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三山岛🍺
summer张在路上
流浪街头走一走了之
关注数: 122
粉丝数: 313
发帖数: 10,955
关注贴吧数: 75
2020年1—7月,山东省实际对外投资364.1亿元,同比增长50.2%。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105.4亿元,增长75.3%,占全省的29%,占比增长4.2个百分点。二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扎实推进。1—7月,纳入商务部统计的13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完成投资18.6亿元,带动货物出口40.2亿元。三是重大项目、重点市场支撑作用明显。1—7月,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69个,合同额296.6亿元,占全省的90.3%;亚洲市场新签合同额222.1亿元,占全省的67.6%。
2020年暑运期间,临沂启阳机场运输旅客41.41万人次,同比下降10.92%;保障航班4033架次,同比增长9.35%;完成货邮2324.85吨,同比增长26.31%。其中8月24日运输旅客达8630人次,单日旅客吞吐量屡创新高。通过机场公司积极争取,夏秋航班换季后周时刻总量增长28.6%,新开通了泉州、无锡、西宁、银川、呼和浩特、南通、鄂尔多斯航线,恢复长沙、南宁航线,加密了深圳、杭州、温州、哈尔滨航线班次。
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岚坪铁路岚山管理处货运量累计完成1658.6万吨,超年进度计划118.6万吨,为全年运输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月份,岚山管理处全体干部员工战高温、保畅通,继6月23日提前7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之后,单月运量再飘红。8月份完成运量241.9万吨,打破今年元月份创造的228.3万吨历史纪录,再创单月历史新高。 一是落实油品增量计划,紧抓洛阳石化原油商业储备库增量的时机,与油品码头、洛阳石化共同寻求合作切合点,优化作业流程,制订一条装车线保洛阳石化、另两条装车线保其他流向的“1+2”发运方案,全力提高装车效率,保持每日8列发送。8月份发送原油68.5万吨,同比增长103%。 二是全力抢抓矿石发运,因连续降雨影响日照港铁矿石发运,积极协调岚山港争引矿石货源调港经坪岚铁路发送,满足钢厂生产需求。8月份,铁矿石发送75.9万吨,同比增长24.8%。 三是坚守聚少成多的营销理念,积极开发新货源,先后开发集装箱煤块、潍坊中冶下水煤炭和管内铁矿石5.8万吨,货源结构日趋多元。 一是克服机车乘务员、调车组人员不足的困难,优化班制配置,行车值班员、调车员、乘务员发扬爱岗敬业、爱企如家的精神,主动利用休班时间替岗替班,确保日均6台机车的充足动力保障和各作业区点对点取送车的衔接。 二是开通启用碑廓站,破解区间运输瓶颈,区间日均开行列车达到19对,最高达到23对,每对列车区间运行时间缩短12分钟。 三是建立与济南局调度所、日照站沟通联系制度,合理组织车流,确保按装卸车需求顺序调整车流到达,均衡组织运输。
截至2020年7月,青岛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65.99万户,同比增长15.78%,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02%。其中,实有民营企业58.88万户,同比增长18.75%,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的94.60%。1-7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1.8%,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5.8%;全市民间投资在建项目3246个,同比增长24.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2个百分点;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2178.17亿元,同比增长11.36%,高于全市进出口增速8.63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63.72%,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6.68个百分点。1-7月,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682.9亿元,新吸纳就业38.36万人,同比增长6.18%,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的80.95%。
【鲁股半年报】盈利王:潍柴动力!增长王:英科医疗!经济导报 【鲁股半年报】盈利王:潍柴动力!增长王:英科医疗! 经济导报 昨天 2020年的上半年,因新冠疫情而变得不平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以及科学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的现实挑战,作为重要经济载体、优等生以及资本市场的核心,上市公司的业绩“成绩单”,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30日晚间,218家上市鲁企中报完成集结,共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7.99亿元,其中113家实现了业绩同比增长,占比过半。而在去年同期,204家上市鲁企所贡献的净利润总额为628.96亿元,115家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 由此可见,各家上市鲁企面对不利形势,在今年上半年均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措施,在逆市中实现增长,业绩可圈可点。不过,一些企业上半年的业绩水平还是难以避免地受到了不利影响。 “50亿军团”重归为零 在567.99亿元的总成绩单中,净利润超10亿元的“十位数军团”依旧贡献最为显著。 据经济导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披露年报的12只“十位数”个股,共贡献净利润达286.22亿元,占比50.39%,对于整个山东板块的业绩,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过,若从“排头兵”的含金量来看,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下滑。 “赚钱王”潍柴动力(000338)以46.80亿元的净利润荣膺榜首,但这一业绩相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1.48%。兖州煤业(600188)在出现14.20%的降幅后,因不足1亿元的微弱差距,位居“亚军”,净利润为46亿元。 而多年来蝉联鲁股“赚钱王”的万华化学(600309),受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市场供需以及预期变化,加之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其净利润同比下降49.56%,实现盈利28.35亿元。 海尔智家(600690),也因一季度国内业务受到疫情影响,二季度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冲击海外业务的发展势头,最终上半年净利润下滑45.02%,以27.8亿元的盈利水平排名第四。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上述4家“领头羊”在2019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均超过了50亿元。然而,今年上半年,“50亿军团”重归为零。这也使得2020年全年,山东板块是否能再度出现净利润过百亿的公司,充满了不确定性。 高增长企业凭借啥 令人欣喜的是,在由12家上市鲁企组成的“10亿军团”中,除了上述排名最靠前的4家外,华电国际(600027)、青岛港(601298)、青岛啤酒(600600)、青岛银行(002948)、青农商行(002958),以及上市不久的中泰证券(600918)等均实现了可观的业绩增长,甚至相比去年同期,还出现了英科医疗(300677)、山东黄金(600547)两个新面孔。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成为医疗防护企业的成长风口,英科医疗便是其中的“牛股”。上半年其股价走势一骑绝尘的背后,是一张张手套订单带来的“真金白银”。 报告期内,英科医疗实现营业收入44.50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35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更是大增26倍,由去年同期的0.71亿元攀升至19.21亿元,盈利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更是底气十足地在中期便大派“红包”,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并转增5股。 值得注意的是,为缓解快速增长的一次性手套市场需求,英科医疗已火速在多地投资启动了防护用品项目。包括在江西彭泽投资30亿元实施建设“年产271.68亿只(2744万箱)高端医用手套项目”,在安徽怀宁经开区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400亿只(4000万箱)高端医用手套项目”等,未来业绩可期。 极度宽松的政策措施和避险需求,推动金价年初以来的持续上涨,山东黄金也由此迈入了“10亿队列”,净利润报11.53亿元,同比大增98.22%。 同样受益于疫情因素的,还有道恩股份(002838)、蓝帆医疗(002382)、沃华医药(002107)、华仁药业(300110)、国恩股份(002768)等相关医药鲁股,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均在150%以上。尤其是扩大生产用于防疫物资的熔喷料产品的道恩股份,以641%的亮眼增幅排名鲁股“增长榜”第二位。 不过,更让人信心倍增的是,诸多非医药个股,亦采取多种途径,在疫情带来的挑战中逆市实现业绩增长。 其中,得利斯(002330)今年上半年主营产品低温肉制品、速冻调理类产品的产销量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且肉牛加工项目自2019年竣工投产以来,牛肉类产品推广效果良好,使得公司净利润增速高达322.46%。对外紧抓风电市场抢装机遇,对内继续实施精细化管理,自产原材料效益逐步显现的金雷股份(300443),也收获了净利润同比增长121.88%的喜悦。 同时,海信视像(600060)、睿创微纳(688002)、鲁银投资(600784)、宝莫股份(002476)、青岛中程(300208)、高测股份(688556)、华明装备(002270)、龙大肉食(002726)、国恩股份、弘宇股份(002890)等11只鲁股同样收获了200%以上的净利润同比增幅,难能可贵。 此外,沃华医药、中宠股份(002891)、鲁抗医药(600789)等15只鲁股亦实现了净利润翻番,可圈可点。 36家报亏,数量超过去年同期 而对于那些去年已出现亏损的上市鲁企而言,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雪上加霜”。 克劳斯(600579)、*ST美讯(600898)、ST威龙(603779)、山东海化(000822)、山东墨龙(002490)、兴民智通(002355)、未名医药(002581)、龙泉股份(002671)、宏创控股(002379)、新能泰山(000720)、康欣新材(600076)等36家上市鲁企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亏损。这一数目,超过去年同期的21家。 其中,克劳斯、*ST美讯、ST威龙、中润资源(000506)、康跃科技(300391)等10家上市鲁企,均是在去年年报已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再度报亏,下半年扭亏任务不可小觑。 不过,不少亏损企业对下半年经营仍充满信心。兴民智通便对市场做出承诺,“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公司及行业上下游复工复产,产品需求逐步回升,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公司将努力提升下半年度业绩。” 报亏0.37亿元的青岛金王(002094),也同样对市场释放出信心,称“公司各项业务处于逐步恢复中,公司消毒产品也已经具备生产条件,可以满足公司海外客户对消毒产品的需求,并开始陆续接受订单”。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105家上市鲁企在今年上半年出现“退步”,其中净利润同比降幅超过100%的上市鲁企,达到29家,这显示出上半年上市鲁企赚钱不易。
