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泣萌新day
鬼泣萌新day
关注数: 6
粉丝数: 11
发帖数: 2,372
关注贴吧数: 2
为元宵节那天的帖子给大家道个歉,顺便对吧内论战澄清下实情 很抱歉,我在元宵节那天在吧内题了一首恶趣味的诗。都怪我与朋友们聚餐多喝了点,有点“忘乎所以”。还好吧务及时删帖,也封我一天予以景告。对此,我向吧务与吧友们郑重道歉,实在不应该给吧务添乱,以后不会再有这种帖子。 可有人却将此帖截图并发了出来,我只好解释下,我那诗的大致意思是: “终极反派蒙德斯之后,后续缺少那样震撼的史诗战,人磨两界的纷扰更多聚焦于思巴达一家的家族内斗中,酷炫耍帅的华丽连段才是游戏的精髓,游戏体验才是根本。而战力膨胀论与战力叠盒子是荒诞错误的。” 只怪我在佳节之际,用一种讽刺的语境来题诗,并配合节日快乐的祝福,就显得有些低俗恶趣味了。再次给大家道个歉。可既然吧务已经删帖,那就更不该再截图发出来,也许是为以此嘲笑我。可正因为此贴不该存在,才会对我进行处罚,再发出来岂不是错上加错。 下面针对近期吧内战力论战说明一些实情。 近期有吧友提供五代官小的不同翻译版本,我只是对比了与B站版本间的差异,两者大体意思差不多。我也指出吧友版本中混沌不再被调侃为太菜了,显得更合理些。提供小说段落翻译自是积极的,事实上从但丁的初代斯巴达魔人与二代真魔人形态,以及战胜蒙德斯这一事实,那贴刻意圈出的“凌驾之上”是合情合理。只是不该以此过度解读,用以战力叠盒子。 待续
混沌不再是“太菜了”,结合小说不同翻译版本随便聊一聊 近期有吧友提供了五代官小的不同翻译版本,与B站上的五代官小翻译版本存在着差异。对比如下: 《吧友版:但丁的脑海里隐约浮现出被称为阿尔戈萨克斯的恶魔的记忆。与魔界帝王蒙德斯相对,将魔界一分为二进行斗争的魔界霸王。我记得他好像是个头衔那么高的恶魔。但是在但丁凌驾于蒙德斯之上的力量面前,阿尔戈萨克斯也不是对手。》 《B站版:虽然挺郁闷,但是在Dante的脑海里的确有关于Argosax的记忆。这只恶魔曾和魔帝Mundus对抗过,统治过魔界一半的地域,被称为魔界的霸主。头衔的确是不小。不过在连魔帝都敌不过的Dante面前,他还是太菜了。》 由此看来,B站版本中混沌被调侃为“太菜了”。而 吧友版本中,混沌(阿尔戈萨克斯)不再是“太菜了”。相比之下,还是吧友版本更合理些。不过吧友版本“但丁凌驾于蒙德斯之上”,与B站版本“蒙德斯都敌不过但丁”,大体意思却差不多。 可是以“凌驾之上”来过度解读,并以此来战力叠盒子和鼓吹战力膨胀论却是大错特错的。首先但丁在鬼泣2拥有真魔人形态,这也是但丁真实强大体现。而但丁在初代觉醒出实力等同于斯巴达本尊的斯巴达魔人形态,最后战胜了蒙德斯。所以说“凌驾于蒙德斯之上”是合情合理。 而不合理地方是但丁在五代非要先败给尤里曾,后面再叛逆碎片自捅吸收斯巴达之刃觉醒五代真魔人。不仅没有沿用二代真魔人设定,而初代斯巴达魔人同样没有出现,但丁没有一上来就拿上斯巴达之刃配合自身斯巴达雪脉之力爆发,觉醒出终极形态斯巴达魔人来战斗。所以说为情节需要而“安排”的但丁战败,是不能用来鼓吹战力膨胀论的,战力叠盒子更是荒谬错误的。 对于鬼泣系列,脑补战力假大空,游玩体验才是真,大家说是不是。
由贝姐的“思亡最孽”之术所觉醒的恶磨。 由贝姐瓦❤️以血液献祭,恶磨会突变为超强觉醒状态,如罪蛾摩拉、蝴蝶女王、巴尔西卜以及那个拥有一兆度高温的紫炎蜘蛛。而对于其它恶磨的突变觉醒状态又会是啥样呢。比如恶磨罗丹、一拳打得创世申魂飞魄散的魔界女王,很难想象巨大无比的魔界女王觉醒状态会是啥样。 欢迎各位发挥下想象力,脑补一下其它恶磨的觉醒状态。
谈谈对神谷来开发鬼泣1重制或鬼泣0斯巴达之章的一些看法。 随着神谷负责开发大神新作这一消息的公布。再次引发了“鬼泣系列以后是否由神谷接手”这一话题。 神谷曾经喊话过老卡一起合作开发鬼泣1重制,甚至还提到过鬼泣0斯巴达之章。但个人认为神谷不太可能去接手鬼泣6。毕竟由他人所设计的新角色尼录,对于神谷是陌生的。而以斯巴达为主角的鬼泣0,对神谷而言则有更大创作空间。两千年前仁磨两界的大战,蒙德斯率领恶魔大军全面入侵仁界,这可以刻画出一些大场面战斗。参考魔女3的大场面,伊利迪生特令城市的大楼扭曲溶解,这种演出效果炸裂的大场面,同样也可以巧妙借鉴于鬼泣0之中。