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ssett Acrossett
关注数: 8 粉丝数: 12 发帖数: 340 关注贴吧数: 26
几个星期下来对某些评论的不吐不快 先表明个成分吧,不是任何角色唯粉,第三季看到现在最能有共鸣的是黄大叔,当个100多人的想要成为强校又还不具备强校相应的规矩和心态的团队的部长自己又痛失独奏确实非常闹心,甚至比起成年以后工作遇到的憋屈还难受,毕竟工作再受气正常情况还有工资领,当这种部长虽然履历会好看点但到底没那么直观也不一定有用。 但这几个星期来某些反复出现的评论,不知是观众年龄太小还是看一部作品就一定要把自己代入某个主要角色还是别的什么因素,坚信其他人全都是要围着自己代入的角色转的机器人,说一句话都必须反复斟酌会不会让主角心里有一点不舒服否则便成了叛徒小丑,还要管天管地别人发表了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就机器人一样地在那刷“幽默”“我不懂”,观看文艺作品的感受是主观的,你不懂别人也没有给你解释的义务。 我对高女士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反正要是给ACG里最喜欢的角色排名肯定想不起来她,当初第三季小说出来动画还没做的时候也觉得高太尉这个诨号很好笑,但是这么多星期下来,还是想说一句: 没有任何人的个人生活里的一举一动、每个词每句话经得起放大镜的检验。一个也没有。 如果京吹是个轻松的乐子动画也就罢了,也许那种作品里所有角色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让观众轻松一笑,那确实经得起检验。但是京吹毕竟是偏向真实系的(其实还是比现实理想化了),那么是有多大的仇恨,不允许一个十几岁的青春期人类有性格和表达上的缺陷? 不要说十几岁了,很多人在亲近的人(配偶、好友etc)面前一辈子也藏不住自己的缺点。说难听点,我们所有人这一生都会无数次或多或少地伤害别人和被别人伤害,只是比起看作品的上帝视角,我们自己往往都意识不到伤害了别人,甚至还觉得自己人很好,做什么都是对的。 先预设了结论好像不把所有问题统统解决角色就会集体陷入呆滞状态无法动弹,但原本就该是主要问题能克服其他也会淡化,很多事情还真就是这么解决的。 说高黄交朋友图啥,交朋友本来就可以不图啥也不必给出任何理由,有种东西叫化学反应,并不是所谓的romantic关系专属。正是因为不图啥不考虑从对方身上获得的利益,才可能会吵架上头说出让人血压升高的话。当然我完全不支持说这类个人情绪太强又伤人的话,但某些评论的表现就跟从来没跟人吵过架或者自己每次都绝对占理绝对没有个人情绪一样,我只能表示佩服。 还有说泷升这个指导有跟没有没区别甚至只有负面作用,着实是意想不到的批斗角度,这种高度专业化的领域能做出这种结论,简直比足球圈里说一个队伍的教练席上栓条狗都能夺冠还要离谱数倍(顶级职业足球队伍里还是有些微可能性能出现对战术全局有教练级理解的队员,又有些微可能性更衣室愿意都听从他) 最新一集高女士听说黄前通知不打算上音大,担心会渐行渐远希望友情能停留在最好的时候,这时候弹幕都能来刷幽默、神经,而我只想说: 是的,十几岁的高中生就是会有这种这种想法,说这样的话。有童心的二十几岁也可能。 你没有也没关系,但完全不需要去嘲讽和你不一样的人。 读书也好,打游戏也好,看电影和动画也好,都是在体验某种程度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物的形形色色的人生。我们是借着它们之中那些好的作品,了解更宽广的世界和更幽微也有苦有甜的人性与人际关系,而不是强行把它们塞进自己狭小的观念模具里面,这样的话那份模具只会变得越来越小,能使之满意的作品也会越来越少。 当然,要说第三季动画制作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我是赞成的,因为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一个通俗作品,需要给人“这个事情圆满结束了”“我们获得了胜利”的快感,需要比真正的现实多一些爽点。原本Sunfes、府赛和关西赛的合奏都能承担这个爽点,让一些积累的观众的压抑情绪释放出来,这其实不需要讲什么逻辑性很强的道理,情绪上的释放可以盖过很多东西。但至今没有合奏演出的戏份就非常可惜,只能期待最后的全国赛了。 然而,至少对我来说,我会喜欢京吹掺杂了现实的那一部分。在那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我们需要带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事物的缠绕,走到尽量不令自己后悔的路上。也正是这一部分,让京吹里情感爆发的地方,能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知道这份释放、这份坚持,既平凡到不会有人停下来多看你一眼,又在自己心里有多么不容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