青岛42家A股上市公司中报透视:多数公司实现净利增长 业绩逐季改善“免疫力”十足 原创 qdzbq 青岛资本圈 昨天 截至8月31日,青岛辖区42家A股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全部披露完毕。 据青岛资本圈统计,42家A股上市公司2020年上半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966.0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32.84亿元。从中报净利润来看,38家公司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的公司有26家。从青岛上市公司2020年中报的营收和净利总值来看,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均出现了小幅下滑,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疫情对青岛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此外,部分企业在疫情影响下加速转型应对挑战,整体表现优于全国。 具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前五位分别为:海尔智家、海信视像、青岛啤酒、赛轮轮胎和青岛银行。 从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净利润指标来看,海尔智家、青岛港、青岛啤酒、青岛银行、青农商行分列前五位。 净利润增幅较大的有海信视像、青岛中程、国恩股份、华仁药业、汇金通,其中,海信视像净利增幅达到488.09%,青岛中程净利润增幅达到229.50%。 此外,克劳斯、青岛双星、青岛金王、利群股份四家公司出现了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有16家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5家超过10亿元。这些最赚钱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家用电器、化工、机械设备、食品饮料和金融服务等领域。 头部企业利润仍然稳固 从披露的中报净利润来看,海尔智家、青岛港、青岛啤酒、青岛银行、青农商行一直稳坐前五把交椅。海尔智家、青岛啤酒、青岛港等头部企业对辖区内上市公司净利贡献较大,占据上市青企利润总额的半数以上。 上半年海尔智家实现收入957.3亿元,归母净利润27.8亿元。虽然海尔智家上半年业绩增速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二季度增速迅速回暖,迎来业绩拐点,6月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0.6%和21.4%,趋势向好。 青岛啤酒公司上半年共实现产品销量440.6万千升,营业收入人民币156.8亿元,净利润同比再增13.8%达到人民币18.5亿元,后者成功创出历史新高,这也是继2019年年度净利增速创十年新高,2020年市值、品牌价值创新高之后,青岛啤酒交出的又一份高质量增长“答卷”。 青岛港2020年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20.13亿元,同比增长0.24%。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及其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不计本公司持有的相关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比例)实现货物吞吐量2.63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3%;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034万TEU,较去年同期增长0.4%。 三行业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机械设备、生物医药、化工等三个行业的公司业绩表现突出。具体来看,在机械设备行业,青岛中程、高测股份、汇金通、天能重工、汉缆股份等公司受益于新基建,上半年均获得多个大型项目中标。在生物医药行业,国恩股份、华仁药业、海尔生物、海容冷链等公司受益于疫情防控,上半年业绩表现十分抢眼。在化工行业,海利尔表现抢眼,通过加大自产原药产品渠道开发和销售力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5.63%,国内化学制品行业已披露半年报个股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4.31%,远远超过业内平均水平。 七家公司研发投入过亿元 面对疫情,青岛上市公司积极“备战”,通过提高科技研发力度,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数据显示,7家青岛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过亿元,分别为海尔智家、海信视像、赛轮轮胎、特锐德、汉缆股份、国恩股份、克劳斯。其中,海尔智家研发投入近30亿元,超过其归母净利润。此外,东软载波、鼎信通讯、高测股份等3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了10%。
山东11家企业荣登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泰山财经 昨天 山东11家企业荣登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泰山财经 昨天 8月30日,鲁网·泰山财经记者在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官方微信平台“医药地理”获悉, 由该中心主办的2020年(第37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昨日在珠海开幕,备受行业关注的“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在该大会中揭榜。据悉,本次山东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第12名继续领跑山东地区榜单,同时入榜的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计11家企业。 榜单显示,在2019年度成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的企业,除了山东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外,同时登榜的还有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第19名)、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22名)、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第38名)、绿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44名)、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48名)、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第49名)、辰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66名)、山东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第68名)、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第76名)和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第94名)。 鲁网·泰山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本次登榜的企业除山东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名次较去年略有下滑外,其他企业名次均有提高,其中绿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更是上升10个名次,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升3个名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榜单中,前50名企业共有7家,与去年相比,新增绿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 资料显示,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承担的“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评选活动,是我国医药行业中最具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的专业评选。评选依据国家统计数据,并结合企业新药创新、合理布局、发展潜力、市场聚焦等指数,以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为基础进行排名的,在行业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整体来看,2019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总规模高达9296.4亿元,再创新高,整体呈现10.7%增速,总体营收收入持续两位数的年增长率。 附: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截至8月30日,2020年1-8月青岛市共网签新建商品房(不含保障性住房,以下皆为新建商品房网签数据)83671套,销售面积980.05万㎡,销售总金额1441亿元。签约套数同比去年跌幅1.2%,签约面积和签约套数均高于去年,同比涨幅分别为0.3%和2.2%。 其中8月(8月1日-8月30日)网签12245套,销售面积143.6万㎡,销售总金额220亿,三个维度均低于刚过去的六七月份。 前八个月共网签新建住宅73112套,销售面积875.7万㎡,销售总金额1286.65亿元。签约套数,销售面积与销售总金额均上涨,同比涨幅分别为6.3%,5.3%和8.5%。 在各区域的成交表现中,西海岸依旧独领风骚,共签约27149套,其中原胶南签约18639套;而城阳(包含高新区)网签20298套,前几个月受共有产权政策催化,成为青岛最具活力的区域,但后期政策调整,8月份城阳明显降温,8月整个城阳区网签2204套,相当于西海岸的一半。 青岛主城区和近郊形势分化明显,近郊压力较大,最近原胶南的几个项目开盘去化不错,但这属于个例,大多项目普遍低沉;即墨由于竞争激烈,“价格战”苗头已经出现,西部商贸城区域某些楼盘已经出现11000多的精装价格了,但去化依旧不理想,一年以前的该片区普遍一万五六。 截止到目前,今年的销售总金额已超过去年同期,但大部分头部房企销售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例如今年前8月的销冠融创网签118亿,而去年同期销售额为138亿,足足少了20个亿。 融创依旧蝉联销售额和销售面积的双料冠军,前8个月签约金额118.23亿,签约面积76.08万㎡,主要来源于融创中心(28.64亿),融创维多利亚湾(17亿),融创都会中心(16.78亿),融创影都壹號(14.62亿),东方影都(11.47亿)的贡献。 龙湖集团1-8月实现销售75.63亿,同样也以53.29万㎡的销售面积夺得销售面积的亚军,其中龙湖舜山府(14.28亿),龙湖春江天境(9.61亿),龙湖西府原著、龙湖春江彼岸和龙湖昱城销售额均超过7亿,龙湖光年也实现了6亿的销售。 海信地产实现签约64.6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5个亿的销售,同比增长53.4%,同时也是本土房企的领头羊。海信今年的项目比较多,其中崂山高端住宅海信君澜签约12.9亿,均价7.67万/㎡,同样位于崂山的海信依云小镇签约12.3亿,西海岸的海信灵山湾(6.66亿),城阳的海信观澜(5.26亿),即墨的海信九贤府也完成4.1亿的签约。 注:本榜单统计渠道为网签数据,可能与开发商统计数据有差异,仅作参考!
