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FDA 嵩县FDA
关注数: 22 粉丝数: 63 发帖数: 2,264 关注贴吧数: 67
化学老师"水+添加剂"合成"果汁" 网友惊呼"戒饮料"  网友担忧“喝饮料=喝水+添加剂” 专家“淡定”称没必要远离添加剂  昨日微博上,一名化学老师迅速蹿红。过万网友通过一段视频目睹了一堂特殊的化学课:短短几分钟,这名老师就用水和各种食品添加剂瞬间“合成”了新鲜出炉的“鲜榨果汁”。他用试验告诫同学们:喝饮料=喝水+添加剂,一定要“远离垃圾食品”,并“欢迎微博直播”。网友惊呼:看来以后只能喝白开水了。  “绿茶、红茶、鲜榨果汁什么的,除了水以外剩下的都是添加剂?”在这段视频中,网友们惊讶地看到一瓶水果饮料如何从化学实验室“诞生”,原材料只有水和食品添加剂,与水果没有半毛钱关系。  网友惊呼“戒饮料”   这名化学老师先在半瓶白水中加了些柠檬黄,水立刻变成了市面上卖的茶饮料的颜色,老师笑着说道,“你们知道茶饮料是怎么来的吧?”接着,他添加了一些胭脂红,水立刻变成粉红色。  他接着讲到,饮料里还需要添加甜味剂,于是,又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  化学老师解释道:如果只添加一种甜味剂,会让人有不愉快的感觉,一般食品至少要添加两种以上的甜味剂。“比如市面上卖的干话梅就添加了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等多种甜味剂。”   为了让饮料有“酸酸甜甜”的口感,他又加了柠檬酸。接着,添加水蜜桃香精让“果汁”变香。最后果胶等增稠剂全部用上,让饮料看起来像果汁一样稠。老师把这瓶添加得五花八门的水拿起来使劲摇了摇,像调制鸡尾酒一样,一瓶看起来酷似“鲜榨果汁”的饮料就完成了。  看完这段视频,不少网友惊叹:以后也只能喝白开水了。还有网友顿时下定决心:戒掉饮料。  果汁均含添加剂  记者发现,市面上售卖的各大品牌饮料,无一不打着天然水果的口号,消费者看到的是葡萄、水蜜桃、柠檬等外包装,饮料颜色多样。而在饮料外包装的成分说明中也标明了含有的各类添加剂。  有业内人士曾在网上爆料:“这些水果形象是为了让消费者误以为瓶里的液体是水果的果汁,但实际上,很多果汁饮料的真实果汁含量极低,主要成分为纯净水。味道则是由糖、柠檬酸等各类食品添加剂合成”。  与网上的热闹转发相比,食品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淡定。作为食品添加剂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认为:大家对食品添加剂非常反感,但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有了添加剂,才让食品摆脱难看、难吃、难以保存的困境。作为现代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远离添加剂。(作者:杜安娜)
男人要善待自己:不该硬时不硬 转载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ifeng.com%2Farticle%2F17597096.html&urlrefer=a0fe13c8faec1148cc5c2f22f1911749 男人要善待自己:不该硬时不硬 身体疲劳时不可硬熬   疲劳是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同时也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如果不按警告立即采取措施,那么人体就会积劳成疾百病缠身。所以,当中年人自我感觉有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昏眼花、思维迟钝、精神不振、心悸、呼吸加快等症状时,就不要再硬熬下去,应立即注意劳逸结合,不宜熬夜,不宜做突击性的工作;思想要放松,胸怀要宽广,心情要舒畅,不要因一些琐事而烦恼,不要过多计较个人得失,应尽快采取保健措施,消除身心疲劳。   身体患病时不可硬熬   中年人的大脑、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生理功能都在不知不觉中衰退,细胞的免疫力、再生能力和肌体的内分泌功能也在下降。中年人对头痛发热、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适症状不重视,听之任之,强忍下去,终将酿成重症。因此,当身体患病时,应早些到医院诊治,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切忌带病工作而导致重病染身。   如厕时不可硬熬   大便硬憋,可造成习惯性便秘、痔疮、肛裂、脱肛,还可诱发直肠癌或结肠癌。憋尿会引起下腹胀痛,甚至引起尿路感染和肾炎,对健康十分有害。因此,要养成定时大便和有了尿意就立即小便的良好习惯。 起居上不可硬熬   每当晚上感到头昏思睡时也不要硬撑,不可强用浓咖啡、浓茶去刺激神经,以免发生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   口渴时不可硬熬   水是人体最需要的物质,中年人必须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每天饮水6~8杯为宜。渴是人体缺水的信号,表示体内细胞处于脱水状态,如果置之不理,硬熬下去则会影响健康。   肚子饿时不可硬熬   不要随便推迟进食时间,否则可能引起胃肠性收缩,出现腹痛、严重低血糖、手脚酸软发抖、头昏眼花甚至昏迷、休克。饥饿时不进食,易引起溃疡病、胃炎、消化不良等症。
