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_Gracie Roger_Gracie
你懂的
关注数: 41 粉丝数: 321 发帖数: 5,013 关注贴吧数: 80
教你如何练出野兽般的手臂,手臂训练计划(出自老岳运动) 最近群里很多朋友问我有关手臂为什么不生长,都说手臂是最难练得,几乎每天我都能听到这个话题,于是,我把我13年的训练里手臂的训练经验写在这里,我是个大胳膊狂热分子,在这13年的训练过程中,我几乎试过所有的手臂训练模式,中国的,外国的,冠军的,力量举的,几乎我都试过,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去掉一些华而不实的的动作,总结出了几套非常有效的手臂训练计划,其中有一些国外的最新训练计划,融进了这些计划组合中,由于怕朋友们不明白动作的要领,我拍了图片来解释。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手臂为什么不容易生长,我见过很多的训练者都喜欢把手臂放到小肌肉群范畴里,喜欢把他分开放到胸和背部的后面来训练,估计是受罗尼的一张训练盘影响的,这个不能说是错的,但是,手臂也是属于大块肌肉群,也需要单独拿出来一天来进行轰炸,这里我用了轰炸这个词,你猜对了,在训练手臂时如果你没有前所未有的泵感,没有爆炸感,没有山峰感,那你的二头计划就是LOSE!失败! 我是个力量型训练狂热分子,但是在我的训练中唯有手臂不是,我记得一本国外的杂志说过一句话,如果你的二头肌训练没有把所有的重量集中在肌腹上而是肌腱的话,那你就是在搬运东西,而当你把所有的重量集中在肌腹上时,哪怕只用5KG ,你就是在训练轰炸你的二头肌,这时会有很多人问什么是肌腹,肌腹是你二头肌整个肌肉群,想象二头肌是个鸡腿,那块最大的肉块就是我们说的肌腹,当你在训练手臂时,你的肌腹用力,你会体验出那种内在深处爆发出来的酸痛,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懂得训练的人是从内往表练,不会练得是从表往深练,这就是为什么手臂很多人不涨的原因,太多的训练者我看到,再一次一次的重复着二头的弯举,一次一次的举起更重的重量,但是最后,1年 2年 手臂永远在40左右徘徊。 有人会说二头还能练出花?!我清楚的记得,我带过一个学生,他手臂训练了3年,可以用每边15KG 的杠铃片做15次,手臂只有40.我第一次带他训练手臂用了每边7.5KG,他彻底崩溃了,还是他的计划,还是那个动作,但是他找到了感觉,有人问这是什么,答案就是角度。下面我会着重用照片给你讲解角度如何来安排。下面我总结了3套手臂终极轰炸计划,如果你想冲激你的围度,让你的手臂成为野兽,如果你够胆量的话,来吧!DO IT!!!!
练搏击先把耐力和体能训练好!(转自巴西柔术吧) 耐力就是长时间持续运动的能力,一般说人体力怎么样其实就是耐力素质的体现,良好的耐力素质是拥有强健体魄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本保证,也是格斗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耐力包含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两部分。 有氧耐力: 有氧耐力简单说就是在正常呼吸状态下持续运动的能力,虽然除了长跑外,多数运动更需要的是无氧耐力,但有氧耐力是无氧耐力的基础,一个跑一公里都累得半死的人你能指望他坚持高强度的三回合格斗比赛吗? 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很简单,就是以能保持正常呼吸的强度进行长时间持续训练,比如长跑、跳绳、骑车等都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每分钟心率保持在140—170次,具体身体感觉为呼吸稍微急促,但还能保证正常呼吸,不会感觉呼吸困难。 此外有氧耐力训练还是减肥的重要方法,比如长跑,30分钟以内消耗肌肉中的糖元作为能量来源,30分钟以后就开始消耗脂肪了,所以想减肥的朋友可以坚持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慢跑,效果会非常明显。 无氧耐力: 与有氧耐力相对应,无氧耐力就是在不能正常呼吸状态下进行持续运动的能力。无氧耐力对绝大多数运动项目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训练科目,格斗也不例外。