2020年上半年青岛自贸片区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同比增长86.8%;新增纳税企业3388户、增长2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增纳税人增幅均超过50%,新增纳税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据了解,除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区等园区也入选“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
2020年1-7月份,西海岸新区共实现跨境电商业务约9.4亿元,同比实现增长2.6倍。
含(64个)欧洲投资项目在内,截至目前,共有16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333个外资项目在青島投资。未来,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还将在青设立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目前,证监会已原则同意由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作为发起外方,在青设立外资控股的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注册资本初定2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已拥有64个欧洲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分别为德枫丹(青岛)机械有限公司、青岛马士基集装箱有限公司、青岛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青岛雀巢有限公司、空中客车直升机(青岛)有限公司、达能特殊营养品(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意才财富管理有限公司、青岛港董家口通用码头有限公司、青岛董家口中法水务有限公司等。 含欧洲投资项目在内,截至目前,共有16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333个外资项目在青投资。
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高端啤酒市场份额中,青岛啤酒占据25%,青岛啤酒高端产品共实现销量185.6万千升,同比增长7.08%。 有行业媒体援引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数据,2019年,在中国瓶装水市场,按销量计算,雀巢旗下的云南大山的市场份额为1.3%,排名第8位;雀巢优活则为0.4%,排名第11位。但此次雀巢出售水业务,独独保留了高端水品牌,包括“巴黎水”,“圣培露”和“普娜”。正在走高端路线的青啤,不知做如何感想。 虽然雀巢中国没有公布其水业务的具体规模,但中国包装水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即使抛去高端部分,青啤借雀巢切入的,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还有,饮用水领域的利润率比啤酒行业高出一大截。青岛啤酒在2019年的毛利率为38.94%,较上一年提升了1.24个百分点。而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的毛利率在2017年~2019年分别为60.5%、56.5%与60.2%。
截至2020年8月,已有219家世界500强在山东投资企业785家。“今年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长6.5%,实际使用外资额增长7.2%。”德勤亚太首席战略官与创新官谭瑞给出的这组数据显示,疫情冲击下山东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不降反升。
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青岛市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74家。据统计,2015年以来,已落户金融机构共获得各类补助资金2.2亿元,累计实现税收99亿元,招商引资政策杠杆效应凸显,有力助推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建设。
2020年1-7月,山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5065.5亿元,同比增长4.3%,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1.4和4.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900.5亿元,增长4.5%,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0.8和5.7个百分点;非住宅投资1165.1亿元,增长3.7%,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3.3和1.0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逐渐恢复。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房地产开发市场销售逐渐恢复。1-7月,销售面积6322.7万平方米,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6.6%,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1.0和18.2个百分点。其中,新建住宅销售面积5686.8万平方米,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7.4%,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1.0和18.6个百分点。 市场重心转向改善型。从投资看,中大户型住宅投资是带动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动力。1-7月, 以改善型需求为主的90-144平方米住宅投资2567.2亿元,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0.6和6.0个百分点,对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8%。从销售看,90-144平方米中大户型住宅是市场销售主体,实现销售面积4124.1万平方米,占全部住宅销售面积的比重为72.5%,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房企收入预期向好。企业资金回笼逐步向好,项目建设有保障。1-7月,商品房销售额5250.1亿元,同比增长0.6%,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2.4和22.0个百分点。市场销售回笼资金到位3364.5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比重为48.0%,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1.0和8.7个百分点。
1987年,随着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在烟台设立,世界500强与山东经济同前行、共成长的大幕拉开。截至2019年底,累计已有218家世界500强在山东投资企业779家,山东每个城市都有他们的身影,企业平均投资规模1.07亿美元。“十三五”以来,101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实现增资。 宁高宁分析了“世界500强”榜单,2019年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第一次超过美国,但是在企业质量上存在差距,比如利润和利润率,中国企业利润率平均值为5.3%,而美国企业是7.5%,美国企业人均利润率是中国企业的2倍以上。行业领域上,美国进入世界500强的120多家企业中,集中在通信、医疗、信息技术等,但我们依然大多分布在能源等领域。在研发投入上,美国企业加在一起有3288亿,而中国是601亿。跨国程度上,美国企业达到58.3%,而中国只有6%左右。 比较看来,目前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更多的是“大”,中国企业缺乏的是核心竞争力。尤其中美在“行业分布上的差距”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美国的世界500强集中在通信、医疗、信息等,这代表了当今世界顶尖技术的领域,是我们需要转换进入的领域。 在人类经济史上,许多国家都想迈过“中等收入陷阱”,但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比如巴西,拥有8家世界500强企业,但其中两家是石油、天然气公司,一家是肉类加工出口企业,一家是矿业巨头,另外四家都是银行。再比如墨西哥,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4家,一家是石油企业,一家是电信公司,一家是饮料食品企业,一家是风电设备公司。这两个国家都没有进入发达国家门槛。 韩国能够成为亚洲少数拿到发达国家“门票”的人,是因为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了“高科技化”。韩国有16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在这些企业里面,没有一家纯粹的垄断性能源企业,也没有一家是纯粹的银行,而大部分是科技企业,以及重工业、汽车等制造业,还有三星等高科技企业。
目前,在山东正常生产经营的日本投资企业超过1300家,其中在烟台市有近400家。烟台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化工、食品加工、黄金冶炼、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级工业企业。烟台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外向度达到40%左右,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400亿美元,年外贸进出口额超过3000亿元。烟台生态环境优美,山、海、岛、河、泉俱全,拥有230多个岛屿,海岸岛岸线长1000多公里,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烟台物产资源丰富,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中国首位,烟台苹果连续11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截至2020年6月,烟台市累计批准日资项目1224个,实际使用日资19.26亿美元。2020年1-6月,新批日资项目11个,同比增长37.5%;合同利用日资1.91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实际使用日资3153万美元,同比增长81.94%。在我市前五大实际外资来源国中名列第三。日本投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集中在机械、电子、食品等领域。全市现存日本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0个,涉及本田汽车、伊藤忠商事、丰田通商、丰田汽车、三井物产、日立、电装、永旺、住友商事、日本JFE商事株式会社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 (二)对外贸易。目前日本是我市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至今),2020年1-6月,全市对日进出口额173.62亿元,同比下降8.1%;其中出口136.14亿元,同比下降10.7%;进口37.48亿元,同比增长2.9%。对日出口产品主要为游戏机、电脑及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水产品、蔬菜等;进口产品主要为电脑零部件、钢材、机械产品、化工原料、电池等。 (三)外经合作。2020年6月截止,我市备案在日本投资企业(机构)3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2538万美元,其中2019年对日投资中方协议额548万美元。主要涉及加工制造、贸易及办事机构。
截止2019年底,烟台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高达175.6万,占比26.9%。 这是烟台市2020年老年健康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传出的数字。 数字,超过了七年前的预测。2013年,烟台老年人口总数达到138万人,占比已达21%,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二。当年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
2020年1-7月份,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36142.8吨,同比增长11.8%,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18465.4吨,同比增长77.9%,4月份更是创造了单月增长92.2%的新纪录。  货运吞吐量的快速提升,离不开精准的市场研判和机遇把握。烟台机场积极开通、加密直飞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和大阪的全货运航班航线,拓展了市场宽度;全力协调韩亚航空将全货机“小改大”,提升了运输效率;积极推动航空公司“客改货”业务,先后保障国际“客改货”航班124架次,助力复工复产;组织保障直达、中转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和芝加哥等地的防疫物资包机25架次,确保了重点物资的运输。  近期,烟台机场还将开通烟台直飞海参崴中转莫斯科的全货运洲际航线,这将成为烟台乃至整个胶东半岛的首次尝试,将进一步扩大烟台机场航线辐射范围,完善烟台机场作为区域枢纽机场的功能。
