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天秤十月 W天秤十月
关注数: 5 粉丝数: 29 发帖数: 451 关注贴吧数: 25
九龙坡 “插轮子”?轨道19号线今年要开建! 轨道交通19号线,传出提前开建的消息。 据上游新闻,近日九龙坡区人大审议通过区政府关于2020年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划的报告。 根据报告,今年九龙坡计划建设项目共410个,总投资3872.2亿元,年度投资计划485.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建设项目213个,年度投资计划186.3亿元。 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中,轨道交通19号线(陶家至西彭段)赫然在列。 19号线是纵向贯穿高新区所在西部槽谷(北碚-江津)的重要轨道,远期规划至2035年。 陶家至西彭段如今年开建,则整条线路的进程也会加快。西彭至江津,只需穿过一座鼎山大桥。 九龙坡西区,在重庆轨道交通(2012—2020年)这一轮,就规划了5号线江跳线、7号线、15号线、17号线、19号线及快轨一纵线(26号线)6条轨道线。目前仅5号线江跳线在建。 在重庆主城区建设交通线网规划(2019-2035年)中,19号线也被纳入,但规划至2035年。 19号是西部槽谷一条纵向快线,规划显示:由北碚组团至江津,快速串联北碚组团、西永组团、西彭组团、江津,引领西部片区城市发展,支撑西部片区独立新城建设。 由于属于远期规划,轨道交通第四期第一批项目中,并没有19号线。但九龙坡已经无法等待了。 事实上,陶家至西彭段,九龙坡已呼吁多年。 在2019年九龙坡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促成轨道19号线纳入全市第四轮建设计划、5A线开工、5号线及环线建成。” 在2020年1月的九龙坡区两会上,19号线再次成为该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建议提速轨道19号线建设时序,并在九龙坡西部片区内加密轨道线网布局,增设一纵一横两条轨道线路。 这些呼吁终于得到回应。在2020年市级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名单中,出现了19号线的身影。这个信息说明,19号线“陶家至西彭段”,全长18公里将先建设。计划2021年开工,2025年建成。 从今年九龙坡区的建设计划来看,建设期提前到了今年。 报道显示,轨道交通19号线(陶家至西彭段):项目起于轨道五号线跳磴至江津段九龙园区站,止于西彭,全长约18公里,功能定位为城区快线。总投资160亿元。 九龙坡为什么把19号线看得这么重? 九龙坡西区共有9个镇。随着高新区升级,金凤、含谷、走马、白市驿、巴福、石板6镇纳入了直管区。 余下陶家、西彭和铜罐驿属高新区拓展区,仍归九龙坡管辖。这三镇被称为西彭组团,是九龙坡区工业的主场。 西彭组团现有西彭工业园区、九龙高新园区两个省级开发区,集聚了西南铝、庆铃等500余家知名工商贸企业。 西彭去年迎来了中铝高端制造落户。陶家则是重庆规划的二环聚居组团之一,渝昆高铁将在此设站。 九龙坡计划在这一片区打造汽车摩托车、智能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和现代服务业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交通是当前西区发展的最大瓶颈。据九龙报透露的数据,重庆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为1.4公里/平方公里,九龙坡区西部片区线网密度仅有0.32公里/平方公里。 九龙坡区人大代表们在两会上表示,轨道19号线作为串联西部槽谷区域中高新区与九龙坡区的唯一轨道线路,直接贯通陶家城市副中心及西彭铝产业园区,覆盖近40万人口,对全区交通及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据了解,重庆轨道交通采取的是市区共建模式,市财政筹集资金,平台公司(例如轨道交通集团)为建设业主,区级政府主要承担征拆资金并负责征拆交地。 我们现在还不清楚,九龙坡区宣布今年开建,是从哪项工作着手。从市级项目清单来看,应还处于前期研究阶段? 但是区政府的主动积极,一定会有助项目加快。何况九龙坡在全重庆都算家底殷实,经济总量长期高居全市第二位,仅次于渝北。 从现实来看,陶家至西彭段流量不是问题,肯定不会“拉椅子”,支持中铝也很重要。而借着高新区建设的东风,也许我们会在轨道交通第四期第二批中,看到19号线的名字。
