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小酌 红叶小酌
关注数: 235 粉丝数: 250 发帖数: 3,187 关注贴吧数: 33
买现房有哪些诀窍?菜头为您支上几招! 买房分为期房和现房,目前绝大多数成交的楼盘都是期房,很多人说还是买现房好,看着踏实。但是关于现房,你又了解多少呢?怎么评价现房的好坏?今天,菜头我就给各位网友支上几招!!! 第一招,不看白天看晚上。入夜看房能考察小区物业管理是否重视安全、有无定时巡逻,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周全,有无摊贩等产生的噪音干扰等。这些情况在白天我们是无法看到的,只有在晚上才能得到最确切的信息。 第二招:晴天不看雨天看。再好的伪装也敌不过下雨天,房屋漏水、渗水在几个雨天后将一览无余。 第三招:不看建材而看格局。不要被漂亮建材所迷惑,房屋机能是否有效发挥,有赖于格局是否设计周全。 第四招,不看墙面而看墙角。仔细观察墙角是否平整、龟裂、有无渗水。 第五招,不看装潢而看做工。每个接角、窗沿、墙角、天花板等做工是否细致,尤其需要仔细观察,这些都是讨价还价筹码。 第六招:不看窗帘而看窗外。一定要拉开窗帘看一下通风、采光、排气管等是否好。 第七招:不看电梯而看楼梯。一旦发生灾难,楼梯是惟一逃生之路。 第八招:不看电器而看插座。设计精心的房屋,才能充分享受现代化家电便利性,小小的插座可不能忽略。 第九招,不看家具而看空屋。家具只是摆设,房屋才是主体,空屋最能体现真正面目。 第十招:不问屋主而问警卫。任何房屋在屋主眼里都是最好的,而管理员或警卫却更了解房屋、环境和邻居情况。
【ipsun】造纸行业发展桎梏之成本威胁透析 当超市商品的价格令人咋舌之时,当农贸产品的要价节节攀升之时,造纸行业也避免不了成本增加所带来的沉重负担。成本的枷锁正在使造纸行业陷入微利的泥泞难以挣脱。在市场需求不振的时候,为成本“减负”成为纸企目前最紧要的任务。 低成本战略的“初体验” 由于木浆、木片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影响造纸企业机制纸产品的生产成本,冲减企业业绩。造纸工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其原料在成本中所占比例超过50%。近年来,木材、废纸等原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对纸企浆纸主营业务影响较大。而当前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人力资本大幅上升,更导致造纸行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为了降低成本,造纸大型企业更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纷纷实行低成本战略。 2012年,石岘白麓纸业公司淘汰高耗能设备、落后生产工艺,减少运输成本,实施年产2.5万吨木质素干粉喷塔工程项目。公司通过各种途径,在积极采购国内木片的同时,充分利用毗邻俄罗斯的地理优势,组织采购周边和其他国家的木片,保证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这样既拓宽了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又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太阳纸业公司面对复杂的经济和行业环境,实施成本优化、品牌经营、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四大经营战略。成本优化战略的积极实施,使公司生产综合绩效均有了较大提升。公司大部分生产纸机完成了吨纸成本降低100元的目标;新设的生产调度中心通过科学调度,实现了水、电、汽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景兴纸业公司2012年加大了生产设备的改造力度,实施了制浆系统的改造,提高了纸浆利用效率,减少了废物的产生和排放,达到节能减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对部分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品种落后的纸机进行改造,实现公司对产品品种和规格的灵活调配。公司生产所产生的废水主要通过浙江省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网进行集中处理,排污费用低于行业一般公司自主的污水处理日常运营费用。较低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费用使公司在环保方面保持成本优势。 成本战略需思考先行 当前,我国造纸工业处于承上启下、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战略转型期。然而,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虽作了不少努力,但由于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的不健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控制产品质量与成本的成效却并不显著,投资的经济效益偏低。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多数企业缺乏科学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不够合理;在技术创新的引进中,一些企业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结果是既不能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又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论证是技术创新活动造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进行任何一项技术投资时,必须进行可行性与风险分析。
【ipsun】造纸企业伤不起的“溶解浆” “建议重点关注溶解浆价格走势。近期纸业公司有所走强,溶解浆是主要催化剂,我们对溶解浆价格继续上涨抱有预期。因此,应积极关注太阳纸业、青山纸业、岳阳林纸等。”最近,各大证券公司都将手上的玫瑰投向了这些溶解浆的“保卫者”。自今年2月6日起,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的进口浆粕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而在提交的反倾销申请中,除了棉业、纺织企业以外,还看到了延边石岘白麓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纸企的身影。 2010年,企业出于追求利润的本能反应,加入了这场“纸浆造衣”的运动中来。国内大型造纸企业纷纷投资巨额进行溶解木浆项目建设,那时的境况颇有些谁不加入进来谁就是傻瓜的意味。然而,近年来溶解浆进口量逐年递增,国产溶解浆集中投产,看似美丽的溶解浆,随着棉花价格的起落以及“价格战”的血洗,最终昙花一现。纸企本应如火如荼的溶解浆项目也搁置的搁置、取消的取消。对于这些造纸企业来说,溶解浆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这些纸企业绩亏损的数字,在他们最初的“梦想”中本不应在前面多余一个负号。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也必将成为一次艰巨的“保卫战”。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成本平均价差预估要在每吨1500元-2000元。这样的价格差,“谁愿意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然而,不可否认,2012年美国、加拿大、巴西占溶解浆进口总量的58%,对中国浆粕构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调查期间其供应量势必受到一定影响。长期依赖进口的溶解浆行业,面对“断奶”所带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第一,在调查期间,将对国外相关企业低价出口中国起到抑制作用,降低国内进口量,有效缓解目前国内企业的销售压力,但因目前国内溶解浆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国内上游企业必定提价,生产溶解浆的造纸企业也有望扭亏。对于下游企业却刚好相反,成本将上涨,矛盾将转移到上游和下游企业之间。近日,生产粘胶纤维某企业董事长就表示了对进口浆粕反倾销的不满,他认为对进口溶解浆采取反倾销措施,将拉升溶解浆价格,加大下游粘胶纤维成本压力。公司目前低价库存浆粕原料可维持到4月份,按目前价格来看,吨净利约达1000元,而订单已排到3月底,未来不排除提价转嫁成本。第二,全球溶解浆主要消费国是中国,然而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却凭借地理优势,有着充足的低价木片,我国浆厂木片则依赖进口。我国木片资源匮乏,主要多依赖欧洲、印度尼西亚、老挝和南非等地。如果对其浆粕反倾销最终裁决并采取反倾销税等措施后,不能排除这些国家对我国抬高木片等制浆造纸的原料价格。第三,随着进口溶解浆调查立案后,一些国外拟建或者建设中的溶解浆新项目,搁置或者延后的可能性较大。据了解,今年预计国内外溶解浆将新增100万吨-150万吨。2015年全球溶解浆产能将达到近1000万吨。面对58%的“短缺”,以及需求的增加,我国溶解浆产能是否能够跟得上? 问题总是比想象的要多。这次是康庄大道,还是又一次的“美丽陷阱”?溶解浆,造纸企业还伤得起吗?