森麒麟获IPO批文 青岛境内上市公司将达44家原创 qdzb 森麒麟获IPO批文 青岛境内上市公司将达44家 原创 qdzbq 青岛资本圈 今天 8月21日晚间,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拿到证监会核发IPO批文。自此,青岛辖区境内(A股)上市公司将达到44家。
在青岛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始建于1986年的引黄济青工程功不可没。截至2019年11月16日,工程累计引水94.09亿立方米,累计配水79.2亿立方米,其中配水青岛46.82亿立方米。 2014年以来,为有效缓解胶东半岛地区因连续干旱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引黄济青工程连续5年实施应急抗旱调水,累计引水43.26亿立方米,占全省总用水量的4.07%,受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0%,支撑GDP占全省GDP总量的41.5%。累计为胶东半岛四市配水34.97亿立方米,其中,配水青岛19.83亿立方米、潍坊9.12亿立方米、烟台3.31亿立方米、威海2.71亿立方米。据统计,工程向四市配水量分别占四市总供水量的60.68%、17.9%、12%、16.2%,有力地保障了四市基本用水需求。 2014年至2016年3年间,胶东地区降水明显偏少,能够形成径流的降水更少。2016年,烟台、威海、青岛和潍坊四市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90.5%、79.8%、73.3%和50.6%,以致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性水危机。 2 跨区域调水“解渴” 如何破解山东水之困局?调引客水成为重要方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东通过南水北调、引黄济青等工程外调客水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已占全省年水资源量的40%多。 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自2013年建成通水以来,已顺利完成七个年度的省界调水任务,累计调引长江水46.24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如同条镶嵌在齐鲁大地的“T”字型蓝色“动脉”,不仅提供沿线居民生活保障水、生产必需水、河湖生态水,更盘活了南北相通、东西互济的大水脉,成为润泽齐鲁的黄金水道。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通过近1200公里的干线工程与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相衔接,形成了南北相通、东西互济的现代水网工程体系,不仅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矛盾,更打通了调引长江水的通道,构建起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联合调度、优化配置的骨干水网,增强了特殊干旱年份水资源供给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南水北调水已逐渐成为胶东地区重要供水水源之一。 在青岛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始建于1986年的引黄济青工程功不可没。截至2019年11月16日,工程累计引水94.09亿立方米,累计配水79.2亿立方米,其中配水青岛46.82亿立方米。 2014年以来,为有效缓解胶东半岛地区因连续干旱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引黄济青工程连续5年实施应急抗旱调水,累计引水43.26亿立方米,占全省总用水量的4.07%,受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0%,支撑GDP占全省GDP总量的41.5%。累计为胶东半岛四市配水34.97亿立方米,其中,配水青岛19.83亿立方米、潍坊9.12亿立方米、烟台3.31亿立方米、威海2.71亿立方米。据统计,工程向四市配水量分别占四市总供水量的60.68%、17.9%、12%、16.2%,有力地保障了四市基本用水需求。
2020年1—7月,山东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404家,同比增长8%;实际使用外资74.4亿美元,增长7.8%,增幅较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一是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实现增长。1—7月,全省新设高技术外商投资企业318家,增长54.4%;实际使用外资12.9亿美元,增长9.5%。以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77.3%、47.4%、6.9%;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分别增长329.2%、94.4%、39.8%。二是主要外资来源地投资增长较快。1—7月,香港地区、新加坡、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对我省实际投资均实现2位数以上增长,增幅分别达到16.4%、129.7%、20.3%、82.1%、115.2%、50.3%。三是12市实际使用外资实现增长。1—7月,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威海、日照、临沂、德州、滨州等12市实际使用外资实现正增长。其中,8个市增幅在2位数以上,增幅最高的东营市增长1346.9%。四是增资并购形势向好。1—7月,全省417家企业新增合同外资80.1亿美元,增长78.5%,其中16家企业新增合同外资过亿美元。全省以并购方式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5家,增长4%;合同外资14.5亿美元,增长24.2%,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领域。
2020年上半年,多缸柴油机累计销量排行前十的企业依次为潍柴、玉柴、云内动力、解放动力、安徽全柴、江铃控股、福田康明斯、浙江新柴、东风康明斯和上柴股份。从4月开始,一汽解放锡柴和大柴合并报表为解放动力,目前排行位居行业第四位。引人注意的是,云内、上柴等累计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根据份额计算,潍柴控股上半年多缸柴油机销量约为48.21万辆。
2020年1-6月重卡市场累计销量约81万辆,累计同比增幅继续扩大,净增长超过15万辆。2020年上半年,中国重卡市场累计销量接近81万辆,为全年重卡销量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2020年6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量预计在16.5万辆左右,环比下滑8%,同比增长59%。6月重卡16.5万辆的销量创下了整个行业6月份的月度销量新高。
2020年上半年各省区市汽车产量,山东排名第八
近日,按照人社部统一部署,山东确定从2020年1月1日起,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按国家规定高限5%安排,月人均增加163.3元。截至目前,山东退休人员增资调待已全部落实到位,惠及711万名退休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6连涨”。 今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山东顶格出台了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预计全年减免社会保险费780亿元左右,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减费720亿元,很多退休人员十分关注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问题。对此,山东从今年开始启动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实现基金按月上解下拨,省级统一管理使用,有效均衡各地收支余缺,增强了基金统筹互济和抗风险能力,有效保障了全省各地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7月份,全省归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2.6亿元,拨付各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3.5亿元,全部用于支付当月基金支出。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归集基金1011.9亿元,省级累计拨付基金868.7亿元。此外,2015年,山东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1000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截至目前年化收益率近8%,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基金保值增值成效显著,进一步夯实了基金支撑能力,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证券交易额持续放量。2020年上半年,青岛市证券业实现交易额26494.5亿元,同比增长34.7%。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占全省证券交易额的比重为30.3%。保险行业持续回暖。上半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0.95%。二季度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7%。 证券交易额持续放量。上半年,证券业实现交易额26494.5亿元,同比增长34.7%。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占全省证券交易额的比重为30.3%。 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长。辖区累计融资454.49亿元,其中股权融资12.41亿元,交易所债券融资442.08亿元(公司债券融资318.8亿元,ABS融资17.4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融资105.8亿元),居计划单列市中位列第2。
19日上午,山东省银行业协会举办《2019年山东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经济导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19年末,山东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含青岛,下同)资产总额131519.7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61.5亿元;拥有法人机构(总部)281个,分支机构168个,营业网点总数15478个,从业人员244377人。 山东银行业呈现出资产负债稳步增长,盈利恢复增长,绿色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著,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持续深化,金融精准支持脱贫攻坚成效凸显的六大特点。 行业利润同比增239%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负债总额127145.7亿元,同比增长8.05%;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2028.28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6473.82亿元。 2019年山东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恢复增长,增速也明显回升,有效扭转2015年以来各金融机构利润持续下滑的现象。截至2019年末,全省银行业各金融机构实现年度利润总额262亿元,同比增长239.05%。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2019年末,全省银行业各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497亿元,同比增长10.92%;涉农贷款余额26980亿元,同比增长2.57%;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4573,同比增长10.03%。 2019年山东实现1496个有扶贫人物的乡镇扶贫包干全覆盖,244家包干银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截至2019年末,山东省银行业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和富民生产贷180.13亿元,惠及贫困人口30万人。 新旧动能转换相关产业授信达1.69万亿 山东省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二级巡视员张强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基础设施授信额度达到16943.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76.85亿元;用信总额10559.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15.92亿元;贷款余额7447.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21.71亿元;对重点项目授信额度达到7787.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24.77亿元;用信总额3676.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46.42亿元;贷款余额2052.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7.97亿元。 截至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75.96万户,较年初增加17.69万户;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44%,较2018年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下降0.54个百分点。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3188.91亿元,较年初增加384.64亿元,增速13.7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87%。 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19年底,山东各金融机构余额2796.96亿元,主要集中于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和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项目,对涉及淘汰落后产能的18家企业压减贷款14.42亿元,贷款余额降至32.12亿元。 累计发放个人助学贷款14.29亿元,累计资助贫困学子176993人;实现公益慈善捐赠总额2083.05万元,帮扶18659人次。
