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大漠胡杨 西域大漠胡杨
You
关注数: 125 粉丝数: 137 发帖数: 498 关注贴吧数: 16
脊 髓 病 变 位于椎管内,是脑干向下的延伸部分。其上部在枕骨大孔处于延髓相连(以C1脊神经根的最高根丝发出之处为界),下端形成终丝,终于第一尾骨的骨膜。 脊髓呈微扁圆柱体,全长42-45cm,自上而下发出31对脊神经: 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神经1对。 脊髓也相应分成31个节段,但表面并无节段的界限。 脊髓有两个膨大:称颈膨大和腰膨大。 颈膨大(C5-T2):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根。 腰膨大( L1-S2):发出支配下肢的神经根。 (见图—脊髓外形) 脊髓表面有六条纵行的沟裂 腹面:前正中裂,深达脊髓前后径1/3,脊髓前动脉在此通过。 前外侧沟(左右各一),脊髓前根由此出脊髓。 背面:后正中沟,深入脊髓背索,将脊髓对称地分成左右两部分。 后外侧沟(左右各一) 脊髓后根由此入脊髓。(见图—脊髓沟) 脊髓由三层结缔组织的被膜所包围: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最外一层为硬脊膜,是硬脑膜在椎管内的延续。 最内层为软膜,紧贴于脊髓表面。 硬膜与软膜之间为的薄而透明的为蛛网膜。 椎管内有三个腔 硬膜外腔:硬脊膜与椎管骨膜之间的空隙称为硬膜外腔,其中有静脉丛和脂肪组织。 硬膜下腔:硬膜与蛛网膜之间为硬膜下腔,其间无特殊结构。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其间充满脑脊液与脑蛛网膜下腔相连。(见图—脊髓的内外结构) 脊髓与脊柱的关系:(见图-脊髓与脊柱的关系) 在12周时的胎儿,脊髓充满整个椎管全长。随着胎儿的生长,脊椎的生长速度大于脊髓的生长速度,因此,在初生婴儿脊髓已不充满整个椎管。 成年时,脊髓下端只达到第一腰椎的下端,仅相当于椎管全长的2/3(成年脊髓全长为42-45cm),这使脊髓节段与脊椎节段不在同一平面上。脊髓节段的位置比相应的脊椎位置高,所以在定位诊断时须注意到这一差异,不然会导致重大的定位误差。 颈髓(C1-C8) 较颈椎高1节椎骨, 上中胸髓(T1-T8) 较相应的胸椎高2节椎骨, 下胸髓(T9-T12) 较相应的胸椎高3节椎骨, 腰 (L1-5) 相当于T10-12 骶髓(S1-5) 相当于T12和L1 为了临床方便,可以从以下公式,从已知脊髓的病变的节段,来推算脊椎的节段。 颈椎节段=颈髓节段-1 胸椎节段=上中胸髓节段(T1-T9)-2 胸椎节段=下胸髓节段(T10-T12)-3 腰髓位于 T10-T12 骶髓位于 T12 和 L1 脊椎的表面标志 C7棘突 颈部第一个高出的棘突 T3棘突 两肩胛冈内端的连线 T7横突 两肩胛下角的连线 L3横突 脐平线 L4棘突 两髂嵴最高的连线 S2椎体 两髂前上棘的连线 脊髓的内部结构: (见图—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横断面上,可见有灰质和白质两种组成。 灰质:主要有神经细胞和一部分胶质细胞组成,位居中央, 呈“H"形或蝴蝶形,分前、后角、侧角、前联合、后联合 前角:内含运动神经细胞,属下运动神经元。 后角:为传递痛、温觉和部分触觉的第二级感觉神经细胞。 侧角:C8-L2、S2-4节段尚有侧角,为交感和副交感中枢。 C8-L2侧角:主要是交感神经细胞,发出纤维至前根交感 神经径路,至支配和调节内脏和腺体的功能 C8-T1侧角:发出纤维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 眶肌、同侧面部血管及汗腺,病变后产生 Horner综合症。 Horner综合症:表现为病变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凹陷、面部不出汗 S2-4 侧角:为脊髓副交感中枢, 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功能。 白质:包绕于灰质外周的结构,主要包含神经纤维及胶质细胞。 分为前索:位于前角及前根的内侧 侧索:位于前后角之间 后索:位于后正中沟与后角、后根之间 主要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传导束组成。 下行传导束:皮质脊髓束(锥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等上行传导束: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前后束、薄束、楔束等.
高位截瘫25年青年左手敲键盘写出百余万字小说 左手敲键盘写出百余万字小说(图)   高位截瘫25年的芦溪县南坑镇青年胡启初成网络写手  芦溪县南坑镇窑下村的胡启初是一个高位截瘫的青年,但他通过文学自救,走出了自暴自弃的阴影,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网络写手。他继2008年发表两部小说在网络上连载后,目前又有两部网络小说正在网络上连载,共发表网络小说百余万字。17日,记者听胡启初讲述他成为网络写手的故事。  13岁时高位截瘫  胡启初今年38岁,13岁那年,正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时,他的脚开始疼痛,之后行走不便,脚关节红肿,继而变形,疼痛难忍。从那一年中秋节开始,他就躺了下来,再也不能行走。  此时的胡启初天天哭喊,照他自己的说法,13岁之前,能上山下水,摸爬滚打什么都能来,非常活跃也调皮,患病后,完全躺下,且身体关节疼痛。他除了左手指稍灵活,其他肢体僵硬,不能活动。  这时,村里的乡亲和亲戚为了减轻他的病痛,给他送来书看。直到1990年,有人给了胡启初一个方子之后,他的疼痛终于止住,病情也没有再恶化下去。  他用文学改变人生  这时,胡启初开始静心读书,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及其他书籍,还学习文化课。他从书中寻找到了快乐,找到了生存的力量,也找到了未来的希望。  他开始拿笔写字、写文章、写诗歌,并在他人的鼓励下,试着把作品投寄出去。1996年,连续发表了两首小诗,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动力,自己要做个有用的人,也能做个有用的人。  之后,他的诗歌、散文不断在一些报纸杂志发表,开始与外界也有更多接触,也慢慢得到社会的承认。  多部小说网络连载  上世纪90年代末,电脑慢慢出现在人们生活中,胡启初也看到了电脑写作的好处。他借来电脑学习机学习五笔字型,用仅能使用的左手敲打键盘,开始一分钟才能打一个字,但他看到了电脑可能给他带来的便利。  2003年,他拥有了一台电脑。用过电脑的人都知道,打字是个技术活,长时间不打就可能会忘,他时隔数年,重新学习五笔字型,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当看到电脑上打出的字工工整整,文章像一篇完整的文章时,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自此,他开始了用电脑写作的生涯,并写出了两部长篇小说。  胡启初真正开始上网是在2008年,网络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他有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他把第一部48万字的小说《又见村十娘》发在了“红袖添香”小说网上。之后,又把《情剑归鞘》发在小说网上。  2010年6月,四川有一家网络公司对胡启初写的网络小说颇感兴趣,让他发表10余万字后,感觉还不错,与他正式签约了一部78万字的小说。  目前,胡启初正在用“稻谷香”的网名写一部《崛起之龙的传说》的小说,已经完成10余万字。  据悉,胡启初还是芦溪文化局“文化芦溪”网站的管理员,义务帮学生修改作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