现实社会还需要孔融让梨吗? 转载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ifeng.com%2Farticle%2F16046192.html&urlrefer=17c850b7757cf5c73654633149abb362 孔融是中国古代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让梨》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这个从小就懂得谦让的礼仪故事,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也是我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 第一次听这个故事,是外婆给我讲的,以后也不止一次给我讲,从小就在我思想上留下了很深很深印象。至今,凡是我认为好的,肯定是给父母、先生和孩子;上一顿的剩饭剩菜我主动吃;就是早上煮鸡蛋,必定比较大小,最大的给孩子,最小的留给我……,如果不这样,我就会产生罪恶感,心里就会不安和内疚。 我在工作中,与同事、朋友相处时也很注意谦让,在餐桌上宁肯不吃,也不会去争量少的美食,就是单位上评优秀、评先进、工资晋级之类的,我也从不去争那极少的名额,不是我不想要,而是我不愿意因这些事把大家的关系搞得过于紧张,被人戳背脊骨,我相信“吃得了亏,打得拢堆”这句话。事实上,我也被评过年度优秀,也享受过3%的工资晋级,但都得到了大多数同事的首肯,心服口服,虽然我获得这些比相同情况的人要晚点,但我觉得已很不错了。 我不清楚现在学校课文中还有没有《孔融让梨》,即使有,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现在的学生又有多少影响?对学生的家长又有多少影响?
美科学家发现:空腹可提升对抗癌症效果 饿着肚子,还有精力让身体对抗病毒吗?人家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就说了,不仅可以,还能对人类杀手——癌症,提升治疗效果。这位科学家用了4年的时间,来研究以禁食为基础治疗癌症,可在增加化疗剂量时减少副作用,从而使癌症治疗效果得到极大改善。并将自己的理论,用于动物实验。 实际上,“饿肚子疗法”不仅是老美在做事,在意大利一名抗衰老生物专家瓦尔特•隆哥带领着自己的科研小组,也在用老鼠作着实验。他们发现,在接受化疗的老鼠中,如果禁食48小时,在化疗后不但体内绝大部分的癌细胞被消灭,而且健康细胞会集中有限的能量努力生存,从而比癌细胞更加能够抵抗化疗的威力。倘若这样的医疗方式,被用于人的身上,那么也将会产生类似现象。比如那癌症病人不只能够免受化疗药物的摧残,医生也能向病人下重药,进行更为激烈的治疗。 这名科学家隆哥认为,“所有人都在寻找治疗癌症的奇特疗法,它只会破坏肿瘤细胞,而不会攻击健康细胞。但我们的方法不同,为什么不用化疗消灭癌细胞,同时保护其余细胞呢?”这种以禁食作为抵抗癌症的武器,跳跃式的改变了癌症生物疗法的理念。在这名科学家看来“通常肿瘤医生会建议利用合理饮食战胜癌症,但从抗衰老角度来看,限制热量摄入有助于细胞的保存。在这种情况下,细胞会利用仅有的少量能量进行自我保护而不是繁殖,这样它们的抵抗能力就更强。”在他的实验中,他发现禁食后老鼠细胞的抵抗能力约可增强1000倍,这大大提升自己对于禁食疗法的信心。但他同样强调的是,由于人体的复杂性,细胞抵抗化疗的自我保护水平可能比实验鼠低。抛开各种因素,这种“饿肚子的疗法”可以应该能增强约20倍的抵抗效果。这样就可以在治疗癌症时大幅增加化疗的次数,同时又不会造成太多的副作用。 为了验证实验效果,隆哥领导的小组还分别用了酵母、人体细胞和老鼠细胞,来试验饥饿方法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他们给老鼠注射了一种影响儿童的高致命性癌症细胞,并用“饿肚子疗法”观察其反应,令他们意外的是其效果非常明显。饥饿的酵母对压力和毒性的耐受力增加到1000倍,而挨饿的人体细胞和老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力增强10倍。 不仅如此,几乎在同时,癌细胞因为饥饿变弱了。虽然老鼠在这两天的“饿肚子疗法”中失去20%的体重,但这并没有照成大碍,在化疗后的四天体重就基本恢复了。而那些挨饿60小时、失去40%体重的老鼠,也在一星期里恢复了正常。