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人5😜
美丽的人558
关注数: 19
粉丝数: 233
发帖数: 3,633
关注贴吧数: 14
副高影响到了山东东南部? 今天同一时间的气温,都是鲁南鲁东南和鲁西南感觉气温差距有点大,鲁西南的菏泽气温是深秋温度,鲁东南的临沂,枣庄地区是夏末的温度,黄淮北部的山东中北部的济南秋雨绵绵,鲁东南的临沂枣庄今天是大晴天,鲁东南是副高实控区?是不是可以说明这次冷空气走到山东东南部就被副高顶住了?冷暖空气在山东中北部进行对峙,导致了近期济南秋雨绵绵?
目前看长江中下游十月上旬基本入秋无望 今年最起码要中旬入秋了,而且即便是中旬人家副高仍然不愿退场,gfs这个报副高普遍报的比较弱的也报出,副高在中旬初期仍然在控制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冷空气能不能打穿底部仍是个未知数,打穿可能就此入秋,打不穿入秋可能继续延后,今年不会立冬才入秋吧?
济南不论是低温还是高温都比较高但体感并不算多热,怎么回事 这几天济南持续被副高控制,白天晚上气温都高,晚上最低温还在30度左右白天36度左右,但体感温度并不算高,感觉这几天反而是以干热为主,现在在阴凉地里,竟然感觉不到多热,没至于热的喘不上来气,风都是干的凉的,跟立秋前被副高控制的那几天那种极品湿热完全不一样,这几天感觉反而更像是6月份的那种干热,晚上气温看着很高,但出门也没热的大汗淋漓。。
新报下旬冷空气击穿副高 初秋熟悉的配方,冷空气从低层击穿副高,副高对低层失去控制,这时候副高虽然仍然很强但已经以虚胖为主了,已经进240了,希望稳住!!胜利马上在望了
乌鸡建立上旬末期东路冷空气南下? 新报乌鸡很强,但新疆那边也有脊,冷空气路径因此偏东,在这个季节,看这样子冷空气强度还可以,给中东部地区消消暑是没问题
同属山西省临汾比太原热这么多! 同样都在山西省,同样处在黄土高原临汾竟然比太原热这么多,高温低温都完胜太原,临汾夏天这热度跟华北平原一个等级了,貌似冬天也跟华北平原温度差不多,真的有点颠覆我对山西气候的认知了
为什么东北被副高控制的时候高温没有南方强 最近几年副高经常大幅偏北,有时候都能控制到黑龙江一带,但是高温好像没有副高控制南方的时候强,当地甚至都达不到35度以上,相当于没有被副高控制时南方的气温,东北被副高控制的时候很多时候气温就是32-33度左右,低温在25度左右,表现平平,远没有南方高温40度低温30+那么热,这是为什么
感觉副高不过如此,没有想象中这么热 最近这段时间副高长期控制山东,感觉山东主要还是中午热的受不了,太阳一落山,到了晚上其实还可以,肯定是比陆高要闷一些,但没有想象的这么闷,而且有时还会来一场雷阵雨,送清凉,晚上还会刮风。风也是凉风,内部还是会爆发一些强对流的,今年副高偏北,不知道是不是副高有点虚胖还是副高在纬度更高的地方和纬度低一点的地方,它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副高控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它的控制力度是不是不一样呀,我看往年很多南方小伙伴都说热的受不了,昼夜热不停,今年副高控制的山东貌似并不是这样,也有昼夜热不停的时候,但并不是天天如此,晚上凉快点的天数还是占多数,南方的588线是不是跟北方的588线不太一样?坐标山东内陆济南
各位大哥可以帮我看看这是同一个题的解答吗? 这是同一个题的解答答案,还是两个题的解答答案?
这是b站的谁有知道的吗
【本地求助】唉,兄弟失恋了 今天在外面坐了一天了不吃不喝,谁来安慰一下
【本地求助】裤裆鼓包太尴尬了 夏天,衣服穿的比较合身,男生蹲下裤裆总是鼓包,好尴尬,别人看到我这样会笑话我吗,出于工作需求又不得不蹲下。太尴尬了
【本地求助】哥们这样不尴尬吗
今年咋回事怎么感觉来了冷空气也就那样 今年感觉来了冷空气降温也不是特别大,往年山东这边这个时候来冷空气一般都能降到-5度以下了,今年来了冷空气最低也才零下2.3度的样子,天气预报里动不动就说寒潮之类的,好像总是很厉害的样子,实况确是让人感觉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普通冷空气过程,离寒潮感觉真的差着十万八千里呢,这次下旬的“寒潮”都不一定能让长江中下游入冬,寒潮现在的标准都降得这么低了??
