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情永恒 郑情永恒
关注数: 12 粉丝数: 50 发帖数: 3,606 关注贴吧数: 24
徐宿淮盐上报国家发改委 【 发稿时间 :2013-11-12 08:53:33 阅读次数:13 】 近日,宿迁日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徐宿淮盐铁路方案已经确定,并进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江苏省政府会签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发改委阶段。就此,宿迁日报记者专题采访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益。 问:徐宿淮盐铁路的建设方案是什么? 王益:徐宿淮盐铁路从京沪高铁徐州东站引出,经宿迁、淮安至盐城,其中徐州经宿迁至淮安段与规划的连淮扬镇铁路接轨,经扬州、在镇江接入京沪高铁。徐宿淮扬镇铁路总长度约322公里,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已列入国家干线铁路网,性质为国铁I级客运专线。建成后将成为京沪高铁第二通道 问:徐宿淮盐铁路建设对我市的意义何在? 王益:徐宿淮盐铁路建设对我市意义重大。首先,该铁路定位为国家干线客运专线,结束了宿迁市区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其次,形成的徐宿淮扬镇铁路,打通了宿迁南北的高速通道,使宿迁真正跨入高铁时代。第三,路线在我市境内设宿迁、郑楼(预留)、泗阳三个客运站,极大方便了沿线群众的出行。 问:徐宿淮盐铁路进展是如何安排的? 王益:该铁路项目于2011年正式启动前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前期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已经将该项目作为国家路网干线列入国务院铁路建设计划,2012年底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审查,目前已进入立项阶段,待中国铁路总公司和省政府联合签报项目建议书到国家发改委立项后即着手开展可行性研究,力争明年下半年取得可研批复并开工。该项目可望与连淮扬镇铁路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营。
市委书记民情日记① 心中最重的牵挂---蓝 绍 敏 9月3日 多云 从宿城区中扬镇的毛集村到耿车镇的大同村,再到今年泗阳县卢集镇的谷嘴村,三次驻点调研,两次选在成子湖畔,既是机缘巧合,更源于心中的那份牵挂。 上月初,我和市委办公室两位同志以“微调研”的方式误打误撞到了卢集镇桂嘴村,随机看了一些点,走访了一些农户,当地百姓的质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接触的部分群众改变贫穷的强烈愿望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这次驻点调研专门选择卢集镇谷嘴村,我是有备而来,一方面,卢集镇是我挂钩联系的乡镇,谷嘴村是我挂钩联系的村,谷嘴村还有我“一对一”的挂钩联系户,可以说是“三合一”;另一方面,卢集镇地处三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成子湖片区,谷嘴村属于省定经济薄弱村,很有代表性。目前,谷嘴全村有463户、2520人,其中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229户、840人,低收入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脱贫任务非常艰巨。 确保到2015年如期如实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两年全市上下的核心任务,这其中,加快全市99.5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奔小康又是核心的核心。怎样支持和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这次来,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全市小康建设暨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召开之后,一门心思在一个村待上几天,扎扎实实走访一个村所有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农户,通过典型了解贫困地区、低收入农户的真实情况,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把省委罗书记今年初在泗阳成子湖周边地区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的指示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上午召开了一个会办会,又在办公室处理了一些文件,认认真真地看了卢集、谷嘴的相关情况资料。午饭后,收拾几件衣服乘车前往谷嘴,下了高速公路一路颠簸来到驻点农户张军家。老张家只有老张夫妇以及他们的女儿和小孙女在,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家里收拾的简朴而又干净。放下行李,看着即将在这里生活几天的“家”,感觉十分温馨。简单寒暄之后,便有些按捺不住,忙请前来领路的村支书翟正平先带我去帮扶联系户谷士考家看一看。 谷士考一家人知道我要来,把不在一起居住的80岁高龄父母也一同接过来,早早在门外迎接。42岁的谷士考因身体原因不怎么能做重活,爱人陈巧芳患有轻度语言障碍,唯一的儿子今年读初三。除了两亩地的收入,一家三口的开销全靠士考打零工以及他爱人织渔网的微薄收入,日子过得比较清贫。 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我和士考他们一起商量了脱贫致富的路径和办法,并落实了一些具体帮扶措施,同时鼓励他们要满怀信心,日子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在把结对帮扶联系卡信息填写完整、留下联系号码后,我起身告别,谷家一行出门相送,望着淳朴热情的一家人,我拉着士考老母亲的手说:“今后,您就当家里又多了一个儿子,有什么困难尽管联系我。我每年都会定期来看你们!” 农村富不富,集体经济是支柱。出了谷士考家,我决定去看看村里目前集体经济来源地——位于成子湖大堤外侧的塘口。 站在成子湖防洪大堤边,翟正平指着几个塘面告诉我,这就是村集体经济全部收入来源,总面积不到80亩,每亩塘口年租金530元,一年收入累计4万多。翟正平略感无奈地说,由于缺乏电灌站等水利设施,谷嘴村目前靠水却用不上水,旱了没水灌溉,涝了水又排不出去,老百姓只能看天吃饭。的确,村集体经济不够强,实事无法办好,党的基层组织就没有凝聚力;老天不帮忙,地里不产粮,老百姓口袋自然鼓不起来。我把有关情况记了下来,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解决的问题。 我也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到基层调研时,不仅要倾听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也要近距离和乡镇干部进行沟通交流,特别要与乡镇党委书记个别谈一次心,了解他们的心里所想,感受他们的喜与忧、苦与乐。所以,在“新家”吃过第一顿“团圆饭”后,我找来了卢集镇党委书记李大明,“一对一”和他开展了一次深入谈心。在一个多小时的谈心过程中,大明向我诉说了在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面对全镇四分之一的低收入农户现状,他身上的那份重担和压力可想而知。确实,无论是卢集镇还是谷嘴村,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和压力都十分巨大,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面对他们朴实热切的期盼眼神,不仅是大明,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责任重大,都需要加倍努力。 夜幕深降时,老张两岁的小孙女欢快的笑声,让我再次想起了毛集村房东老张的孙子,想起了大同村的小娜娜,想起了前两次驻点调研中难忘的点点滴滴。毛集村所在的城乡统筹试验区已初步展现出全面小康特别是城乡一体发展的现实模样和基本雏形;耿车的镇村面貌也焕然一新,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我来到了谷嘴。若干年后,谷嘴乃至整个成子湖片区会是什么样?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仅是这里的百姓、全市所有99.5万低收入人口都能笑颜绽放。 到那时,我们的小康才真正有了底气。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