北碚到江津将修建一条科学大道:途经西彭 根据有关消息透露,北碚到江津将修建一条科学大道:全长66公里,双向12车道!建成后,这将是西部槽谷的主干道,也是一条景观大道。 目前,我国城市中最直最长的一条城市街道,莫过于成都的天府大道。该线路全长150公里,纵贯德阳、成都、眉山、仁寿,成为全球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也成为了不少网友羡慕的对象。 而山城重庆由于地形的制约限制,出了部分平坝外,大部分道路都比较狭窄和弯曲。一直被很多人批评为城市建设不够大气,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交通的拥堵。而随着科学大道构想的提出,重庆终于要迎来一条又长又直的城市大道了。 科学大道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规划,而是已经开始打造的南北走向的快速一纵线。线路北至北碚,经回龙坝、土主、含谷、白市驿、石板、西彭接江津,分别跨越北碚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江津区等区。其中,有条件的主要路段将规划为双向12车道。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重庆目前最紧缺的乃是东西走向的大通道,特别是随着大学城隧道、双碑隧道拥堵的不断加剧,已经严重的制约了渝西地区与重庆主城的通达性。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高新区的发展必将会受到影响。 而官方对此,也有了新的规划,高新区一带将加密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轨道交通,还将增加多条隧道连接。未来的西部槽谷地带,特别是高新区内交通将非常便捷。
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正在进行 根据计划,今年底,近期治理提升范围109公里岸线重要节点工程全面开工,其中长滨路朝天门九码头至储奇门段、九龙外滩消落区试验段,江北嘴江滩公园等重要节点初具形象。 2020年年底,近期治理提升范围109公里岸线全面开工,朝天门片区、鹅公岩江滩湿地公园、珊瑚坝湿地公园等重要节点全部完工。 2021年年底,近期治理提升范围109公里岸线基本完工,形成一批标识性的步道系统、公共空间、观景平台,全面改善亲水、观景体验,城市主轴线的文化、艺术、景观、旅游功能显著提升。 2022年年底,近期治理提升范围109公里岸线治理提升工程全面完工,滨江地带实现生态、景观、功能、人文等方面全面提升。 近期治理提升范围:嘉陵江北岸(高家花园大桥-大佛寺大桥)17.8公里;嘉陵江南岸(双碑大桥-朝天门)16.3公里;长江北岸(鱼洞长江大桥-朝天门)34.3公里;长江南岸(龙洲湾-寸滩大桥)40.6公里。 “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范围:沿长江,上起九龙坡区西彭镇,下至江北区五宝镇;沿嘉陵江,上起北碚城区,下至渝中区朝天门。河道中心线长度约180公里,两侧岸线总长约394公里(含江津段30公里)。 近期,也就是2018年至2022年,我市将重点治理提升主城中心区域的滨江地带,岸线总长约109公里,包括嘉陵江北岸(高家花园大桥至大佛寺大桥)17.8公里,嘉陵江南岸(双碑大桥至朝天门)16.3公里,长江北岸(鱼洞长江大桥至朝天门)34.3公里,长江南岸(龙洲湾至寸滩大桥)40.6公里。 远期治理提升范围为除近期治理提升范围以外的其他岸线,长约285公里。 1年有变化:2018年底,完成109公里岸线乱搭乱建、乱倒乱堆、乱填乱挖、乱耕乱种等“八乱”治理;基本完成餐饮船舶等停泊船舶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不符合功能定位的码头搬迁置换工作;开展“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整体方案征集工作;江北区、南岸区开工第一批岸线治理提升工程。 2年出亮点:2019年底,近期治理提升范围109公里岸线重要节点工程全面开工,其中长滨路朝天门九码头至储奇门段、九龙外滩消落区试验段,江北嘴江滩公园等重要节点初具形象。 3年见成效:2020年底,近期治理提升范围109公里岸线全面开工,朝天门片区、鹅公岩江滩湿地公园、珊瑚坝湿地公园等重要节点全部完工,“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4年出形象:2021年底,近期治理提升范围109公里岸线基本完工,形成一批标识性的步道系统、公共空间、观景平台,全面改善亲水、观景体验,城市主轴线的文化、艺术、景观、旅游功能显著提升。 5年大变样:2022年底,近期治理提升范围109公里岸线工程全面完工,滨江地带实现生态、景观、功能、人文等方面全面提升,公众体验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展望未来,“两江四岸”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达到“国际一流滨江带”品质水准,成为展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城市名片。
