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g50 kang50
关注数: 960 粉丝数: 944 发帖数: 9,741 关注贴吧数: 6
2000转就输出峰值扭矩的自然吸气直喷发动机 来自丰田的诚意 丰田 雷克萨斯 大家的印象就是用老技术换超低的故障率 这次让大家看看 雷克萨斯的诚意 以下内容转自 汽车之家 感觉这次丰田很有诚意的把直喷发动机都拿到中国来了,而且是丰田最新的技术 之前IS250的发动机已经用的是直喷发动机了,可那是丰田第一代的直喷发动机D-4 这次GS350的发动机用的是丰田现在最新的第二代直喷发动机D-4S GS250用的是4GR-FSE的发动机 排量2.5L 5GR 4GR-FSE 3GR 3GR-FSE的区别首先要说一下缸内直喷 其实现在的缸内直喷有好几个层次,特别是国内 在缸内直喷的基础上可以造出分层燃烧和均质燃烧 何为分层燃烧 分层燃烧是将气缸中的油气混合气通过电脑来控制喷油,从而来达到不均匀的油气浓度(你没有看错,就是要做到不均匀)靠近火花塞的地方混合气浓度较高,将最先点燃,然后再引燃周围较稀的混合气,通过降低周围混合气的浓度,来节省燃油,其实这个就是精确燃烧,缺点就是对油品要求相当相当的高 均质燃烧 均质燃烧就是将气缸中的油气混合气控制在最佳燃烧状态,已达到省油的效果 这里说一下神车大众,1.8TSI和2.0TSI是直喷但是并没有分层燃烧,只有均质燃烧,所以大众的省油全靠涡轮和DSG的动力传递几乎没有流失 所以国内大众的TSI根本没有把真正的技术给消费者,当然国内油品质量是大众取消分层燃烧的主要原因,不过大众打着直喷的旗号,我觉得有点坑爹,叫我说只不过是个燃烧较好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再说一下3GR-FE和5GR-FE的渊源 其实是同个发动机,缸径都是87.5。 5GR的行程69.2,3GR的行程83.区别就是5GR的行程变短了,对行程做了相应的缩短从而减少了500CC的缸容积。 行程长有什么好处,就是低扭强,就是为什么3GR比5GR多60NM 所以有很多人直接把2.5改成了3.0,其实很好改,换曲轴和活塞连杆就行了 5GR-FE就是现款锐志和皇冠2.5用的发动机 最大功率142KW在6200转出现 最大扭矩236NM在4400转出现 缸径 87.5 行程 69.2 压缩比 10.0:1 4GR-FSE装备在日版MARKX和日版皇冠上,排量不变还是2.5L 国内现在装备在雷克萨斯IS250上(本人到现在也想不通国内的油品怎么满足这个发动机的) 最大功率153KW在6400转出现 最大扭矩252NM在4800转出现 缸径 83.0 行程 77.0 压缩比 12.0:12.5D4发动机工况图(4GR-FSE) 兄弟们请注意看,这个4GR-FSE和5GR-FE虽然排量都是2.5L的,但是没有一点相同的,缸径和行程都不一样了,外加喷油方式是缸内直喷,最主要看4GR的压缩比高达12:1,国内97号汽油的质量很难满足这个发动机的压缩比 另外看上面图片,4GR的发动机输出就好像装了涡轮似的,从2000转开始一直到5000转都保持240NM的高扭矩,相信4GR-FSE比国内用的5GR更省油,动力输出也更适合国内的道路,低扭相当丰盈。
【今日话题】中国车市暴利:零件最“黑” 总价为整车价12倍 汽车售后环节宰客,零配件奇贵已不是新闻,但你也许不知道其暴利疯狂到什么程度   近期,国内首次汽车“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显示,国内不少车型零配件价格贵得离谱,一款某德系知名品牌车型零配件总价竟是整车价12倍多。   价格畸高背后,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肆意侵害,更反映了我国汽车市场长期存在的弊病。专家指出,我国汽车市场管理的制度缺陷已导致垄断危害的产生,监管部门不能再视而不见。    暴利惊人   中国车市最“黑”一环    买得起,修不起,是中国大多车主长期以来的切身感受。汽车售后环节“宰客”,零配件奇贵,大概也不是什么新闻。然而,商家“黑”到什么程度,攫取暴利到了怎样疯狂的地步,大概很少有人能弄清。   权威数据揭开了中国车市中的“黑心”一环。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首次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两个重要系数。   数据表明,国内一些车型的“零整比”系数令人咋舌。如一德系知名品牌车型,系数高达1273%。而另一德系知名品牌车型,系数也高达661.74%;除了豪华品牌,在中国保有量巨大的某日系品牌车,在零配件定价上也毫不“手软”,旗下车型竟然高达720.28%,625.22%,503.80%;其余品牌中被调查车型“零整比”系数也超过400%,仅有少数几种低于300%。   “零整比”系数越高,显然就代表零配件定价越贵。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君说:“在国外的研究数据中,300%左右的整车配件零整比是最常见的。600%、700%这么高的数据显然不合理,尤其是外国车企抬高了零配件定价,目的就是攫取暴利。”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车企侵害消费者的“黑洞”在国内并不少见,但售后环节可能是最“黑”的一环,因为在销售环节消费者可以不买账,但一旦买了车,就必须被迫性“挨宰”,否则几乎买不到配件修不了车,这就是垄断惹的祸。    制度缺陷   生产商+经销商模式垄断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很多环节的“贵”,根源的指向性似乎越来越明确———垄断。而且我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多不合理现象甚至涉嫌垄断的行为,都指向实施多年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并非是为了汽车售后服务垄断而设,但却间接强化了国内汽车售后维修与配件供应的垄断。