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xi🍦 云卷云舒cz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关注数: 34 粉丝数: 26 发帖数: 2,076 关注贴吧数: 54
【转贴】落雪轻歌 冬日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都是孤寂的。翩跹而至的雪却给冬日带来一份抒情,婀娜多姿如漫天飞舞的梨花,隐隐透出沁骨的寒香,整个凡间在这个银色的天地间如梦幻般缥缈…… �� 雪花如雅韵天然、清丽婉约的女子,吟一卷诗书,弹一首清曲,让你不经意间就痴了、醉了。她是孤傲的,不屑在繁花绚烂的季节开放,被蜜蜂、蝴蝶追逐,只愿在凛冽的寒风中与红梅牵手,涤荡着浮世的沧桑。古有才子佳人常用纤纤素手把它们收集,煮沸、耗尽雪之香魂化一缕轻烟,用她们沸腾的身躯浸一撮春芽。然后捧一盏淡淡香茗在月下浅呤诗词、轻唱心曲。自有多情的美人用娇艳的红唇将她们亲吻…… �� 伸出双手,我迎接那洁白的六瓣羽衣,就像迎接一个一段美丽的爱情。然后看着她在我的手心里融化,像极了一颗泪。把她轻轻地遗失在褐色的土地上,如果无力阻挡她的融化,那么就让她深入万物复苏的灵魂。 �� 雪终不属于尘世,她能停留在谁的手心?谁的肩膀?谁又能觅得到伊人归去的方向?花儿芳菲过后尚可留得残荷听风声,而雪消融又能留下什么?雪花飘飞时纵然浪漫,却也注定了生命的辗转。 �� 谁肯抚昔忆从前?昔日那丽如锦帛的白云终日与红日彩霞相伴,与明月蓝天在相依,与嫦娥仙子牵手。苍天无情,放纵着肆虐的北风,它疯狂的撕碎了云嫚妙的身躯,白云粉身碎骨化做冬雪漫天。雪花从天空飞逝,那是云不灭的灵魂,也是云儿最浪漫的葬礼。 �� 蝶死、花枯、柳枝凋残,谁说冬最为萧瑟?残冬有了雪的点缀,不知它是否还会落寞。 �� 一片片雪花融在手心,就是云潸然落下的一滴滴泪。我的心被打湿了,这个冬天在指尖悄悄滑落……
【转贴】有一种美丽叫凄凉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的事物,而我却独爱一种美,它的名字叫凄凉! 流光飞舞,世界万千变换,花开转瞬即谢,流星稍纵即逝。 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能绽放瞬间,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短暂!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更该珍惜这转瞬的美好。虽然无限沧桑,无限凄凉…… �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无数生命接受着这无情的安排,匆匆来过,又匆匆离去.也许经不起情感的牵绊,有过依恋,有过无奈,可是该走的注定要离开,错过了便是永远。 我常常想,当春天来临时,花开的声音曾给世人带来多少温情,多少欣喜,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体会春花凋谢的美丽与哀愁! 当一树繁花随风飘零,面对死亡,没有一朵花会犹豫。 她们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露出绝美的微笑,在她们看来,只要能绽放,哪怕短短的一瞬,也便不负此生了。她们柔美中带着刚强,带着对来世的希望。 那种美丽是惊心动魄的,美得艳,艳得凄...... 初夏时节,花儿都已凋谢,只有那青青的果子依然执着地延续着生命,给人带来收获的希望。没有花的凋谢,就不会有花的生命的延续。 没有旧梦的破碎,也就没有新梦的生长。成长并不是那么简单和一帆风顺的,痛苦中带着希望,带着韧性,还夹杂着无奈??怕短短的一瞬,也便不负此生了。她们柔美中带着刚强。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秋”字加上“心”字就成了愁,秋天总是最让人怀旧的。 