而对于斯巴达的战斗系统设计,利用自身魔力改变武器形态,变身多种恶魔形态等要素,同样有大的发挥空间。 对比初代,虽然一脉相承的鬼泣345更强调连段与酷炫连招。但初代强力的魔人系统、气场十足的终极反派并仪式感满满,以及阴森诡异的魔幻氛围,这些特色都是初代所独有的。 如果神谷参与开发鬼泣1重制,个人认为会在BOSS战设计、关卡设计上以及战力系统方向进行大规模的创新重做。毕竟现今老卡的技术力,对比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危急四伏的莫雷岛,后期随着魔王即将降临,可以设计海水变红,暗红的大海啸席卷整个岛,营造一个末日逼近的气氛。而一些BOSS与魔化兵种受魔王的魔力影响,进行了突变。 对于BOSS战,黑骑士维吉尔可以增加更多新招式,而终极BOSS蒙德斯,在造型与招式上可设计得更具魄力,并且可安排在前期利用幻之形态现身,与但丁短暂接触并试探性的战斗。对于战斗系统,动作要更流畅。除了雷剑与火拳,可以为但丁多设计几把武器,毕竟契约魔人强力且实用。 期待这次大神新作能够表现出色,那么神谷接下来就有可能参与开发鬼泣1重制或鬼泣0斯巴达之章。对于神谷来开发鬼泣1重制和鬼泣0,欢迎各位聊聊自己的想法与期待。
聊聊一些看法与趣闻(围绕“魔女4转型为类魂的可能性”那贴)。 那位“魔女萌新day”不仅名字与我雷同,贴子也雷同。(我在鬼泣吧发过“聊聊这次伊津野的离职以及鬼泣系列转型为类魂的可能”)。 先说说趣闻,昨天有位ID“莫名5665”在鬼泣吧,恶意挖坟,将我以前的帖子全都顶了上去,语句满是挑衅与嘲讽,对魔女游戏的一些方面进行恶意诋毁。其中也有对我名字进行挖苦,而我对于那“ID”没有印象。当我准备回复,却发现对方以将我拉黑。无奈我也将他的发言一一删除。结果,咱魔女吧突然就出现了与我雷同的名字的“魔女萌新day”,以及与我帖子雷同的帖子。同样是不认识,同样是莫名奇妙拉黑,不知是否为同一人。 我希望咱魔女吧能有一个和谐讨论的环境,能有魔女这样独特的优秀系列游戏属实来之不易,来这里和与大家分享体验交流心得,才是这个吧初衷。不该成为跟风黑与无脑怒喷用来泄愤之地。最后奉劝这位网民,还是停止这种毫无意义的拙劣把戏吧。 对于魔女3,其自身优点与积极的一面不容忽视。丰富的武器与魔兽系统,极速奴隶以及预输入的特性,令战斗系统极富深度与可玩性。而魔兽反击的技能,利用来对付一些敌人令战斗变的畅快无比。对于大型BOSS,为演出效果,刻画战斗表现力,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将本是播片收尾的情节,做成玩家参与互动的游戏部分,比如罪蛾莫拉的巨兽猜拳互殴,蝴蝶女王致敬西游记的桥段,只为趣味与演出效果服务,算是别出心裁。而不该以“硬核ACT有这种设计就是败笔”的刻板印象,来大肆造势并加以批评。
聊聊这次伊津野的离职以及鬼泣系列转型为类魂的可能。 今天可谓开幕雷击。一直盼望能有鬼泣6的消息, 结果等来的是系列大佬的离职消息。 虽然这种开发者离职在游戏业界早已司空见惯,但这次伊津野属实有些意外,也只能祝福老伊以后事业顺利,能有好作品推出。 不过伊津野离职,并不能代表鬼泣系列就此落幕。一款好游戏的诞生,需要一位出色监督领导一个优秀团队来共同努力,无论是神谷还是伊津野,都不要过度神画个仁能力,更不要为此捧一踩一。因为无论是鬼泣初代还是三代,都离不开老卡自身过硬的技术力以及最擅长的动作领域方面设计。 众所周知,鬼泣345一脉相承,伊津野虽功不可没,却一直持稳固保守的态度。而鬼泣5更多是贩卖情怀(帅就完了),凭借老卡过硬技术力与扎实的战斗系统,令但维尼录在次时代平台大放异彩。但是围绕着斯巴达一家的家族内斗重复戏码有些俗套,世借观过于狭隘(没有引进新强大反派,拓展世借观),而平庸的关卡设计,一言难尽的剧情也一直争议不断。因而鬼泣以后作品,在确保基本素质不变的前提下(依旧是硬核ACT,拒绝RPG要素),确实需要一些“新创意”,总不能一直当成是“优秀段子模拟器”。 所以说,伊津野的离职也可看作是鬼泣系列的重要转折点。那么鬼泣系列是否要顺应当前大火的魂系游戏,转型成为类魂的ARPG呢? 作为传统ACT最后的两大壁垒(鬼泣魔女),鬼泣系列如果丢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其华丽酷炫的战斗设计,个性鲜明的角色,丰富具有深度的战斗系统。如果随波逐流转型为类魂,弱化角色兴能,简化动作模组,碎片化叙事,哑八与各种谜语人。那无疑会“彻底颠覆”鬼泣系列。 个人坚信鬼泣未来绝不会转型,依旧是传统ACT。期待新作能在关卡设计方面,加入更多场景互动要素,加强演出效果,拓展世界观跟进强大的反派,设计出但维真魔人与强大BOSS强强碰撞的史诗级大场面战斗。衷心希望鬼泣系列未来能有一个好的走向。
