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
1104184667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关注数: 29
粉丝数: 21
发帖数: 1,097
关注贴吧数: 43
有人跑湖里去了? 湖边好多帽子叔叔和保安,110⃣️ 120⃣️都来了。
不办校园卡也能用校园网 不办校园卡也能用校园网(指学校WiFi) 不办校园卡也能用校园网(指学校WiFi) 不办校园卡也能用校园网(指学校WiFi) 不过手机上连接的时候会不太方便,连接WiFi后选择“校园网”,部分软件没有网络。 我的意思是,考虑办理校园卡的时候,不要被校园网给局限住。
记录建模中遇到的问题 记录自己在建模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了的话)
TMD咋还溯源到17、18号了 没个底儿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JPG
分享贴子 关于四大霉旦 (咋没人去黄桂秋吧呢?)
关于“四大霉旦” 【转自《京剧谈往录三编——黄桂秋老师和他的黄派艺术(朱永康)》】 在天蟾演出期间,黄师遇见了一件极不愉快的事,迫使他不得不在3月17日至23日停演了一-周。事情是这样的。3月15 日夜,当他演毕《春秋配》,乘车行经白河路时,突然出现三个流氓勒令停车,黄师只好下车应付:“请向有何贵干?"心想可能遇到抢劫。 对方回答说;:“今早特地来警告侬识相点,否则要侬好看。”“关于哪方面的事情呢?” “你自己有数。”说罢亮了一下刀子就走了。 黄师受此一惊,第二天就发烧,幸好16日没有戏,他想休息一天可能会好的。不想17日热度仍旧不退,只好回掉当晚的全本《金锁记》。可是三天的戏票已经预售出去了,不得已只好临时改由管绍华、雪又琴、张海臣演《大、探、二》。18日原定的《儿女英雄传》改由管绍华演《黄鹤楼》和管绍华、雪又琴的《栗园会》。19日管绍华、雪又琴演全部《双姣奇缘》。20至23日则休息停演。在这几天小报上也出现了攻击黄师的文章,称其为“四大霉旦”之一(其他三位是徐碧云、朱琴心、黄玉麟)。还有一篇“霉旦侮辱坤伶”的文章,顿使黄师想起前些日子在虹庙碰见“越剧皇后”姚水娟的事来。 虹庙坐落在上海福建路,又称“ 红庙”,因其供的是王司徒,所以也称“司徒庙”。姚水娟自1938年戊寅春节(1月31日)首次来沪演出于上海通商剧场,舆论极佳,旋即转到老闸戏院演出,场场客满。后来演出新编《燕子笺》时,黄师还去观看了这出戏。1939年2月26日 《申报》也有报道,以"黄桂秋将演《燕子笺》”为题说:“名旦黄桂秋隶演天蟾舞台,顾曲界趋之若鹜,声誉极盛,营业蒸蒸日上。桂秋擅演旧戏而外,复有私房秘刷多部,自汉来申后,即雇员缮写重行整理,拟一一搬演,桂秋尝自编《燕子笺》,六年前已脱稿,从未公世,现决于上海一露。去岁越剧作者樊篱君为坤伶姚水娟编是剧,演后殊受欢迎,桂秋曾往参观,并加指导。是以此剧与顾曲界相见,会当不远矣。曩桂秋说戏有秘书李亦青为之代劳,今李已归道山,桂秋事必躬亲,故对李辄哀仓不置也。”但报纸预告出来后,《燕子笺》始终未曾上演。一次黄师谈及《燕子笺》的未演和“霉旦”之事时,感慨地说,他曾应邀去看了姚水娟的《燕子笺》,还曾为姚的专集题了“丽质天;生”四个字,不想后来闹出这么些不愉快的事来。 原来姚水娟虽演越剧,却非常注意吸取京剧精华。她很崇拜黄师的艺术,曾两次托其好友王熙春转达想拜黄先生为师之意。但那时隔行如隔山,黄师顾及舆论不敢贸然答应,所以就拖了下去。说也凑巧,己卯年正月,姚水娟去虹庙烧香还愿完毕后,恰好遇到黄先生,姚立即上前招呼,说她看过黄先生的《玉堂春》后,非常钦佩其艺术,并当面提出了要拜师的要求。黄先生则答以因京剧与越剧是两个剧种,所以听熙春讲过后还在考虑,等以后再谈。当时围观两位名伶的人不少,姚碰了个钉子觉得很窘,便避开群众的视线而走。此事为捧姚者获悉后,便大骂黄桂秋不识抬举。他们向黄发出进攻,于是小报的漫骂与流氓的威胁接踵面来。黄师想到虹庙这件事,也就明白了流氓滋事的起因,但又被这场突然袭击搞得東手无策,只好暂时停演几天再说。 