收获的季节,果实完成了他的使命,无数次的风吹雨打,他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地成长着,只想为精心培育他的主人带来丰收的喜悦。他做到了,也该悄然离去了,无怨无悔。他的一生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但他仍然坚持着,也许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会像春花那样盼望着来生。 白雪皑皑的冬天,我独爱小草。冰雪初融时,封闭已久的地表会透出令我感动的点点绿意,在恶劣的环境中,她们弱但却刚强,带着对生活的渴望。她们是最能接受命运,也最不会向命运屈服的。 世界本不是完美的,不管是春之花,夏之果,秋之实,冬之草,他们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他们都努力过,奋斗过,坚持过,有着凄凉,但却美丽! 有这么一个故事:蚌对养殖人说:替你孕育珍珠备受折磨,生不如死!”养蚌人却说:“如果没有你,美丽的大海的眼睛到哪里去寻找?”蚌流泪了,将眼泪凝聚成珍珠献给养蚌人。 一直很喜欢泰戈尔的那句诗:“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一直很欣赏这样一段话:”即使是黄昏的最后一缕残阳,也要发出奇灿无比的光芒,那是不甘心陨落与沉沦的最后一次拼搏,也是对生命生命至高积极热爱的一种追求,它毫不在意于自己终究要被青山遮挡,也许这是大自然要告诉给人们的生命的真谛!” 于是,我知道,生活是一种坚持而不是妥协。 我也越来越欣赏那样的一种美,她的名字叫凄凉,美得让人心酸,更让人心醉。
【转贴】牵手 不要表白,不要解释,也不要承诺,那些太像表演,太像一部虚构的言情小说。我只想牵着你的手,在人生的长路上,共赴甘苦,也共赴荣辱。 是的,陈世美的承诺已经背弃,贾宝玉的解释已成泡影,还有法庭上每天都在作着的让人厌倦的爱情的结局……也许是看得太多,听得太多,因而再纯真的心灵也会布满余悸。背负着几千年伤痕累累的爱情史,注定了我的心一开始就不会完美如玉。 我只是一弯清月,我不需要太阳对我说:“我会给你光,也会给你热。” 我只是一条小溪,我不需要大海对我说:“来吧,我的广阔与博大就是你的归宿。” 真的,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你,要你的梦你的歌你的情,甚至要你的失意和失意后无止尽的漂泊与浪迹…… 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只有一双手,如果你要,我愿,那么,把手伸出来,让指尖与指尖去交流,让手心与手心去感受,一切都在这相握之中融汇成永不背叛的真挚。 牵着你的手,茫茫人海中,绝不是为了衬托你的形象,不是为了增加你的自信,也不是为了填补你的空虚……我必须以并蒂莲的形象与你站在一起,共同迎接风雨,共同享受阳光,也共同闪耀生命的真谛。 就这样,我们牵手,不管世俗的指头如何指指点点,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多么泥泞与坎坷,牵着了,就不要松开。纵然是远隔千山万水,那心灵与心灵的手儿,也会时时刻刻相握在梦里;即便是龙钟老态了,也不会留下悲伤,冷冷地转过身去。 相信吧,朋友,牵手就是全部,牵手就是一切,没有牵过手的人生,该是多么无聊多么寂寞多么孤独的人生啊! 那么,让我们牵手,开始漫长的人生之旅,无论是在天涯海角,还是在繁华的街市,永远都共享春风,也共迎秋雨……
