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乄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关注数: 2 粉丝数: 4 发帖数: 4,145 关注贴吧数: 21
从寺庙到书院 银果寺小学 听说我的母校要被合并了,听说那里的校舍都成危房了。 很多年没有去看望过她了,心中很是牵挂着她…… 上次回家时翻阅了邻居家的大爷(丁梦周,淮北煤师院的老师)送给我大姑的一本书,书中记叙了他记忆中的银果寺小学。那都是我未曾见过的。 摘录部分文字。 “我的小学是在本村读完的。学校是当地一所寺院——银果寺,这里是我跨入知识王国的启蒙摇篮。 学校距我家不足两华里,背靠一所孤零零的小山,叫四山。山多丛林杂树,春来桃杏棠梨花开,远望学校就在杂花包围中,甚是可观。五月榴花似火,漫山一片嫣红;秋来果熟压枝,又是一番景象。庙宇就在那个美丽山坡上,面南而建。青瓦石墙,雕梁画栋,钩心斗角,是皖北地区有名的佛教寺院。 我记事时,寺分东西两院。西院叫银杏庵,但我上学时,已是有庵无尼了。东院叫银果寺,为和尚住所。记得住持名叫“诚斋”“本良”,都是我的同窗好友。东院分前后大殿,前大殿即寺院大门,内有四大金刚、弥勒、韦驮等塑像;后大殿也有塑像,名字已不记得,好像是十八罗汉和阎罗判官之类。院中的大香炉内,整日香火缭绕。院东南角有两扇对开小门,可供出入。门前是棵两人才能合抱的中国槐。西院有面南面东面北三件大殿,面南那间最大,我入学时,尚有神仙塑像,但作教师用了。西院很宽敞,供学生活动,是升旗的地方。两院各有大门出入,但中间有小门互通。学生常通小门,偷偷去东院看神仙。学生和香客,要走上很高的两级石级,方可进入寺院。院内有口大吊钟,声震数里。据寺院很远,就可闻到寺院飘出的特有香味,很是神秘。随着学校班级增加,东院大殿也成了教室。整日与怒目金刚、判官小鬼同室听课,这是我四年级时的印象。六年级时,就搬到东院东北角的那间面南小屋上课了。为了方便学习,不少同学住校,我们就睡在有四大金刚的那间神殿里。神仙旁列、鬼判满座,谁也没感到害怕。没想到小学时,竟然有“人神相处”的和谐体验,那是我人生难得一遇的趣事。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少年时代便得到了一批有名望的校长和老师的教诲、陶冶、熏陶。首任校长徐松龄,是当地颇有 名望的文化土绅。他个头不高,文质彬彬,既有孔孟之道,亦施文明之礼,私塾与洋学并举。他办学有方,管理严格,师严道尊,校风纯正。……” 摘录至此,以作纪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