2025山东事业编还考时政吗
总有预感今年冬天情况可能会不太好 现在都11月了连个寒潮都没有,冷空气势力不太强,16号这一波也只是强冷空气,月底那波大的由于时效还太远也不保准,随时调没调弱,而且去年北美大暖冬,我们是北半球为数不多气温还算正常的地区,今年只要风水轮流转了我们就要承受大暖冬,现在气候变暖严重,一个地区连续几年气温正常都非常难了,现在的正常就相当于在偏冷了,不爆暖就算相对正常了
重庆的体感温度好于长江中下游类似于华北平原6月的干热 虽然重庆气温比长江中下游的南昌要高,但湿度明显更低,比较偏干热,相反南昌偏湿热体感温度会高于重庆,重庆的高温更加类似于华北平原6月的干热,相比较长江中下游的高温要好受一些
2019年长春10月入秋?太离谱了吧
胶东半岛的气候是中国最无聊的气候 这个地方感觉气候好无聊,比山东内陆气候要温和,换季也比较循序渐进,不像山东内陆那样忽冷忽热的,但缺点就是太无聊了,而且这个地方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怎么爱下暴雨,降水比较均衡,气候极端性比较弱,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温吞吞的,风调雨顺的,冬季不是特别冷,夏季也不是特别热(高温日数比较少),而且夏季暴雨也没有内陆那么多,但年降雨量并不比内陆少,胶东半岛属于均衡性选手,很多时候感觉一个温度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冬季所谓的雪窝子也仅仅指的是烟台和威海的部分地区,其余大部分胶东地区冬季都算不上雪窝子,从山东内陆来到这待了快一年了,感觉气候真的好无聊,感觉一年到头都很平淡。不像内陆那样暴雨,高温,干旱啥都有,本人不太喜欢胶东这种气候感觉很无聊
地球已经连续12个月气温创新高了,2024可能比2023还要热 今年会不会比2023年还要更热?感觉还是很有可能的,往后会不会年年都是破纪录创新高,管你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呢,貌似现在拉尼娜也起不到稳定气温的作用了,气候变暖气温要从波动上升变成直线上升?那真是挺可怕的,这样下去人类说不定很快就要完了!
这是要准备高温14连击?2024要破2023气温记录? 不过8-15天预报准确度比较低,连着好几天下雨阴天还37度不太靠谱,假如实现了这个6月将比肩2019,搞不好又是个最热6月,2024这是准备要打破2023年刚创下的气温最高记录吗?疯狂,太疯狂了!
今年春季3-5月有没有可能挑战有观测史以来最暖春季? 今年3月1号到现在全国气温怎么样了?偏高了多少了?感觉今年整个3-4月冷空气都偏弱,尤其是4月偏高很明显,很有可能会成为有观测史以来最暖4月,过去的那个3月也偏高,虽然没有打破最暖纪录,但平均气温也能在三月数得着了,估计最少也是前10的水平,综合估计进入春季以来3-4月这两个月的平均气温估计得是前五的水平了吧?
热四月预定,偏冷地区凤毛麟角 全国大部4月上半月气温显著偏暖,目前观察下半月估计会继续延续偏暖势头,冷空气影响有限。估计整个四月都会在明显偏暖当中度过,热四月已基本确定,今年前三月1-3月的表现在最近几年算比较好的,可惜的是4月又大热了!今年1-3月平均气温低于2023年,但4月肯定会高于2023年了,毕竟23年4月整体表现可以,今年四月明显比23年要拉胯,今年气温会不会破23年的气温记录呢,我们拭目以待
建议把全国所有的的气象站从城市迁到农村或郊区 近些年的快速城市化,导致人为的热岛效应加重,很多城市里的气象站多半受热岛效应影响,不能客观反应一个地区真正的气候,气温严重失真,迁到农村更能反应一个地区的本底气候,可以减轻人为的影响,这样更客观更科学!