【月光逝水】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 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沐浴着清幽的梵唱,静静的微绽在忘忧河上。几乎静止的河水清澈明晰。佛说,忘忧河映射出的,便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于是,我常常看着那些男男女女,笑着,哭着,开心着,忧伤着。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总是笑的时候少,哭的时候多,开心的时候少,忧伤的时候多。我问佛,佛爱怜的对我说:人生在世就是一种修炼,只有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大彻大悟。我还是不明白,佛说我不需要明白。更多的时候,我就静静的微绽着,听风,看雨,醉月。我还记得那个早晨,从未见过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淡淡的,青色的,温柔的事物轻轻的笼罩了整个忘忧河,爱怜的抱着我,如同佛注视我一般。我只记得佛低声的说着,孽缘,孽缘。我不明白这两个字。我问佛那是什么,佛说,那是雾。我问佛,什么是孽缘,佛爱怜的看着我,如同那雾抱着我一般,说我总有明白的一天的。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静静的看着人间,一天又一天,看着那么多人一次次的在轮回,重复着前世的故事。我不明白,为什么有机缘在他们跟前的时候,他们不愿意放弃红尘。我问佛,佛爱怜的掬着我四周的水,说你美丽的绽放吧。我静静的绽放在忘忧河上,一年年的过去,看着人世的聚散离和,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几百年。终于有一天,我对佛说,我想去人间。佛依旧爱怜的看着我,问我是否真的决定好了,离开他身边去人间。我其实也不知道,我只是看着佛。佛轻声的说,注定的孽缘是逃不过的。佛说,不让我喝忘忧河的水,让我保留这里的记忆。佛说,他会接我回来的。佛说,当我真正获得一个人的爱的时候,就接我回来。佛说,不让我受到人间的玷污和伤害。我正要问佛,什么是爱。佛把我捧在掌心,送我进入了红尘。我成为了一个人,一个女子。娘告诉我,生我的那年夏天,村前大池塘的莲池。突然冒出了很多荷花的荷苞,我出世的那天早上,荷花全开了,于是爹给我取名叫菡萏。娘还说,我出生后第三天,有个道行很高的高僧来看过我,说我有慧根,……娘还有话说,可被爹的眼光制止了。我没有问,我只默默的听着。我知道,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我没有告诉爹和娘。我偏爱淡淡的紫色,我总能想起在忘忧河的时候,我是淡淡的紫色。我常常忆起那梵唱,清风,幽竹,明月。我常常在下午的时候,到村前的大池塘边去看着那满塘的荷花。我还记得那是个夏的下午,我坐在那棵柳树下,娘说那柳树有五百年的年岁了,我知道其实它有八百岁了,它也知道我是佛前的青莲,我每次去的时候,它都会跟我说话,我看着那满池的荷花,静静的,一如我当初微绽时般。我还记得当时有一阵微风,吹得我的裙摆飘飘,在我拂过挡了我眼睛的头发时,一回眸看到了他,他穿着一袭青衫,如同几百年前那场雾,淡淡的。他看到我的时候,手中的书掉在了地上,我也忘记了回过头来,一直看着他。直到柳树轻轻的用它的枝条拂过我的手臂,我这才想起,娘说,女子不可以这样做的。我提着裙摆,匆匆的走了。那年,我十四岁。后来,我再去看荷花的时候,就常常遇到他,慢慢的,我知道,他叫青。他总是拿着书,然后我看荷花的时候,他看书,我知道他也在看我,是柳树告诉我的。慢慢的,我们开始说话,他教我很多东西,他教我的第一首古风便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常常念的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然后就反反复复的吟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我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我只是有那个清晨的感觉,像被那雾拥抱着。后来有一天,他有些紧张的看着我,伸出他的手,对我说: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其实并不懂,我只觉得,那句话说出来时,就像佛平时跟我说话一般。