谈谈老卡对鬼泣后续作品开发,首选会是鬼泣6还是鬼泣3重制版 首先,从鬼泣系列长远角度看,鬼泣6做为全新续作,远比旧作重制的鬼泣3重制版更重要。从玩家角度看,鬼泣6值得期待与关注的要素,也远比鬼泣3重制版要多。比如但维真魔人系统以及新武器设计、尼录的战斗系统设计、强大反派的设计、全新的BOSS。以及世界观是否会拓展令剧情战斗充满史诗感。对比上述这些要素,鬼泣3重制版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假如鬼泣系列出现旧作重制的呼声高过全新续作的情况,那么除非是系列已完全风格大变,被玩家所不能接受,从而玩家希望重制旧作而对续作不抱期待。但现实是鬼泣345一脉相承,风格不变。尽管鬼泣5在剧情方面饱受争议,但无论是在人气上还是销量上,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说续作鬼泣6的前景一片大好。 而对于加大鬼泣3重制版的重制力度,从而对于但维的战斗系统进行大幅度翻新与改良。个人认为,还是鬼泣6针对但维战斗系统的设计更具发挥空间。首先,并非是但丁的系统不存在继续增量的空间,而是鬼泣345的战斗系统一脉相承,本身创新幅度较小,一直主打稳固保守。关于但丁的真魔人系统仍有很大创作空间。可设计一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真魔人大招。另外可结合剧情演出与BOSS进行一些场景互动要素,比如真魔人与强大BOSS在地面崩坏震飞空中的场景中,进行上天入地大招对轰的战斗。但丁新武器方面,依然可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武器,比如恶魔头长枪、骷髅头锤、变形幽灵镰刀等。 对于维吉尔的系统设计,不妨设计出阎魔刀的多种全新形态,是维吉尔利用强大自身魔力影响阎魔刀,从而令阎魔刀可变幻成全新武器。维吉尔本身也可以幻化一些类似幻影剑的其他武器。对于维吉尔的真魔人,在BOSS战演出方面也大有可为,比如BOSS创造一个广阔奇异的次元空间,空间中释放各种暗能量等攻击手段,而维吉尔真魔人可以攻击并斩切次元空间。 关于鬼泣6的剧情走向,确实该重视下强大反派的设计了,毕竟兄弟内斗的戏码已经用烂,鬼泣3重制版依然会局限于此。鬼泣5更多是贩卖情怀,可看作是鬼泣3兄弟之争的延续。该期待在鬼泣6中能多来些但维真魔人与强大反派强强碰撞的大场面战斗,令剧情战斗充满史诗感。毕竟,鬼泣5的销量与人气已经超过老卡预期,加大续作的投入也并非不可能。 各位觉得鬼泣6与鬼泣3重制版哪个更值得期待,究竟哪个应该是老卡的首选呢?欢迎前来积极讨论。
假如改变尤里曾与V设定,那鬼泣5剧情和维吉尔的刻画是否能好些 众所周知,由于维吉尔与尤里曾、V是同一角色,显得世界观过于狭隘,使整体剧情局限在兄弟搞基、父慈子孝的家族内斗中。并且开道放树、化身魔王率领一众部下侵害人界、零辱崔西蕾蒂等恶行令维吉尔的人设饱受争议。 假如改变尤里曾与V的角色设定,不再是维吉尔分裂出的人魔两部分,而是全新的角色。那么鬼泣5的剧情以及维吉尔的刻画是否可以好些呢? 例如:“尤里曾是一个全新的强大恶魔角色(上古魔神),而魔树是由尤里曾的黑魔法所创造。V是一位可以操控使魔战斗的恶魔精炼师,自身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与魔力,且还可以将打败的恶魔改造为使魔”。那么如此一来,鬼泣系列的世界观将得以拓展,情节可以编排得更丰富,剧情也不会局限在小家子气的家族内斗中。并且维吉尔也不用背负开道放树等上述恶行,恶行由全新反派尤里曾“承担”,这里是尤里曾使用黑魔法创造出了魔树,魔树收集大量人血,一是为尤里曾直接饮用来恢复真身(可变身巨大魔神形态),再一个是为结出具有强大力量的果实。