铜罐驿长江大桥今年完成方案设计,2022年开建,2024年建成。 在今年全市重大项目清单中,铜罐驿长江大桥列入市级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名单。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铜罐驿长江大桥,连接铜罐驿镇和江津珞璜园区,全长6.9公里。今年完成方案设计。预计2022年开建,2024年建成。 大桥建成后将主要服务于西彭和珞璜组团间的交通联系,承担部分东西向中长距离通过性交通功能。 同时,作为主城加强与渝西地区联系的又一大关键性工程,大桥的修建将有力地促进两地的融合,对于九龙坡区西城的铜罐驿、西彭、陶家等地经济发展、旅游开发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小香港”曾经的辉煌 铜罐驿镇,作为大桥前期规划修建所在地,紧靠长江黄金水道,东、南与江津区毗邻,西靠西彭镇,北与陶家镇、大渡口区接壤。 上世纪70、80年代,成渝铁路,襄渝铁路在此过境设站,长江客货轮码头船只络绎不绝,结合境内公路,形成水铁公联运体系。 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集聚了大量国有企业。 时至今日,在冬笋街上的茶馆里,依然有不少老人在聊天中回忆曾经有“小香港”之称的小镇辉煌。 “最早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那时街道还算繁荣,八十年代茶馆、饭馆、商店都有,逢场必赶,热闹得很。”冬笋坝社区老人田孝勋有些自豪地说。 2条通道制约了发展 “修铜罐驿长江大桥是好事,我们举双手赞成!还希望能够早点修好!”在居民王忠泽眼中,如今铜罐驿镇发展滞后,既有区位因素,也有交通优势不明显的原因。 现在进出铜罐驿,只有两条通道: ——向北连接陶家镇的铜陶路,建成于2007年,是镇内唯一一条只有半幅的一级公路; ——向西通往西彭镇,是曾经我区西部九镇中唯一一条水泥路的冬帽路,由于弯道太多,车辆行驶总是降低速度“七弯八拐”。 也许正是因为铜罐驿“比较慢”的交通环境,让这些年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外来投资者望而却步,企业引不进来;“人气”净流出,人才留不住,成为全区镇街中唯一一个户籍人口多于常驻人口的行政区域。 “现在年轻人基本都出去了。很多就在对岸的纸厂工作,虽然家离厂的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可是他们大多选择在工厂附近租房住。”铜罐社区居民涂老四深有体会。 他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交通不便,没有直达公交线路,去对岸需要坐公交到西彭,然后换成到江津区的客运班车,再换成公交到厂,单边就是2个小时左右。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推动三镇抱团发展 铜罐驿党委书记彭禹认为,铜罐驿镇的发展,区位没法改变,但是交通环境是可以改善的。 所以,当他得知铜罐驿长江大桥被纳入全市重点项目清单的消息,喜出望外,第一时间转发了微信朋友圈。 “这意味着铜罐驿在市级层面引起了关注和重视,让我们喜出望外,甚至有些急不可待。”彭禹表示,当前,除了希望尽快谋划启动实施铜罐驿长江大桥前期规划建设,还希望能够尽快打通铜罐驿镇向西向北的互联互通骨干路网。 因为,向西即西铜北路、南路,与西彭、成渝环线高速、江津区相连。更关键的是,西铜北路也是连接未来铜罐驿长江大桥的主要通道;向北即铜陶路,与陶家、重庆高新区相连,对促进区域经济有巨大的作用。 同时,他也希望加快推进大学城、重庆高新区至西彭、铜罐驿、陶家的南北干道建设和成渝铁路的改造提升,以及沿山通道、西彭铜罐驿轨道交通等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这些事儿成了,铜罐驿将形成一个综合的交通枢纽,不仅能促进镇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对铜罐驿、西彭、陶家九龙坡西部三镇抱团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此,彭禹满怀希望,他相信铜罐驿美好的明天将会很快到来。 改善交通引来的大项目 除了铜罐驿长江大桥今年完成方案设计这一利好消息,成渝铁路改造也将在本月底启动,预计2020年底完工。 届时将在既有铁路线路的基础上,新建一条轨道,开行公交化列车,时速可达100至120公里,比轻轨快一倍。 铜罐驿作为我区境内设置的四个客运站之一,居民今后到主城只需半小时。 这些利好消息,不仅将改善铜罐驿镇的交通环境,也让这个小镇尝到了“甜头”。 去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铜罐驿镇引进了一个大项目——恒大集团旗下的恒大高科农业集团斥资逾200亿元,在铜罐驿镇全域范围内合作共建恒大·东方艺术田园小镇。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落脚项目,目前项目已正式启动。铜罐驿镇将“着眼于乡、着力在城”,打造全域田园综合体,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向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滨江文旅小镇,成为我区乃至全市的后花园、栖息地。 为此,让我们拭目以待。
