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leaf sandleaf
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
关注数: 11 粉丝数: 43 发帖数: 944 关注贴吧数: 34
【闲聊】关于数字油画线稿 最近在贴吧发了一些自己画过的和正在直播的数画,买的都是一个已经倒闭的牌子。之所以喜欢这个牌子,就是因为他家的线稿。看到吧里有很多人买一些低价包邮的产品,或者尝试自己制作线稿,那么我就唠叨几句说说自己对线稿的理解。 喜欢数字油画的人应该都是那些钟爱艺术,喜欢美,但又没接受过正统美术传授的人吧。所以没有造型和色调的功底就画不出像样的画,无论素描、水彩还是油画。数字油画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福音,我们可以跳过这些基础,直接按照线稿和色号来画,成品效果虽然比不上真正的油画,但在一般人群的眼里还是能够得到认可的。线稿在这里就起到了一个为我们打底塑型的重要作用。 一幅数字油画成品的好坏,跟线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线稿的设计越是精细,成品的细节就越丰富,效果就更真实。但线稿的设计也是有其局限性的。什么样的线稿才算是好的线稿? 首先,采样的颜色数量要适中,并且尽量丰富。线稿的制作是一个采样过程(借用数字信号原理),比如一个从红到黄的渐变颜色,在正常的绘画里,这个渐变色是均匀和连续过渡的,而数字油画在这个渐变过渡里只选取几个采样点,例如选3个,并且把与这些采样点颜色相近的区域都认为是同一个颜色,表现在线稿上就变成了色块,比如本例的红色块、橙色块和黄色块。这样,原有的很多颜色信息就丢失了。这是一个去精取粗的过程。 而画画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如果仅仅是按线稿和色号填色,就会产生明显的颜色分界线,看上去都是一块一块的纯色。如果之前采样的时候,采样间隔越小,数量选的越多,那么细分的颜色就越多,还原的时候就会越接近原画。同样一幅《小镇清晨》,24色和48色的比,成品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但是也不是说颜色越多越好,数量过多,线稿就会密集,增加绘画的难度。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用渐变过渡的手法来弥补因采样而丢失的那些颜色信息。 其次,线稿的后期设计很重要。刚才说的采样一般都是计算机软件完成,只要还要经过设计师加工设计,优化后的线稿细节更加丰富,即使不上色也能很清晰的识别出画中的主体和事物的轮廓,而且色块的边线基本都是光滑的曲线,很少出现直线和锐角(建筑类除外,那种直线是必须的)。画的时候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画什么。反观那些低价包邮产品,为什么他们的图库那么多,而且还能定制?因为有软件没优化,分分钟就能出个新图的线稿。这种线稿的质量是没有保证的,本来制作线稿就是采样过程,就会丢失信息,再没有人工的修改,看着那一片片奇形怪状、七扭八歪的色块轮廓,很难看出画的是什么东西,最终的产品效果肯定也不会太好。这种粗制线稿中也不乏一些高端大气品牌产品。正是这类低端速成的线稿没有设计成本,对某些认真做产品的厂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悲哀的中国特色。 最后,线稿的印刷质量也要考虑,颜色太浅看不清,眼睛累,线稿颜色深,颜料又盖不住,那种颜色适中,数字和线条细而清晰的就是上品。 以上是我对线稿的一点个人理解,欢迎大家讨论。不过从我现在的体会看,如果画多了,后期有感觉了,什么样的线稿都是浮云,只要找到大致的轮廓,也不一定要严格的按着线和格子去填色了。(以上说的就都变成废话了,呵呵)
【直播】数画世家 1.童话小屋 为童话小屋加1票吧其实已经画完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分享过,这次算是“录播”吧。 也算是纪念我的第一副数画世家的油画,从此沦为欧典大法忠实信徒。。。 原图高不可攀的境界,即使是数画世家的线稿,也只能做到粗略的提炼,就更别提那些包邮的了。 下面是惨不忍睹的包邮品的效果图既然是录播,那就再放个成品图吧以下是绘画过程 从线稿开始首先选择了天空,因为天空是这幅画面最远处的背景,我的绘制过程既不是按编号,也不是按区域刷屏,而是按照先背景、后前景的原则绘制。这样可以使前景的物体叠放在背景之上,层次更分明,而不会出现按编号画那种色块间明显的分界限。接下来完善了天空的云彩和背景的粉色树。当时还不太会渐变,只是试着画黄色和粉色的时候相互扫了扫颜色,进行了简单的过渡。另外粉色的树木也自由发挥了一下,为大面积的单纯色块增加了一些细节。接下来画了蓝色的天空,顺带画了蓝色门和一些花。至此天空的背景基本完成,开始画下一个层次的树木。一般而言,树木要想出层次,也是先画背景,后画前景,最后再点缀枝条。先画深绿色,再画浅绿色,最后是黄绿色。这时候随着画绿色的树叶,也开始画房前的草坪,首先画了最前景的深色草,后来发现不对,如果这样画下去,远处的草是压在近景草的上面的,层次出现了问题,于是即使调整,先画愿景草,再一层一层的向前推进画近景草。分清前景和近景的关系十分的重要,有些吧友的画总觉得看着别扭,但有说不出原因,那八成就是把背景画到前景的上面了。草地和树木完成,同时丰富了一些细节。接下来开始画房屋的砖块和砖缝。还是前景和背景的问题,先画砖块还是先画砖缝?取决于需要那种效果,如果需要突出整齐划一的墙面效果,那就先缝后砖,而如果要突出那种水泥溢出砖缝的效果,则可以考虑先砖后缝。大家都觉得勾线难,如果你是先缝后砖的话,其实勾线粗一些或者出点边也不是什么问题,画砖的时候自然就盖上了。下面开始画灯光,使用了一点点的渐变效果。花丛的画法也一样,先把深色的背景色画出来,之后不够什么颜色的花,都是盛开在背景色之上,反过来画就别扭了。仍旧是花卉和一些细节的调整,房顶也出来了。其实房顶并不是这幅画的最前景,最前景是草地,但是后画房顶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房顶和草地没有交集。先背景后前景的原则整体适用,局部也是适用的。下面增加了炊烟,使用了一些渐变,最后勾勒了窗户的木条。做最后的细节处理,完成。一些细节成品图下面这张拍照的时候是在荧光灯下选则了日光的白平衡,因此色调偏暖一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