其中该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   贾新光认为,汽车生产厂商和汽车经销商实际上都想从自身的渠道获利,而这条规定恰恰保护了生产商+经销商的固定模式,维修与配件供应自然也就被这两方牢牢控制。按照欧洲汽车售后相关法律法规,经销商、维修厂是可以从符合标准的配件厂商直接进货的,也就是打破了垄断。但在国内,这种方式无疑被“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这个框架给禁锢了,价格畸高也就自然产生了。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中心郭勇坦言,“以前4S店的暴利主要来自于新车的加价销售,目前已转向售后维修保养,由于垄断产生的‘零整比’畸高,即使卖车不挣钱,维修保养的超额利润足以维持高成本运营。”    权益难保   始终没得到监管部门回应   我国私家车保有量10年涨了13倍,早已突破8500万辆,涉及的车主和家庭成员数以亿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险工作部主任郭红表示,发布“零整比”系数,能够在现有条件下更大程度地提升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然而,提高知情权相对容易,提升选择权就没那么容易了。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说,汽车零配件暴利是我国汽车业普遍现象,但反垄断监管长期缺失。“媒体曝光4S店宰客、零配件价格畸高,已不是一年两年,但始终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回应。”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士廪认为,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某些规定实际造成了垄断。有专家坦言,如果该办法不修改,消费者将继续无奈接受“被动挨宰”的命运。但该办法的修改也很复杂,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制定该办法的三大部门,正是我国反垄断监管部门。   车主维修账本中   藏了哪些小秘密   “我一个朋友的车供电系统出了毛病,一到4S店就被要求更换蓄电池,结果后来一琢磨,可能是电池没电了,但4S店连检测都没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出的一个细节,相信不少车主都有经历。一些消费者掐指一算,发现一辆车十几大类常用备件加到一起的价格超出想象,而一些进口配件价格竟然是国产配件的几倍。   陈先生几年前在北京购买了一台轿车,在一次车险覆盖范围以外的事故后,本想到4S店维修的陈先生,却被价格高昂的原厂备件和不透明的工时费吓住了。“加上工时费需要近2万元,这还是很多没用到更好的进口备件。这车本身才10万元出头。”   记者在一家4S店内看到,经销商将11大类的备件全部公示,陈先生提到的那款轿车仅40多项常用备件加到一起的总费用近2万元。而火花塞、制动器摩擦片等备件的国产、进口产品之间的差价高达几倍。记者在多家4S店发现,尽管品牌不一样,但各家4S店都会尽力向消费者推荐进口配件。   在4S店内,厂家都大肆宣传原厂备件的优点和假冒配件的危害,但是记者发现,仅仅是单价几十元一个的空气滤芯,4S店内标示的原装产品价格,就比在正规电商网站的不同品牌产品要高出一倍。   贾新光则认为,很多4S店能修理却换件,能换零件却换总成,把消费者带入一个很大的误区。在全国统一配件价目表当中,记者看到上述那款轿车的散热器罩总成是166元、大灯总成是1044元。   此外,完全没有透明可言的工时费也让不少消费者大呼看不懂。陈先生告诉记者,在自己走出4S店后,通过找其他正规修理厂,工时费比4S店低50%~60%。而不少品牌的汽车一次简单的保养,工时费动辄百元,哪怕仅是更换机油等简单操作。 文章出自(重庆晚报)
最易出车祸十大汽车品牌排行榜 保时捷登顶 【中国新闻周刊9月24日综合报道】人们挑选汽车总不自觉地关注品牌,不同品牌背后是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和质量的信任。然而,“大牌”豪车却频频发生意外,某些品牌的汽车上了消费者买车的黑名单。小编带你看一看什么牌子的汽车最不靠谱,哪些汽车最易出车祸。   2012年5月,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消息报道,英国一家对比服务网站 Tiger.co.uk通过评比列出了“最易发生车祸的十大品牌”排行榜,其中保时捷荣登榜首。   1. 第一:保时捷。据研究表明,事故发生率排行榜上,保时捷的事故发生率是大宇的三倍,其比率高达23.6%。   2. 第二:沃尔沃。尽管沃尔沃自称是“全球最安全的汽车品牌”,但在该排行榜上,沃尔沃以21.4%的比率位居第二,老年人和谨慎的车主们应该重新考虑他们的选择了。   3. 第三:雷克萨斯。雷克萨斯品牌的事故发生率为21.1%,这着实令人出乎意料。   4. 第四:捷豹。捷豹品牌的事故发生率达20.4%。   5. 第五:奔驰。相对事故发生率较低的是奔驰,其事故发生率为16.8%。   6. 第六:日产。日产品牌汽车事故发生率为12.4%   7. 第七:罗孚。罗孚品牌事故发生率为10.4%。   8.第八:菲亚特。其事故发生率仅为10%。   9. 第九:奥斯丁。奥斯丁事故发生率为9.2%。   10. 第十:韩国大宇。大宇的事故发生率仅为7.3%,是调查中事故发生率最低的汽车品牌。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