2020年1-7月份,“淄博-黄岛港”五定班列发运28列,共计927车。“齐鲁号”淄博始发欧亚班列运行良好,发运23列(包含18列去程,5列回程),共计1052车,货值约2.87亿元,开行首班“淄博—乌里扬州”点对点特色班列。 1-7月份,全市累计到位省外资金243.2亿元,同比增长50.8%。发布会上,淄博市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静介绍, 今年1—7月份,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新引进大学生19437人,完成全年3.2万人目标任务的60.7%,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正在集聚淄博,成为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 1-7月份,淄博货物贸易进出口487.8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7个百分点;预计实际使用外资1.82亿美元,同比增长8.05%。积极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落地2个平台,1-7月份新增进口额12.5亿元。新增全市“新开壶”企业293家,出口额5.4亿元。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组织123家企业参加第127届网上广交会,组织17家轻工企业参加第3届上海国际尚品家居及室内装饰展览会,连续9届采取统一特装、统一推介的方式宣传我市国家级玻璃制品出口基地,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和渠道。组织重大招商活动,筹备组织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共邀请嘉宾536人,签约项目12个,投资额69.3亿元。举办“选择山东”云平台线上招商会淄博专场,通过中、英、日、韩4个语种进行了全球同步直播。
济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有 济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有着雄厚的实力,2019年底产业规模达到3400亿元。 目前,济南在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三条非常明显的产业链,首先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重型卡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重型卡车出口量连续15年保持国内第一,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快速发展。 在数控机床产业链领域,济南是我国机床工业的摇篮城市之一,目前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大型压力机、数控门窗加工机床、数控雕刻机产品、汽车数控柔性加工设备全国第一,非金属切削机床全国第一,数控锻压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居世界前三位。 电力装备产业链领域,有锅炉、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设备、关键部件与电工器材、安全保障及运营管理配套设备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上下游配套,集约式、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截至2020年7月31日,潍坊机场完成起降架次3062架次,同比增长32%。货邮业务发展迅猛,尤其全货机货运业务上,疫情期间不降反升,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货邮行吞吐量18100吨,同比增长110.5%,其中货邮吞吐量17500吨,同比增长133.3%。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潍坊机场积极响应潍坊市政府复工达产的指示精神,转变思路,抢抓机遇,新增了6条客运航线,新开通了海口、三亚、南宁、成都、重庆、桂林等航点城市,航线数量达到了12条,进一步丰富市民和商旅的出行选择。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济南主城区(历下区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济南主城区(历下区、市中区、历城区、槐荫区、天桥区、长清区和高新区,下同)商品住宅供应263.14万㎡,同比下降8.48%;成交321.85万㎡,同比下降4.86% ,供销均回落。上半年销供比为1.22,供小于求。 月度来看,受疫情影响,1月上市面积同比下降39.7%,成交同比下降13.6%;2月房地产供应、成交创近年来新低;3月成交规模缓慢恢复;4月供应量达到上半年最高位;5、6月份成交量创到近一年高峰,但仍未能挽回上半年下滑态势。 2020年上半年济南商品住宅均价呈平稳态势,为15587元/㎡,同比下降0.56%。具体来看,1月份商品住宅均价环比涨幅最大,上涨3.56%,2月保持平稳,3月价格出现小幅回落,成交均价达到上半年最低水平,4月价格上浮,达到上半年最高值,五月开始,成交均价呈回落态势。 库存方面。2月受疫情及春节假期影响去化周期处高位,为25.6个月;3月全市商品住宅市场存量回落至981.2万㎡;4月随着供应大幅上涨,存量增加至1092万㎡ ,去化周期达到25.8个月;5、6月份商品住宅存量略有增加,但去化周期回落至20.6个月。(数据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2019年上半年,济南市商品房供应8.85万套,680.9万平方米;商品住宅供应3.79万套,476万平方米。住宅供应规模和去年基本持平,办公、公寓和商业的供应量分别为48.72万平方米、50.87万平方米和30.23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0.1%、25.1%和42.9%。商品房成交金额833亿元,商品住宅637.2亿元。 2019年上半年,商品房成交7.86万套,657.17万平方米,成交金额833亿元;商品住宅成交3.62万套,457万平方米,成交金额637.2亿元。
据同策咨询济南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房地产年中报告显示,上半年济南公寓市场成交套数为3859套。截至6月30日,全市公寓整体存量为119.49万平方米,达到了近5年中的高位,去化周期高达44个月。 具体到区域来看,槐荫区的公寓产品存量最高,为41.05万平方米,占据全市总量的34.35%。历下区和历城区的公寓存量相对较为合理,去化周期分别为20个月和39个月。分析认为,全市如此高的库存量主要源于上半年公寓产品的供应量加大而成交走低所致,尤其是疫情后的3-5月,济南公寓市场迎来集中式供应,但同期的成交却很有限。 众所周知,住宅市场在商品房交易中占据绝对比重,但住宅市场中又缺乏小面积、低总价的产品,由此一来,小户型公寓就成为市场空白的补缺者。2004年,济南房地产市场上开始出现酒店式公寓,自此“公寓”的概念开始诞生,也由此慢慢进入济南市场中。 时至今日,随着公寓形式的逐渐多元化,这些带有“宜居、宜商、宜投资”标签的产品到底发展如何呢?从2020年上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业内普遍认为济南的公寓产品遭遇了最难销售的困境。向来以“低总价、灵活性”而备受一线大城市置业者关注的公寓产品,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在二线城市中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2020年上半年淄博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降幅逐月收窄淄博统 2020年上半年淄博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降幅逐月收窄 淄博统计 今天 2020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下降2.4%,降幅逐月收窄,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2.8%,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下降原因主要受骨干企业影响,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逐步向好。 从行业分布看,高新技术产业涉及的27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累计产值保持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55.6%,比一季度提高33.3个百分点。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前六大行业产值情况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1597740913507161.png&urlrefer=c81cb996ebf23c05ab31df13fdc2e0de 分行业拉动影响看,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下拉作用最大的行业是纺织业,实现产值同比下降28.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0.4个百分点,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虽仅为3.3%,却下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1.3个百分点。鲁泰纺织受海外疫情影响,出口受阻,原料进口、运输都有困难,造成产值回落较大。 其次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半年实现产值同比下降15.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下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1.1个百分点。中铝山东有限公司受疫情和主要产品氧化铝价格下降的影响,下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1.1个百分点。 再次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同比下降11.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0个百分点,下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0.9个百分点。山东八三石墨新材料厂产品市场饱和,价格较去年降幅较大,导致上半年产值同比下降83.4%,下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0.6个百分点。 另外,占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达47.1%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拉动作用较弱。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5%,仅拉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提高0.7个百分点。 从7月发展形势看,初步测算1-7月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下降0.6%,降幅再次收窄1.8个百分点,随着骨干企业发展形势向好,预测下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稳步提升,趋势向好。
