原因很简单江苏的打法更跟随国际潮流,打好了赏心悦目,充满朝气!我相信这也是很多球迷喜欢她们的一个主要原因。 江苏队虽然进攻实力强,但是队伍仍然存在不少弱点和漏洞: (1)一传水平不是很高,而且非常不稳定,接不好时常常遭遇对手崩盘式的打击。一旦一传不好,强攻手再一根筋死砸或失去信心时,比赛也往往失去悬念。 (2)而且江苏的应变能力较弱,当场面被动时,很难扭转过来。除了这个赛季后几场换上小惠起到一定作用,凭借年轻队员很难从心理和办法上找到突破口。(而且决赛第一场小惠也失去准心,不再那么仙了。) (3)江苏队老是存在紧度不够的问题,往往在领先时不一鼓作气拿下对手,总是出现松懈和畏惧给对手以喘息之机。不仅表现在决赛第一场,在前面对浙江,以及对北京的一场都是自己不坚决,将胜利拱手相让。 (4)江苏心理关还是没有过。去年本来就有很大希望战胜天津拿到冠军,也是因为自己紧张,错失机会。今年面对浙江又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场比赛四局都是领先,被人家板了三局,究竟要多少机会才够填满你们心里的大洞。这个时候还想什么? 结果都不要想了啊,就好好想想怎么通过技战术的运用战胜对手啊!还想什么呢? 喜欢一个球队并不意味要一味袒护,从决赛第一场来看,个人感受:最大的毛病就是心理脆弱!被怪教练了,我觉得蔡斌这场没什么毛病,有局一开始就落后,蔡斌在前15分内把两个暂停都用完了,那还能怎么办? 虽然中间换下许若亚,有人质疑应该是换张常宁而不是大许,我也这么想过。但是想想,那是因为前两局许若亚没有被追发。如果第三局许若亚在场上被追发,而且没有下分的人,场面同样难看。 第五局蔡斌为了打破节奏换了龚翔宇,虽然存在一定危险,但是还是有移动效果的。江苏率先14:12拿到赛点,当出现曙光时,我不知道我们的队员又开始梦游什么去了,下球下不了,拦防也防不了,最终拖到自己崩溃。 如果一个球队和对手的实力相差很大,拼尽全力没有赢得比赛,那同样是值得尊敬和鼓励;问题现在不是这样,明明自己不占劣势,丢掉那么多机会,把胜利拱手相让于人,那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虽然很喜欢江苏队,但是江苏队如果不解决自己的毛病,在比赛中战胜自己的顽疾,那才可能登上最高领奖台。后面不再看重成绩,希望江苏队打出自己的水平,不再怯怯懦懦的,这样才配得上一个强队的称号。 虽然为江苏队加油,但是对她们的缺点好不庇护,该说还要说,该‘骂’还要“骂”!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