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daye102 liudaye102
关注数: 0 粉丝数: 20 发帖数: 909 关注贴吧数: 0
哈哈,总算可以和老妈去三亚旅游了~~~兴奋ing 呵呵,爆个料先:俺妈交代,她年轻时也是超级驴友,这一点偶是绝对相信的,因为脑子里有N多幅偶在很小的时候被她从火车车窗塞进去以及被车厢中的人挤到大哭等等等等的悲惨镜头,以至于偶现在一看到火车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心理阴影吧.后来老妈就做回传统良家妇女了,可能是偶渐渐长大,要操的心也渐渐多了,也可能是她的感情不顺磨灭掉她对旅游的热情了吧,反正印象当中她除了出差已经很久没出过远门了。呵呵,好了说正题了,哈,这次的三亚之行其实老妈开始是不大愿意去的,不过难不倒偶,偶亮出了在学校获得的奖学金,她虽然表面上是勉强答应了,但是看的出内心比谁都兴奋,呵呵,老妈开心我就开心,也不冤枉我这一学期闻鸡起舞奏晨曲,悬梁刺股伴灯黄般的苦读。机票预订很顺利,当晚在艺龙网站就轻松搞定了,而且拿到了公认的“至抵”行程,“早机去,晚机返”,还挺巧居然赶上了艺龙在搞什么“祝福中国”的活动,还免费送了保险,呵呵,真是不错,还没三亚居然一切都如此顺利,也许是老天被我的孝心感动了吧!(没办法,本人身就是脸皮厚~~~)呵呵,虽说偶也经常到处跑,但毕竟这么大个后第一次跟老妈外出渡假,而且重点是偶出钱,还是很激动D,恨不得马上就可以发出,呵呵,只好跑到坛子里撒撒欢!
很久前的动画片 读小学的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等到周末,早上看国产动画,晚上看唐老鸭。 “大闹天宫”我起码看了超过10遍吧,最记得孙猴子变成破庙,却逼着要把尾巴变出来的旗杆竖在后面,被二朗神识破了。冲着这片子,专门把西游记看完了。看见猴子并不象电影里面那般威风八面,最终还是被招安了,结果还压在了山底下,怅然若失,很有被骗的感觉。 “天书奇谭”是经典中的经典。相比之下,迪士尼那些动画无论多么华丽热闹,论到情节性和教育性,绝对比不上这部。对狐狸的初始印象也来自这部戏。做一只为了出人头地的狐狸可真不简单。   “阿凡提的故事”好象是木偶吧,现在很多电脑游戏的Q版人物造型,感觉上都是抄袭那里的,哈哈。   至于到了“黑猫警长”以及之后的那些连续动画都没怎么看了,可能因为那时候日本动画已经开始登陆了吧,半大不小的人也没有那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就认新奇,认好看的,一脑子就钻日本动画里面去了,唉。   至于很多的单集动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央电视台是无止境地重播,没认真看过也至少知道剧情的。   “小蝌蚪找妈妈”是大人们眼中的经典,但就小孩子看来,就难免觉得无聊了。什么宁静致远的画风啊,欲语还休的叙事风格啦,小孩怎么可能懂呢。当然,经典还是经典,只是,不是小孩子们心目中的经典。   看“神笔”和“鱼盘”的时候,就和以后看机器猫一种感觉,就一直在幻想,我也有这宝贝该多好啊,我肯定画很多很多钱,然后全部放进鱼盘里面,看来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毒害了。:P   “丁丁的故事”不错,就是觉得猴子太傻,很多法术都没用上。最后猴子居然还去跟丁丁读书,把我急得抓耳挠腮的。大闹天宫的偶像哪里去了?从此,偶像崇拜就再也不是那么神圣和纯净了,唉。   “老狼请客”,“猴子钓鱼”,“狐狸打猎人”“熊猫百货商店”,还有“叮冬来了”等等(这片子好象还出了邮票)都是拿动物来说事,于是动物们的道德情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顺利凌驾于人类之上,或者事实就是如此的。   “九色鹿”,“曹冲称象”,“张飞审瓜”“真假李逵”等等等式难得的古典文化教育。估计现在的电视台都不怎么播这些片子了。其实我觉得各中小学校里都应该开一堂中国动画片教育课,让现在的小孩子们好好看看这些片子。只是记住看完之后不要逼小孩们写观后感。   这一开始回忆就没完没了了。上面列出来的片子,很多我自己都以为忘记了。一丝一点地去挖掘尘封的记忆实在很有趣,虽然难免有点伤感。对了,突然想起了还有广告动画,还记得那首歌吗?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把害虫杀死杀死!!哈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