2020年度中国印染企业30强榜单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凤凰 2020年度中国印染企业30强榜单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凤凰印染有限公司 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宜兴乐祺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宝纺印染有限公司 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富丽达染整管理有限公司 绍兴飞亚印染有限公司 山东如意数码科技印染有限公司 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浙江同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灏宇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意龙科纺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富润印染有限公司 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河北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盛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辽宁华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沙印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青岛已建成海水淡化产能22.37万吨/日,占全国已建成规模的近1/5、占全省60%。2019年,青岛市城市再生水(中水)利用率达到45%以上,被广泛用于工业冷却、工艺、绿化、保洁、冲厕、基建、河道景观、水源热泵等方面。青岛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4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城市用水主要依靠跨流域调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缺水的局面,青岛市在国内最早开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资料显示,山东现有规模最大的2个海水淡化工程,分别为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程和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产能均达到10万吨/日。目前,青岛已建成海水淡化产能22.37万吨/日,占全国已建成规模的近1/5、占全省60%。 成本是制约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海水淡化成本与国际水平基本持平,在4~8元/吨。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涌现,海水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海水淡化处理的高科技企业,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设计产能10万吨/日,2013年1月投产运营,最高日供水量达10.5万吨,是全国首个主要用于市政供水的日产10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外合资企业,2014年青岛水务集团收购外方全部股份,该公司实现由中外合资企业到国有企业的转身,现由青岛水务集团、青岛碱业和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共同出资经营。 通过多种节能技改措施,百发海水淡化公司生产吨水能耗由4.18千瓦时/立方米降至3.4千瓦时/立方米,降幅高达19%,吨水单位电耗居全国领先水平。 近年来,自来水的成本在不断提高,而海水淡化成本从2016年的10元/吨,到目前降了近一半,具备一定价格优势。“通过节能技术和反渗透膜的改造、提升泵站效率,海水淡化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李珂透露,这对海水淡化广泛应用及产业化进程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百发海水淡化公司生产的淡化水,大部分供给和保障市政供水,剩下的“点对点”直供给重点工业企业。2019年,该公司供市政用水1679万吨、工业用水440万吨、农业用水2.8万吨。 “海水淡化水硬度比较低,而且比较纯净,水质远远优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106项指标要求,可以改善自来水水质和口感。”李珂说,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卫生许可证的海水淡化企业,自2015年至2019年底,累计供水近7000万立方米。 青岛市充分利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的优势,在国内最早开展海水综合利用。目前,青岛市建成海水直接利用装置2套,年海水直接利用总量约14亿立方米,居全国前列。除了作为工业冷却水外,还用于做溶剂、还原剂、化盐、化灰、除尘、冲渣、冲洗、水产品加工、冲厕、热泵等方面。 目前,青岛市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5套,设计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2.37万吨/日,占全国已建成规模的近1/5,占全省的60%。其中,青岛水务集团运营管理的百发海水淡化公司和董家口海水淡化厂设计规模均为10万吨/日。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设计日产能为10万吨,每天生产的淡水相当于整个青岛市用水高峰时日供水总量的1/8左右。截至2020年6月,该公司已产8500万吨淡化水,相当于6个西湖的容量,极大缓解了青岛市紧张的供水形势。 2016年建成通水的董家口10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及自主运营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由于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国产化,打破了长期以来海水淡化膜技术的国际垄断,该项目淡化水成本仅为4.25元/吨,低于国内外同类项目30%~50%,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反渗透膜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董家口海水淡化项目2016年10月起向董家口港区大工业用户稳定供水,有效解决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和董家口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 目前,青岛市年海水淡化利用量3500万立方米。根据《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到2020年,全市海水淡化产能达到50万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对保障全市供水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据了解,今年青岛计划实施百发海水淡化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再造一个10万吨/日的海水淡化项目。 青岛市拥有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机构30余家,拥有学科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综合人才梯队。众多海内外海水淡化相关企业及技术装备研发机构拟投资青岛,如以色列国家水务集团、西班牙水务公司、合肥通用技术研究院、天津膜天膜科技、巴安水务、鲁信集团和中信环境等企业与青岛保持密切沟通衔接。
截至山钢日照精品钢基地项目投产前,实际淘汰粗钢产能2311.44万吨,全面完成了山钢日照精品钢基地项目投产前淘汰粗钢产能2257万吨任务。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山东省淘汰粗钢产能情况表 地市 企业名称 炼钢装置及数量 产能(万吨) 淘汰时间 济南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40吨(转炉)×4 380 2015年 120吨(转炉)×3 385 2017年 210吨(转炉)×1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0吨(电炉)×2 40 2011年 莱芜轧钢总厂线材厂 12吨(电炉)×8 40 2011年 莱钢特钢厂兴华分厂 15吨(电炉)×2 20 2009年 莱芜市龙盛工矿设备厂 5吨(电炉)×1 5 2011年 山东闽源钢铁有限公司 30吨(转炉)×3 80 2013年 青岛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5吨(转炉)×4 480 2015年 80吨(转炉)×2 淄博 淄博宏达钢铁有限公司 30吨(转炉)×1 40 2012年 50吨(转炉)×1 85 2015年 山东淄博恒顺钢铁有限公司 30吨(转炉)×2 50 2013年 淄博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30吨(电炉)×2 50 2013年 烟台 烟台钢铁企业集团公司 30吨(电炉)×3 67 2009年 潍坊 潍坊钢铁集团 25吨(转炉)×2 60 2009年 济宁 山东兖州合金钢股份有限公司 30吨(电炉)×2 30 2013年 济宁大丰工贸有限公司 5吨(电炉)×6 18 2012年 济宁祥霸电池有限公司 1.6吨(电炉)×1 0.8 2010年 嘉祥天宇钢管 0.5 2010年 泰安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65吨(电炉)×1 60 2014年 宁阳县金鑫矿山物资有限公司 10吨(电炉)×2 2 2010年 日照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0吨(转炉)×2 225 2018年 2019年 临沂 临沂市兴东异型钢有限公司 3吨(电炉)×4 3 2010年 聊城 东阿县再生资源公司 25 2010年 山东舜源特钢有限公司 4吨(电炉)×1 0.14 2010年 1吨(电炉)×1 滨州 山东广富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0吨(电炉)×3 75 2010年 山东传洋集团有限公司 30吨(转炉)×3 90 2013年 合计 2311.44
2019年分地区人民币跨境收付情况
2020年上半年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达到了11.1%,创下了2017年初以来的新高。广义货币M2的余额,也达到了213.49万亿元的历史新高。上海有全国最健全的金融要素市场,除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北京新三板,内地的金融市场都在上海。上海垄断了全国直接融资额的85%,还占人民币跨境交易境内城市总金额的50%(下图)。所以,上海汇聚资金的能力非常强。再加上近年来设立了科创板,股市弱于深圳的局面正在被改变。 在资金20强里,武汉和南京明显跑输了M2(增速11.1%),资金增长分别只有4.3%和4.8%。南京去年就显示出资金增长乏力,而武汉则完全因为疫情。南京资金增长突然失速,让苏州反超南京有了机会。N年之前,苏州本来是超过南京的,但后来南京靠着省会的优势实现了反超。最近两年,苏州经济明显有完成转型升级的态势,再次赶上来了。 随着大连的衰落,沈阳的“东北资金第一城”地位日趋稳固,沈阳也因为成为东北唯一一个有机会成为强二线城市的城。展望未来,以辽宁的经济体量,已经无力支撑2个中心城市,大连只能走小而美的路子了。其实小而美也是很好的选择,大连的魅力不会因为体量小而减少。如果东北只给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头衔,显然应该给沈阳。 厦门是一个“异数”,1.29万亿的资金总量,让他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二线城市,但房价直逼一线城市,或者说就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为什么厦门房价这么高?原因很简单,人口增长好、经济结构新、有美丽的海滨还气候温暖、空气清新,城市面积小。这一点跟深圳有点类似。10、在资金增长上明显跑输大盘的城市,还有太原、贵阳、兰州、乌鲁木齐、中山、呼和浩特、洛阳、大连、昆明、沈阳等。11、在资金上跑赢大盘的城市,还有苏州、西安、宁波、长沙、青岛、佛山、东莞、福州、石家庄、南通、温州、长春、南昌、金华、嘉兴、绍兴、盐城、泰州、烟台等城市。
数据显示,2019年,潍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0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8.8%。作为山东省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的高新技术企业,歌尔股份2020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7.9亿元,同比增长45%-50%,Q2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9亿元,同比增长45%-53%。
目前,山东省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28个,产能达37.6万吨/日,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居全国首位。海水淡化在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日产能达1亿吨。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已初具规模,海水淡化工程140个,产能达120万吨/日。 总体布局是:一区、两园、多点、群星。全省整体创建全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青岛百发、烟台海阳两个具有辐射供水功能和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产业园;在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6市沿海工业园区配套建设14个海水淡化基地,在潍坊建设2个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基地,实现水盐联产;根据需求在全省32处有居民海岛建设海水淡化站,500余艘远洋船舶配备海水淡化装置。
截至2020年6月末,青岛市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74家,比试验区获批前增加81家;法人金融机构达到33家,是财富管理试验区获批前的2.2倍。