最后,那些没挨饿的老鼠在化疗后有超过一半的死亡,而活下来的也减少了20%体重,但是只有二十八分之一挨饿的老鼠化疗后死去。 为了进一步证实方法的成功,隆哥小组甚至向当局申请了在癌症病人中开展实验,并观察他们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手段的可靠性,他们也积极地尝试通过其他办法,比如药物或特别饮食,而不是真的禁食,来达到同样效果。而在此之前,也有人曾今发现饥饿疗法对预防热休克、阻断自发性肿瘤的生长、以及防止扑热息痛导致的肝细胞死亡等起到的作用。就此而言,如果与化疗相结合,禁食能够降低治疗的副作用。他们通过对厄瓜多尔洛哈的一个群体的研究得出此项成果。 他们发现,当地人都患有侏儒症,并且更神奇的是,他们对癌症和糖尿病具有特殊的免疫功能。为此瓦尔特•隆哥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始对当地人的血样进行分析。在研究后,他们发现这些血液具有免疫功能的原因在于,生长素受体缺乏活性。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洛哈人的胰岛素水平较高,而且对能够促生长因子。换而言之,就是他们的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的抵抗力很强,而这也是他们很少罹患糖尿病的原因。 在更加深入的研究之后,隆哥和他的研究小组,已经通过最新研究找到在癌症患者体内模拟这种保护效果的方法。隆哥认为,关键在于通过禁食使癌细胞无法获取养分。他说:“通过禁食我们就可以有效降低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和生长素受体水平。”他还说:“不论是实验鼠还是在人身上的发现都表明,这种变化可以避免癌症,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实验鼠或这些人一定不会罹患癌症,但是如果患上癌症,其情况可能会较轻。” 有意思的是,隆哥与研究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用低能量食物喂养的动物存活时间更长,这部分归因于细胞能更好应对压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他们注意到,饥饿细胞会处于休眠状态,癌细胞则不会。 不仅如此,南加州大学的癌症专家大卫•奎恩也部分认同的这个观点,并认为数天的禁食不会影响癌症患者。他还表示:“这应该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病人。”而隆哥却警告说,虽然禁食有一定的效果,但这并非对所有患者都安全。因为“禁食疗法”除了带来体重降低的风险,禁食还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头痛以及其它症状。
健康知识:久坐的危害(转载) 久坐,就是长时间坐着不动,是医生最不推荐的一种习惯。首先,久坐的时候腰椎的压力是最大的,远超过站立和平卧,之所以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人越来越多,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久坐的机会增多有直接关系,除非你采取“坐如钟”的古人推荐方式,让肌肉分担腰椎的压力。事实上,采取最解乏方式久坐的更普遍,解乏的时候肌肉是放松的,腰椎在此时单独持重,会对椎间盘形成挤压,这是久坐的害处之一。 另一个问题就是,人一旦久坐,血液循环就变慢,特别是流经到下肢的血液会因为血流缓慢而形成血栓,如果你原本就有糖尿病,高血脂,而年纪已高,血栓的形成就更容易,即便你还年轻,但一直抽烟,血管壁已经被香烟破坏了 ,久坐同样有危险。我见过一个刚过三十的男性,他的工作是久坐在电脑前,结果有一天突然觉得腿疼,下班之后就去找人按摩,谁也没想到,出了按摩室就觉得胸闷憋气,最后严重到几乎窒息,被送到医院时全身已经青紫,生命垂危,医生给出的诊断是“肺栓塞”,这是现在中青年人猝死的新病因!就是因为他的血管在久坐过程中形成了血栓,在不明情况下采取的按摩,把血栓从腿部血管中挤压出来,随血流流到了肺部,将肺部血管栓塞住了!还是久坐惹的祸! 医学上有一种致命的疾病叫“经济舱综合征”,这种病经常出现在乘飞机时坐在经济舱的旅客身上, 因为经济舱座位很窄小,不能活动,一坐就可能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这就给了血栓形成的机会,所以很多人会在下了飞机之后突然发病,甚至猝死。 无论是你坐在电脑前,还是坐在麻将桌前,只要是久坐了,比如超过三、四个小时就足以产生“经济舱综合征”。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每个四十分钟到一小时要站起来活动活动,如果确实坐在经济舱,至少要让腿部稍微运动一下,让肌肉收缩收缩,这样也能避免血栓的形成。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