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柚99 Eily_Leung
关注数: 6 粉丝数: 240 发帖数: 3,537 关注贴吧数: 10
当初我们疯狂爱上成果,其实和胡强爱上小陪一样如出一辙 【碎碎念流水账】 大家还记得当初喜欢上成果的缘由吗? 我再20年1月19日凌晨认识阿狗,那段时间我们要赶项目Deadline,每天都得疯狂加班。为节省通勤时间,我甚至在公司吃住了二十多天,门都没出过(破事第一集有个“回不去经理”,而我是那个“回不去组长”)。那天我连续上了16小时班,又一次感到胸闷气短。为防猝死,我当时直接拿毯子找了个会议室沙发打算睡觉。 但我一直睡不着,为了消耗精力就刷起视频。我突然刷到了爱5,那时候我才知道爱5上了。我曾经也是爱情公寓的铁粉,所以就打算先看个几集。 实际上我个人并不喜欢爱5,因为相对前几季爱5笑点少、剧情尬、台词低龄,第一集就差点劝退。而第一集时我并没有注意到狗子,咖喱酱跳水那段屏幕上一直在刷“大力大力大力”啥的,让我误以为跳水的那个叫大力。 结果第二集大力来公寓拜访张伟的那一刻,我被她的颜值迷到了。我爱她的英姿飒爽,爱她那干练的短发,爱她的高冷沉着和聪慧灵秀。什么是一眼万年?这就叫一眼万年。 从此之后,我开始疯狂关注她,刷她的微博小作文,网罗她的美照,到处搜寻她青涩可爱的“黑历史”,还有关注她往后的动态。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成果?我答不出。你说看脸,但她的颜值并不算顶尖;你说看才华,狗子的百灵鸟歌声和演技都只是马马虎虎;你说因为诸葛大力人设,我实际上对这种人设又不是很感冒,你找丸子来演大力,我恐怕也不会爱上丸子。 后来狗子空窗两年半,期间我对她的感情也一直没有冷却,到处蹲她的综艺、直播(除了今年的带货)、Vlog、周边等等。那时我经常上B站,很多做狗子视频的B站UP主纷纷退坑,我没视频看了,甚至自己做起了视频。 直到破事第5集播出,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迷恋成果——我只是想拥有一个灵魂陪伴(不是生理上的,更多是心灵上的陪伴),就像胡强需要小陪的陪伴一样。 比如当时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喜欢的是诸葛大力,而不是成果,这也是有原因的。大力的确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伴侣,她有知识有才华有修养,三观端正不拜金,独立自强不做作,外表可爱却内心成熟。而作为伴侣时,她善解人意温柔贤惠,从来不和对象吵架,也不会到处招蜂引蝶。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小陪这个机器人,大力是一个活生生的、可以触碰得到的实体。正是因为她的完美,才俘获了很多人的灵魂。 可能到现在还在喜欢成果、喜欢大力和莫菲的我们,都只是缺少一个灵魂伴侣吧。 我的人生在17年底到20年初跌入底谷,追求过两个很喜欢的女孩,最终却爱而不得(其中一个女孩名字也带个“果”字,另一个女孩则让我目睹了她和新男友在公司楼下拥吻的画面);被好朋友坑去学英语,结果还没学到东西就先被坑五万块钱;父亲给我整了一套房子,但房贷极高,让我我年纪轻轻就身背巨额房贷;因为某些事情差点被送上民事法庭,最后私了赔了近三万块钱;公司研发的第一款游戏扑街,投资人集体跑路,因为资金紧缺所以所有项目的Deadline全部提前,每天都得上十三四小时的班,又因为缺钱而不敢贸然辞职…… 那几年的我真是一堆烂事,破事精英竟是我自己。 但狗子的出现拯救了我,我翻看了下我的朋友圈,留下的最早记忆就是关于狗子的(因为以前天天emo,我每次emo时都会删说说、删朋友圈、改黑白头像啥的)。从我认识狗子的这一刻起,我就已经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所以我衷心感谢你,我的灵魂伴侣——成果。
一个疑问:《破事精英》能否达到《男亲女爱》的高度 我最近在重温《男亲女爱》,我感觉现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和群众思想都越来越接近2000年的香港了,甚至就连一些梗和笑话都越来越接近,当年看的时候完全没有这种感受。 我隐约感觉,如果《破事精英》的质量足够高,笑点足够多,立意足够深,大有可能在内地复刻《男亲女爱》当年在香港的成功。 现代职场的情景喜剧在中国一直是欠缺的,因为以前中国并没有那么浓重的职场文化,也造不出那些好玩的梗。而现在机会来了,中国的职场文化已经畸形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民众的情绪急需发泄。火药桶已经准备好了,就看韦正能不能抓住这根导火索。 不过职场情景喜剧确实难拍,以前中国唯一爆红的职场喜剧,就只有《编辑部的故事》。如果部队也算职场的话,《炊事班的故事》和《卫生队的故事》也可以算,其余全都扑街。 强如尚敬,也把握不好现代职场喜剧。除了炊事班和卫生队,他出名前拍过《都市男女》跟《健康快车》,但整体剧情冲突较少,过于平淡,根本比不过他后来的炊事班和《武林外传》。后来成名后他再拍了部《都市六人行》,却也还是反响平平,《妙想天开》更是直接扑街。 总的来说,还是希望韦正、佳航、一铎和狗子他们能够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会。如果真的成为了内地的《男亲女爱》,那狗子就能再次爆火,再也不愁接不到通告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