海尔系百亿市值公司盈康生命即将迁入 青岛境内上市公司有望达到44家。 青岛资本圈 今天 8月10日,盈康生命公告称,公司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注册地址的议案》,变更后注册地址为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37号。按最新收盘价计算,盈康生命总市值达144.7亿。待盈康生命迁入后,加上前期过会的森麒麟,青岛辖区A股上市公司有望达到43家,境内上市公司有望达到44家。 上市9年曾四度更名 盈康生命是一家医疗器械和肿瘤治疗服务的公司。旗下肿瘤治疗设备板块主要有玛西普和间接持有的美国Protom公司;肿瘤治疗板块主要有四川友谊医院、重庆华健友方医院、杭州怡康医院、长春盈康医院和正在建设的长沙盈康医院。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盈康生命在深交所上市。而当时的盈康生命,与医疗器械毫不沾边,还是一个卖食用菌的农业龙头企业。但是上市不久,就出现了业绩大变脸。青岛资本圈翻阅历史资料显示,公司上市9年更名4次,曾用名分别为星河生物→菇木真→星普医科→盈康生命。去年3月,海尔集团以18.23亿入主上市公司,成为盈康生命实控人。 2019年,盈康生命实现营收5.7亿元,同比增长13.67%,其中医疗治疗板块是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达74.8%;净亏损7.03亿元,同比下降1502.15%,亏损原因系7.3亿商誉减值所致。 7月24日,盈康生命公告称,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产业规划,以及实际经营管理需要,为了充分发挥各地区域产业协同优势,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拟变更注册地址: 同日,盈康生命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盈康医疗投资通过定增认购。盈康医疗投资是海尔系对外投资平台海尔电器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盈康生命自海尔系去年初入主以来,股价节节攀升。 盈康生命所募资金主要用于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海尔系表示,其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主要目的是助力上市公司在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板块的发展,实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同时,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降低公司财务风险,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海尔系加速资本运作 盈康生命是海尔系大健康板块的重要布局。除了盈康生命外,海尔还有一家主营医疗冷链的上市公司海尔生物,后者于去年10月在科创板上市。 随着海尔集团公司治理完善,海尔开始加速资本运作。去年海尔集团在两家家电类上市公司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基础上,增加了盈康生命和海尔生物两家医疗类上市公司。 目前海尔集团除了在家电、医疗领域深度布局外,在金融领域也多有投资,投资领域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具体主要有全资持有的海尔集团财务公司、持股49%的海尔消费金融、持股8%的南山集团财务、持股18.01%的青岛银行、持股19.76%的北大方正人寿和持股9.12%的中金证券。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2月,A股的海尔智家拟私有化港股的海尔电器,私有化方案包括以注销海尔电器所有已发行股份,同时拟发行H股股份并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截至目前,该私有化交易仍处在推进阶段。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截至2020年6月底,山东省新增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规模143.68亿元、新增担保户数3.21万户,在保规模居全国第二位,代偿率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我省政策性担保工作突出支农支小政策定位。单户10万元-300万元的担保贷款规模181.71亿元,占总担保业务的98.3%。在保项目4.97万个,平均担保额度每户37万元,体现了农业信贷担保政策性、普惠性导向。 突出重要农产品保障。上半年,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种植养殖贷款106.47亿元,占在保规模的57.6%。其中,粮食“农耕贷”新增担保项目2817个、金额9.45亿元;“生猪养殖贷”新增担保项目1246个、金额6.46亿元。 突出财政政策扶持力度。省财政对疫情期间新增担保业务减半收取担保费,贴息率提高1个百分点,大大减轻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负担。截至目前,已为5.5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惠担保贷款210.56亿元。
洪泰山海会
深交所14日正式对外宣布,将于8月24日举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需要注意的是,创业板交易制度将随之调整,创业板股票日涨跌幅限制将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目前,山东省共20家企业被深交所受理上市申请,其中青岛企业有6家,分别为“青岛德盛利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青岛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54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有41家,均居山东省首位。上市公司数量反映一座城市市场经济活力、营商环境的吸引力,也代表着城市创新、技术、资本的实力。这6家青企能否成为首批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上市企业,值得资本市场期待。
胶东五市粮食、果品、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占全省19.4%、46.6%、26.7%、30.2%、78.5%,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青岛、威海作为国家现代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优势突出,烟台苹果、潍坊蔬菜、日照产业等特色鲜明、驰名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
胶东五市粮食、果品、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占全省19.4%、46.6%、26.7%、30.2%、78.5%,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青岛、威海作为国家现代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优势突出,烟台苹果、潍坊蔬菜、日照产业等特色鲜明、驰名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要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走共融发展、差异化发展、绿色发展、现代化发展和开放发展之路,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趟出新路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造农业一体化发展的样板,为全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胶东力量。
截至2020年7月31日,山东省粮食商品库存725万吨,其中,小麦商品库存320万吨,玉米商品库存190万吨,大豆商品库存110万吨。辖区内各类粮食库存统算,可满足全省城乡居民一年的口粮。目前,全省粮食完好仓容达到4170万吨,应用环流熏蒸、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等储粮新技术的仓容比“十二五”末分别增加70.8%、62.2%和50%。 在信息化方面,率先建成云计算架构的粮食流通管理一体化综合性电子政务平台,完成了全省400多家地方储备粮库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了省内互联互通以及省平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坚持实践、创新担当的“山东模式”在全国推广。 在储备体系方面,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统算排全国第二位,省市县三级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达到539万吨,其中市县新增规模44万吨。在保证原粮储备规模的基础上,在济南、青岛重点城市和各市政府驻地,以及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满足10-15天市场供应量的成品粮油储备。全省建立成品粮储备15万吨,成品油储备7.5万吨。
2019年烟台港完成商品车发送量37.3万台,其中外贸发送量14.3万辆,国际中转5505台,全年完成商品车外贸船作业95艘次,内贸1802艘次。烟台港已经成为全国第三大商品车外贸出口口岸,服务涵盖40余个汽车品牌、70余个车型,商品车发送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五,现已开通12条国内外滚装航线,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航线最多,同时集公、铁、水多种运输模式为一体的中国北方重要商品车物流中转枢纽港,航线布局和货源聚集效应明显。
2020年上半年,烟台开发区实现GDP同比增长2.1%,增速 2020年上半年,烟台开发区实现GDP同比增长2.1%,增速分别高于省市2.3个和1.7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凸显全区强劲经济韧性和巨大发展潜力。 上汽通用东岳基地别克昂科威S正式量产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全区稳。统计显示,规上工业企业在全区率先释放产业动能,从今年4月起即实现1%的正增长。截至6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3.5%,分别高于全市和全省1.8个和3.6个百分点。 刘洪洁/制图 在胜地汽车零部件公司精整车间,数码机床车屑飞溅,全自动生产线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受益管委系列保障政策和畅通外贸企业转内销举措,公司产销不降反增,订单生产已经排到了10月份。”公司生产负责人说,“根据海内外市场需求,公司及时调整了产品销售结构,上半年内外销同比增长超过20%,有效抵消海外市场不振影响。”不只是胜地,全区一批先进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均实现逆势增长,显现出强大抗压上行发展动力。上半年,睿创微纳实现产值翻番增长,艾迪精密实现增长30%以上,东岳汽车新车型昂科威S和艾维亚实现量产,富士康工业园及时调整产线加强电商销售逐步企稳。 睿创微纳研发人员进行红外热像仪整机功能检测 紧跟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表现抢眼。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作为开发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日益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其中,化工产业龙头万华化学上半年市值突破2000亿元,列居全省A股上市企业首位,引领带动全区化工新材料迈向国际化产业集群;以荣昌、东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订单饱满,其中,东诚药业产值增速高达45%。 万华乙烯项目建设现场 “工业生产整体快速回升好转,得益于开发区惠企扶企精准施策的叠加助力。”开发区经发科创局负责人说,疫情发生后,开发区第一时间制定实施保障企业开复工七条举措、帮扶企业八项措施、扩大信贷十条意见、服务外企八条措施等系列政策,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30多亿元,有力促进企业快速复工达产。 工业回暖传导拽动全区新型业态加速升温。上半年,现代服务业京东“业达优品馆”首批上线15家店铺,“618”网上零售额突破1200万元。大宗商品、跨境电商、贸易型总部等外贸新业态累计注册100多家,拉动进出口115亿元,占外贸总额1/5。 京东云(山东半岛)数字经济产业园 项目“主引擎”蓄势强劲新动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齐头并进。开发区积极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滚动接续机制,早在年初就筛选确定300多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达到2500多亿元,其中投资过5亿元项目91个,省级重大项目34个、总投资828亿元,市级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近500亿元。上半年,全区86个项目开复工,其中续建项目60个、新开工项目2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分别高于全市和全省8.9个和8.7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 双招双引聚力“云智慧”,自贸“三区三园”虹吸效应加速释放。上半年,全区共计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2个、过10亿元项目17个,投资100亿元的中集经略海洋项目将建成亚洲最大海洋牧场,50亿元的香港华润智慧城市、世界500强SK高端化工项目签约落户。以“三区三园”为核心,高标准打造自贸区“八大中心”,首批9家科创机构入驻海洋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启用1个月落户企业56家、实现进出口115亿元。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8.1亿美元,同比增长20.5%,总量全市第一;实际使用外资达到2.7亿美元,约占全市总量1/3。
