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锐锋 山锐锋
关注数: 37 粉丝数: 31 发帖数: 7,758 关注贴吧数: 15
雨中游"青海茶卡盐湖” 七月下旬,我们一行六人随团赴世界屋脊青海省又玩了几天,2017年7月18日,我们一行青海旅游团冒雨来到“茶卡盐湖景区”。 ‘’美丽的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湖面辽阔,景色宜人。与青海湖的湛蓝不同,这里是一片白色,清澈的湖水在白色的盐结晶帮衬下形成了一面巨大的反光镜,天空中的蓝天白云倒映出来,显得纯白洁净! “茶卡”是藏语,为“盐池”“青盐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史料记载,茶卡盐湖是中国最早开发的盐湖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当地的盐已在西北、中原地区享有盛誉。   茶卡盐湖面积约百平方公里,盐层平均厚度4米,最深处达13米,储量约4.5亿吨。因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天气晴好时,茶卡盐湖湖面就像镜子,堪比玻利维亚“天空之镜”,故享有中国版“天空之镜”美誉。‘’ 。虽值盛夏,入伏三天,天气温摄氏19---26度,我穿上了冲锋衣还觉得有点冷。盐湖观光塔雨下得还不小游客们买来鞋套穿在脚上,买来一次性雨衣穿在身上领队也有点冷【打伞者为邯郸领队】排队乘坐小火车进入盐湖景区小火车存放的露天盐堆盐雕景观今天阴天下雨,盐湖湖天一色。天气虽冷,但是也当不住游客入湖拍照的热情。游艇公厕方便游客
草编 2018年4月26日上午,我外出路过县城农贸市场,在市场的南头,看到一老者正在低头编制草篓,我感到很稀罕,便走到跟前和老者攀谈了起来。老者很健谈,他说:他是鲁新寨的,姓闫,今年整60岁。他讲:我们村的人都会草编,编制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现在人们都不编了,年轻人到外地打工一天挣100多元,老人嫌这活累,麦收时人工割麦子,【收割机麦秆短不能用】。只有我还在编,我还教会了我儿子,这是一门手艺,说不定今后过日子还能用上。县上已给我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着,他指着旁边的小篓说:这不,有个客户卖包子急着要用,我刚编好。手工草编 难得一见,征老人同意,我赶紧拿出照相机,为老闫立此存照。【这几张相片由于光线太强,照的不太好,但也算是一种记录吧】【这几张相片由于光线太强,照的不太好,但也算是一种记录吧】是我2015年1月23日【农历甲午年腊月初4集日】所摄。经辨认这位可能就是老闫。以上三张照片是我2015年1月23日【农历甲午年腊月初4集日】所摄。 “草编是利用蒲草、玉米皮、高粱杆、麦秸等自然资源编织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堪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之一。 曲周草编主要分布在白寨乡鲁新寨村。草编在该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据传,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们四处逃荒要饭,没法生存。该村有一位姓张的年轻人出外谋生,流浪到山东一带,有一户农家见他可怜且善良聪明,将他收留,将草编的技艺传授给他。若干年后,他回到故乡,将草编技艺传授给了本村乡亲们,一直延续至今。”【百度】
拜谒“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前几天,我在邯郸小住了几天。清明将至,3月月10日,星期六,天气不错,我骑电动车十几里拜谒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陵园我去过多次,但这次有幸观看了“左权将军纪念馆”和“陈列馆”。北门烈士纪念碑左权将军塑像 展馆内不让拍照。左右陵园南门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简介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晋冀鲁豫四省的交界城市--河北省邯郸市陵园路中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1946年3月奠基,1950年10月落成。陵园占地320亩,分南北两院,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 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该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晋冀鲁豫四省的英雄们,目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时会有来自四个省份的人前来祭拜。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从1937年冬开始创建,到1948年8月与晋察冀边区合并,有着11年光辉战斗的历史。 在此安葬着副参谋长左权、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我国金融事业奠基者)、《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冀南银行第二任行长赖勤及其夫人、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朝鲜义勇军领导人陈光华和石鼎、抗日英雄范筑先等烈士。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注:资料来自百度
