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不是花和尚 老衲不是花和尚
关注数: 32 粉丝数: 69 发帖数: 2,108 关注贴吧数: 11
看看这篇新闻你会明白很多事!一定要看完啊 近日,听闻有少数百度贴吧吧主向当事人收取保护费,为此记者采访到了相关当事人。据网民“氧气稀薄”介绍,今年年初,在百度贴吧发现了一条有关他一个亲戚的负面帖子。和吧主沟通之后得知,他们删除贴吧帖子是要收费的,一般删除帖子一条三百元到五万元不等。 网民:讲述亲身经历 网民“氧气稀薄”告诉记者,去年九、十月份,他携带3万元现金和一位当地**处副处长,找到了百度贴吧的一位王姓吧主。当着他们的面,吧主删除了所有帖子,并且保证以后不会出现类似帖子,结果真的没再出现。“现在搜索含有关帖子就会出现‘请勿输入非法内容’的字样。” 反映类似的情况的还有夏先生。据夏先生介绍,去年年底,时任某校校长一职的他,在一次和人起争执时从对方口中得知,一个关于他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传言正在周围人口中传播。经过反复调查,他终于发现传言的源头始于百度的帖吧。“以前对百度贴吧了解很少,以为就是大家在上边发发帖子,真没想到……开始,我通过QQ跟吧主取得联系,说明这个帖子是诽谤的,还给吧主提交了证据。大约过了一周时间之后,吧主告诉我,删一条帖子要300元,两条帖子要往他的账号打600元。”老夏说。 老夏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向这个人的账号中打了600元钱,结果,吧主果然兑现了删帖的承诺。 就在老夏认为一切都已经平息时,相似的传言开始在其它的贴吧中传播。无奈,老夏又与该贴吧吧主联系,要求删帖,吧主并未给出明确回复。随后有一个自称是“贴吧吧主好友”的人加了老夏的QQ,并允诺如果老夏给他5万元,他将保证该贴吧中不出现有关他的任何恶意帖子。 “我很生气,这简直就是收保护费嘛。我开始怀疑这根本就是这两个吧主勾结起来骗钱。我向百度方面进行了投诉,但百度方面认为难以确认自称‘贴吧吧主好友’的人和吧主身份,所以不予处理。最终事件只能不了了之。”老夏无奈地表示。 公众:“潜规则”百度有责 据了解,2003年11月29日,百度贴吧正式上线。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经历了几年多的发展,百度贴吧已经成为国内访问人数最多的互动论坛之一。根据百度方面的数据,目前用户已在百度上创建200多万个贴吧,每天上千万的用户在帖吧发贴,累计帖子总数已高达近30亿。而据Alexa显示,贴吧的流量已经占到了整个百度总流量的19.6%%,是排在百度网页搜索后的第二大业务。 据互联网协会的相关专家介绍,百度贴吧是互联网WEB2.0时代的产物,和其他论坛不同是,贴吧是以人群或主题为核心元素,大家在贴吧里讨论发生在成员周围的真人真事或者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话题一般比较宽泛。论坛则是网友针对具体一个话题发表观点,论坛的核心是“楼主”发布的话题。比如,百度贴吧里在校园目录下设有的贴吧不下几百万个,几乎收录了遍布全国范围所有学校的名录,贴吧成员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当然类似的还有地区吧,几乎每个县城都会有自己的帖吧。贴吧就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俱乐部,确有其人,但是事情的真实性是无法保证的。 与此同时,搜狐网一项关于“百度贴吧吧主删帖收保护费,百度审核不力”的调查显示,45%%的人认为“百度有责,管理太疏散”;30%%的人认为行业‘潜规则’,见怪不怪;25%%的网友认为“个别情况,难以避免”。 网站:少数吧主为牟利针对此事记者电话联系了百度客服中心。在电话中,客服人员表示:“贴吧出现的五年以来,百度一直没有放松过对吧主的管理。我们不仅制定了指导吧主行为的吧主协议,还从申请到监管、从考核到奖惩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一整套吧主管理机制,目前来看还是卓有成效的。” 而对于老夏等网民所遭遇到的“贴吧吧主潜规则”,百度方面称:“目前百度贴吧共有近百万名吧主,绝大多数吧主都在恪尽职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有少量吧主会被网友投诉,原因主要集中于删贴不当、误封账号等,百度都会及时解决。尽管也出现过对吧主牟利的投诉,但为数极少,百度对此类行为表示坚决反对,一经发现,均进行了严肃处理。” (编后:就百度贴吧删帖最低收300元、最高收50000元一事,在接下来的几期中,我们还将就此对百度贴吧吧主、工商部门、行业相关专家、律师及人大代表等进行深度采访,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