姚水娟也想不到为她竟然引起这场轩然大波,深感愧对黄先生,于是毅然来到黄师寓所登门道歉。她说:“想不到像您这样的名家也和我们一-样受人欺侮!"黄师觉得姚真诚坦率,艺术又好,便打破清规戒律答应为她说戏,并谦逊地说:“咱们共同研究。在姚的劝说下,肇事者不再难为黄先生了。于是3月24日晚,以“黄桂秋病愈登台"为由,再贴全本《金锁记》。 黄师为此对我说过:“过去吃戏饭真难呀!我唱戏什么时候霉过?就是有些人诚心触我霉头。”诚然,黄先生不霉,"青衣首席”“江南第一旦”、“黄派创始人”,这些荣称不都是来自观众吗!直到今天,黄派戏仍深受观众的欢迎。从每次电台广播黄师录音时,收听者之众多便可想而知了。
黄桂秋弟子顾正秋 顾正秋在上海戏剧学校学戏期间,由学校请黄桂秋到戏校教戏。黄桂秋公子黄正勤也在戏校学戏,专攻小生。顾正秋先后向黄桂秋学习了《春秋配》、《双官诰》、《朱痕记》、《马嵬驿》等,后成为黄桂秋弟子。 九一八事变之后梅兰芳为避伪满纠缠移居上海,一九四四年顾正秋拜梅兰芳为师,到四八年四年期间常去梅兰芳寓所请益。后有“台湾梅兰芳”之称。在戏校期间,顾曾向吴富琴(长期为程砚秋配演二旦)学习程派戏《碧玉簪》、《鸳鸯冢》、《锁麟囊》、《玉狮坠》等,向何佩华学习荀派戏《十三妹》、《花田错》、《荀灌娘》等,向张君秋学习《汉明妃》。顾正秋主演的《玉堂春》由关鸿宾开蒙,唱腔设计新颖,“苏~三离了洪洞县”苏字拐了三个弯,被誉为“一句苏三惊四座”。——说了这么多,就是想阐述顾正秋不惧于一门一派,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一般将顾正秋归入梅派,无可非议。顾正秋称“‘黄腔’特殊的嗲味只有黄先生唱的出来,那种味道我是唱不出来的”,然而笔者却认为顾正秋把黄派也融入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中去,且没有故意模仿黄桂秋而导致的“口糊”。笔者以为,顾正秋算得上是黄派的优秀传人之一。 图为《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摘选内容。
听老唱片感觉以前京剧打梆子?? 听老唱片感觉以前京剧打梆子??
我心中最合适的《三堂会审》的词: 从“自从公子”那段二六后的一段流水 …… 羞愧难当回店去,主仆定计要买我的身。 (这样与下一句承启更自然。或者这一句照“主仆二人又把巧计生”之后由刘秉义加上说明“生下巧计,莫非(定然)要买你”)。 …… 在洪洞县未住一月整,那皮氏**起毒心 (只听关肃霜这么唱过。其他有未到一年整的,有住了一年整的,一年整怕不是生米都煮成熟饭了) 一碗药面付奴手,奴回手递于那沈雁林。 (沈官人不太合适吧) 是他不解其中意,他吃了一口哼一声。 (或者“雁林不解其中意”,不建议称呼“官人”) …… 她道奴谋害她郎君。 (程派是唱“我郎君”,张派唱“亲夫君”,同上,不建议承认沈雁林为官人) …… (白:你那知心的人儿呢) 犯妇哪有知心的人。 (一开始听的是“也不知情”的时候,加上后来刘秉义又问道了王公子,我就寻思这除了王公子怎么还有个知心人)
我就请假下各位前辈,存在“程派标准发音”这个东西吗? 我就请假下各位前辈,存在“程派标准发音”这个东西吗?
放一波程先生的剧照
请问有人能看出来右边哪位是谁吗?是孟小冬吗?
有人知道这一段念白具体是什么吗? 音频我不知道怎么上传,是朱雪琴和薜惠君的《妆台报喜》前面的一段念白。 我知道北方汉子是尽力了!其他的听不出来
《音配像》里张萍配的看着真舒服 《音配像》里张萍配的看着真舒服
想知道怎么查找评弹的唱词,音乐播放器有些评弹没唱词,想给上传 想知道怎么查找评弹的唱词,音乐播放器有些评弹没唱词,想给上传一下。有吧友帮一下吗?
请问吧里有人知道“前不言更后不言梦”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吗?老师 请问吧里有人知道“前不言更后不言梦”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吗?老师提了一下“不言更”是前台不读geng(读jing),请问后半句是什么意思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