春节前后整整一个多月不能上网,原因很简单,孙子、孙女、外甥都放假了,电脑、手机,电视都被他{她}们占领,我只有做饭、收拾他们弄乱房间的权利。开学了,电脑又是我的领地了。 前几天我到邯郸小住了几天,趁着天好,我到市龙湖公园散步、游园。随拍照片数张,起名 “龙湖春色”,献给大家。 邯郸龙湖公园建于二零零六年,位于邯郸市主城区东部,东临滏东大街和“邯郸大剧院”,西依有"邯郸母亲河"之称的滏阳河,南面人民路,北傍丛台路,占地总面积41.7公顷,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以"水林景色"为特色的开放式生态休憩公园。碑两边“迎春花”盛开游园的人们争着再次拍片留念迎春花榆叶梅已露花骨朵“俏” 2018年3月9日下午我又到市龙湖公园散步。正在我拍摄“榆叶梅”花骨朵时,有一老妇头发雪白,身材挺直,身穿粉红色冲锋衣格外鲜艳引人注目,她走到我跟前笑着问我:这是什么花?我回答:是“榆叶梅”。她说:啊!春天真的来了!他又问我多大年纪了,我属龙,67岁了。她笑着说,和我二弟同庚,我今年72岁了。我连忙说:看不出,您精气神真好,衣服穿的又鲜艳。她连忙说:这是女儿给买的。我也找点乐趣说着她掏出手机拍照。我们笑着告别的同时我拍下了这张照片。起名 “俏”。姑娘们要留住春天春天小景瞧----这一伙老顽童老友相见总有所不完的话小憩老年人在做拍打操幸福的一家三口
黄果树猎影 2017年11 月29日至12月4日,我们一行10人参加了“【超值贵州】四星+五星超值双飞6日游(购物0压力)”赴贵州旅游。价格:每人1100元,双飞【郑州至贵阳】,旅游全程服务特别周到,吃喝拉撒睡、行走坐卧游都有人操心照管。虽有购物点,但不强迫。虽是穷游,但却是少有的一次愉快的旅游。这次贵州行随拍了些小片,献给大家。敬请指正。 这次到黄果树瀑布,虽说是晚秋初冬,瀑布没有丰水期那么汹涌壮观。但是,正因为水势没有那么汹涌,我们得以绕到瀑布背后,钻乳“水帘洞”当了一回“孙悟空”,没有溅湿衣服。 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西部安顺市区45公里,位于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嶂,气势雄伟,白水河流经当地时河床断落成九级瀑布,黄果树为其中最大一级。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为中心,分布有石头寨景区、天星桥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霸陵河峡谷三国古驿道景区、陡坡塘景区、郎宫景区等几大景区。 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原来到瀑布观赏,是要先下山,参观后回来再上山,起码要花一天半天的时间,费时费力。后来建了340米的电动长扶梯,共两层,据称是世界最长的野外观光大扶梯,在瀑布景区内为游客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的交通设施。当然,这是要收费的,来回一次50元。 注:资料来自百度。黄果树正门大扶梯进口扶梯沿途景色沿途景色沿途景色瀑布瀑布瀑布瀑布瀑布游客在水帘洞游走洞中观水帘洞中观水帘洞中观水帘洞中观水帘洞中观水帘洞中观水帘铁索桥铁索桥铁索桥
愉快的贵州行 2017年11 月29日至12月4日,我们一行10人参加了“【超值贵州】四星+五星超值双飞6日游(购物0压力)”赴贵州旅游。价格:每人1100元,双飞【郑州至贵阳】,旅游全程服务特别周到,吃喝拉撒睡、行走坐卧都有人操心照管。虽有购物点,但不强迫。虽是穷游,但却是少有的一次愉快的旅游。 景点有:贵州旅游的精华景点: 中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和中国首批AAAAA级名胜风景区! 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贵州最美小镇 ——【下司古镇】因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地处平定下游,得名下司,素称:"人文下司,天造山水"的美誉。 中国醉美的溶洞——【5A龙宫景区】景区以溶洞、洞穴、瀑布为主体,并集峡谷、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 贵州四大古镇之一--【青岩古镇】电影《寻枪》拍摄地,明清古镇,贵阳四大古镇之一 贵州民族风情 ——【多彩贵州城】集休闲度假、文艺演出、美食娱乐等为一体,聚集优秀民族文化,使之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注:图片来自“【超值贵州】四星+五星超值双飞6日游(购物0压力)”宣传片
啃馒头 这张图片是我于2017年11月20日上午9点22分去农贸市场时拍的。这位老人大约有60多岁,时值初冬,穿戴也基本可以,头戴机织毛线帽,上身穿着里面带绒毛的棉装,下身穿保暖裤,脚穿棉鞋。旁边是他的电动车,车把套着皮手套,车篓里有多半杯水和一个蛇皮袋。看样子是从农村来的,他站在路边正在啃馒头。我以为他是在建筑工地做工,后来我在农贸市场看到他骑着电动车向南走去,看样子像是买菜。 初冬的早上还是很冷的,街上卖早点的很多,有油条、烧饼、豆腐脑,胡辣汤·、煎饼汤·····,但是他却站在路边啃馒头。我想他并不是缺钱,而是过日子仔细【俭】,像他这样年纪的老人是经过艰苦生活的。现在的确是富裕了,但是勤俭二字不能忘。此时此景使我想起少年时代读过的课文——“梁生宝买稻种”,回想起课文中对梁生宝“勤俭”的描写,真是感慨万端! 此事虽小,可见一斑。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传家宝。明朝朱柏庐“治家格言”里的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是我们"治国"的经验。认为一分一厘都来之不易,能省就省。 我为这位老人点赞。【我已将此图片传到我的家庭群让全家人都受受教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