而神秘的V通过“上古禁忌之书”了解了上古魔神尤里曾以及魔树和果实的相关情况。这里V委托但丁尼录一行去对抗尤里曾,是为趁机夺取果实,通过果实的力量来完成终极使魔的创作,并且以此完成一个终极禁术,此禁术乃上古禁忌之书所记,完成后,施术者能与世间现存的一切拥有魔力者(人或恶魔)共享力量,随意使用这些角色的魔力。 维吉尔依然执念于追求力量,但是在这种局面复杂的末日背景下,维吉尔与但丁尼录一行却有着共同敌人尤里曾。尤里曾最终被真魔人但丁击败,当然尤里曾的招式、与但丁的几番战斗过程以及但丁觉醒五代真魔人的方式都要重新设计(另行详谈)。落败的虚弱尤里曾即将拿到果实之时,维吉尔出现将尤里曾击溃。而V却抢先拿到果实,在仓促中借助果实力量完成终极使魔的创作,由于时间仓促且果实力量难以驾驭,终极使魔难以控制。觉醒魔人的尼录与维吉尔父子联手对决终极使魔、V本尊以及日常三使魔(父子在游戏中途确认关系,三使魔要重新设计,比如格里芬改为飞翼恶魔),操作魔人尼录,由维吉尔进行援护的BOSS战过后,V未能完成终极禁术,并被魔人尼录打败。维吉尔彻底消灭了三使魔,并从终极使魔体内掏出了果实将其吃下,果实不仅具有强大力量,其内在还具有邪恶意念,邪恶意念侵蚀维吉尔内心,令维吉尔追求力量的执念被无限放大,“渴望变强并打败但丁”的想法也被扭曲为“要超越一切并毁掉一切”。果实维吉尔体内冒出了浓烈黑气,放出黑色巨大剑气将尤里曾与终极使魔彻底消灭。接下来对V发起攻击,尼录出手迎击,尼录虽不及果实维吉尔强大,但确使维吉尔产生了一丝动摇。可以看出维吉尔的内心仍残存一丝的理性,而在维吉尔被邪恶意念侵蚀的内心中,残存理性与放大的执念在抗争。虽然尼录暂时没有危险,但是维吉尔的理性很快就会消失。 亦正亦邪的V也许是出于自保,决定帮助但丁尼录一行,V利用魔晶石使用魔导术为但丁恢复了全部力量(跟尤里曾的战斗消耗过大)。但丁变身真魔人换下尼录,与果实维吉尔作战,接下来就是去除维吉尔心魔之战。维吉尔变身成深绿色的异型魔人,手中幻化出一柄黑色巨剑,开始BOSS战,维吉尔创造了一个幻术空间(类似战神1阿瑞斯第二阶段),落脚点由无数尸骸拼接成,四周空中飘浮无数怨灵,这些象征着被献祭血液的受害人们,而场景远方一作骨柱上挂着伊娃的遗体,这象征着维吉尔内心的仇恨。维吉尔的黑色剑气与真魔人的审判大招激撞,最终维吉尔落败。而此时幻术场景发生完全变化,远方显现出兄弟俩的曾经的家,伊娃与年幼的兄弟俩在朝现在对战的但维二人招手。可以看出幻术空间受维吉尔内心变化的影响,而维吉尔的理性也在渐渐恢复。这幅温馨的画面,令维吉尔感受到爱与守护之信念重要意义。兄弟间的羁绊,对母亲的思念与亲情,最终维吉尔完全恢复了理性,彻底放下执念,并去除了心魔。果实中的邪恶意念未能完全驱使维吉尔,而维吉尔犹如重获新生,完全融合了果实的力量,并且激发了自身的魔力潜能,终于觉醒了真魔人。 接下来就是但维真魔人间的较量,幻术空间消失。但维开始在魔树上方战斗。兄弟俩此时只是单纯的想要较量一番。这里维吉尔的龙车不妨重新设计下,化为墨蓝色双翼飞龙来冲击,而周身的巨大能量会波及并破坏周围场景空间,而但丁要利用真魔人的“特定大招”把握时机来抵挡。最终但丁与维吉尔未能分出胜负,兄弟俩“相逢一笑泯恩仇”,停止战斗,输赢已不重要。 而维吉尔与尼录父子间也可有许多戏份。比如在游戏序章安排维吉尔与持阎魔刀的尼录正面对决,维吉尔获胜后夺取阎魔刀。这里维吉尔获取阎魔刀是为先挑战魔神尤里曾。 而在游戏中途可安排维吉尔与尼录再次相遇,为了守护所爱之人需要变强,尼录在与维吉尔的战斗中觉醒魔人(逆境爆发)。所谓“心有灵犀”,最终双方确认父子关系。 大家觉得上述有关维吉尔的刻画,以及V与尤里曾的全新设定是否比游戏本篇要好些呢?先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关于玩家们对“鬼泣5但丁败给尤里曾”的吐槽。 众所周知,鬼泣的战力设定并不严谨,因为老卡不重视这方面。尤里曾打赢但丁这段之所以被吐槽,有两个方面。 1、尤里曾并不是全新反派,根本不是更高级的恶魔(上古魔神),只是维吉尔分离的一部分。只是靠魔树充能(连接魔树不断填充魔力)打消耗战赢了但丁。 2、但丁被“强行削弱”了(吃书剧情杀)。但丁的战力划分,粗略可以概括为:“究极形态(真魔人、斯巴达魔人)、普通魔人形态、人类形态”,而官方针对这一系战力设定,是不严谨且混乱不清的。