ipsun【】我国造纸业进入调整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造纸工业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造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品品级逐步增多,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也不断出口,但是,造纸业增速开始放缓,国家统计局快报显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纸和纸板产量平均增速为10%—13%,而2012年仅为3.09%,达到历史增速最低值。有分析人士指出:纵观整个造纸业,市场总体需求疲弱,产品价格竞争态势激化,竞争压力前所未有。我国造纸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后,增速将会会放缓,并且经济效益将出现回落。造纸业面临困境有两大主要因素,一是经济环境不景气,二是造纸业自身存在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纸业环境严峻,美国、欧盟对中国铜版纸等纸品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限制了中国纸业的国际市场拓展。2012年我国木浆、纸品出口数量缩减,出口价值金额急剧减少。2012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木浆、废纸及纸板出口总量达到6.51万吨,同比减少22.8%。在国内,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工业形势整体低迷,造纸工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紧密,因此受到很大影响。我国造纸业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技术创新能力较薄弱,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应用基础研究比较薄弱,理论研究不足,致使高端装备和关键部件依赖进口。此外,高速发展已经造成阶段性产能过剩,供需失衡显著加剧,据统计,2012年我国纸和纸板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亿吨,供需失衡使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引发资金周转问题。 2013年造纸行业将继续处于战略调整期,纸张消费市场容量总体增长,但增速放缓;企业利润或将持续下降,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面对困境,应当加快传统造纸工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造纸工业转变,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装备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淘汰落后产能,制定更稳健的发展战略。
国内造纸行业难言全面反转 近期,人民币汇率迭创新高,美元兑人民币已逐步逼近6.15关口。由于原材料和设备大量依赖进口,人民币近期持续升值的消息对造纸行业构成了一定利好,企业的成本有望降低。今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已经跌去1%左右,受此提振,今年造纸板块指数累计上涨达12.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则下跌2.5%。但有观点认为,由于行业尚处于恢复期,考虑到国内货币贬值的因素存在,单靠成本优势难以对造纸企业的业绩构成绝对支撑。从产品角度观察,新闻纸在未来的产能总体仍处于过剩,而包装纸和生活类用纸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相对较好。 人民币“双刃剑”效应明显 截至目前,美元兑人民币已逐步逼近6.15关口,近期人民币汇率每个交易日均创下汇改以来的历史新高。由于设备和原材料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人民币汇率的走高将直接带动国内造纸企业的成本降低。这或将对冲造纸企业近年来一直面临的严峻基本面。从中观行业层面观察,我国去年造纸工业发展形势总体低迷,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由于行业七成左右的原材料需要依赖进口,加之造纸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采购,各大企业也持有不同程度的外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有望在这三方面改善造纸企业的业绩。有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经济连续几十年都在保持上升态势,随着经济体实力的提升,该国的货币必然会升值。中国目前在全球贸易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贸易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发展稳定,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在后期仍将保持平稳升值的态势。从技术层面观察,目前人民币正处于快速升值的阶段。造纸企业在未来的采购成本仍有望进一步降低。但该人士同样认为,目前国内的货币超发问题从长远来看将对冲造纸企业的成本优势。人民币总体的环境对造纸企业仍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中国的GDP增速在7%-12%之间,而同期M2的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货币超发现象严重。人民币目前的状况是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在双面夹击之下,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被严重削弱。人民币对内的持续贬值势必将导致居民生活成本的提高,生活成本的提高将带来工资水平的上涨,企业负担有所加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原材料和设备端的成本下降。从基本面分析,前者的杀伤力要更大。对于造纸企业未来的业绩判断,除了基于人民币的长期升值趋势,也要考虑国内的货币政策和企业自身所面临的问题。《2012年中国纸业发展暨2013年趋势研究报告》认为,2012年中国造纸业整体发展低迷,2013年整个行业仍处于战略调整期,今年纸张消费市场容量总体保持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将开始新一轮的洗牌,落后小企业淘汰速度加快,大企业的并购重组将成为行业优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