【转贴】网恋 网恋很美,其实不是你遇到的人美,是你把他想的完美无缺;网恋是一个梦,是你与梦中情人互诉衷肠,网恋纯洁,她似初恋,每一个上网的人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都会经历到,她纯洁得不在意容貌,因为不是容貌吸引了你;她高雅,高雅得不在意金钱,因为不是他的成就吸引了你。可能是相同的经历,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可能是他的关心体贴,而你在生活中正需要一份呵护和关爱;可能是他的幽默风趣……反正那一点正是你特别喜欢和需要的,于是那优点扩大蔓延,于是你对他产生了依恋。因为抛弃了世俗的东西,所以她很美。因为直接是心灵的交流,所以她很真。因为她没有任何功利,理智的人又不会伤害到生活中的人,所以她善,真善美集一身,谁能不喜欢?缠绵悱恻。所以迷恋其中的人不愿意醒来。谁人不求一个温柔的美梦?谁不想让自己的美梦成真? ��������在网恋的人你劝不了,投入很深。正象我们大人担心孩子早恋一样,可是哪个孩子没有初恋呢?因为那毕竟是非常美好的。等到受伤了,心痛了,失望了,自然就醒悟了。这也好比是预防针打过以后就有免疫力了。美好的时候谁能舍得放手?爱过才知道爱有多美,痛过才知道那是怎样的心碎。 ���网恋最美的是朦胧时,等待,期盼,牵挂,思念。那是一层纸,捅破越晚越美好,但也陷的越深。可是等你揭开帷幕,一段时间的新鲜以后,可能突然就没话说了,当一个人先离开,或保持沉默,那就是爱远了。不要相信任何借口。借口是他不忍伤害你。留下的另一个人就只有思念了,再想找到他都难。相思愁苦无人听,只好对月空悲叹。这时不要沉湎其中泪眼婆娑,自己要先爱惜自己,不要寄托别人爱惜你。 ���网恋似昙花美的绚目,她在你的生命中永恒。网恋似流星,稍纵既逝,给人的伤害也最大。是梦终有清醒时。 ���网恋是一种没有结果的爱,就象我们很难和初恋情人结伴一生一样,可你一生中最难忘的是你的初恋。 ���劝你离开网恋的是关心你的人,她在用自己的经历启迪你;理解你网恋的是懂你的人,因为她有过爱的美丽;让你恋上的是爱你的人,她能怜惜体贴呵护你;让你心痛的是把你带到爱的海洋然后她默默离去的人,其实她也曾经爱过你。只是现在有许多的无奈而已。 ���网恋最好的结果是不成恋人了还是朋友,比别人都近的朋友,因为彼此承受不了这种没有结果的爱,那就保留那份寄托吧。于是红颜蓝颜应运而生,但那尺度把握起来很难。你想做红颜再遇到一个甘于做蓝颜的知己那是最美的结果。 �������爱如果痛苦学着放弃,离开一段或许能更冷静的处理好这份情。单相思最不值得了,当你的眼泪他无所谓,你也应该学着潇洒。生活本来就够累了,上网是为了快乐,结果你更苦恼了,这样不值得。 ���爱是风筝要放才能飞,不要把她禁锢在你一个人的空间;爱是手里的沙子,你攥的紧剩的就少;爱是互相的,有时你越在意她越远离。真爱无悔,真爱不必说放弃,真爱应该是两厢情愿,应该做到时刻为对方着想,应该是彼此都需要。应该是不影响彼此的生活。也应该是不离不弃! ���
黑暗也是一道风景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赞扬光明,欣赏光明,向往光明,今天,我却要反动地写这个命题――黑暗也是一道风景。  在文学网络世界里,晶莹四射的动感画面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但最感人的还是黑色的文字,它虽没有五光十色的悦目之美,却留给读者的是沁人心脾、沉稳、平静和柔和,眼睛看上去是舒服的感觉,内心品来是激昂、缠绵、感动。每一个黑色文字就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每一篇佳作就是阳春的一股新鲜泥土气息。文字无声胜有声,文章无味胜美味。  黎明是一种解放,而黑暗则是黎明前的希望,就似黎明前的一束光环。  黑暗也是黎明的映射,苍天失去了黑暗,就会丧失黎明的七彩霞光的真正意义。  我喜欢漆黑的夜晚,有月亮陪伴,有星星默语闪烁。静中有动,无中含有。  寂静的夜空能为我洗札一天的劳累、寂寞和伤感。我喜欢坐在电脑屏幕前,用键盘敲击圣洁、灵动的心扉,这是黑暗的夜所赋予我的平静心态、阳光味道和心情。