但丁败给尤里曾,而之前对战蒙德斯的火龙大招四十米剑气的超强斯巴达魔人不见了(通过四代官小原文,更加明确了斯巴达魔人但丁拥有与斯巴达本尊同级别的力量)。而二代那个频死状态爆发的真魔人也没有了。而且但丁与尤里曾打了那么久,都不知道把斯巴达之刃拿起来战斗,但丁所展现的实力“看起来”更像是在三代可变身普通魔人,对战维吉尔时期的但丁。 再说说鬼泣2真魔人吃书,毕竟在二代就已存在究极形态(真魔人)的设计,在五代非要先被打败,而后以叛逆碎片自捅吸收斯巴达之刃的形式觉醒真魔人,这种情节安排被玩家吐槽也在清理之中。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前来积极讨论。
关于现在的尼录对决魔王蒙德斯,说说个人看法 关于尼录与蒙德斯的对决,说说个人看法。 尼录是一个不错的潜力股,但是现在究竟能不能打败终极反派蒙德斯,恐怕还不能轻易下结论。不过,尼录的实力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而蒙德斯作为系列的强大反派,拥有各种能力和强大招式,在续作中作为主要反派强势回归也依然“大有作为”且合情合理,并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 所以,尼录对战蒙德斯绝对有着很大创作空间(希望老卡加大投入并倾力打造)。遭遇强敌蒙德斯,该是尼禄觉醒真魔人的最佳时机,并且意义非凡。斯巴达家族第三代对决蒙德斯,算起来是传说之战的第三幕了。
闲来无事,发几张魔女3精美设定图。 发几张魔女3精美设定图。
聊聊巨型BOSS,如何在带来巨物压迫感的同时兼顾游戏性。 说起鬼泣系列的巨型BOSS,首当其冲就会想到鬼泣4的救世主(裸飘男巨像)。救世主初见很惊艳,巨物压迫感十足,特别是释放大招的时候,魄力十足,极具视觉冲击力,完美体现了当时老卡的技术力。 但是关于这个巨型BOSS,一直被玩家们所吐槽。 原因是这BOSS显得有些傻大笨,出招硬直大,战斗机制上挨几下打就直接“瘫痪不动”。那么如何在带来巨物压迫感视觉冲击的同时兼顾游戏性呢?不妨对这个BOSS改动一下,取消挨打就瘫痪的机制设定,减少出招硬直时间(砸地后上肢停在地面时间更短,尽量不给玩家输出的机会),攻击频率更快更频繁。这样难度大幅提升,玩家也就不会吐槽巨型BOSS缺少游戏性,没有深度了。至于主角机制上如何攻击BOSS,不妨增加一些远程攻击(潘罗拉巨炮),增强主角成功回避的收益(完全躲过BOSS体术攻击后主角会增长魔力槽并有特殊动作反击)。 关于巨型BOSS的造型设计,如果是把裸飘男巨像换成基多拉(电影哥斯拉)这样的三头巨兽,那感受就不一样了。凭借老卡过硬的技术力以及次时代的机能,未来新作有必要令巨型BOSS的战斗设计上升新的高度。操作真魔人与巨型BOSS大招对轰,多一些互动要素,场景互动,战斗机制上的互动(用攻击来抵消攻击,完美回避的收益)。 巨型BOSS在带来巨物压迫感视觉冲击的同时兼顾游戏性与挑战性,各位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与期待呢,欢迎大家前来积极讨论。
聊聊对未来新作鬼泣6的一些想法与期待。 关于鬼泣6,根据伊津野的一贯风格,稳固保守,稳扎稳打。鬼泣6是不会放弃现有的一些重要素材,所以主要操作角色依然围绕但丁和尼禄以及维吉尔。再说这些人气角色制作组也不会轻易的全部放弃。 至于新作在玩法上的突破,伊津野所领导的制作组依然会很保守,保持345代一贯的风格水准,进行小幅度的创新。也许会增强战斗演出效果,营造出一些大场面的氛围。期待看到但丁使用溜冰鞋这样的武器。 关于BOSS战设计,凭借次时代机能,与老卡过硬的技术力,期待制作组设计出一些大场面的BOSS战。(注:不是那种个头傻大,毫无游戏性的机制BOSS)霸气的造型与酷炫的招式,毁天灭地的强大反派才是玩家最想要的。(蒙德斯你先别得意,还是先数数你身后有多少黑子吧) 同时但维真魔人也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与BOSS对轰大招,营造出毁天灭地强强碰撞的史诗感。(没夸你蒙德斯,你接着数你身后黑子多少个吧) 关于剧情方面,只要反派够强够霸气,主角够强够帅气。剧情任由编剧发挥。