咱学校现在还有毕业清考吗
果然还得是3月 回暖进程势不可挡,往后降温只是小插曲,回暖才是主基调
这男的穿的裤子是李宁哪一款裤子?
【本地求助】裤子是李宁的哪款裤子有知道的吗
大别山对冷空气的暂时阻挡还是可以的 同时刻同纬度湘北和赣北气温差别,冷空气在遇到大别山后南下速度(江西段)暂时放缓,赣北比湘北降温时间要晚一点
今年北美北部(主要是加拿大)经历了大暖冬,反观东北亚整体还可以 冬季马上就要结束了,纵观全球今冬鸡窝殿下貌似更偏爱于东北半球,亚欧大陆整体目前来看情况好于北美,偏暖幅度不怎么大,整体状况还可以,东北欧(格陵兰东南部)成了最大赢家,东北亚算第二个赢家,北美北部成了最大输家,
今冬整体算是近10年表现较好的冬季了(中东部)仅次于1718 雪下了一波接一波,寒潮也不缺,而且强度也不错(尤其12月中旬),该有的都有了,虽然全国一平均仍然偏暖,但也没暖的离谱,中东部截止目前整体表现还可以,西部今年偏暖严重一些,今冬算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冬季,无论是雪(文登打破新中国降雪最大记录),还是寒潮(12月中),也算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冬季了,不接受反驳!(除了西部)
gfs接连多报偏离系集
中旬历史级爆暖?这也太夸张了!别再炒作了! 济南中旬温度才10来度,23.1济南最高都15度以上了,济南1月记录20度多一点,距离记录还很遥远,南边的上海才15度多,更南边的江西20多度(持续时间不长,而且前几年也有),虽然那几天确实属于重度偏暖,但说是历史级暖,还是太夸张了,这次大暖持续时间并不长,极端性小于12月上旬大暖潮和11月上旬大暖潮
1月到底还有戏吗
中旬鸡窝偏欧,乌鸡建立有难度,我国一时半会儿可能不会有强冷过程 风水轮流转了,鸡窝已经从12月偏心东亚,转到了欧洲,这种情况乌鸡建立有一定难度,这种情况下出现全国性寒潮的概率比较低,估计短期不会有强冷影响我国了
又到了做气温年总结的时候了 今年气温绝对破纪录破天荒了,气温恶臭的2023就要过去了, 希望2024不要再打破2023创下的记录了
目前看今年1月天气形势怎样?
今年莫非是个偏冷冬? 目前观察今年可能到12月底气温都回暖有限,北方地区寒冷有希望从中旬初期贯穿到月底,这几波寒潮带来的极端低温可能不及16年寒潮,但影响时间寒冷的待机长度很可能会超越16年世纪寒潮,再加上1月好多年都没有偏冷过了,24年1月还是很有希望偏冷的,2月也可能回暖乏力可能会是一个正常略偏暖的2月今年综合来看有希望成为一个正常略偏冷的小冷冬,可能会是一个10-11年冬的翻版
寒潮过后暖无赖又要来了? 不知可信度有多高?今年暖空气就是个流氓无赖,只求不要来破纪录的暖潮了,快元旦了,一年了暖无赖该滚蛋,回家休假了!!
山东气象工程师出来了。 山东零下10几度的概率非常低?个人感觉鉴于本次冷空气移动缓慢,外加有雨雪天气的影响,反而很有可能零下10几度,山东基本每年都会有那么几天会零下10几度,再者本次寒潮强度也并不弱,感觉他这样回答打脸概率太大了!!
