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lca
fealca
关注数: 3
粉丝数: 79
发帖数: 159
关注贴吧数: 18
总督辈份 发现当总督的都是国字辈:蒋国柱,李国英,赵国祚...
帝国五大王牌 帝国五大王牌,源自伟大伐清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五支王牌部队,分别是帝国银行保安总队、游骑军、三堵墙、胶东清明纵队和湖州民团总队。各支部队均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如帝国银行保安总队以孔武雄壮著称,传言“皆批发纹身,类虎豹熊罴”;游骑军以骑术精湛、长期担任各届帝国元首近卫部队而闻名;而三堵墙善攻,号称"攻无不克",后成长为帝国第一支机械化装甲师,又有大红一师的美誉。胶东清明纵队善守,素有“排炮不动,必是胶纵”的美称(清明之称源自纪念帝国传统节日和牺牲的烈士,有敌对势力称为扶清灭明,此为谣传)。湖州民团总队最早由湖州进步士绅捐款成立,虽然在五大王牌中成军最晚,但是军史上第一支全火器近代化的部队,建军时就以帝国一号燧发枪为士兵基本装备,开支惊人,堪称银山堆出来的部队。在建军三年后的帝国首次三军合成江南大比武演习中,以其属下的一个火枪连在半个时辰内全歼了对抗的老牌精锐三堵墙一个骑兵连,而一举成名,也由此掀开了帝国军队全面火器化的进程。
成都战报 熊兰率两百屯垦精兵为前锋,各持馒头一枚出击,离清军百步,投馒头于地。清军大乱,各军蜂拥抢食,互相搏杀,军官不能止,三军多有践踏死者。邓三太子率亲卫十九骑侧击,直取中军,高明瞻、谭诣仅数骑败走。天霸引中军在后,本欲死战诱敌,竞无一清兵至。会及天霸军趋前,熊兰已收降清军各部乱众。战毕,论功,熊兰为首,开荒、星汉、穆潭次之,以下保平、越望等皆多斩获。
有点夸张吧 清军怎么会混得这么惨,出兵打成都,万把人的队伍,居然没有任何地图,没有任何向导,不怕走错路跑到西藏看喇嘛去了么.
武昌生产力强大 这章侧面反映出清军的后劲还是很可怕啊,以武昌至多两湖一地,这么短短几个月时间,能生产提供出如此多的兵器军需(棉衣、长矛、刀等等都是现制的),简直就是二战中的老美阿,军事生产力太强了,提督要是光靠老老实实种田得多少年才能有这实力,只能指望大木的靠海洋致富了。
长庚培公成功逆袭,香菇虎帅面临破产 虎帅的手下太疯狂了吧,买了两百万两的盔甲、兵器、粮食和布匹么,长庚培公成功大逆袭呀,一举成为兴山军头号股东了吧。
名扬天下赵天霸 日后天霸屡屡欲归晋王,但念及武勇冠绝三军,然声望未及开荒星汉穆谭等十一,心头压抑之气未平,终不能成行。于是每战必先,亦必为目击首功之第一人。军中皆信近天霸者取首功,故士以此踊跃,乐与相从,逢战必喜,所当披靡。光复大业凡大小五十四役,每役如此。直至克复辽阳,天霸马前卒茅十八获伪帝福临,伙夫韦小宝获伪太子玄烨等,天霸仍未竟首功。乃叹曰:大丈夫不能名扬天下,纵碌碌百岁,又何益焉。师还,次锦州,天霸暴疾卒,年三十三。名闻之,大震悼。赠天霸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少保,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
一个崇明的疑问 梁化凤的驻守崇明的水师主力不是都去援助南京了么,而且一直好像也没回去。守崇明的应该没几条人枪了吧,咋大木还是攻不下?虽然这是史实。 “本来驻守在崇明岛的梁化凤见郑成功去南京了,就躲开郑成功的监视部队,离开崇明岛从陆路赶去支援南京。本来梁化凤想叫马逢知一同去,但拥有三千铁骑的马逢知却拒不出兵,梁化凤只好独自前往。他手下共有三千人马,大都是和郑军一样的水手。沿途梁化凤收集地方上的驿马,组成了一支五百人的骑兵。现在这支由苏松水师官兵组成的地面武装,竟然是南京城内最大的建制部队。 ”
连续在本吧签到26天,晒下签到排名照,看看我神马水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