蒙德斯再临,加上魔界一位全新的后起之秀,实力在不断成长的新魔王,双魔王对战双真魔人,想想就刺激。 鬼泣这样的动作闯关游戏,过度纠结于实力设定毫无意义。而且鬼泣系列的战力设定本身就不严谨,可以说是显得“假,大,空”。真正该被重视的是BOSS战的设计,以及操作角色的战斗系统设计。真正限制鬼泣续作发挥的更不是这“假大空”的战力设定,而是厂商投入的开发成本与开发资源的限制。 各位对未来新作鬼泣6有什么想法与期待呢,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聊聊光头这次的离职,以及魔女系列的未来。 光头这次离职白金,说明那个类似奥特曼的新作,在开发过程中出了很大问题。否则光头再怎么也要新作做完再出走。从早前龙鳞化身取消开发,到这次的新作,可以看出光头在大项目开发的把控上,存在很大问题。太过于放飞自我,想法太多,点子不少,却受制于开发资源以及技术力不足等问题(说通俗点,就是眼高手低)。 正是由于光头的这种个性十足,放飞自我,不拘泥于固有框架,才得以诞生鬼泣和魔女。但现在的游戏环境不同于早前,开发成本不断拔高,开发团队不断扩升,在大项目开发上,个人的影响力在不断减弱。 这次光头的出走,我觉得是光头和白金今后的规划,理念上存在分歧。由于腾讯的注资,白金的规模也在扩充,一个占用大量资源的项目,开发周期如果过长,对于一个公司的运营势必会不利。而光头却不愿被限制,想要慢工出细活。 最后说说魔女系列的未来。光头离职,相信白金也依然会重视魔女系列,也许魔女4的开发进程会加快。没有光头参与,那些一言难尽的小游戏问题会得到改善。魔女4只需完善系列现有的战斗系统,提升画面表现力,在敌兵与BOSS在招式与造型设计上多下功夫,加强大场面的战斗与魄力表现,依然会很出色。
聊聊有关鬼泣0斯巴达之章的一些想法与期待。 官方如果制作鬼泣0斯巴达之章,绝对大有看头。 战斗系统方面: 斯巴达作为纯粹的恶魔,在战斗系统上可以设计多种变身形态。例如凸显力量感拥有各种破坏力魔技的大魔形态,以及凸显灵动可以使出各种绚丽剑气的类人恶魔形态,魔力迸发的正统斯巴达魔人形态。武器必然是多样化,根据斯巴达的变身状况,受魔力影响,武器也会发生形态转换。比如力之刃与斯巴达之刃可以来回切换。 有关故事背景: 人魔两界的大战必然是重头戏,营造大场面的氛围必然是大手笔。毕竟此时魔界还是开放式,蒙德斯率领其部下以及其所创造的魔化兵种,是声势浩大的全面入侵。两千年前的人类世界,也可着重刻画下,丰富下世界观。比如人类当中有着拥有战斗能力的驱魔师,与恶魔大军拼死抵抗。 有关剧情方面: 斯巴达从作为蒙德斯的得力干将,到站在人类这边决心对抗自己的上司与同胞。到底斯巴达经历了啥,才会拥有如此转变。毕竟在魔界是弱肉强食,强者为尊。而人类之血是恶魔之力的来源,恶魔蚕食人类也决不是啥新鲜事。蒙德斯在初代对但丁说过,在斯巴达眼中看到了同样怒火,究竟是什么让斯巴达如此愤怒(也许斯巴达与一些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看到那些人遇害才会愤怒)。 有关斯巴达与蒙德斯的传说之战: 两千年前的蒙德斯可以设计一个全新形象,毕竟初代中的蒙德斯是真身寄宿在雕像中,借由雕像中降临。比起复活后蛰伏20年,从莫雷岛伺机入侵人界的初代蒙德斯,2000年前的蒙德斯才更像是鼎盛时期。在BOSS战设计上可以别出心裁,例如蒙德斯创造的独立空间可以受其控制并发动攻击招式,空间还能与本体融合,而斯巴达可以破坏这个空间。 以卡普空现在的技术力,斯巴达与蒙德斯的战斗完全可以设计得比初代最终战更精彩。就看官方愿不愿意花心思去投入了。 各位对鬼泣0斯巴达之章有什么想法与期待呢,欢迎大家来一起讨论。
浅析鬼泣5在剧情战斗方面很迷的几个地方。 官方制作组一切为了鬼泣5情节推进服务,没有遵循对实力设定严谨的态度,只用一句“帅就完了”简单了事。下面列举下很迷的几个地方。 但丁一开始就知道这次的魔王是维吉尔,却让蕾蒂和崔西先去打维吉尔。。。难道但丁认为这俩能打败维吉尔!!! 其次,但丁首次与化身为魔王的维吉尔对战时,不去用斯巴达之刃配合体内恶魔之力觉醒,爆发出与蒙德斯对战时的终极状态,却一直与维吉尔打消耗战。可人家维吉尔可是一直与魔树连接“充电”呢,但丁不输才怪。讽刺的是,等崔西把斯巴达之刃扔过来时,但丁已经精疲力尽。 关于尼禄,在与魔王维吉尔对战命悬一线的时候,没有长出手臂觉醒魔人。而为了给但维劝架,竟直接长出手臂觉醒魔人。力量觉醒更应该是在面对困境之时爆发才对。 各位觉得鬼泣5还有什么更迷的地方呢,欢迎补充。
