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之一贩卖机 十分之一贩卖机
关注数: 148 粉丝数: 406 发帖数: 60,686 关注贴吧数: 13
最近好像流行总结主播,那我也来 TED:这个打得好,那个打得好,没有人打得不好,只是另一个太强了。总之就是圆滑的令人恶心,在他这里看直播比赛你不会知道哪个选手在哪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而且解说词非常单调,来来回回就那几个 蛋挞飞:这仨解说总结下来就是掰头,然后infi和fly压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被000双吃,infi和fly解说时看好哪个选手完全喜欢凭借他们自己非常片面的印象,很多时候观众都能发现此时场上情况不对,但他们就是不看实际情况,尤其是infi,fly偶尔会因为某个装备或者某一项事情下注,非常喜欢赌,跟他打比赛一样。如果你要下注鱼丸,建议跟000走 彩1林:就是120的主场,另外两位太容易被压下去了。lyn喜欢学兵死亡鬼叫,彩色在有暗夜的比赛时声音会比较多一些。120就更有意思了,在他看的所有happy的对阵中,总喜欢挑happy和他不一样的细节,自顾自的认为这是失误,然后认为UD没法打,然而实际上happy照打不误,所以有happy的比赛看120的解说你是看不到无偏颇的解说的,不建议看120直播happy的比赛 大帝:中国第一哈吹?然而仔细想想你就明白为什么了,因为他在国内war3圈混的很差,嫉妒很多选手尤其是实力较高的几位选手,所以当他看见happy暴打这些选手时候,他觉得是happy帮他出了口恶气,帮他完成了他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而happy一输他就各种替happy找借口,但我要点明的是,他不是想看happy赢而是想看那些中国选手输,小人之心
开个贴为石头门前12话平反 最近石头门因为某动画播出被一些人用来拉踩,他们觉得“石头门也没那么神”,并且将矛头指向石头门前期叙事拖沓。我这里不想讨论石头门是不是神作这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就是想来聊聊石头门前12话剧情的问题 石头门剧情属于典型的 正推一遍遭遇剧情冲突点,然后 逆推一遍解决问题。说的难听点,如果你觉得石头门前十二话剧情无聊,只能说你没看懂石头门的叙事结构。 你可以说石头门慢热,但是这个“慢热”不是缺点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前期大量角色感情线的铺垫,就无法利用后面修改世界线抉择让主角产生心理道德上的矛盾,从而显得后期感情宣泄会顾此失彼,试想:如果仅仅是几个有名有姓的配角,那主角一次次修正世界线的左右为难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吗?所以, 这些角色线故事的详尽描写是必要的。 举个例子,石头门的叙事结构就像个弹簧,最后主角利用诡计救回助手的高朝段落就是弹簧跃到最高点的体现。而石头门整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就是将这个“弹簧”压下去,这个积累的势能你可以叫它“情感势能”,而对于观众来说,这个就是“观感势能”,弹簧临界点就是嘟嘟噜的死亡,自此之后整个石头门剧情开始快速“伸展开来”直到“跃起”。 当然石头门前12话还不仅仅讲述了伙伴们的故事。它在每话都埋设伏笔,让观众没有忘记“还有一条主线故事”(当然这也要感谢导演的镜头语言和音效把控)第二话引出约翰提托这个妄想科学adv系列的“现实关联”以及结尾放出传送的香蕉第三话引出欧核这个“现实关联”以及提到实验结果第四话,引出助手和父亲的矛盾,以及将角色支线融入寻找ibm5100这个关键道具剧情第五话再次抛出rt实验,其和之前的香蕉实验形成前后呼应,调动起观众因为日常而松弛的神经第六话,注意这里已经开始进入时间线跳跃的规则讲述了,并正式引入“新角色”将其和主线道具ibm5100绑定,抛出悬念——新角色真实身份是啥?第七话,主角团第一次自发自主的实现了“时间线跳跃”,此前“消失”的约翰提托和主角联系上了第八话,第二次自发的进行了时间线跳跃,这次直接让一个重要角色消失,并开始进入配角为故事中心的支线第九话借由助手之口提出蝴蝶效应,之前的几次跳跃还只是小试牛刀,但这次时间线跳跃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死,并借此扩大了影响,在结尾主角第一次开始反思他们实验的后果第十话,这一话未知的恐怖感直接拉升,明示有人在监视主角一行,并揭露约翰提托的真实身份,顺带引入了关于打工战士新的新悬念背景第十一话,进一步的sw威胁,其实这里主角的神经已经快到季限了,而再迟钝的观众也会发现事情不对劲了 至于十二话我不想过多解释了,就是暴风雨前的最后宁静 大家或许没注意到,我这些前12话的截图基本上都遵循出现在片中、片尾两个桥段这个规律,就是在观众观看日常情绪放松的时候,在这两个节点再次将观众神经调动起来的目的,托这个的福,石头门前十二话的悬念和悬疑氛围都塑造的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了。不如说仅仅利用前12话就将配角和主线紧紧绑定,还把压抑的氛围通过各种手法营造的极其成功,就这质量还有被黑的道理吗?
首页 1 2 下一页