格斗中随了双方分开的短暂对峙时间外,其他基本都处于无氧运动状态,没有很高的无氧耐力水平根本无法适应格斗的运动强度。 无氧耐力训练的总原则就是“短时间,高强度”,一般一组训练时间在1—3分钟,持续进行高速度高频率的训练。400米冲刺,3分钟记时跑楼梯等都是练无氧耐力的好方法。此外也可以和技术结合进行训练,比如1—3分钟连续打靶打沙袋等,组间休息30秒到1分钟,练习五到十组,练出的无氧耐力可以直接适应格斗的需要。 无氧耐力的训练是非常痛苦的,那种气都喘不来的感觉让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望而却步,都说练体育苦,无氧耐力训练可能至少要占这个苦的一半。但如果你面对高强度的自卫格斗时还没打上个三五拳就气短心虚,后果怎么样也不用我多说了,还是咬咬牙坚持吧。
乔·韦德健美训练法则—高级 一、高级水平训练原则 14、助力训练原则(Cheating Training Principle) 借助其它肌肉的力量完成动作练习的最后1-2次,或利用身体其它部位来协助在运动中的肌肉完成最后试举。如:俯立弯举做到最后几次试举感到很难完成时用另一只手轻微托住手背在完成几次。但如在做仰卧推举时,采用背和臀部离开凳面的力量来多完成几次,就不是韦德助力训练原则了。 注:适用于对某块重点肌肉的超强度训练。 15、三组合训练原则(Tri-Sets Training Principle) 同一块肌肉采用三个不同的动作锻炼,且动作之间没有休息。该方法对增加血管中血流量很有效。 注:适用于对某块重点肌肉的超强度和减脂训练。 16、超组合训练原则(Giant Sets Training Principle) 同一肌肉群采用4-6种动作锻炼,动作间歇很短或没有。 注:适用于减脂训练和提高肌肉耐力训练。 17、预热训练原则(Pre-Exhaustion Training Principle) 在锻炼某块肌肉时,开始先采用孤立动作练习,然后立刻用双组合训练进行正常训练。 注:通常用于训练课程的开始阶段或某块肌肉的开始训练之前。 18、停息训练原则(Rest-Pause Training Principle) 用最大重量试举时,每次都试举到极限次数,然后停息一会儿,再接着试举。第一次停息可为30-45秒,以后每次增加30秒。这是增长力量和肌肉围度的好方法。 注:适用于增长力量的练习。
乔·韦德健美训练法则—中级 一、中级水平训练原则 5、重点肌肉优先训练原则(Muscle Priority Training Principle) 薄弱部位的锻炼应在训练课刚开始体力最旺盛、精力最充沛的时候进行,以承受最大的刺激强度和运动量。 注:适合在每次训练课所需重点训练的肌肉。 6、金字塔训练原则(Pyramiding Training Principle) 肌肉纤维的增长与力量的增长是阻力训练的结果。理论上来讲,如果在一个动作中能用最大的重量做8次,并能做几组,那么对增长体围和力量有很大效果。但没做热身活动就用大重量来练,会有潜在的危险。因此应从极小重量开始逐渐地增大负荷重量。金字塔训练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如:开始用60%最大重量做15次,然后再增加重量,试做10-12次,最后加重到80%,最多做5-6次,会获得很好的效果,避免受伤。 注:适用于平时的训练课程,或超量训练课程。 7、分化训练原则(Split System Training Principle) 当连续三个月的每星期三次训练以后,就可以进行超强度训练。可以把全身分成上身和下身两部分来训练,每个部分可以增加动作和训练组数,这样每个部分肌肉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分化训练方法是:把一个星期的第一次训练课先安排锻炼上身的8个动作,采用超强度的训练;在当天的第二次训练课中只做下身的6-8个动作,采取同样的超强度训练。如果采用每周练三天的方法,同一次训练课中同时练上身和下身,肌肉的刺激强度就很难上去。分化训练对每个部位肌肉的锻炼强度会更大,时间会更长。 注:适用于平时训练阶段,或增长肌肉块的训练课中。 8、局部集中训练原则(Flushing Training Principle) 训练中必须使大量血液集中到被锻炼的肌肉中去,才能使肌肉更好地增长。如:在锻炼胸部时,课程中安排的3-4个动作要连续进行,中间不插入锻炼其它部位肌肉的动作,不断地使血液集中到这个部位,从而达到局部肌肉充分膨胀的状态。 注:适合于重点发展或强化某块肌肉时使用。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