济南12月最高记录是多少?下周可能19度了
按照现在气候变暖速度本人大胆预测一下2100年的冬季气候 中东部地区从北到南(西部地区由于海拔等因素就不再预测了) 漠河 冬季 跟如今的哈尔滨一个水平(寒温带彻底退出中国境内) 哈尔滨 冬季 跟如今的沈阳一个水平(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长春 冬季 跟如今的北京一个水平(暖温带) 沈阳 冬季 跟如今的石家庄一个水平(暖温带) 北京 冬季 跟如今的郑州一个水平(变成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型气候),北部燕山变为北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石家庄 冬季 跟如今的南京,合肥一个水平(北亚热带) 太原 冬季 跟如今的济南一个水平(暖温带南部) 济南 冬季 跟如今的杭州一个水平(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 山东丘陵有望变为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分界线 郑州 冬季 跟如今南昌一个水平(老牌中亚热带) 西安 冬季 跟如今长沙一个水平(老牌中亚热带) 南京,合肥,武汉跟如今赣中南,浙南闽北一个水平(中亚热带南部)1月均温达到(8-9.9度) 杭州 冬季跟如今赣南,粤北一个水平(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地带)1月均温达到10度左右(冬季变得很短,暖年会出现无冬)(无冬区与有冬区的分界线) 南昌 长沙变为南亚热带气候跟如今的福州差不多的水平(基本无冬) 福州 冬季 跟如今的粤中南地区差不多10月均温达到15-18度(南亚热带南部) 台北 冬季 18度以上变为边缘热带 广州 冬季 18度以上边缘热带 深圳 冬季 20°以上中热带北部(如同如今的三亚) 南宁 冬季 18度以上边缘热带 海口,三亚依然是热带但会变成中热带(基本不再受寒潮的影响,基本可以做到全年皆夏)
怎么感觉今年有点像16-17天气走势?不会重蹈1617覆辙吧 都是11月下旬冷空气频繁,12月开始冷空气变弱,16-17自打12月初冷空气变弱气温回升过后,就一暖到底了!今年应该不会吧?
中国气候完美区——辽中南地区,东北再次振兴指日可待 随着气候变暖东北将来会变得越来越宜居,最近这些年最能看得到的就是东北南部的辽中南地区正在变得越来做宜居,最近这些年暖温带北缘已北移到沈阳附近,辽宁大部(除辽北)已经逐渐变成了暖温带,这里夏季气温低于关内的华北黄淮以及南方地区,夏季相对而言较为凉爽,冬季虽然会冷但也不会冷到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步,跟北边的辽北,吉林,黑龙江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里处于华北气候向东北气候的过渡地带。属于暖温带北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而且南边沿海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平原,雨热同期,降水也还可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随着气候变暖华北黄淮以及南方逐渐会变得越来越不宜居,辽中南很大概率是全球变暖中国首先受益的地方,至少是你我大家最先能看到的地方,至于更北边的吉林和黑龙江,可能还得再变暖个几十年才会达到仍需要稍待时日!有人可能会杠说华北西部的山西也算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确实山西也是,但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而且居于内陆不沿海,交通不便利,区位条件较差,处于高原并不利于大规模耕种,比起东北有大片平原的耕种条件差的很远!东北将会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受益者,个人认为随着气候变暖。东北再次振兴是早晚的事!华北平原的今天就是松嫩平原的明天!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置又来了,12月初茫茫大暖看不到尽头 11月初暖潮2.0警告⚠️
西路静悄悄,东路打鸡血,新疆有望大暖 同纬度乌鲁木齐和长春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后期长春比同纬度的乌鲁木齐低接近20度!!
今年济南的年均温多少了,是不是今年很多城市年均温又要破纪录了
同纬度新疆冬季要暖于东北,是怎么回事 两个城市都是纬度相近的城市,但乌鲁木齐冬季要略暖于长春一些,是怎么回事,而且新疆的冷也没有东北有名,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也没有东蒙的呼伦贝尔——海拉尔冷二者也是纬度相近的城市,感觉东北地区比同纬度的新疆要冷,真的很奇怪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每年都有西路冷。和东路冷,按理说应该差不多冷,结果新疆要暖于东北,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地区距海较远,东北属于东部地区离海比新疆近多了,两者都离西伯利亚高压比较近,同等条件无论怎么算都应该是新疆更冷,结果东北比新疆冷,真的很怪【图片】【图片】
山东丘陵对冷空气有没有阻挡作用? 济南位于山东丘陵北侧,冷空气应该到济南这里会堆积才对,为什么反而丘陵南侧的泰安跟济南气温差距不大,甚至还会比济南冷?