飘浮在茫茫网海,朋友的慰藉、竹海之都的精美乐章就是我丰富的源泉和空间,独享于其中,我呼吸到了自由、充实、健康和快乐。  黑暗的夜,就是我美丽的风景线。我尝试,我自由;我欣赏,我自在。  黑暗施舍给我们的是一个寂静的夜。有了黑暗,我们才能安详地在舒适的居室里追逐沉睡的梦,才能给疲惫的大脑、劳累的躯体一个栖息之地。  黑暗是白日里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征兆,有了白昼的黑暗,我们才能收获雨滴的甘露,滋润干涸的心田。  黑暗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现实。历朝历代,哪个君王统治的天下没有屈死的冤魂?再先进的时代,社会总有黑暗的一面,无须去在意它,无须因其而忧人自扰。  黑暗又是对人的一种磨砺,耐之又如何?  感谢黑暗,赋予我们许多。  “黑暗也是一道风景”,这不是思想的极端,而是一种超脱的认知。   
【饮水词全集欣赏】断肠声里忆平生--纪念纳兰公子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又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又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又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又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又(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鬓云松令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青衫湿 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转贴】墨 墨,最令人心醉的是那股幽远的气息,如岁月沉浮中一条河的概念。在波闪波灭,浪起浪沉里,连绵着千百年来厚淀的历史文化。这条河,心澜是柔的,犹如明暗交错的光影。这条河,眸眶是湿的,恰似温润雅致的情怀。这条河在潮起潮落的繁华兴谢里,淘尽了多少古风老月下低徊的身影。只有在令人断肠的往事里,还可偶辩岁月稀疏的渔火,伤叹在暮岁的沧桑里,如一点阴郁的句号在滚滚风尘深处渐渐圈拢,提示着幽古和现今的距离是永远无法逾越的。 墨作为种文化和风格的内涵,历来算是个文雅的代词。墨自身虽然显得很纤弱,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目瞪口呆的文化奇迹。最显著的便是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代表,相传此君为写此文,用去了几大缸墨。由此看来,墨让王羲之成为千秋不泯的“书圣”是功不可没的。 在古时,墨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唯一载体。在文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重要,是决不下于一位体贴入微之柔妻的。在墨毫随性的挥洒间,淋漓出了文人们追求一种,飘逸潇洒的情怀和狂放不羁的风格。在案椟上铺展开来白色宣纸,以悄然凝神的专注神态切换成洋洋挥洒的狂放姿态,笔走龙游地欢腾一阵之后,奔放的情怀便绽放在,这黑白对比最鲜明的一方笺纸上了。笺纸上泼洒出的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的布局,粗看好似杂乱无章,然而每一处墨色的游走,暗联着的都是正面一个亮点的展示。而灵性追踪的每一道勾勒线条,都可以发现气势与风格在其内的潜行和隐藏。杂乱无章也好,有条不紊也好,对其灵性有否的判断仅在于:究竟具不具备那种能让观者产生共鸣的频率和共振的磁场。这样的共鸣和共振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属于种由陌生过渡到亲切的定向感。