成渝铁路重庆菜园坝至九龙坡江津段改造来了 近期发现重庆九龙坡区九龙报对成渝铁路改造的报道刷遍了贴吧。此条铁路线的改造受益最大的当属九龙坡区与江津区。可以说是相当于多出一条城际轨道线,极大的方便了渝西地区群众进出渝中区域。报道介绍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三日重庆市铁路建设小组会议召开,本月底重庆市将开启原成渝铁路菜园坝至九龙坡江津段的改造。二零一九年四月八日下午,九龙坡区长从黄桷坪钢琴博物馆出发,沿着成渝铁路步行近八公里,就成渝铁路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展开调研。步行八公里确实走得远,调查得够仔细。原成渝铁路也是繁荣一时,随着时代变迁,新成渝铁路的建设,各类高速公路快速公路以及轻轨的新起,让老成渝铁路的时代落下帷幕。改造为客运专线的轨道路线符合群众出行的要求和期盼,至于改造后能否重振雄风还得看以后沿线的规划能否给力。 据九龙坡区交通局介绍,成渝铁路菜园坝至九龙坡江津段的改造,主要采用弯道取直、加盖修建棚洞等方式。其中九龙坡区境内从兵器工业战备码头至龙凤寺段近九百米的铁路,除在铁路上方加盖外,计划在上方建设九龙滩滨江公园,与目前九龙外滩广场融为一个整体。九龙半岛段的弯道将取直,修建五公里的隧道直通大渡口区。同时在现有线路的基础上,新建一条轨道,开行公交化列车,方便周边群众出行。 据悉改造后在九龙坡区境内沿线将设4个客运站和1个货运站。客运站暂定名分别为鹅公岩站、黄桷坪站为地下站、铜罐驿站、西彭站,货运站为黄石兼站。据悉将在江津区滨江新城也设一个站点,江津区主城来往渝中菜园坝也多了一条选择。一条交通线路的兴起能让一个城市以片区域几十年繁盛不衰,但一条交通路线的衰落也能深刻影响一个城市的兴衰。足以见得交通建设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现在高铁、快速铁路、轻轨市郊铁路兴起,重庆的铁路交通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公交化轨道时速可达100至120公里,比轻轨快一倍,今后九龙坡西彭、铜罐驿的居民以及江津区市民到重庆主城,也就半个小时左右。这是不是相当于多出了一条轻轨呢。这下沿线房产商又有可以炒作的话题了。
今年九龙坡区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9年经济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3%; 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5%、6%、7%、3.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市级以上认定研发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市级以上认定科技型企业和上市挂牌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市场主体总量保持全市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节能减排降碳完成下达任务。 报告提出,2019年,九龙坡区将打造以寨山坪AI中央公园和彩云湖AI国际社区为引领的重庆未来城,建设孪生数字虚拟城市。 通过深化与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阿里巴巴、创新工场、中国电科等的战略合作,打造以寨山坪AI中央公园和彩云湖AI国际社区为引领的重庆未来城,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领军企业为引领的重庆人工智能中心,以科技金融示范区和永不落幕经济人文活动中心为引领的重庆大孵化特区。 据了解,在寨山坪片区,着力塑造“一芯”,即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导入国际顶级IP,建设重庆AI中央公园;规划建设“一环”,即用5年左右时间,在环绕坪顶约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发建设具备内生生命系统的重庆未来城项目。 围绕九龙西城建设“一轴两心三片四山五湖”重庆未来城、九龙东城建设“重庆高铁临港经济区”、九龙半岛建设“长江人文艺术半岛”。 将建设孪生数字虚拟城市。建设区大数据中心,落地区智慧城市管理中心、运营中心及智慧停车、智慧交通体系,实施智慧灯杆等示范试点,积极争取5G商用试点,加快形成全国首批绿色智慧城市示范区可视成果。 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实施谢家湾220千伏变电站、中梁山天然气工程,建成垃圾中转站2座,推动城市基础设施连线成网。全力争取白市驿机场启动搬迁,加快构建西部槽谷未来城市骨架。 启动九龙东城旧城改造实施计划,高点实施跳磴河滨河带、玉清寺旧城改造等城市设计,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渝昆高铁九龙坡站开工、老成渝铁路改造、黄磏码头建设,促成轨道19号线纳入全市第四轮建设计划、5A线开工、5号线及环线建成。 启动重庆西站东接线等13个项目,推进快速路一纵线等45个项目。 