如果没有热岛效应北京市区气候会怎样 众所周知,北京市区城市热岛效应非常显著,我看入冬入秋都比北京的郊区迟,市区无论是年均温还是入秋入冬入春入夏时间都跟华北黄淮基本保持步调一致,但纬度却已经到达了北纬40度,北京的郊区就明显冷于华北黄淮,包括北京以北的承德张家口地区,离北京都不远,但感觉气温完全跟北京不在一个频道,有点不太明白这种情况是地理因素导致的还是城市热岛效应导致的,总感觉北京就是一个分界线,北京以北的地区明显冷于北京以南的地区,北京市区气候更类似华北黄淮,郊区气候更类似北京以北的地区
世纪顶级沸冬预定(23-24年冬) 都散了吧,今年就是破纪录的暖年,暖破记录就完事了,我奶一波9-12月连续4个月东北到江南地区都要暖破记录,目前已经实现9-10月暖破记录了,华北黄淮12月中旬入冬,江淮12月下旬,江南1🈷️上旬入冬,河北中部以南得地区12月中旬之前基本没有零下,东北地区偏暖严重,黑龙江中部以南基本没有几天零下20度以下,湘中~赣中~浙中以南地区将成为无冬区,南岭以南地区12月上旬入秋,今年是破天荒,大逆天的世纪沸冬,全国从南到北通通大幅刷新记录!北极地区海冰再创新低!
gfs新报冷空气不南下,整个东亚大暖无解
冷空气你到底在哪啊儿 这个10月形式太差了,中旬末那股冷空气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降温没几天,下旬又要回暖了,而且有可能一暖到底,10月底华北黄淮地区最高气温可能还有25度左右,这都马上11月份了,冷空气仍不见踪影,太反常了!9月废了,10月也有可能要废了,那就直接连废两个月了,今年冷空气实力属实太一般,进入十月以后冷空气倒也不少,但对气温打压太有限了!山东这边9月下旬的气温跟现在的气温还差不多,甚至延续到十月底,都没啥明显降温!今年东北,西北目前偏暖很严重!高纬度地区一片深红,足以看出今年高纬度地区偏暖有多严重了!冷源也就软弱无力了!很怕这种情况延续到11月份,那可能真的要狠狠破纪录了!太可怕了!
十月份难道也要完犊子了?好几报报出下半月的暖潮了 冷空气在哪?这个季节没有冷空气反而有大暖潮,9-10连着废也是没谁了
气候变暖远比预测的要快,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 现在这气温是一年比一年高,年年都在热破记录,不是在破纪录就是在破纪录的路上,而且是人类能切身感觉到的在变暖,尤其是13年之后,变暖有加速的趋势,现在北方3月初都能上30度(2018年3月 济南)10月中旬也能上30度(2013年10月中旬 济南),冬天越来越短,表现得越来越差,夏季热的越来越强势(高温日数20-30天)在北方逐渐变成了家常便饭而且夏天也越来越长,入春越来越早,我是00后小时侯,大概12年之前,一般得到3月下旬天才会暖和进入春季,现在3月初就能入春,甚至2月底(2023年济南2月27入春),入秋越来越晚了最近这近10年,济南某些年份都不能保证在9月入秋了,这放在10几年前是不敢想象的!气候变暖在加剧,留给人类的时间真的不多了!!现在这气候真的很变态了,真的不敢想象10几20几年后又或者等我们这些00后变成老人等到那时候气候会怎样,人类会不会因为气候变暖而消失,真的很难说。
如果没有南岭和武夷山 有太多的冷空气到南岭和武夷山就会阵亡,南岭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很多冷空气,从而保证了两广地区乃至更南边海南地区的温暖气候,保证了真正的南国风光,假如没有了南岭会不会两广和海南乃至中国台湾以及西双版纳被冷空气长驱直入,变得跟现在江西湖南地区气温差不多,南国风光荡然无存,中国陆地以及中国台湾会不会连热带都不会有?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分界限会不会南移到海南五指山附近?
济南和杭州气候选择 如果让大家单纯通过气候来选择定居城市,大家是选择杭州还是济南,抛开一切经济等原因,就单纯从气候来讲,哪个城市气候更宜居一点
关内十月入秋预警? 本来之前看预告石郑济北能在9.23左右有望入秋的,结果下午的预报调高了后期的气温,看这样9月入秋悬了?要是今年真的集体在十月入秋,那可真的要破纪录了,尤其是北京除了北京外剩下几个城市都有10月入秋的记录,北京要是到10月估计是1951年以来首次,感觉最近几年关内9月入秋越来越难,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全球暖化真的越来越离谱了
司家要拆迁了?
1+x考试不通过没事吧,导员说与毕业答辩成绩有关, 不想弄了,太麻烦了,有往届学长学姐说一说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