聊一聊蒙德斯和混沌的实力设定由此而引发的逻辑混乱。 蒙德斯与混沌在实力设定上是同级别,这一点已经通过伊津野英昭得到了证实。那么问题来了,混沌在鬼泣2的表现并不是那么给力,不仅被但丁消灭,而且还被但丁调侃不怎么强。既然混沌与蒙德斯同级,那么我们是该用蒙德斯的威望来抬高混沌呢,还是借着混沌的不给力来拉低蒙德斯呢? 我们先看看蒙德斯的一些情况,当过斯巴达与维吉尔的老大,而且从斯巴达曾经为了蒙德斯的野心而四处征战来看,斯巴达是绝对认可蒙德斯的实力与威望的。而且蒙德斯还被制作人称之为“世上最强大的邪恶生物”。毕竟果实尤里曾被但丁捅穿一个大口了就生命渐渐流失奄奄一息,而蒙德斯在被打烂的情况下依然生命力顽强,最后也不过是暂时封印。在鬼泣1中,但丁是在体内的恶魔之力觉醒以及拥有斯巴达之刃的前提下变身斯巴达魔人,与蒙德斯苦战,最后还是崔西帮忙才将其封印。而当时维吉尔可是被未觉醒成斯巴达魔人的但丁直接干掉的。 再说说混沌,从被但丁调侃不怎么强这点来看,混沌并没有让但丁陷入苦战就被消灭了。从官方对鬼泣2的态度来看,不仅将系列的时间顺序从3142改为31245,还将鬼泣2残血变身的真魔人系统从实力设定上完全抛弃。否则在鬼泣5但丁对战尤里曾的时候,但丁残血状态就能觉醒真魔人,根本不用后来再叛逆碎片自捅,吸收斯巴达之刃再觉醒。不过鬼泣1的斯巴达魔人觉醒在鬼泣5也没有体现,当时崔西把斯巴达之刃丢给被触手所缠的但丁的时候,但丁也没有像对战蒙德斯那时一样,觉醒成毁天灭地的斯巴达魔人。也就是说混沌被没有觉醒成终极形态(真魔人或者斯巴达魔人)的但丁直接消灭了,且没有让但丁陷入苦战。 蒙德斯与混沌同级,借此混沌拉胯,先武断的判定蒙德斯也同样拉胯。但是这样就出现了逻辑上的混乱,打败了“消灭拉胯混沌的但丁”的魔树充能尤里曾却极力追求“与拉胯混沌同级的蒙德斯”力量来源之一的果实。而且果实的力量无与伦比,比起人类之血提供的恶魔之力更精进一步,那么有果实的加成,蒙德斯不可能拉胯。可混沌的拉胯却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鬼泣5编剧森桥宾果,在鬼泣5剧情中与鬼泣5官方小说中对蒙德斯与混沌进行了不一样的陈述,鬼泣5官小中混沌被但丁调侃不怎么强,而到了鬼泣5剧情中,却提到了“果实的力量无与伦比,即使强如蒙德斯也依靠它来成为魔界之王”,而且还是崔西对着“觉醒真魔人打退尤里曾的但丁”讲的。不过这次但丁没有调侃蒙德斯不怎么强,也没有对“强如蒙德斯”这个形容提出质疑。不知道编剧森桥在安排这些剧情时,是否考虑过混沌与蒙德斯可是同级的设定。 不过对于这些逻辑混乱,现在有一个较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在鬼泣2中,混沌在仪式不完整情况下刚从封印中苏醒,实力并不完整。这种说法并不是无根无据,因为与混沌同级的蒙德斯,从封印中苏醒到鬼泣1与但丁决战,是经过了20年的时间不断的恢复力量。在鬼泣3那时,没有完全恢复力量的蒙德斯甚至不敢同时挑战但丁与维吉尔,而是选择了等待两兄弟内斗伺机而动。总不能混沌表现拉胯蒙德斯也一样要拉胯,一到“蒙德斯从封印中刚刚苏醒实力不完整”这方面,混沌反倒实力完整了,而且还是在仪式不完整的情况下刚从封印中苏醒。要是从混沌实力不完整这点来看的话,一切似乎就都合理了,蒙德斯依然是强力反派,混沌的拉胯是由于在仪式不完整的情况下刚刚苏醒导致实力不完整。这样鬼泣5中利用魔树充能的尤里曾在击败未觉醒成终极形态的但丁后,依然要追求蒙德斯力量来源之一的果实就显得合情合理。 最后总结一下,混沌在仪式不完整的情况下刚从封印中苏醒,不管是实力完整还是实力不完整,这两种情况都牵扯了很多设定上的问题。至于蒙德斯和混沌是实力强大的魔界帝王,还是两个实力拉胯的反派,其实已经无所谓了。毕竟现在鬼泣系列的主旋律是不重视出色的反派,只要主角团帅就完了,颜值高,动作酷,反派被主角各种秀。相比人魔两界大战,斯巴达与蒙德斯的史诗大战。鬼泣5整出的人格分裂,兄弟搞基,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剧显得是那么的滑稽。 不知各位是如何看待这些设定问题的呢?