2020年上半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7438. 2020年上半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7438.2亿元,同比下降4.2%。同时,实现利润1472.5亿元,下降15.7%,降幅分别比1-5月收窄1.4和7.1个百分点,分别比1-2月收窄7.9和10.5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为95.4元,分别比1-5月和1-2月降低0.3元和1.1元,延续了逐月减少态势。同时,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1%,分别比1-5月和1-2月提高0.4和1.6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5%,分别比1-5月、1-2月提高0.2和1.9个百分点。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流动资产增长5.6%,增速分别比5月末和2月末提高0.4和0.7个百分点。其中,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3.5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2.2天,分别比5月末减少0.5和1.7天,比2月末减少5.6和10.2天。 上半年,能源原材料行业利润下降较大。受3月份国际油价暴跌等影响,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亏损79.1亿元、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亏损29.3亿元,合计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8.8个百分点。 同时,民生及基建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28.1%、20.4%、27.2%和22.1%,合计上拉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5.7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7月底,青岛市有五批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总数达2855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备案数量。科技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愈加突出。半年来,青岛高端创新人才的发展朝气蓬勃:9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9人进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候选名单,26人向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发起了冲击。海尔集团、青岛农业大学成功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本地人才留得住,外部人才也引得来,上半年,青岛加码优化科技人才服务措施,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发放电子许可3444份,为青岛市吸引全球人才打通了快车道。
2019年,山东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0.03%,比2018年提升7.8个百分点。
2020年8月11日,潍坊市华丰股份的成功上市,使得潍坊上市企业“朋友圈”进一步壮大。据统计,截至目前,潍坊全市已有上市企业35家、股票39支,新三板挂牌企业52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047家,累计从国内资本市场融资364亿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2020年上半年青岛交出了159.07亿元的新增减税降费成绩单。其中,上半年新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112.98亿元,2019年已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46.09亿元。 “实打实”的减税降费帮助企业爬坡过坎,多重政策红利精准施策,为我市疫后复工复产注入强劲动力。 新增减税降费159.07亿元 分政策来看 112.98亿元:上半年新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 46.09亿元:2019年已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 分税费来看 67.07亿元:税务部门累计新增减税降费 92亿元:人社部门累计新增减税降费 市场主体享红利 20万户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其中,19.3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单位部分社保费62.3亿元 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19笔,税款22.82亿元 为807户企业审批缓缴税款42.29亿元,为337户企业办理延期申报
2020年1-7月份,山东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9.7亿吨,同比增长4.9%。其中,外贸吞吐量累计完成5.4亿吨,同比增长3.0%;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77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8%。 7月份,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亿吨,同比增长5.9%。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8130.7万吨,同比增长8.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74.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5%。
2020年上半年,青島市新批准台资项目26个,实际利用台资0.88亿美元(含经第三地转投资),同比增长94.47%。项目数、合同台资、实际利用台资均位于全省第一位,其中实际利用台资数占全省38.3%。港澳在青投资项目147个,实际使用资金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
截至2020年8月3日,全国动画制作相关企业共26.5万余家,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拥有的动画制作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7675家;成都以5594家次之,排名第二;青岛则以3144家动画制作相关企业排名第七,占山东省总量的34%。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动画制作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从2010年的5000家增至2019年的61000家,相关企业地域分布集中在北上广等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山东地区占9000家。截至2020年8月3日,全国动画制作相关企业共26.5万余家,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拥有的动画制作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7675家;成都以5594家次之,排名第二;青岛则以3144家动画制作相关企业排名第七,占山东省总量的34%。 青岛市动画制作相关企业注册量保持逐年递增,2019年相关企业注册量达896家,较2018年同比增长了50.3%,是10年前的19.5倍。同时,2019年青岛市动画制作相关企业吊销注销量达到10年内最高,达159家,较2018年同比增长了67.4%。此外,2020年1~7月青岛市动画制作相关企业吊销注销量达114家。 近些年,青岛动漫产业与新一线城市发展相比落后。刘毓琮认为,动漫产业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2000年左右青岛做动画的公司大多都已经转型,主要原因是动画本身不是一个产业链,制作几十集的动画片到电视台播出之后,若收益不理想,后续投资跟不上,很多老牌的动画公司就开始转型做技术服务,运用动漫技术服务于各个领域。企查查显示,很多成立于2010左右的动漫公司,例如青岛城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奇妙卡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已吊销或者经营异常。 2018年左右,中国动漫行业的资本热潮褪去,国漫整体陷入发展缓慢、盈利不足等多重困境。国内许多以动漫内容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大公司不得不通过减员为公司节流,有的甚至面临倒闭的危机。2019年黑马爆款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扛起了“国漫之光”的大旗,票房高达50.7亿元,成都造”成为“网红标签。正如刘毓琮所说,该影片为中国动漫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对整个动漫文化产业都是一个鼓舞。 业内人士表示,近些年,青岛动漫产业一直徘徊在乙方经济的生产加工与教育培训层面,较成都、杭州、西安等新一线城市的动漫企业所处环境,缺乏大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他指出,上述三个地区的动漫企业,能够经常性获得地方政府的动漫类业务开发订单,进而大力挖掘川蜀文化、杭州白素贞文化、西安秦文化。通过动漫的作品吸引大众和市场了解成都、杭州和西安,作为文旅宣传的切入口。相比,青岛欠缺此类模式和相关政策引导。 此外,上述三个地区有得天独厚的动漫衍生品产业,作为强大的产业链支撑,成都有食品类衍生产业集群、杭州有电商类衍生产业集群、西安有文化工艺品类衍生品集群。反观青岛,关于动漫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衍生品产业尚未起步。缺乏IP版权对产品的赋能意识,是当前青岛各类动漫准衍生品企业存在的问题。 可见,动漫文化产业生根发芽的先天环境是非常重要,需要政府政策的长效性和产业环境的稳定性,这都是青岛动漫产业急待发掘的发展潜力。 但这期间,也不乏泽灵文化优秀的动漫公司从中脱颖而出。泽灵文化通过文化出海,2016年在新西兰总理约翰基阁见证之下,泽灵与新西兰合作伙伴的合作签约。同年北京电影节发布了与海外合作伙伴共同投资6亿元的十部动画电影联合制片计划。2018在英国大使馆府邸与英国合作伙伴签约“10+10”联合制片协议。其中第一部作品《仰望星空》,作为全球首部全英国明星献声的中国独立动画电影,已分别与海外发行代理及中国发行方签约,目前正处于中、后期制作当中,将于2020年末完成交付,计划于2021年全球上映。基于海外资源优势和协助更多中国动漫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愿景,泽灵文化于2018年底成立朴拙文化出海平台,为中国原创动漫作品提供内容孵化、国际制作资源整合、海外发行销售等完整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和服务。
截至目前,山东已累计招收博士后11580人,在站博士后数量5004人。博士后工作成为山东招才引智的一张亮丽名片。 博士后是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动力的人才力量之一,山东也是全国最早开展博士后工作的省份之一。 从2019年开始,山东实施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自省内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常出站后留(来)鲁工作的博士后,可以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据统计,目前全省已有250余名青年博士依托“直通车”申报取得了高级职称。 积极争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落户山东,累计为2900余位博士后争取各类资金项目支持金额达2.4亿余元;全省已累计投入各类博士后经费30余亿元……与日益科学完善的博士后创新创业资助体系相对应的,是博士后科研载体——博士后站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拥有博士后站471个,设站数量位居全国第3位。 “这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54个,企事业单位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17个——这一块数量较之前有较大增长。尤其是过去很多企业没有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需要和高校等合作,现在具备独立招收资格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省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博士后工作站为企业插上创新之翼,也为博士后人员培育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沃土。 博士后人才正处于创新创业的“黄金时期”,储存的“能量”一旦爆发,带来的效益不可限量。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培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23人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荣誉称号。博士后在站期间先后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2534项,已授权专利1509项,广大博士后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