而墨作为散漫不定的流体,在这定向感里便自然地沉淀为一种让心灵得到归属的实体感。 然而在心性浮躁,文化浅薄的现今,墨的存在如尾随着物质主体脑后的一条尾大不掉的甩辫,成为一种迂腐过时的笑柄。虽然偶尔也被人提及,但被时尚湮没在遗忘尘埃里的远古旧物,与强大经济与先进科技的搭配所可能产生的富裕效应相比,只可能衍生出清贫这词儿。由此推想开来清贫这词儿,是“清高”的另类别称。这“清高”是由于一方面的“自视太高”,于是其它方面也就“求之太高”,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相抵有些“忘乎所以”,不能与实际“心照”,而又与实际不能“相宜”,因此成为笑柄也就无可非议了。 疏疏写到这里,心内忽地感到一种逼人的尖锐感。既然墨作为现今的一种“陈迹”或者“遗物”,那就暂且继续让它隐在声闻不彰的状态里罢,以一种不张扬,带着缅念的口吻来淡淡言诉好了。当然,墨对于今日的人来说,并不是唯一文化上的寄予和信仰,今日的人有着属于自身的文化理念和风格;墨的存在只是一种借鉴之物,是春梦一觉千载间,现代文明和古典文化相碰触的一种迷离感。墨自幽古的宠儿到现今的弃儿戏剧性的滑落,如经历过阳光与媚春的人,沦落到寒月与鸦叫的凄惶境地里去了。在千载的赞美与盛宴之后,便是亘古沧凉的落寞。在这落寞里可以使人明白“求”与“高”之间的函数关系,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此浅薄如此媚俗如此不可救药的现今,又怎能容得下“墨”这尊代表着高邈精神和文化的大菩萨?然而,这就是人的群体效应,一个人背转过脸之后,一万个人也跟着背转过去,无所谓原则,也无所谓对错。精神文化上的贫乏对于现今的人来说,要比物质欲求上的贫乏好得多。 所谓人生无求品自高。所有最理想的信仰和追求,往往都是悬浮在绝壁悬崖上的唯美风景。若想完满地溶入这风景,必定落的个粉身碎骨的结局。因此,追求信仰和理想并不一定要以身相试。且把一种无根的自我求圆心态溶入这一碇墨色里罢!那墨色随性挥洒地锋芒处,有着卷滚而来的雄姿,有着撕心裂肺的绝唱。可以还原内心一份无畏的气概,满足自身一曲悲壮的遐想。除了这无法自圆其说的虚渺空寄,还能做些什么呢?这既是个缥缈到不着边际的茫然概念,又是个小到如针头那么尖锐,颇带刺痛性的提问;若说它是个虚渺的空寄,如捕风捉影,流水行云般的抽象,但哪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能不照出它逼真的存在?说它具体,那每一刻所淋漓出的墨迹,都是它最短的本身和悠悠岁月的投影,在方寸纸笺上凝汇,泼洒再泼洒,而后终于层叠在一起,如千叠万壑的风景,流转着岁月的沧沧凉凉。说它散漫,就如街头扬起的尘埃,营营着尘世间的嘈杂,无处不在又无从做摸;说它集中,则可以通过自我随性的大胆挥洒,将人生所有的不可解聚焦成一道道凝浑厚重的问号和叹号。 这样的浮想确实描述的很美,但离实际太遥远了。这古董式的文化,只是种在现代文明折射下的“精神乌托邦”,以致在旷日持久中沉淀出了一份时断时续的积累。如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隐入被功利蒙蔽的现今,又从远离现实的旷古幽怀里钻出,在矛盾的境地里形成强烈的对比。就像立于绵延不绝的现实彼岸,前景是幽峦,中间沸腾着整座燃烧的尘世,背景则是厚实莫测的墨海…… 此时浸润在思维笺纸上的墨色,如一幅黑白的默片在心怀里铅重般地展开,那默片里过尽了千帆,流尽了浮云,亘古的沧凉里只浮动着一息高高远远的灵性,沉浮着情绪,左右着种种无可言述的莫名怅悯。无可置辩,墨是美的,美的原始,美的宽阔;美的粗犷,美的苍茫;美的不定型,美的绵实含蓄……“墨”在不炫耀,不张扬的姿态里,沉稳地走完了一程浸润着荣与辱的悠悠岁月。“墨”黑白相间的双重人格完美在摒弃了浓烈华彩,眩目以及华而不实的浮华姿态,以一种含蓄,扎扎实实地负重感在人生的驿路上抒写着寒暖,悲欢以及苦乐,将最瑰丽的片段和色彩溶进了黑白色浸染了的背景之中。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