这游戏中的巴德尔可以说是典型的废二代,可悲更可恨。 尽管芙蕾雅对儿子巴德尔的关爱表现的很自私,没有考虑到不死之咒给儿子带来的困扰。你巴德尔怨恨母亲可以,但远到不了非要杀死的地步,特别是不死之身已经解除还执意要弑母。要知道芙蕾雅的初衷是要保护巴德尔,担心儿子遭遇不测。 比起父亲奥丁母亲芙蕾雅,巴德尔的实力就显得很差劲了。母亲精通华纳神族的强大赛德魔法,又是强大的女武神王。父亲奥丁拥有针对华纳神族所钻研出强大黑魔法,手中的圣枪曾杀死过始祖巨人尤弥尔。再从外形上看,比起父亲奥丁身骑八足神驹的威武霸气,母亲芙蕾雅的女武神姿态,巴德尔只是个身材矮小的怪力糟汉子罢了。谁叫父母这么出色,那相比之下儿子巴德尔被说成是废二代也不冤枉。 关于巴德尔的不死之身,奥丁的态度也很迷。奥丁暗示巴德尔追踪劳菲奎爷一家,也许会找到不死之身的解除方法。先不说奥丁是不知道解除不死身方法,还是不愿意去解除,毕竟奥丁神通广大,也许解除巴德尔不死之身这事奥丁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奥丁从巨人那里得到了部分预知的能力,尽管还不完善,但既然奥丁能预知到巴德尔此行追踪会解除不死之身,那巴德尔的死是否也在奥丁的预料之中。巴德尔之死,开启芬布尔之冬,诸神黄昏提前,一切是否都在奥丁计划中。那巴德尔恐怕只是奥丁的弃儿而已,为提前开启诸神黄昏,抢占先机做的铺垫。 最后说说巴德尔的无限续命,咋一听好像很无解,但是巴德尔的战斗力有限,可以说是不弱但也不算太强,没有标志性的强大武器与魔技。在开头照样被奎爷直接干死,击溃,只不过是能复活而已。不过开篇巴德尔战的尾声双方看上去都已经筋疲力尽,且巴德尔在被奎爷扭断脖子后也没能立即复活并且恢复全部体力与状态与奎爷再战。看来根据不同的受伤程度与情况,巴德尔的恢复体力与生命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幸亏巴德尔面对的是此时的奎爷,是那个散掉希望之力,封存流亡之刃,隐居北欧无心恋战的文盲老父亲奎爷。如果是以前手握奥林匹斯神剑体内拥有希望之力的斯巴达之鬼奎爷,连宙斯的灵魂都被打爆。巴德尔那什么不死身可以说是算个屁,早被奎爷打的魂飞魄散了。 总结一下,巴德尔是一个被母亲忽略感受,过度溺爱,被父亲当成工具人所利用的废二代。同时又是一个执意要弑母,一心作死的疯子。可悲更可恨。
诸神黄昏有可能会分为上下两部(个人猜测) 诸神黄昏作为北欧篇终章,会涉及到大量的人物,出了已知的索尔,芙蕾雅,奥丁,提尔,世界之蛇。还会涉及到前作的背景人物,拥有胜利之剑的华纳神弗雷,火巨人苏尔特,巨狼芬里尔以及它的两个孩子吞食日月的巨狼斯库尔和哈提,死神赫尔,阿斯加德彩虹桥的守护者海姆达尔,海神尼约德等等。看来终章诸神黄昏很可能会分为上下两部,一部作品很难将这些人物完整的概括的同时,还能将故事讲的饱满和完整。 这一作的主要对手是芙蕾雅和索尔,光是和雷神索尔的战斗,就要占用大量的资源,因为世界之蛇也要参与进来形成互动。芙蕾雅的骚扰,和寻找提尔之路也会占用大量篇幅。 奥丁最后也许不会死,但是想要让偏执的奥丁回心转意,不打一架是不可能的。所以奥丁的BOSS战可能会留到下一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