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推动“马路办公”常态化机制化,修补市政道路10万平方米,实施立体绿化6万平方米,高品质打造20条特色示范街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 第三期建设规划的批复 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批复   发改基础〔2018〕1748号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报请审批〈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2017~2022年)〉的请示》(渝发改交﹝2018﹞632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项目资金承诺的函》收悉,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支持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原则同意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新增4号线二期、5号线北延伸和5A线等3个项目,规划期为2018~2023年。   二、原则同意对《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年)》内的4号线一期、6号线支线二期、10号线3个项目进行优化调整,其中4号线一期工程投资调整为88.05亿元;6号线支线二期工程地下线路长度调整为8.93公里、投资调整为74.74亿元;10号线工程投资调整为310.98亿元。   三、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四、统筹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以及综合交通系统的规划,优化枢纽的换乘设计,做好与车站周边的城市道路交通衔接,提升旅客出行的便捷性。加强重庆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五、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和权限审批(核准)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审批(核准)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建立公示和信息公开制度。项目批复文件抄送我委,并按要求及时报送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六、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按规划批复要求落实地方财政出资,并分年度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具备条件后方可启动项目建设。建立持续稳定的建设资金保障机制,项目筹资模式、资金来源不得随意调整,严禁以债务性资金代替财政资金,严格落实融资资金偿还来源,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或以PPP等名义违规变相举债。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对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等。   七、切实保障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高标准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强化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不得随意压缩项目实施工期,严把材料质量关,加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前期工作中,充分考虑运营安全和服务需求,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人员、设施配置;在运营阶段,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要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队伍培养和储备。   八、请你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建设过程中监督检查,并依据相关规定做好项目后评价和竣工验收等有关工作,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置,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我委报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